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芩和黄连的区别

2023-12-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21 次
黄芩和黄连的区别

  本篇内容会给农资从业者们阐述一下“黄芩和黄连的区别”的内容进行细致详细,期待对各位网友们稍微有点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根。它尝起来又苦又冷。

  去除杂质,在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热,切成薄片,干燥使用。黄连:是毛颉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根。

  去除杂质,润湿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捣碎。


好文探索:中药绝学:黄连与黄芩,功效竟有这么大的差异!


  对于黄连,想必一般人都不陌生,尤其是黄连之苦,深入人心。与黄连相比,黄芩的苦就好多了。

  黄连与黄芩皆味苦,性寒,色黄,同归于胆、胃、大肠经,皆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治肠澼、下痢等湿热为患之疾,功能有些相似,为临床上所常用。

   二药从药性及其治疗病症来说,又确有所差异。

  《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黄连的经方有13个,含有黄芩的经方有25个。

  这些经方为我们在临床上如何运用这两味药做出了示范,值得认真研究。

  仲景用药多宗《本经》。

  《本经》中,黄连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黄芩主诸热、黄疸、肠澼、泻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纵观仲景经方中对黄连、黄芩的运用可以看出,黄连更偏于入心经,泻心火,并治上腹部不适感及不寐、心烦等涉及神志方面的病状。

  如黄连阿胶汤证属阴虚阳盛,阳盛则宜泻火,故用之治失眠,为补剂中泻药。还如交泰丸,亦治心肾不交之失眠者。

  故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总结说,黄连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临床凡见目赤、牙痛、口舌**、呕吐及消渴等症,大多与火邪有关,以火性炎上,又消灼津液,故常用黄连以泻火。

  邹润安云:“黄连为心胃之剂,呕吐为胃病,故后世治呕用黄连其效最捷,盖上升皆火之变见。”又云:“二方(指黄连汤和黄连阿胶汤)皆以黄连为君,二证皆发于心,可见黄连为泻心火之剂矣。

  须得特别指出的是:黄连苦寒而燥,黄芩虽苦寒却不燥。黄连能治湿生之热,但不能治热生之湿,而黄芩却能治热阻生湿,故《本经》云黄芩“逐水”,《名医别录》云其“利小肠”。由于手足阳明皆属燥金,与性燥之黄连同气相求,故大肠、胃及胆如被湿热所扰,皆宜苦寒而燥者治之。

  所以,黄连“调胃厚肠”之功效是确切无疑的。

  我平时治胃痛、胃胀或胃痞者就喜用黄连(配伍蒲公英、麦冬、夏枯草等药),疗效颇佳。

   邹润安还就黄连之宜忌及为何主妇人阴中肿痛的问题做了分析。他认为,大抵阴中之疾皆始于小便,小便不利则湿壅热生,湿与热相搏则不得泄为肿,妇人前阴又为血潮汐之常道,于是遂涉血为痛。

  他又强调指出,黄连之治湿治热须分别观之。湿证之急者可用,缓者不可用,盖湿缓者热不盛,热不盛则恶黄连之气寒也。热证之缓者可用,急者不可用,盖热证急者湿不盛,湿不盛则恶黄连之燥矣。

  由此可见,黄连虽治湿热,但只宜用于湿急热缓之证。

  与黄连不同的是,黄芩更偏于入肺经,长于清泄肺热,如疗痰热咳嗽等疾,以治气分之热为专功。

  黄煌认为,烦热是使用黄芩的重要指征,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治热利、热痞。当年李时珍患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盈碗,即用黄芩一两煎服而愈。

  邹润安认为,黄芩治自里达外之热,阴虚气盛热自内而出者,热致气阻者。《千金方》治小儿腹痛三方,均为气热攻血者,故方中皆用黄芩。

  邹润安指出,仲景用黄芩有三偶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偶,如小柴胡汤。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偶,如大柴胡汤。湿热阻中者,与黄连为偶,如半夏泻心汤。

  故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协芍药能清迫血之热,协黄连能清热生之湿也。就是这样几个最基本的药物配伍,就可衍生出许多常用的方剂,如经方中的当归散、黄芩汤、黄连阿胶汤,以及后世的芍药汤等。

  另外,黄芩还是止血良药。仲景首用于泻心汤治**、衄血,又用于黄土汤治便血,再用于当归散以安胎。

  后世如张景岳云其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徐大椿用黄芩清肺饮,治**衄血不止、脉数者。蒲辅舟用一味黄芩酒炒为末,治痔久出血等。

   黄连与黄芩的异同点在于:黄连偏于入心,长于清火解毒,性燥,为心胃之剂,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能调胃厚肠,治湿阻生热,止消渴,解巴豆毒,擅除水火相乱之病及蔓延淹久之证。

  黄芩则长于清肺热,其性虽寒而不燥,能治湿热,主治烦热而出血者,治气热攻血之出血证及小腹绞痛或小儿腹痛,能安胎及治烫伤火疡等。

  黄连与黄芩,性相近而又各有专长,故二药配伍更能发挥协同作用,清化湿热之效益显。


精选问答:


  1、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有什么作用?

  葛根也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具有解肌热、升阳透疹、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强烈疼痛和麻疹、痢疾等疑难杂症。黄芩、黄连为苦寒清热药,具有清湿清热、祛除湿热的作用。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与根茎的甘草,味甘平,心、肺、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痛、安神的功效。

  2、黄连黄芩的功效?

  黄芩、黄连都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最苦,偏于清中焦胃火和上焦心火。可用于治疗中焦寒热交结所致的饱胀,如半夏泻心汤。也可用于热扰心神引起的失眠,如黄连吉焦黄自汤。黄芩擅长清肺。主要用于肺热咳嗽,痰粘黄,还可用于治疗肾下火、清热解毒、消骨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