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为什么长在水里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农友们剖析一下“水稻为什么长在水里”的内容进行周详分享,期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还不赶紧收藏吗!
水稻可以生长在水中,因为它有一个空气腔。空气腔将连接水稻的叶子、茎和根。
整个植物就像一根插入水中的吸管。氧气将通过这些空气腔到达水底的根部,但如果水面高度超过叶片,水稻将无法呼吸。
好文探索:“水稻虽然种在水田,但其实不喜欢水”?这误会可太大了
原创田不野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水稻为什么要种在水里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别人,对方很可能会说:“水稻水稻,大概就是喜欢水吧。”。
不久前有篇文章反转了人们的想象。
文章称,水稻其实并不喜欢水,人们之所以把它种在水里,只是为了淹死杂草。而且水稻忍受不了长时间泡水,所以漫灌除草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把水排干,否则水稻也会跟杂草一起**。
但事实是:再次反转——甚至,前一次反转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水稻是发源于中国的,我们的老祖宗之所以给它赐名“水稻”,就是因为它天生喜欢生活在水滨浅滩,根本不需要刻意为它把水排干。 漫灌也不是为水稻除草的好办法,因为那几个与水稻贴身竞争的最大反派,也都是水生植物。
水稻天生喜欢生活在水滨浅滩|图虫创意。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主粮——玉米、小麦、水稻,其中水稻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的,确切说,是发源于中国湿热多雨的华南地区。这里有水稻最喜欢的自然环境。
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南方一些浅浅的水滨中找到野生的水稻种群。
为什么水稻要选择如此独特的生活环境呢理由之一就是:躲避杂草的侵扰,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
要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多达几十万种,但其中仅有3-5%可以适应水稻生长的这种淹水环境。也就是说,水稻所面临的杂草竞争,要远远小于那些旱生作物。
在水稻田里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一旦水被排干,各种非水生杂草就会疯狂生长,快速抢占水稻的地盘。
躲在水里也不是万全之策,因为最爱与水稻一争高低的杂草,比如稗草、莎草、李氏禾、杂草稻等,也是天生喜水。
要去除它们,还得靠在恰当的时间施加除草剂或者进行人工管理。
尤其是杂草稻,最难去除,因为其他的稻田杂草都是“外敌”,而杂草稻却是“内**”——是驯化水稻重新“野化”的品种。
所以杂草稻和栽培稻的习性很像,想要去除它也就格外困难。
红色箭头所指为“潜伏”在稻田中的杂草稻,想去除它格外困难|环球科学。
杂草稻的英文俗名叫“r**rice”,翻译过来就是“红米稻”,因此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杂草稻就是我们常吃的红米。其实二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现代农业种植的水稻都是经过上千年时间育种驯化而成的,被请上餐桌的红米也是一个人工栽培品种,不说营养价值,单说口感,杂草稻和它相比就已经相去霄壤。
除了能减少生存竞争,特殊的淹水环境给水稻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是:增加土壤肥力。
和旱田相比,水稻田即使多年不施肥,仍能保持一定的肥力,这是因为水稻田为许多特殊的细菌——固氮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而这些微生物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水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最重要的元素——氮。
特殊的淹水环境能增加水稻田的土壤肥力|wikimons。
这些固氮菌大多生活在淹水稻田的土壤表层,它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利用氮素。
水稻田的这种特殊的固氮能力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预示着,也许未来的农业种植可以不再依赖氮肥,对环境更加有益。
既然生活在水中有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其他植物不行,偏水稻有这个本事这是因为水稻自带导气管。
大部分陆生植物不能耐受淹水环境,是因为根系需要呼吸。植物的叶子利用太阳光制造氧气,而根系需要氧气来产生能量去获取土壤中的营养。
普通根系呼吸的氧气来自土壤,正常的土壤中有大量的气孔,这些气孔里的氧气基本上能满足植物根系呼吸的需要,但是淹水之后,气孔里面的空气被水赶了出去,根系就被憋死了。
水稻根系的特殊本领就是在茎里面的导气管,这个导气管可以直接把氧气运输到根里。
不仅仅是水稻,很多水生植物都有导气管,不信,你随手找一个水生植物,各个都是空心的。大家都吃过莲藕,为什么莲藕是空心的呢还不是为了在水下能通气。
水生植物(如莲藕)有导气管,可以把氧气运输到根里|wikimons。
中国99%的水稻都种植在浅水环境中,在这里,水稻既能拥有充足的水分,也能享受充分的阳光,因此产量最佳。不过从世界范围来看,大约还有13%的水稻是种植在旱地里的。
把水稻种在旱地里,这事好像挺违和的。但其实水稻虽然喜欢水,却不是只能在水里生长,就好像超人会飞,并不意味着超人就不会走路了。
在旱地里生长的稻子叫“旱稻”,或者“陆稻”,本质上和水稻没有区别。虽然由于受到缺水和杂草的影响,产量没有水稻高,但它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点:节水。这就让降雨不足或者地势较高的地方,也可以种植稻米了。
在降雨不足或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种植旱稻|wikimons。
目前我国已有的稻米品种中,大概8%属于旱稻,种植在北方地区。与此同时,科学家还在继续研发新的节水型旱稻品种,以便开拓更多的大米种植区,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水稻之所以能跻身世界三大主粮,就是因为它特别皮实,不怕走极端。刚刚介绍的旱稻还不是水稻最神奇的亲戚,水稻最神奇的亲戚叫做“深水稻”。
顾名思义,就是养在深水中的稻子。成熟的时候,人们甚至坐着船去收割。
这种深水稻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三角洲地区,那里降雨充沛……或者说,是过于充沛了,洪涝频发。我们常见的水稻,最喜欢站在没过脚背的水里,如果水淹到膝盖也会有点撑不住。
然而深水稻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忍耐淹到脖子的大洪水。为了能把脑袋露出水面、不被彻底淹死,在洪水来临时,深水稻会疯狂生长,最高能蹿到2米多高,比普通水稻高一倍。
和旱稻一样,深水稻的产量也比不上常规淹水种植的水稻,大约仅有其1/3强。
但是对于洪水泛滥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深水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因为超过1个亿的人口都只能依靠深水稻获取口粮。随着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未来可能有大量的农田被暴雨或者上涨的海平面所淹没,到那时,深水稻可能会变成全球农业的新希望。
在所有农作物中,没有比水稻更擅长水中环境的了。如果你有志于靠阳台种菜实现蔬菜自由,却屡屡失败,可以考虑在阳台养一片水稻——即不用调节土壤成分,也无需考虑浇水时机,既高雅又接地气,除了需要经常晒太阳,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祝你早日实现实现口粮自由。
你能分辨出下面几种作物分别是什么吗。
精选问答:
1、为什么有的水稻种植地没水?
在旱地里生长的稻子叫“旱稻”,或者“陆稻”,本质上和水稻没有区别。虽然由于受到缺水和杂草的影响,产量没有水稻高,但它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点:节水!这就让降雨不足或者地势较高的地方,也可以种植稻米了。
2、东北大米生长在水里吗?
是在土地里面长的,不像是南方的水稻;东北大米主要种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广大平原地区,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独特地域优势,保证了东北大米独有的高品质。真正的东北大米粒形短圆,长宽比约为1.6:1,腹白少,胶质率高,米色清亮透明。最知名的东北大米产地品牌当属“中国粳稻贡米之乡”吉林市的舒兰大米、万昌大米、前郭大米、梅河口大米、集安大米、珲春大米大荒地大米,哈尔滨的五常大米,牡丹江的响水大米,辽宁的盘锦大米和镇赉的嫩江湾大米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