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牛蛙养殖注意事项

2024-03-1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5 次
牛蛙养殖注意事项

  这一篇知识总结会给网友们分析“牛蛙养殖注意事项”的内容进行诠释,期望对各位农友们有几分帮助,赶紧收藏吧!

  现在牛蛙的养殖越来越流行。毕竟,越来越多的商人会将牛蛙当成商品出售。

  但是饲养牛蛙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繁殖是根据牛蛙的习性进行的。

  养殖牛蛙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首先是温度,因为牛蛙对温度非常敏感。

  如果周围温度低于十度,它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牛蛙会直接冻死。

  另外,如果温度过高,也有热死的可能。牛蛙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5-30度。

  还有就是牛蛙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任何保护作用,所以如果周围环境过于干燥,也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牛蛙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半小时就会死亡,所以需要注意保湿。

  一些日常的消毒和防逃措施也是必须要注意的。

  牛蛙入室前,应对温室进行彻底清扫和调整,去除病原体和污物。

  牛蛙入室时间大约在10月底左右。此时室外温度和水温逐渐不适合牛蛙的生长。

  集中精力把牛蛙搬进温室。当室外温度很低,牛蛙处于冬眠状态时,应将室温降低到与室外温度接近,以免温差过大,使牛蛙患病。

  进入室内一周内,逐渐将温度升高到22-28。入棚的牛蛙应选择体型相同、无病、体壮的牛蛙一起饲养。

  温室牛蛙饲养密度大,温度高,水量少,牛蛙排泄物多,易造成水环境恶化,引起牛蛙红腿病,引起大量死亡。每天投喂前要清除杂物和残饵,换水一次,以改善牛蛙栖息环境的生态条件。

  许多人往往会忽视失水对牛蛙的影响。因为是养殖池,水是停滞的,不流动的。

  这也导致牛蛙自身的一些排泄物和有害物质无法及时清除。长期浸泡在这种高度污染的水中,会增加牛蛙的发病率,更频繁地出现红腿病等**。

  如果是积水,最好定期更换水源。这个时间是根据自己养殖的密度来选择的。

  如果是自来水,可以适当延长,但也需要定期清洗。

  温室牛蛙生长速度非常快。

  刚脱掉尾巴的幼蛙,7天体重可增加一倍。50克以上的小青蛙,半个月体重可增加一倍。体重200克的成年青蛙可以在一个半月内将体重增加一倍。

  由于生长速度快,群体内摄食量的差异使牛蛙生长不均衡。当个体相差两倍时,如果摄食量不足,就会出现大吃小欺弱的现象,影响成活率,应及时分级饲养。

  在幼蛙的饲养阶段,每月分级一次。


精选问答:


  1、牛蛙养殖需要注意些什么?对环境有没有讲究?

  1.建造青蛙池塘。

  建蛙塘,对地形和水源要求比较高,适合水源充足,地势高的地方。然后,在池塘后面建围栏,防止牛蛙逃跑。如果需要高密度养殖,需要修建水泥池。贮水量视蛙体大小而定,蛙池的水要排尽,以利水分交换。

  2.蛙池的清洗和消毒。

  蛙池需要在水中浸泡15天进行脱碱,必须注入淡水后才能放养幼蛙;比如新开的池塘,使用前要在水中浸泡5~7天,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液清洗池底和池壁,进行水泥池养殖。用泳池里的漂白水,然后喷洒消毒。

  3.幼蛙的饲养和管理。

  幼蛙的大小和饲料状况要根据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如果每平方米养殖~只青蛙,必须喂人工饲料。一般可以饲喂蚯蚓、蝇蛆等活饲料或颗粒饲料,费用要控制合理。而且牛蛙的食量、温度、饲料都有较大差异,要合理控制投喂量。

  4.饲养管理。

  牛蛙食量大,环境污染会恶化水质。所以要经常清洗水泥池,注意池水的更换,保证牛蛙的水质干净。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次。在高温养殖环境下,要合理降低水温,保证牛蛙的正常生长。因为牛蛙有以大小争食的习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小分池养殖,可以提高牛蛙养殖的效率。

  牛蛙的养殖技术

  选择场地:选择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的池塘。饲喂管理:牛蛙是肉食性的蛙类,可以饲喂昆虫、小鱼虾、内脏等。过冬养护:冬天搭建温室大棚,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定期换水:每隔3月换水一次,栽种水草净化水质。

  1、选择场地

  牛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也是两栖动物,但主要生活在水中,养殖牛蛙时可以选择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的池塘建立养殖地,因为牛蛙具有弹跳性,所以不仅要在四周围防护网,在顶部也需要围起来,以免牛蛙逃跑。

  2、饲喂管理

  牛蛙是肉食性的蛙类,在饲喂时可以选择蚯蚓、蜗牛、飞蛾等昆虫,或是体型较小的鱼虾,牛蛙也能吃家禽的内脏和切碎的鱼肉,搭配颗粒饲料等,每天早晚都要喂食一次,保证食物充足,利于牛蛙生长。

  3、过冬养护

  牛蛙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在冬天时需要在养殖场地搭建温室大棚,让环境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或者在池塘的底部灌入温热的流水,让水温保持在16-20度之间,不仅能让牛蛙在冬季也能健康生长,也能避免牛蛙被冻死。

  4、定期换水

  牛蛙对水源没有特定的要求,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每隔3个月换水一次,长期生活在浑浊的环境中,会让牛蛙出现有毒物质,不能食用,每次换水的水量不能超过池塘水的30%,而且在池塘中栽水草,对池塘的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2、牛蛙养殖技术全程?

  1、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池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

  2、苗种放养

  牛蛙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3、饲料投喂

  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4、分级饲养

  因为牛蛙生长速度很快,摄食量差异会导致牛蛙生长不平衡。当牛蛙个体相差达到2倍时,且供食量不足的话,那么会出现大吃小、强凌弱的现象,这就很影响牛蛙成活率,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好分级饲养。幼蛙饲养阶段,每月分级一次。

  5、巡池检查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发现牛蛙摄食雨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