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需要浇几遍水?都是什么时候后需要浇水?
此篇文章会给朋友们分解“小麦需要浇几遍水?都是什么时候后需要浇水?”的内容进行解释,希望对你们有几许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浇水,这个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知道,冬小麦来说,从播种下去到收获,一般情况下,有4个浇水的时期,分别是蒙头水、越冬水、返青水、灌浆水,不过,并不是让大家这4个时期,都要浇水(成本太大,而且浇水过多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而是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或两个时期进行浇水。
蒙头水:一般是在播种后的7-10天左右进行,有些地方种植小麦时比较干旱,导致小麦出苗不好或者出苗后因干旱出现苗弱的情况,这时候浇一次水,利于苗期小麦的生长,不论是出苗率还是苗齐苗壮,都有一定的作用。
越冬水:越冬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小麦冻害,比如到了11月中下旬,一些冬小麦种植区域会出现突然的降温天气,而小麦在这种突然降温天气下,尤其是温度直接到零下以后,很容易出现冻害现象,轻则黄苗,重则直接冻死,这时候,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进行浇水防冻,有朋友会有疑问,已经这么冷了,浇水以后岂不是更冷事实不是这样的,浇水过后,水分能降低一部分土壤和外界的温差,让小麦不会因土壤温度急剧降低出现生长停滞的情况。
返青水:返青水一般是在第二年的3月上中旬进行,也就是小麦返青的时期,这时候温度开始回升,小麦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经过了一个冬季,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后续的正常生长。
灌浆水:小麦处于灌浆期时,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会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灌浆,导致秕粒增多,籽粒不饱满,减产和品质下降,所以,在灌浆期,也是浇水的重要时期。
开头已说过,上述这4个时期,并不是说每一个时期都要去浇水,一些注意事项,大家还是要明白的,什么时候可以浇水,什么时候不用浇水,浇水时又有需要注意哪些等等。
1、田间不旱时不用浇水,以上所有的浇水时期,都是建立在干旱的基础上,如果当地降水充足,就没必要浇水,竟是浪费成本,而且田间过于潮湿的话,病虫害的危害还有可能加大。
2、浇越冬水,有一个原则,根据多年经验看,白天去浇水,温度处于零上,不会出现结冰情况,而到了晚上,温度降至零下以后,开始结冰,等到了第二天白天,冰能融化,这种情况下,浇越冬水是比较好的。
3、返青水一般是过完年3月中上旬时浇水,如果是田间不旱的情况,可以推迟时间,不能为了浇水而浇水。
4、灌浆期浇水的种植户其实并不是很多,只有遇到特别干旱的情况去浇水,虽然浇水能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小麦生长,但是由于浇水不当,还有可能引起倒伏情况,所以,在灌浆期浇水时,一定要特别小心。
5、以上所有时期浇水时,都不建议漫灌,以浇完之后不超过10个小时,水能全部渗下去为好,田间看不到明显的积水。
6、浇水时期建议选择中午前后,比如上午10点以后到下午16点之前进行。
1、春季小麦浇水的时间是在3月上旬。
这时小麦刚度过冬眠期,温度开始回升,小麦开始返青,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需要大量的水分。
2、刚好现在正是春旱的时期,如果不灌溉就会影响小麦的生长,也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
春季小麦浇水的时间是在3月上旬。
这时小麦已经进入返青期了,温度一定要稳定在5℃以上时,在中午浇水。
浇水过早,容易降低地温,影响小麦返青。在保水能力差的沙土地,浇水量不宜过大。
春季小麦在浇水之后,容易旺长,最好在水渗下去之后进行**,这样既能缓解干旱,又有利于控旺转壮。
小麦春水尽量晚浇,先打药防病虫。
保水能力强的黏性土壤,田间持水量高于70%,手握成团,松开能散开,这种土壤正适合小麦生长。如果再浇水,土壤湿度大,根系透气性差,增加病害发生。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
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1、小麦浇水需要根据当地气温条件浇越冬水,当气温降到2-5度浇水比较合适,不能太晚,太晚会减产。
2、在孕穗期是小麦的水分临界期,如果缺水将使败育小花增加,穗粒数下降。如果此期土壤不旱,可推迟到抽穗期浇水,小麦生育后期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
3、在小麦开花后15天左右,即在灌浆高峰出现前浇水,对提高粒重有明显的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