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花蕾脱落或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本篇总结会给大家分解一下“杜鹃花花蕾脱落或死亡的原因有哪些?”的内容进行分享,期望对各位农友们有些许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杜鹃花蕾脱落或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杜鹃花很难种植。养杜鹃最怕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落叶,二是落花、落蕾。
叶子掉了还好,死了也不可惜。每次一朵花落下来,都会痛得要死。
杜鹃花花蕾脱落或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
1、杜鹃花最适生长温度为12至25,低于5或高于35易受害。
2、杜鹃花适宜在富含腐殖质、渗透性强、pH值5.0至6.5的酸性沙壤土中生长,忌碱性土壤和粘质土壤。种植场地呈碱性或粘稠,透气性不强,极易造成植株生长不良,花芽脱落,甚至死亡。
3、杜鹃病虫害较多,主要有叶肿病、冠蝽、短须螨等。换盆多年不换盆,植物缺乏养分。上盆时间不当,如冬季严寒、春季开花或夏季高温换盆。盆土整地不当、碱度过高、通透性差等,会造成落芽、植株死亡。
4、杜鹃花在现蕾期施氮肥过多,或施未发酵的原肥或浓缩肥,会造成“烧根”,导致花芽脱落。杜鹃花的根很细,怕水涝。
浇水过多会导致土壤缺乏空气,导致落芽、落叶和植株死亡。或受病虫害易造成落蕾、落叶。
为此,孕蕾期应合理施肥、浇水,并及时做好防病虫害工作。
精选问答:
1、杜鹃花开花后花朵败了怎么处理?
1、修剪残花。杜鹃花在开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剪。将花枝适当剪短,残花剪掉,枯萎的枝叶也统统剪掉,一来可以避免养分消耗,二来可以预防病虫害的滋生,促进杜鹃花健壮生长。
2、水肥管理。杜鹃花在花开败之后,及时补充开花所消耗的水肥。浇水,大概每隔2-3天浇1次,土壤保持湿润,促进植株杜鹃花恢复生长,但是不能浇水过多。在花后需要及时追施有机肥。在浇水和施肥前可以适当松松土,这样根系能更好地吸收水肥。
2、杜鹃花叶子枯萎怎么回事?
1、水分不足:杜鹃花喜欢湿度较大的环境,如果它的土壤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状态,它的叶片就会因为供水不足而出现干枯的情况,建议及时的给它进行浇水,并且提高养护环境的湿度才行。
2、光照太强:杜鹃不耐阳光暴晒,尤其是在夏季,如果长时间在烈日下养护的话,它的叶片就会出现脱水的症状,从而导致干枯情况的出现,所以夏季在养护的时候,建议把它搬到阴凉通风的位置,并且适当**进行保湿。
3、施肥不适:杜鹃喜肥,但是又不能施肥太多,不管是缺肥还是肥多,都可能会导致它出现叶片干枯的现象,如果养分缺乏的话,建议及时施加薄肥,每个月施加2-3次,每次的浓度和量都不要太大,施肥太多的话需要浇水稀释肥料浓度,或者是把多余的肥料挖出来。
4、温度太低:杜鹃不耐严寒,如果冬季没有及时把它搬到室内养护的话,它很容易就出现叶片干枯甚至是掉叶子的情况了,所以冬季在降温之前,就需要把它搬到室内养护了,避免出现冻伤或死亡的情况。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