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什么效率,合理密植的原理

2024-02-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46 次
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什么效率,合理密植的原理

  这篇知识文章会给朋友们谈谈“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什么效率,合理密植的原理”的内容进行概括性分析,希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一些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1、定义:在单位面积上种植作物时,合理调整植株间的株行距,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保证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实现高产。

  2、合理密植原则:肥力高,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适当加大种植密度,肥力较低,土层较薄的地块,适当减小种植密度。植株高大,叶片宽大,水肥需求高的作物,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植株低矮,叶片窄小,水肥需求低的作物,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一、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什么效率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1、合理密植定义合理密植指的是在一定单位面积上种植作物或树木时,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种类,作物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以及其他的栽培技术等条件的不同,来合理调整植株间的株行距,从而达到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的目的,保证植物生长发育良好,最终实现高产。2、合理密植原则(1)土壤肥力较高,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应当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土壤肥力较低,土层较薄的地块,应当适当减小种植密度。(2)植株高大,叶片宽大,对于水肥要求高的作物,种植密度不宜过大。

  植株低矮,叶片窄小,对于水肥要求较低的作物,可以适当加大种植密度。(3)光照充足的向阳坡地,可以适当密植。

  光照较少的背阴坡地,应适当稀植。二、合理密植的原理1、合理密植主要是依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2、在一定单位面积内,增加作物种植密度,可以扩大叶面积,充分利用光能,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光合作物产量,最终实现增产。但是当种植密度过大时,叶片之间相互重叠,导致株间透光率下降,部分叶片无法接收到阳光,从而无法顺利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呼吸消耗量大于光合产物增长量,有机物质积累总量减少,最终作物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