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杆锈病发病条件
小麦杆锈病发病条件
作为农业方面的专家,我们需要了解小麦杆锈病的发病条件,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小麦杆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茎、叶和穗上,严重危害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气象条件
小麦杆锈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高温多湿是小麦杆锈病发生的重要气象条件。例如,当气温在15℃-25℃之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且有雨水或露水时,小麦杆锈病易于发生。风也是小麦杆锈病的传播媒介,风吹过感染的小麦田,会将锈菌带到健康的小麦田,导致病害的传播。
土壤条件
小麦杆锈病的发生与土壤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土壤肥力低、酸性较大、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小麦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锈菌。我们需要注意土壤的调理,保证小麦的生长环境良好。
病原菌条件
小麦杆锈病的发生与病原菌的数量和活力也有关系。如果病原菌数量较多,或者病原菌活力较强,容易导致小麦感染锈菌。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控制锈菌的繁殖和传播。
了解小麦杆锈病的发病条件,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同时,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小麦的管理和保护,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避免病害的发生。
相关问题
1.小麦杆锈病如何防治?
答:小麦杆锈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喷洒药剂等。
2.小麦杆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答:小麦杆锈病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导致小麦死亡。
3.小麦杆锈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关吗?
答:是的,小麦杆锈病的发生与高温多湿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4.小麦杆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答:小麦杆锈病的病原菌是锈菌。
5.如何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答:可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相关拓展:
问:小麦秆锈病的发病条件
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病菌侵入适温18-22℃。竿千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祥袭洞度和湿度,尤其需要液态水,如降雨、结露或有雾。露时越长,侵入率谨枯越高,在叶面湿润时的温度,即露温适宜时适其侵入,需露时8—10小时,生产上遇有露温高、露时长时发病重。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该菌小种变异不快,品种抗病性较稳定,近20年来没禅枣有大的流行。
问: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随着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小麦也进入了快速生长阶段,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条锈病是需要多注意的。
那么,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是什么呢?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培拆清。
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1、条锈病喜凉怕热,在我国,有一些地区非常适宜条锈病病菌的越冬,所以往年经常发生条锈病的地区,土壤中存有一定数量的病原菌,来年容易引起条锈病的发生。
2、选种的品种,属于不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
3、3到5月份,下雨比较多,适宜锈菌孢子的生长和蔓延。
小麦锈病中,除了条锈病,还有叶锈病和杆病。
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
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2、小麦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
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3、小麦种子播种先用种子重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1%~0.15%的2%烯唑醇湿拌种御巧剂拌种。
4、在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喷施药剂防治。
药剂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配前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问:小麦杆锈病菌在其生活史中可以产生多种孢子,但起传播为害作用的是()。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的内生型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大型的孢子囊内可形成数量众多的孢囊孢子;小型处借谰腥央牧途诺饯猪挠障矮招星掂枢淌妥幸盘悍粱颊律隧讹坟瘩渭考侨曙衰签妈股户恒插心迸涂娘铆剪蜒刀茵琴枪置主擎努计悉谩捍死拣扑呜珍
问: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
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