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什么是水稻纹枯病纹枯病发病症状有哪些农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975 次
什么是水稻纹枯病纹枯病发病症状有哪些农

水稻纹枯病——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纹枯病则是水稻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是水稻纹枯病?它的发病症状有哪些?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生长期。这种病害会影响水稻的叶片和茎部,导致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而且,一旦水稻受到纹枯病的侵袭,很难根治。

纹枯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在水稻生长期的不同阶段,纹枯病的发病症状也不同。以下是纹枯病的主要症状:

幼苗期:水稻幼苗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的小点,逐渐扩大变成半透明色的椭圆形斑点,边缘呈现出暗红色。患病的叶片会弯曲,干枯,造成水稻幼苗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拔节期:水稻叶片上出现呈现出灰白色的不规则斑点,边缘呈现出暗红色,叶子呈现出弯曲状,叶片上的斑点也逐渐扩大,叶子干枯,造成水稻减产。

抽穗期:水稻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斑点的中心是灰白色的,叶子的下部也会出现斑点,叶子干枯,水稻减产。

成熟期:水稻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灰白色斑点,斑点的中心是灰黑色的,叶子干枯,水稻减产。

如何预防和治疗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纹枯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品种选育中,应该注重选育抗病品种。

2.种植前作物轮作:种植前可以种植一些抗病植物,如豌豆、苜蓿、蚕豆等,可以减少纹枯病的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理田埂和田间杂草,加强施肥和浇水,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4.使用农药:在纹枯病初期,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对症治疗。

用户关心的问题:

Q1:如何判断水稻是否得了纹枯病?

A1:判断水稻是否得了纹枯病,可以通过观察水稻叶片上是否出现灰白色的小点,逐渐扩大变成半透明色的椭圆形斑点,边缘呈现出暗红色等症状。

Q2:纹枯病的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A2:纹枯病的治疗需要注意选用有效的农药和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洒,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Q3:纹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A3:纹枯病会导致水稻生长缓慢、减产,甚至死亡。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百科知识:

杀菌剂

杀菌剂是指一类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医学和家庭等领域,用来防治植物病害、动物**和人类传染病等。常用的杀菌剂有五氯酚钠、硫酸铜、甲基托布津等。

参考来源:

《水稻病虫害病害防治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

问答拓展:水稻纹枯病的症状是什么

水稻纹枯病是由水稻纹枯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水稻秧苗太厚,秧苗下部湿度大(水太深),温度高,很容易发生。那么,水稻纹枯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止水稻感染此病?下面为您详细讲解!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
1、水稻幼苗中下部叶尖首先出现深绿色的水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为灰褐色云纹样病斑。病斑中部灰白色,湿时灰绿色。病斑和健康部位呈黄褐色或褐色。
2、随着病斑的增多和扩大,形成了大面积的不规则病斑。后期在病斑上形成大量白色菌丝,形成淡黄棕色至深棕色油菜菌核样,使水稻茎秆软化,抗倒伏能力减弱。在高温高湿、氮肥过量的条件下,水稻纹枯病尤为严重,危害严重。
为防治水稻纹枯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田间自身肥力实现科学施肥,特别是前茬作物是种菜(种菜时氮肥用量比较大)或前茬作物植株严重死亡(土壤中化肥残留量比较大),田间应适度减少相应的施肥量。如果施用含氮有机肥,氮肥用量也要减少,磷肥用量也要相应减少。根据所选水稻品种的特点,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并结合微量元素的补充施用,提高水稻的猜燃抗悉橘病性(包括水稻整个生育期所需的全部肥料)。
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相应的抗病品种(直立型品种)进行栽培。
3、苗木管理要注意钾肥的施用和苗木密度的控制,保持苗木通风,叶片直立。在苗期中后期,应及时用20%井冈·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药物进行防治,使无病苗入田。
4、田间管理应坚持低水位管理,追肥时控制氮肥施用,分蘖高峰穗陆虚期和拔节期分别用上述药物控制秧苗,拔节期加钾肥,及时晾晒田间,控制土壤水分和秧苗分蘖量,保证秧苗中下部通风,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注意对秧苗中下部喷施,尽量控制病害的发展。
5、水稻除草期应加强纹枯病的防治。75%肟·戊唑醇可用于大田稻瘟病防治。
6、对病重田的稻草和稻草堆,要及时清除,集中处理,减少来年病源。
通过阅读本文,您对水稻纹枯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它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对水稻的危害很大,所以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及时的预防。

问答拓展: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病害纹枯病防治措施)

推荐防治方案: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0%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0克+30%己唑醇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或者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农户提问:水稻有纹枯病,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水稻纹枯病的特点和危害。
1、水稻纹枯病简介
又称水稻云纹病,是当前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立枯丝核菌感染所致。
水稻田间温度达到25℃、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病菌会迅速蔓延,漏神属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害。
2、水稻纹枯病从苗期到穗期各阶段均可发生
菌丝可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尺搜桥年水稻育秧后,菌核随水漂浮流动并粘附在水稻秧苗上,从水稻茎秆或叶鞘的表皮组织侵染开始危害。
发生初期为淡绿性水渍状斑点,再进一步扩散后斑点变为椭圆形形或者云纹形,中间呈灰绿或灰褐色。严重时,多个斑点聚合一起形成大斑圈,可以致叶片发黄并枯死。在茎秆发病时,常和叶片发病相似。
在稻穗上危害时,在穗茎处形成上述灰褐色斑圈,会影响谷粒的形成,造成空苞多、瘪粒多、谷粒不饱满等,从而造成千粒重下降。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发生较为严重。
3、从防治纹枯病上讲,预防大于治疗
如果往年或上季水稻纹枯病发生较重的话,病菌菌核会脱落在土壤中继续危害本季水稻。
从分蘖期开始,每次打药就需要添加纹枯病的药剂进行预防,常见的农药成分有:己唑醇、戊菌唑、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咪鲜胺、噻呋酰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这几年比较流行的就是:32.5%苯甲嘧菌酯、30%己唑醇、35%苯甲己唑醇等。
水稻纹枯病怎样防治
了解了纹枯病的特点和危害后,我们再说说该如何进行防治?
1、纹枯病
多发在水稻的中下部位,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用水量要大,重点喷贴近水层水稻基部的茎秆和叶鞘。
治疗病害,建议每亩地使用3桶水,如果用水量达不到,药液不能充分接触病斑及菌丝的话,很难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不建议使用弥雾机和无人植保机防治,因为用水量达不到,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好。
2、推荐纹枯病用药防治方案:
(1)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0%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0克+30%己唑醇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2)或者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陵猛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问答拓展:水稻的纹枯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怎样防治效果最好?

水稻纹枯病,又叫云纹病、花秆、烂脚瘟,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体可存留在土壤中或寄生在作物、杂草的残株上过冬,来年继续侵害水稻。致病菌进入水稻植株后,能迅速传播扩展,最终使全株发病,危害极大。水稻纹枯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后期严重时可侵害茎秆与谷粒,造成结实率与粒重降低,甚至稻株倒伏枯死。患病后,先在水面附近侵害叶鞘,出现水渍状和斑点,并逐渐扩大形成纹状大斑,随后蔓延到叶片甚至植株,致使叶鞘干枯、叶片枯死、结实受阻甚至全穗枯死!

水稻纹枯病危害严重,一般可导致作物减产15%以上,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绝收!水稻纹枯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脊携培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断。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隐颂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樱唯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是衡量品种抗病性的指标,也是鉴别品种抗病性的一种快速手段。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