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菜会长白粉病 为什么菜会长白粉病的原因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57 次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在菜园子里很容易发现。它的病征是在植物的叶片上出现白色的粉末状物质,这是病菌分泌的孢子。白粉病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变黄、干枯,严重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病因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是白粉菌和黑粉菌。这些真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会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白色的粉末状物质。
引起白粉病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 气候:潮湿、温暖的气候是真菌生长的最佳条件,因此在这样的气候下,植物更容易感染白粉病。
- 土壤: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抵抗病菌的能力。如果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植物就容易感染白粉病。
- 植物品种:有些植物品种比其他品种更容易感染白粉病。
- 空气流通不畅:如果植物周围的空气流通不畅,就容易形成潮湿的环境,从而促进真菌的生长。
预防和治疗
白粉病虽然常见,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它。
-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一些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比较强,可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 保持空气流通:保持植物周围的空气流通,可以减少潮湿的环境,从而减少真菌的生长。
- 控制湿度:在潮湿的天气里,可以减少浇水的次数,避免植物过度湿润。
- 施肥:适当施肥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白粉病的可能性。
- 使用杀菌剂:如果已经感染了白粉病,可以使用杀菌剂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它。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湿度、适当施肥和使用杀菌剂都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关拓展:
白菜类白粉病释义:
白菜类白粉病,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等白菜类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器及种荚,产生白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初为近圆形放射状粉斑,后布满各部,发病轻的,病变不明显,仅荚果略有变形;发病重的造成叶片褪绿黄化早枯,采种株枯死,种子瘦瘪。除为害白菜类外,还为害甘蓝类、芥菜类。
问:油麦菜长白粉病什么原因
在北方则以有性态闭囊壳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从闭囊壳中释放出子囊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无性态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在植株生长后期或进入秋冬季,病菌又产生闭囊壳进行越冬。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温凉多湿或干湿交替的天气或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1)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适时适度浇水,防止田间过干或过湿。
(2)发现有白粉病发生苗头或见到零星粉斑时,马上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用防效优异。
问:油麦菜长白粉病什么原因
在北方则以有性态闭囊壳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从闭囊壳中释放出子囊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无性态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在植株生长后期或进入秋冬季,病菌又产生闭囊壳进行越冬。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温凉多湿或干湿交替的天气或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1)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适时适度浇水,防止田间过干或过湿。
(2)发现有白粉病发生苗头或见到零星粉斑时,马上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混用防效优异。
问:波斯菊为什么会长白粉病?
白粉病为真菌***害,由真菌中的白粉菌科(Erysiphacesae)引起的植物病害。多为外寄生性,菌丝体全部或大部暴露在寄主植物的叶、茎、嫩梢、芽、花和果实的表面,并产生大量由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构成的肉眼可见的白色粉状物。波斯菊植株密植、土壤施用氮肥过多及阴湿的条件下发生较重,也是白粉病菌适宜的最佳条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