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土著菌 土著菌做什么用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47 次
土著菌 土著菌做什么用

这篇经验文章会给农友们说说“土著菌”的内容进行概括性阐述,希望对你们有几分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土著菌:一种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微生物

什么是土著菌?

土著菌,又称作土壤微生物,是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土著菌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土著菌的作用

土著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植物生长。它们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例如氮、磷、钾等。土著菌可以分泌一些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土著菌还能够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保护植物健康。

如何使用土著菌

土著菌的使用有多种方式。一是可以将土著菌直接施加在土壤中,帮助改良土壤结构。二是可以将土著菌与种子一起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三是可以将土著菌与化肥一起使用,增加化肥的利用效率。

土著菌的优势

相比于化学肥料,土著菌具有以下优势:

  • 对环境污染小,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 不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不会导致化学残留问题;
  • 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降低农业成本;
  • 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拓展百科知识

土著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它们可以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除了土著菌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微生物,例如酵母菌、蓝藻菌、甲烷菌等,它们也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来源:
  • 陈静,刘林,谢雪梅等.土壤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 刘贤伟,李楠,李远等.土壤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24,37(21):7251-7262.

相关问答拓展:

1、怎样合理支配农村剩余劳动力?

从前一个月说起,袋料香菇从树木粉碎,装袋,灭菌,接种,持续了近一个月时间做好这些工作。且都是早晚完成的,因为这是一年最月的时候。人没法承受这样的持续高温,高温灭菌还要烧七天七夜的时间,这七天七夜是不能停火的,因为灭菌不彻底是会感染杂菌而全部废弃。一个农村家庭基本在2000袋左右,我家种了2800袋左右。必须在这个时候接种后,菌丝生长两个月左右,赶上秋季干燥,温差大的时期生长香菇品质最好,卖上好价钱。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农闲时间。

而最近一个星期赶上板栗成熟,直到今天我还在打板栗,还没有打完,估计还得两天时间打完,接着就是剥板栗又要一个多星期时间。

板栗完后就是中国传统的秋收农忙时节,收稻谷。我们当地属于丘陵地带,水田很少,机械化的普及收稻谷时间其实比较短,总共也只有十几天左右吧。

接着就是油茶的采收,油茶发展比较晚,树比较小,结果也不多,一个星期也完成了采收。然后是秋冬作物种植,主要是油菜的种植,毕竟油菜花是我们荆门的市花。也是我们农村的主要食用油。

到了十月尾,袋料香菇菌料生长基本完成了,可以上架长香菇了,充分利用秋冬温差大,干燥气候,让香菇生长缓慢,肉质肥厚,香味浓郁,同时催生香菇表面形成花纹,就是品质最好的花菇。香菇的种植可以持续到来年的三四月份,包括春节期间也要抽时间采摘,烤干等工作必须完成。而进入冬季,香菇种植的同时,有时间也会到大山里砍做香菇的原料柴,也就是除去含油的松柏杉外的杂木树基本都可以用来种香菇。慢慢积累,一个冬季备好来年的袋料香菇原料。

袋料香菇填补了我们农村冬季大部分空闲时间。三四月份随着香菇的结束,油菜籽的收割,水稻的种植又开始了。

这是我们家乡农民一年四季的主要的几大类特色农作物种植,平时的细节管理也是少不了的,还不包括旱地小面积的种植花生,玉米,芝麻(用来食用,换油,以及作为牲畜家禽的伺料)。

通过勤劳的双手,我们当地农村整体的发展高于其他乡镇,毕竟农产品的利润是很低的。

2、菜籽饼发酵兑水浇菜有用吗?

有很大用途。菜籽饼本身带有大量酶类,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是酶促作用的基质,能提高土壤中多种酶的活性,增加对根系生长有益的微生物数量。

菜籽饼发酵后会产生丰富的一级和二级微生物,为改善土壤输送大量的土著菌、纤维分解菌、亚硝化细菌,能活化空气中氮素,分解释放难溶的磷钾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缓慢释放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肥效高且强,是作物的优选肥料!

3、世界上最贵的蘑菇是哪三大蘑菇?

世界上最贵的蘑菇是松露、牛肝菌和毒蕈菇。原因:这三种蘑菇具有独特的口感和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采摘难度大,产量极少,因此价格昂贵。松露是一种地下生长的真菌,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价格高昂,是世界上最贵的蘑菇之一;牛肝菌是一种产量较少的天然食材,在欧洲广受欢迎,是一种高档美食;毒蕈菇是一种珍稀的毒蘑菇,既有药用价值又有食用价值,其价格远高于其他食用蘑菇。

4、什么可以替代em菌?

目前没有东西可以代替em菌,自己搜集土著菌比较麻烦,并且效果不稳定哦。现在都是使用的复合em菌粉,比如农盛乐em菌是由放线菌、乳酸菌、根瘤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单一菌种经特殊工艺研制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液,有效活菌数≥200亿cfu/ml(%)。

拓展好文: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汇总(附各种土壤修复技术优缺点比较表、夏青污染场地≠“毒地”危害环境≠危害健康)

  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问题

  1重金属污染

  采矿、冶金和化工等工业排放的三废、汽车尾气以及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都是土壤重金属的重要。按生物化学性质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作物以及人体有害的元素,如汞、镉、铅及类金属砷等,必须减少这些元素的含量使其不超过环境的容量;第二类,常量下对作物和人体有益而过量时出现危险的元素,如铜、锌、铬、锰及类金属硒等,应控制其含量,使其有益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

  2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是指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使用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多集中在20cm左右的表层。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落地油和油田的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的底泥,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油泥,也是我国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污染土壤中石油主要成分为C15-C36的烷烃、多环芳香烃、烯烃、苯系物、酚类等,其中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多达30种。

  3化肥污染

  化学肥料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不仅是粮食增产的物质基础,更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主体。在粮食增产中花费的贡献率在40%-60%,稳定在50%左右,但是化肥中的有毒重金属、有机物以及无机酸类等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

  4农药污染

  据初步统计,我国至少有l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造成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是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据2000年国家质检总局数据,全国47.5%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因农残超标被退回的出口农产品金额达74亿美元。

  一、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三种。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淋洗、热吸附、蒸气浸提、微波加热和异地填埋等技术。还包括多相抽提等技术,已经应用于苯系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相对于物理修复,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发展较早,主要有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化学改良、光催化降解技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和有机质改良等。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富集、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和植物固定及降解等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发展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农田土壤污染修复常见的一种修复技术。进入21世纪后生物修复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绿色环境修复技术之一。由于我国土壤污染面积大,污染物质种类多,污染组合类型复杂等原因,单项修复技术往往难以达到预定修复目标,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1物理修复

  治理污染土壤的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仅限于物理法和化学法。如早期的焚烧法、换土法以及隔离法等都要求高温、人力以及机械设备等,不仅成本很高,最主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这些处理方法仅仅是使污染物发生了转移,对这些污染物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目前这些方法仅仅应用于处理一些突发的紧急事件。而现在出现的一些经济可行的新技术、新工艺等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如:电修复法、土壤气相抽提法及CSP法、热解析法等。电修复法:将电极插入到受污染的地下水或土壤区域,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形成直流电场,则土壤中的离子和颗粒物质会沿着电场方向发生定向的电渗析、电泳运动以及电迁移,使土壤空隙中的荷电离子或粒子发生迁移运动;热解析法主要用于修复有机物,它是通过加热升温土壤,收集挥发性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土壤气相抽提法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是去除石油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的石油组分;CSP法是用煤和焦炭等含碳的物料当作吸附物,在90℃和强烈搅拌下通过煤表面强力吸附烃基污染物,然后用重选或浮选法将干净的土壤和吸附有烃基化合物的煤分开。

  电修复法与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相比具有经济效益高、不破坏现场生态环境以及接触毒物少的优点,更加适用于治理渗透系数低的密质土壤。而热解析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力并且容易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结构水,同时还会向空气会发有害蒸汽而造成二次污染。土壤土壤气相抽提法具有可操作性强、处理污染物的范围宽、可由标准设备操作、不破坏土壤结构及可回收利用废物等优点。

  2生物修复

  在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时候利用生命的代谢活动使污染的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修复土壤的方式为生物修复。目前有以下三类:

  ①微生物修复。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具有沉淀、吸收、氧化和还原的作用,微生物修复就是利用这种作用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吸收、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和降解复杂的有机物。

  影响微生物修复土壤的因素有很多,如温度、水分、pH以及氧气等。每种微生物对生物因子都会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同一个环境中,多种微生物就比一种微生物的耐受范围宽。如果环境的条件超过了所有定居微生物的耐受范围则微生物的修复作用就会停止。

  微生物修复极具潜力

  生物修复是一项清洁的低投资、高效益、便于应用、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技术,生物修复利用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的代谢功能,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恢复。从参与修复过程的生物类型来划分,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联合修复等类型。

  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的代谢功能,或者补充具有降解转化污染物能力的人工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通过创造适宜环境条件,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降解并最终消除污染物的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的实质是生物降解或者生物转化,即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作用或者对无机污染物的钝化作用。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既可治理农药、除草剂、石油、多环芳烃等有机物污染的环境,又可治理重金属等无机物污染的环境;既可使用土著微生物进行自然生物修复,又可通过补充营养盐、电子受体及添加人工培养菌或基因工程菌进行人工生物修复;既可进行原位修复,也可进行异位修复。

  从目前来看,微生物修复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但微生物个体微小,富集有重金属的微生物细胞难以从土壤中分离,还存在与修复现场土著菌株竞争等不利因素。近年来微生物修复研究工作着重于筛选和驯化高效降解微生物菌株,提高功能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寿命和安全性,并通过修复过程参数的优化和养分、温度、湿度等关键因子的调控等方面,最终实现针对性强、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②植物修复。利用能够富集重金属的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设想是美国科学家Chaney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这就是植物修复技术。污染土的植物修复技术根据植物修复的机理和作用过程可以分为4种基本类型: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和植物降解。

  植物提取主要是靠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运输并储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通过种植和收割植物而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植物挥发净化土壤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土壤中的污染物在植物根系分泌的特殊物质的作用下转化为挥发态,其二是植物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在转换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植物稳定是指植物通过某种生化过程使污染基质中污染物的流动性降低,生物可利用性下降;植物降解是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作用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过程,这种主要是处理复杂的有机物。

  以上几种方式中植物提取修复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而植物挥发修复技术仅仅限于挥发性物质,将这些污染物转移到大气中有没有环境风险还不确定,因此应当谨慎采用;植物稳定修复仅仅是暂时固定污染物,当土壤环境发生变化时污染物可能将重新被激活而恢复毒性;没有彻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③动物修复。动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土壤动物群来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分为直接作用:吸收、转化和分解;间接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动物修复技术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植物体和粮食等饲喂动物,通过研究动物的生化变异来研究土壤的污染状况;第二,直接将蚯蚓、线虫类等饲养在污染土壤中进行研究。目前这项技术较多的应用在石油类污染中。

  联合-修复成热点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自然生长植物根系(或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者固定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的环境技术总称。主要通过植物提取、植物蒸腾作用、根系过滤和植物钝化来实现。植物修复技术目前主要利用对重金属有富集特征的植物吸收或者吸附积累重金属,达到从土壤中除去重金属的目的。

  动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蚯蚓等低等动物和其体内的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中生长、繁殖等活动过程中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和富集的作用,最后通过对这些动物集中处理,从而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土壤动物修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将土壤动物作为一种“催化剂”,将其放入被污染的土壤中,提高传统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的修复速度和效率。

  联合修复技术就是协同两种或两种以上修复方法,克服单项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实现对多种污染物的同时处理和对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该方法已成为土壤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是最为广泛采用的联合生物修复技术。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为一种强化植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污染环境的修复效率。微生物可以辅助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其代谢过程可改变根际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有利于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还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另外,微生物还能够分泌植物激素类物质、铁载体等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反之,植物根系分泌氨基酸、糖类、有机酸及可溶性有机质等可以被微生物代谢利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效率。

  而在有机物污染土壤中,植物生长时,其根系提供了微生物生长的最佳场所,反过来,微生物的旺盛生长,增强了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也使得植物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植物—微生物联合体系就能够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快速降解、矿化。

  3化学修复

  化学修复是通过土壤中的吸附、溶解、氧化还原、拮抗、络合螯合或沉淀作用,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性或生物有效性。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固化:为了控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一般是将含有重金属的污染土壤与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熟化后形成渗透性较低的固体混合物,从而隔离了污染土壤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将污染物固封在固化物中;第二,稳定化: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小以及毒性小的形式或状态,主要是通过在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改变重金属的形态或价态实现的;第三,萃取法:使用有机溶剂对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的原油进行萃取主要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进行的,萃取后对有机相进行分离,回收油用于回炼,而分离的溶剂循环使用。第四,淋洗法:受到污染的土壤经过清水淋洗液或含有化学助剂的水溶液淋洗出污染物。

  以上几种方式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处理污染土壤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如:固化适用于面积小但是污染严重的土壤;萃取法仅仅适用于受油污浓度较高的土壤;而化学氧化法虽然操作比较复杂但是可以灵活的应用于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处理中。

  ---------------------------------------------------------------------------------------------------------------------

  二、各土壤修复技术优缺点比较表

  在**财政支持下 我国开展了多个类型场地的修复技术设备研发。尽管可以罗列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很多 但实际上 经济实用的修复技术很少。土壤修复技术归纳起来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毯、热井或热墙等,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等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2、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 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热解吸附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污染废弃物处理技术之一,主要处理对象为农药污染土壤、油田含油废弃物、罐底油泥等。其作业原理为利用污染废弃物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通过非焚烧的间接加热方式实现实现污染物与土壤的分离,并可将废弃物中的固相、油相、水相、气相绝大部分回收利用,从根本上实现无害化处理,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油田废弃物处理作业。

  3、焚烧法,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 经过除尘、冷却和净化处理 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4、土地填埋法,将废物作为一种泥浆 将污泥施入土壤 通过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湿度和pH值 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上层的好氧降解。对于可以用土壤酸度计检测土壤ph值与湿度,用土壤EC计检测土壤EC值,查看土壤改良效果。

  检测土壤ph

  5、化学淋洗,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 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6、堆肥法,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7、植物修复,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8、渗透反应墙,是一种原位处理技术,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构筑一个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墙体,污染水体经过墙体时其中的污染物与墙内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被净化除去。

  9、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改变各种环境条件如,营养、氧化还原电位、共代谢基质,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及适用的污染类型:

  类型

  修复技术

  优点

  缺点

  适用类型

  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成本低、不改变土壤性质、没有二次污染

  耗时长、污染程度不能超过修复植物的正常生长范围

  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等

  原位生物修复

  快速、安全、费用低

  条件严格、不宜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异位生物修复

  快速、安全、费用低

  条件严格、不宜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化学修复

  原位化学淋洗

  长效性、易操作、费用合理

  治理深度受限,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重金属、苯系物、石油、卤代烃、多氯联苯等

  异位化学淋洗

  长效性、易操作、深度不受限

  费用较高、淋洗液处理问题,二次污染

  重金属、苯系物、石油、卤代烃、多氯联苯等

  溶剂浸提技术

  效果好、长效性、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费用高、需解决溶剂污染问题

  多氯联苯等

  原位化学氧化

  效果好、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使用范围较窄、费用较高、可能存在氧化剂污染

  多氯联苯等

  原位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

  效果好、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使用范围较窄、费用较高、可能存在氧化剂污染

  有机物

  土壤性能改良

  成本低、效果好

  使用范围窄、稳定性差

  重金属

  物理修复

  蒸汽浸提技术

  效率较高

  成本高、时间长

  VOC

  固化修复技术

  效果较好、时间短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重金属等

  物理分离修复

  设备简单、费用低、可持续处理

  筛子可能被堵、扬尘污染、突然颗粒组成被破坏

  重金属等

  玻璃化修复

  效率较好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有机物、重金属等

  热力学修复

  效率较好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有机物、重金属等

  热解吸修复

  效率较好

  成本高

  有机物、重金属等

  电动力学修复

  效率较好

  成本高

  有机物、重金属等,低渗透性土壤

  换土法

  效率较好

  成本高、污染土还需处理

  有机物、重金属等

  虽然土壤的修复技术很多,但没有一种修复技术可以针对所有污染土壤。相似的污染状况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修复需求,也会限制一些修复技术的使用。另外,大多数修复技术对土壤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副作用。

  土壤修复技术是一项涵盖地质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和环境学的多学科综合技术。近年来,对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的研究很多,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计划,并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修复技术在探索中发展。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本身都有明显的局限性。物理修复技术能量消耗高、需要专门设备、处理成本高、工作量大,只能处理小面积的污染土壤;化学法处理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处理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生物修复存在过程缓慢、污染物降解的有些中间产物毒性甚至超过其自身,场地条件和环境因素对修复效率的影响大,修复效果不稳定。为克服单一方法的缺点,发挥不同修复技术的长处,研究开发土壤污染综合修复技术尤显重要。重点在不同生物技术的综合利用和开发物理、化学和生物联合修复工艺。

  --------------------------------------------------

  三、土壤修复大有可为

  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另外,土壤污染类型还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吨,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土壤修复的产业链条

  搞好土壤修复,有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条,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想像空间。一是土壤修复监测市场,主要是****服务。“土十条”出台并全面实施后,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需要社会组织帮助**摸清家底,完善土壤信息系统,建立大数据平台,搞好土壤污染监测服务。二是土壤修复咨询服务,包括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方案设计、工程监理和成果转化等。特别是方案设计需要掌握土壤修复先进技术,一般由从事这一工作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专门研发机构担当。三是土壤修复装备制造。土壤修复涉及气相抽提、土壤曝气、土壤淋洗、溶剂浸提、活性炭吸附和地下水抽提处理等技术装备。这些技术装备的设计、制作和营销将形成新的产业群体。四是土壤修复工程。由土壤修复工程公司对污染场地、矿山土地和耕地等污染场所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修复。目前,几家修复巨头已经加快跑马圈地,大中型项目竞争激烈。但拥有独特专有技术的中小型公司或采取专业分包模式的企业,在土壤修复市场中也会大有作为。

  土壤修复大有可为!

  --------------------------------------

  【专家说】污染场地≠“毒地”危害环境≠危害健康

  根据美国污染场地数量和中美两国制造业情况对比,有专家粗估中国污染场地数量为30万到50万块。

  这个数据只是针对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数量估计,不包括农业、矿山污染。这些污染场地因为有的污染物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因此称为污染场地,但却并不等于毒地。

  所谓毒地,需要有3个条件:

  一,必须是污染场地,有对场地产生污染的污染源,并有残留污染物存在,且发生对环境介质的环境影响,造成环境质量超标;

  二,有不可接受的环境风险,即污染场地残留污染物剂量影响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环境质量,有害剂量水平通过对应保护的受体进行暴露、途径、效应、不确定性等风险分析存在不可接受的环境风险,可以列为风险管控区;

  三,有健康危害风险,由不可接受的环境风险导致急性中毒事件或慢性中毒风险作为根据,必须划定为警戒区,防止毒性蔓延发生群体中毒事件。只有这样的污染场地,才可以称之为毒地。

  有多少毒地需要分类监管,必须先做调查评价。

  确定场地污染类型、范围和强度。明确评价标准。再根据污染场地拟作用途判断被污染对象可能遭受的损害风险,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弃用或修复的决策。连毒源及其毒源危害评价标准都未确定,何来毒地之说?

  需要注意的是,危害环境不等于危害健康。

  污染场地修复目前可行技术在于解决危害环境的污染源,而对于危害健康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当前仍坚持预防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修复过程可能产生不利环境影响,没有把握实现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就不要轻易动手。一旦发现毒地,应优先采取措施划出警戒区和风险管控区。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经济能力,就要减少在严重污染的场地上开工项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反对泛“毒地”化倾向,是防止造成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并随意扩大应尽快治理的污染场地。

  对于必须要派上新用途的污染场地,正确实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也是必须的。风险管控和污染预防原则要贯穿修复工作全生命周期过程。

  正确实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调查评价。

  一方面,做好污染场地调查评价。要获得污染场地的空间范围,污染类型,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水、气环境介质的流场、浓度场,以及土壤环境质量受影响程度和范围等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做好拟使用功能风险评价。对于污染场地上拟修建的学校、住宅、公园、绿地等进行保护对象的风险评价,确定从弃用至部分修复、全部修复等方案的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并进行多方案对比。

  第二,进行修复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关键之处在于实施修复方案的技术评估必须得出正面效益大于负面效益的。经济评估修复方案完成后的产出明显大于投入,社会评估修复方案实施过程和完成后公众均可接受。

  第三,修复方案实施过程确保二次污染得到控制。

  修复方案完成后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监测点位。这一措施既为保证地方环境质量提供执法依据,也为修复方案能否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在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要坚持警戒为先、预防为先的原则,修复工程严格保证环境正效益大于负效益,产出大于投入。

  :环保之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