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丙环唑中药配方 丙环唑农药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399 次

大棚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常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多种病害。由于其化学成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中药防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大棚丙环唑中药配方:
1.甘草、黄芩、苦参、板蓝根
这个配方是针对大棚病害防治的,其中甘草、黄芩、苦参都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板蓝根则具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将这四味中药煮水,然后浸泡大棚土壤,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
2.当归、川芎、红花、丹参
这个配方主要用于防治大棚中的虫害,其中当归、川芎、红花都具有较强的驱虫作用,而丹参则可以加强植物的免疫力。将这四味中药煮水,然后喷洒在大棚内,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虫害。
3.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连
这个配方主要用于防治大棚中的霉菌病害,其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都具有较强的抗霉菌作用,而黄连则可以加强植物的免疫力。将这四味中药煮水,然后浸泡大棚土壤,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霉菌病害。
中药防治大棚病害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配方的制作和使用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以免出现误用或者过量使用的情况。
相关拓展:
问:大棚茄子的叶霉病用苯迷甲环唑治
苯醚甲环唑治疗效果一般,预防不错。叶霉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醚菌酯,异菌脲,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吡唑醚菌酯空州等等,选择一个或者二个,交替使用农药成分。
加有机硅助剂喷雾更好。打遍打透。大棚的话,要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杀菌烟雾剂控制病斗肢蔽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饥数,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问:灰霉病比较好的治疗剂有哪些?
预防用药: 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 (1)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41%聚砹·嘧霉胺或《奥力克—霉止》1000倍液喷施,选择无病苗移栽。 (2)初花期:第1穗果开花时,用41%聚砹·嘧霉胺或《奥力克—霉止》[1]1000倍液喷施,5—7天用药一次,进行预防。 (3)果实膨大期: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用41%聚砹·嘧霉胺或一剪梅进行8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用药一次,连用氏搏2—3次。 治疗用药: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奥力克—霉止》或41%聚砹·嘧霉胺 按800-10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41%聚砹·嘧霉胺按1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具体参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残体后,对设施进行熏棚,次日使用《霉止》50ml与内吸性强的化学药物复配,如40%嘧霉胺悬浮剂或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如41%聚砹·嘧霉胺水乳剂800倍液+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发病中期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在灰霉病发病中期,有较多的病叶、病果,且少数病枝出现病害症状,此时病菌得到初步繁殖,菌量较多,一般防治不利、不及时,将会进入锋陆迅速蔓延阶段。此时采取药剂治疗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物理防治是摘除病果及严重病叶、病枝等,以减少病菌存量(从经济角度说,适用于设施农业),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病菌霉层即孢子到处散发,仍然残留设施内,一银核顷般操作方法为:用塑料袋套住病体摘除或空手轻轻摘除后随手放入袋中,归集后带出设施外。然后按照病害初起时治疗方法进行防治。喷药时,采用托喷方式,并做到三要:即一是对于大棚前檐湿度高易发病,靠大棚南部的植株要重点喷;二是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重点喷;三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及叶的背面要重点喷。按照药剂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一般连用2—3次能有效控制病情,即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四、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量的确定在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空气中、发病植株器官表面及内部病菌大量存在,危害症状表现为:病体多且病症重,如:病果大量布满霉层,且出现明胶状;病叶多、病斑大且已蔓延至植株中上部;病枝数量多。该时期进行三步综合防治:先摘除病体(如上所述)、再熏棚、再喷施。熏棚目的是杀死空气中(露珠、雾气)及柱子、墙体、棚膜等设施上的病菌及其孢子。熏棚后次日使用本公司药物喷施(具体方法同上)。连用2—3次,喷施间隔时间为3天,即能控制病情,在存在再发条件及预防必要的情况下,再转入预防阶段。如个别时段、个别地区的设施内湿度大,湿度对灰霉病发生影响大,而温度影响小(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在病害处于初、中期,病势发展速度较慢时,采用熏棚加喷施的综合防治方法,在不摘病体的情况下(基于节省人力考虑),亦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他常用配方
使用RTBF-120型温室病害防治机 对密闭温室进行定时量化臭氧防治。 菌思奇(20%啶菌恶唑EC中化农化) 春佳(40%多菌灵15%嘧霉胺诺普信) 翠润(40%嘧霉胺百菌清诺普信) 凯泽(50%烟酰胺巴斯夫) 速克灵(***佳友) 一剪梅(郑州中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41%聚砹·嘧霉胺(青岛浩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灰飞叶灭(40%嘧霉胺青岛百禾源)
问:唑醚代森联能和苯甲丙环唑复配吗?
唑醚代森联能和苯甲丙环唑复配。苯甲丙环唑,属于三唑类除菌剂,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复配产品。兼具了苯醚甲环唑的广谱性和丙环唑的速效性,是农业作物中广泛使用的除菌剂。
苯甲丙环唑具有广谱内吸治疗的特点,在叶菜类,瓜类,果树类,大田类作物均能表现出优秀的效果,常见的如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豆类锈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葡萄炭某病、黑痘病,稻纹古病、稻温病、稻曲病以及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效果很好。同时,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保持叶片浓绿,促进增产等功效。
苯甲丙环唑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对刚侵染的病菌防效好。建议在降雨后及时喷施,尽早铲除病菌。
②不能与含铜药剂混用,铜制剂会降低它的除菌能力。
③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可延缓抗性。
成分含量: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稻恶菌病、纹古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问:农药苯甲丙环唑的使用说明
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1、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1000~1500倍液喷雾效果好,间隔21~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2、防治葡萄炭疽病:如果在发病初期前,用于保护性防治,可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喷雾;
3、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4、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3次。
5.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5000倍喷雾。
6.防治番茄炭疽病、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7.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4000倍喷雾
8、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上一篇:怎样种莲藕种植技术 下一篇:吲哚乙酸是不是色氨酸 吲哚与色氨酸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