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 2024年小麦锈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453 次
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 2024年小麦锈病

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分析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小麦锈病一直是困扰着小麦生产的一个难题。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茎秆、鞘片、小穗、麦须等植物器官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而小麦锈病的流行与越夏场所有关,对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的分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的特点

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小麦锈病的发病高峰期。这些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也较大,种植密度较高,给小麦锈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对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的控制措施

针对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一、加强田间管理

要加强对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小麦田间杂草,及时修剪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叶病株,保证小麦生长环境的卫生干净,减少小麦锈病的滋生和传播。

二、选择抗病品种

要选择具有抗小麦锈病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要注意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品种,提高小麦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三、科学施肥

要根据小麦生长的需要,科学施肥,提高小麦的养分供应,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和危害。

四、合理轮作

要合理安排小麦的轮作,避免连续种植小麦,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在轮作中可以种植一些对小麦锈病有抑制作用的作物,如玉米、豆类等。

五、化学防治

在小麦锈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选择安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我国小麦锈病越夏场所的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茎秆、鞘片、小穗、麦须等植物器官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2.我国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是什么?

我国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夏季,特别是北方地区的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小麦锈病的发病高峰期。

3.如何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可以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具有抗小麦锈病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同时,要注意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品种,提高小麦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4.小麦锈病的化学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化学防治小麦锈病时,要选择安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5.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轮作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小麦锈病的危害。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的发病特点

三种锈菌在我国都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为主的麦类作物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落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叶锈2~32℃、秆锈3~31℃)和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沿叶表生长,遇到气孔,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进而侵入气孔在气孔下形成气孔下卜旁册囊,并长出数根侵染菌丝,蔓延于叶肉细胞间—隙中,并产生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内吸取养分以营寄生生活。菌丝在麦叶组织内生长15天后,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可持续产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因此在不同时期,条锈菌就可以借助东南风和西北风的吹送,在高海拔冷凉地启裂区春麦上越夏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的冬麦上越冬,构成周年循环。锈病发生为害分秋苗和春季两个时期。秋季发病:小麦条锈病,在高海拔地区越夏的菌源随秋季西南风吹送到以东冬麦地区进行为害,在陇东、陇南一带10月初就可见到病叶,黄河以北平原地区10月下旬以后可以见到病叶,淮北、豫南一带在11月以后可以见到病叶。在我国黄河、秦岭以南较温暖的地区,小麦条锈菌不需越冬,从秋季一直为害到小麦收获前。但在黄河、秦岭以北冬季小麦生长停止地区,病菌在最冷月日均型宏温不低于一6℃,或有积雪不低于一lO℃的地方,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未冻死的麦叶组织内越冬,待第二年春季温度适合生长时,再繁殖扩大为害。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有哪些?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彩版一,1~3)。

症状

3种锈病在发病初期都在植株上形成褪绿黄斑,以后长出粉堆,即夏孢子堆,手摸可沾上粉末,后期又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鲜***,窄小至椭圆形粉堆,成株期排列成行,与叶脉平行,幼苗期不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主要发生在叶上,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叶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橙***,圆形至长圆形粉堆,不规则散生,孢子堆四周表皮开裂,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上很少。秆锈病夏孢子堆为较大,长椭圆形、深褐色粉堆,不规则散生于茎秆和叶鞘上,常数个孢堆愈合成大斑,孢子堆周围可见破裂翻卷的表皮。秆锈孢子堆穿透叶背能力强,同一个孢子堆,叶背的粉堆较叶面出现的粉堆大。叶锈孢子堆则多不穿透叶背。

病原

3种锈病的病原菌都同属于担子菌,均为专性寄生性真菌。条锈菌为PucciniastriiformisWest,叶锈菌为P.reconditaRob.exDesm.f.sp.tritici,秆锈菌为P.graminiavar.triticiEriks.etHenn.。3种锈菌夏孢子都是单细胞,表面有细刺。条锈菌球形鲜***,叶锈菌近球形橙***,秆锈菌长椭圆形,暗橙***。3种锈菌冬孢子都是双细胞,棍棒状或近纺锤形。冬孢子堆顶部条锈菌扁平或圆形,褐色;叶锈菌扁平并略向下斜,暗褐色;秆锈菌略呈尖圆形。

发病特点

3种锈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越冬、越夏,完成周年侵染循环。夏孢子能随气流在高空作远距离传播。条锈菌在小麦生长后期随气流吹到高寒地区的晚熟春麦和冬麦自生麦苗上越夏,秋季再随气流传到平原冬麦区,发病后以潜伏菌丝越冬或在冬季气温较高地区以不间断侵染繁殖方式越冬,早春再长出孢子进行再侵染。叶锈菌适温范围广,可在平原麦区自生麦苗上越夏,秋季小麦播种出苗后再侵入并越冬,春季再为害。秆锈菌越夏场所与条锈菌相同。但越冬地区仅限于福建、广东等南方麦区,冬后随气流向北部麦区传播。

3种锈菌的适温范围很不一样。条锈菌为9~16℃,叶锈为15~22℃,秆锈18~25℃,所以条锈发病最早,秆锈发病最迟。锈菌侵染必须植株上有水珠或有水膜时,3~5月份温暖多雨、多雾和结露天气有利于锈病发生流行。地势低洼、土壤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植株生长茂密,贪青晚熟麦田,均有利病菌侵入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丰产良种,同时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种植,避免长期单一种植某一品种;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适期推迟播种,减少秋苗发病程度,降低越冬基数;避免群体过大,特别要防止偏多偏晚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料,发病后及时灌水。

(2)药剂防治。药剂拌种可选用种子重量的0.2%的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乳油拌种,或种子重量的0.2%的1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当大田锈病病叶率达5%时,需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6677平方米3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10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

问答拓展:陈善铭的小麦锈病防治

1950年全国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损失小麦60亿公斤。为此农业部专门召开了全国小麦锈病座谈会,研究制定防治方案,组织全国协作攻关。陈善铭担负了华北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的领导,他组织所内周嘉平等多人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陆师义等合作到山西太谷、河北安国、南和等地调查。他借鉴美国几十年来研究小麦秆锈病流行规律的经验,启迪青年人发挥聪明才智,让大家各有侧重。为摸清华北地区条锈病流行规律起了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他经常和年轻同志讨论条锈病越冬、越夏,在华北地区的生存、发展条件,以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完成了“华北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的工作,为今后解决锈病危害铺平了道路。此后,陈善铭又亲自率领助手到四川成都、雅安、宜宾等地调查小麦对条锈病抗性丧失问题。1961年他亲临甘肃部署甘、青二省条锈病菌越夏调查。
陈善铭还十分重视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及小麦抗锈性变异的研究。1956年他组织汪可宁等人紧密联系碧玛1号丧失抗条锈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生理小种鉴别的研究,1958年找出了能鉴别当前小麦条锈病菌小种类别的寄主,以后又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新的鉴别寄主,这对推动生理小种的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1964年小麦锈病在西北、华北、淮北再度流行,陈善铭协同当地人员对锈病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并在徐州地区做出了使用药剂防治示范,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为了根治小麦锈病的为害,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金善宝副院长的领导下,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从培育抗病品种和病理研究两方面制定了全面规划。植保所在陈善铭领导下与甘肃省植保所合作,建立了锈病站,以条锈病菌越夏、越冬基地的甘肃为重点,开展条锈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在所内开展了小麦抗条锈病的育种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尽管一些工作受到很大干扰,但由于制定的方针正确,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大家的努力,至1986年,一批抗病品种陆续育成推广,我国条锈病的有关规律逐渐明确。经过30多年全国科研单位共同努力,我国小麦条锈病的研究成果在3个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查明了我国小麦条锈菌的越夏区,有西北、川西北、华北、云南、新疆等五大片及越夏的条件。
2.查明了病菌的越冬和春季流行规律,包括越冬的温度界限和地理上的边界线。在川、滇、鄂及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安康等地区,冬季温暖,露日多,温度大,病菌能顺利越冬而且能不断蔓延,是春季流行的菌源基地。这一研究成果为短期测报提供了依据。
3.选出了一套切合中国实用的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逐年监测我国小麦条锈菌标样总计达多件,发现了29个生理小种,揭示了陇南易变区品种抗性丧失快和关中、华北品种抗性丧失慢的主要原因。这对抗条锈病品种选育、利用和布局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于小麦条锈病的研究,国外以西北欧和印度工作较早,但迄今还未对流行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在生理小种监测和条锈病测报方面也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技术体系。因此以上成就,可以说我国都居于领先地位。
陈善铭在1950年就投入了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而且是我国小麦条锈病及其防治全国攻关协作组或扒迹的主要领导之一,他亲自拟定课题的指导思想、设衫并计方案及具体任务安排,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统一认识,给青年人启迪式的方向指导。在协作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78年小麦条锈病防治协作组获得了此携科学大会集体奖。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陕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北京农业大学植保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河北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四川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云南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等单位集体申报,被评为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善铭为该奖的首要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