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初始菌源来源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的初始菌源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在农业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小麦条锈病的初始菌源来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的初始菌源来源
小麦条锈病的初始菌源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小麦田里的病害菌,另一种是来自附近的感染源。
小麦田里的病害菌
附近的感染源
除了小麦田里的病害菌,小麦条锈病的初始菌源还可能来自附近的感染源。例如,附近的小麦田里可能已经感染了小麦条锈病,病害菌随着气流或风力传播到我们的小麦田里。病害菌还可以通过人工传播,例如农民在田间作业时,使用了感染了小麦条锈病的工具或者穿着感染了病害菌的衣服。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的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初始菌源来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清除小麦田里的病害菌。在小麦收获后,我们需要对小麦田进行深翻,以便将病害菌的菌丝体彻底破坏。
2.注意周围环境的状况。在小麦种植季节,我们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附近的感染源。
3.合理使用化学防治药剂。在小麦种植季节,我们可以使用化学防治药剂对小麦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药害。
小麦条锈病初始菌源来源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清除小麦田里的病害菌、注意周围环境的状况、合理使用化学防治药剂等。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症状包括小麦叶片上出现***至橙色的小点,逐渐扩大并形成长条状条斑,条斑上长出条锈孢子,严重时整株叶片变黄、枯死。
问题三:小麦条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衣物、工具、机械、动物等人为传播方式。
问题四: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危害有多大?
答案: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严重的小麦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小麦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问题五: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条锈病?
答案:可以通过观察小麦叶片上是否出现***至橙色的小点,并逐渐扩大形成长条状条斑,条斑上长出条锈孢子,严重时整株叶片变黄、枯死等症状来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条锈病。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防治时间:小麦条锈病的哪汪乱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手段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等。化学防治手段包括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以及大田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陵颂宁乳油喷洒。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
1、防治时间
小麦条锈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发病率达到5%时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时间。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使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与小麦条锈病的发病高峰期避开;合理施肥,培育壮苗,避免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的发生;严密监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做好应对准备;掌握有关种植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
(2)化学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于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的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大田则采用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乳油喷洒。若病情严重,可在10天后进行第2次喷药,做到“发现一片、控制全田”。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以降低环境污染。
二、小麦条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引起,李档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结露、下雨和降雾等。
2、条形柄锈菌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温度较低,其中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宜温度7-10℃;侵入适宜温度9-12℃。
问: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因素有哪几点?
春季流行是小麦条锈病危害的主要时期。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决定我国多数稿源麦区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
1.品种抗病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小麦品种对条锈病菌的抗病性,根据其生理小种专化性的有无分为小种专化抗病性和非小种专化抗病性。我国历年培育和种植的抗条锈病品种多数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小种专化抗病性品种的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常产生对抗病品种致病的稀有小种的定向选择效应,造成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引起病害流行。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对病菌生理小种无专化性,抗病性持久且稳定。目前发现的非小种专化性抗条锈病性有慢锈性和高温抗条锈性等。慢锈性主要表现减慢病害流行速度,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实践中难于鉴定和应用。高温抗条锈性是小麦品种在相对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表键段态现的一种抗病性,受主效基因控制,易鉴定和利用。我国已发现一些高温抗条锈性的品种(系)。
2.菌源
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前提下,如果秋苗发病重,冬季又比较温暖,就有较多的带菌病叶顺利越冬。凡当地有越冬菌源的地区,在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害发生早且重;如病菌在当地不能越冬,则异地越冬菌源通过远距离气流传播侵入本地区,造成小麦生长中、后期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小麦条锈病菌的传播距离可达800~2400km,燃老距菌源地越近,发病越重。
3.气候条件
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偏高,春雨早,之后又多雨,则病害在早期即可普遍发生,并持续发展,造成病害早流行和大流行。
问:小麦的条锈病是以什么传播的病害
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锈菌目柄锈科柄锈属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菌Pucciniareconditavar.triticiErikss.etHenn真菌门担子菌纲锈菌目柄锈科柄锈属小麦白粉病:禾谷类作物白粉菌小麦转化型Blumeriagraminis(DC.)speer.f.sp.triticiMarshal真菌门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水稻稻瘟病:稻梨孢菌PyriculariaoryzaeCav.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无孢科梨孢属真累~~参考资料:农业植物病理学问:爱可能防治小麦条锈病吗?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文章来源:凤翔县专家组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为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类型。近年来条锈病、叶锈病均在我县普遍发生,其中条锈病对小麦危害损失最大,被列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之一,已经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一、症状识别
三种锈病的主要症状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及穗部。苗期染病,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陪陪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被色粉状物,用手触摸病斑,就在手上留下锈粉。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田间苗期发病严重的条锈病与叶锈病症状易混淆,不好鉴别。小麦叶锈夏孢子堆近圆形,较大,不规则散生,主要发生在叶面,成熟时表皮开裂一圈,有别于条锈病。必要时可把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夏孢子分别放在两个载玻片上,往孢子上滴一滴浓盐酸后镜检,条锈菌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而叶锈菌原生质在孢子中央收缩成一个大团。
二、为害特点
一是条锈病是随风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可以远距离高空随气流传播,吹到几百至上千米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二是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大。小麦条锈病的孢子堆可持续产孢8-10天,每个孢子堆每天可产孢1800个,世代重叠,相互交叉流行,中后期田间气温升高,世代加快,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孢子流,易爆发成灾,防不胜防。
小麦感染条锈病后,影响其发育和灌浆,因而使麦粒秕廋,影响产量和品质。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危害,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三、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气流传播病害,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侵染。
种植感病品种面积大,是条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但病害是否流行还决定于菌源和气象因素,特别是雨量和湿度。条锈病菌在温度14-15℃(叶锈15 -20℃ 、秆锈3 -18℃ )和有水滴和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病菌在麦叶组织内生长,当有效积温在150-160℃时,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前提下,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成为流行的两大重要条件。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又有春雨的条件发病重。秋苗发病重,冬季温暖越冬菌源量大,第二年春雨早而多,利于条锈病流行。当气温上升至5℃时开始产生条锈病孢子,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极易引起春季流行,4-5月份如果雨水较勤,温度适宜,将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与蔓延。如果早春有雨而后期干旱或早春干旱后期有雨,则条锈病发生轻,或局部不流行。春季持续干旱,即使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由于越冬菌源不能顺利侵染,条锈病也不易流行。品种抗病性差异较大,但大面积种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种,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往往造成抗病性丧失。小偃系列近年来在我县连年种植,对新的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芦歼蠢抗病性较差,抗病性已基本丧失,而我县连片方田基本为小偃22,是我县小麦条锈病近年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防治方法
防治上应严把“越夏菌源控制”、“秋苗病情控制”和“春季应急防治”这三道防线,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具体防治上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品种布局。目前生产上比较抗病的品种有西农979、西农2000、长旱58、陕麦139、武农改瞎148、西农889、郑麦9023等。在应用抗病品种时,注意抗锈品种合理布局。
(2)农业防治。一是适当晚插,避免过早播种,减少秋苗侵染机率。二是合理施肥。控氮、增磷、补钾,补充微量元素,增强小麦抗病力。三是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3)药剂防治。一是秋播前实行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0%(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克 拌麦种150千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 80克 拌麦种50千克),拌种力求均匀,拌过药的种子必须当天播完。二是小麦出苗后开展系统监测(出苗后一个月左右即12月中、下旬),对初见病叶或发病中心田块及时进行挑治或全田防治。三是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克 ,对水45公斤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用药一次。也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
丙环唑乳油进行喷雾防治。
要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关键是要把握好防治时期,正确选用药剂。要根据药剂的显效期、有效期、条锈病潜育期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用药时期。粉锈宁具有内吸顶性传导特性,小麦植株着药后有效成分经茎叶表面吸收,只向上部茎叶组织传导,而不向下部茎叶及根部传导。显效期一般为10-15天,有效期5-7日左右,温度高时显效期及有效期偏短,温度低时则偏长。温度对条锈病潜育期的长短起着主导作用,潜育期平均积温为230.8℃。我地条锈病的潜育期一般为15天左右。大田防治要早准备、适期施药。我县防治的最佳时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可以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微肥开展防治,达到“防病虫、防倒伏、预防干热风”的“一喷多防”作用。
问:小麦条锈病来势汹汹,它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小麦条锈病是相对于其它病虫害比较容易得的一种,这种病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快速选好农药进行有效防治。防治措施:
加强病情监测各级农技推广、植保部门要认真做好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工作,一是执行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调查范围,密切监测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定点观察和大田普查。
二是准确掌握条锈病发生消长动态。三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通报病害发生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可靠数据。
抓好早期预防一是在认真推广种植抗耐性品种和切实推广禾果利、三唑类药剂拌种技术的基础上,搞好早期预防,控制和延缓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强度,减轻小麦条锈病田间防治压力。二是抓好菌源区早期预防工作,通过重点发病田块采取“打点保面、见一株防一片、见一片防一块”,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扩散蔓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