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柑橘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
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柑橘的病害,对柑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有很大影响。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桔长蝽,防治黄龙病的关键是控制桔长蝽的数量。
防治方法:
1.消灭桔长蝽的栖息地和卵。
2.在柑橘生长期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
3.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
柑橘黑斑病
柑橘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有很大影响。黑斑病的主要危害是柑橘果实的腐烂。
防治方法:
1.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2.喷洒含有杀菌剂的农药。
3.在柑橘生长期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
柑橘绿霉病
柑橘绿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有很大影响。绿霉病的主要危害是柑橘果实的腐烂。
防治方法:
1.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2.喷洒含有杀菌剂的农药。
3.在柑橘生长期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
虫害防治
柑橘食叶蛾
柑橘食叶蛾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对柑橘叶片的咬食会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
防治方法:
1.在柑橘生长期加强害虫监测和防治。
2.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
3.增加天敌的数量,如蜻蜓、蚂蚁等。
柑橘介壳虫
柑橘介壳虫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对柑橘果实的咬食会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
防治方法:
1.在柑橘生长期加强害虫监测和防治。
2.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
3.增加天敌的数量,如蜻蜓、蚂蚁等。
柑橘蚧类害虫
柑橘蚧类害虫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对柑橘果实的吸食会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
防治方法:
1.在柑橘生长期加强害虫监测和防治。
2.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
3.增加天敌的数量,如蜻蜓、蚂蚁等。
用户关心问题
防止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关键是控制桔长蝽的数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及时清除柑橘园中的杂草和垃圾,消灭桔长蝽的栖息地和卵。
2.在柑橘生长期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柑橘园中的感染黄龙病的树木。
3.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控制桔长蝽的数量。
柑橘果实的腐烂主要是由于黑斑病和绿霉病的侵袭所致。防止柑橘果实的腐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2.喷洒含有杀菌剂的农药,控制黑斑病和绿霉病的侵袭。
3.在柑橘生长期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柑橘园中感染黑斑病和绿霉病的树木。
柑橘食叶蛾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防止其危害:
1.在柑橘生长期加强害虫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柑橘园中的害虫。
2.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控制柑橘食叶蛾的数量。
3.增加天敌的数量,如蜻蜓、蚂蚁等,控制柑橘食叶蛾的数量。
柑橘蚧类害虫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防止其危害:
1.在柑橘生长期加强害虫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柑橘园中的害虫。
2.喷洒含有杀虫剂的农药,控制柑橘蚧类害虫的数量。
3.增加天敌的数量,如蜻蜓、蚂蚁等,控制柑橘蚧类害虫的数量。
农药百科知识
杀虫剂
杀虫剂是一种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杀虫剂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杀菌剂
杀菌剂是一种用于杀灭病原菌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硫酸铜、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参考来源:
1.《柑橘栽培技术》。
2.《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问答拓展:柑橘主要害虫与防治有哪些?
A.螨此者敏类:为害柑橘的螨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瘿螨科:柑橘锈螨、柑橘瘤壁虱。其特点是:体躯分段不明显。一般具有2~4对足,无翅。个体比较小,繁殖代数多,抗药性强。成、若、幼螨以刺吸式口器刺破植物组织,***汁液,引起柑橘大量落叶。
1.橘全爪螨(PanonychuscitriMcgregor)橘全爪螨(见图2-12)又名柑橘红蜘蛛,瘤皮红蜘蛛。我国广大柑橘产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柑橘、梨、苹果、桑、槐、樱桃、枣等多种植物。成螨、若螨、幼螨均以口针刺吸为害柑橘叶片、果实和绿色枝梢,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被害后,呈灰白色小斑点,引起落叶、落花、落果、枯梢,削弱树势,降低产量。果实受害,不耐贮藏。
图2-12橘全爪螨
1.雄成螨2.雌成螨3.卵4.幼螨5.正常叶6.被害叶(
1)形态特征雌成螨体长0.3~0.4毫米,椭圆形,鲜红色。体背有瘤状突起,其上生白色刚毛。足4对。雄成螨体长0.33毫米,后端略尖,呈楔形。卵直径0.13毫米,扁球形,初产时鲜红色后渐退色。卵上有一垂直小柄,柄端有10~12条细丝,向四周散射伸出,附着于产卵处。幼螨体长0.2毫米,初孵时淡红色,足3对。若螨形状色泽均同成螨相似,但个体略小,足4对。幼螨脱皮则为前若螨,再脱皮为后若螨。后若螨脱皮则为成螨。
(2)生活习性主要以卵和成螨在潜叶蛾为害的僵叶内及叶背越冬,部分在枝条裂缝内越冬。有的地区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世代重叠。一般一年12~20代。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20~28℃。当温度超过30℃,螨的死亡率增加;趋过40℃则不利其生存。橘全爪螨的发生与柑橘抽梢期和气温关系密切,秋梢抽发好,为橘全爪螨提供了丰富的食料,使大量害虫螨进入越冬,如果冬季气温高,雨水少,第二年发生早而重。据在四川观察,3~5月,一般在柑橘开花前后大量发生,出现第一次螨口高峰;广东地区,在立春后天气转暖时,越冬卵出现1~2个盛孵期。这时是防治次数最多的时期。9~11月秋梢抽发好的柑橘树,还会发生第二次高峰。一般来说,春季的高峰比秋季的高峰严重,秋梢受害严重时,冬季会出现大量落叶。橘全爪螨行两性生殖,有时也可孤雌生殖,没有受精的卵孵化为雄螨,受精卵则孵化发育为雌螨。但后代多为雄螨。雌螨产卵叶片上为多,且正反两面均有,但以叶背主脉两侧居多。橘全爪螨喜光趋嫩,在树冠外围中上部,山地、丘陵地果园的阳坡,光线充足的部位发生多,常从老叶上转移至嫩绿的枝叶、果上为害,产卵量比老叶上取食的多。幼树幼苗上虫口数量一般较成年树大,受害重。
橘全爪螨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食螨瓢虫的许多种和捕食螨。还有草蛉、花蝽、六点蓟马、芽枝霉菌、从生藻菌等。
(3)防治方法前期喷药防治,后期保护利用天敌。①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潜叶蛾为害的僵叶,减少越冬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虫能力。②生物防治。加强预测预报,喷药采取挑治中心虫株,避免盲目全园喷药,以利保护天敌。但这些天敌的虫口高峰期均在橘全爪螨高峰之后。前期采用药剂防治,5月以后不要轻易施用广谱性剧毒农药,以免杀伤天敌。③化学防治。花前用0.5~0.8波美度石硫合剂;95%机油乳剂100~200倍液;5%尼索朗乳油3000~5000倍液;20%回螨嗪2000倍液;15%达螨酮2000倍液;5%霸螨灵3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50%溴螨酯(嫌轮螨代治)乳油1000~2000倍液;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3000~4000倍液;20%螨死净胶悬剂3000~4000倍液。花后用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50%苯丁锡(托尔森枝克)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单甲脒水剂1000~2000倍液;25%三唑锡(倍乐霸)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30%百磷3号乳油2000倍液,5%杀螨王乳油2000~3000倍液。尼索朗、螨死净等杀卵药剂药效表现迟缓,应提前1周左右施药。
2.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kankitusEhara)柑橘始叶螨(见图2-13)又名四斑黄蜘蛛,在我国大部分柑橘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柑橘的春梢嫩叶、花蕾和幼果。以春梢嫩叶受害最重。成螨、幼螨、若螨喜群集在叶背主脉、支脉、叶缘。老叶叶片被害后形成黄斑,春梢嫩叶受害凹陷扭曲、畸形,凹陷处常有丝网覆盖,虫常活动和产卵在网下。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枯枝,影响树势和产量。寄主除柑橘外,还有桃、葡萄、豇豆等。
(1)形态特征雌成螨体长0.35~0.42毫米,近梨形,腹部末端宽钝,体色橙黄,体背有多角形黑褐色斑纹4个。足4对。雄成螨体长约0.3毫米,近楔形,尾部尖削。卵直径0.12~0.14毫米,扁球形光滑。初产时乳白色光滑透明,后转橙***,近孵化时灰白色、浑浊。卵顶端有1根较粗的柄。幼螨体近圆形,长约0.17毫米,足3对。初孵时淡***,在春、秋季节,经1天后雌性背面就可见4个黑斑。若螨其体形与成虫相似,较小,足4对。前若螨体色与幼虫相似,后若螨颜色较深。
图2-13柑橘始叶螨
1.雄成螨2.雌成螨3.卵4.幼螨5.被害叶6.正常叶
(2)生活习性柑橘始叶螨在我国南方一年13~20代,世代重叠。在年均温18℃左右地区,一年发生16代以上,15~16℃地区,年发生12~14代。以卵和雌成螨在树冠内膛、中下部的当年生春、夏梢叶背凹陷处越冬,在潜叶蛾为害的僵叶上虫数最多。春梢抽发后,即向春梢叶片转移,秋后向夏秋梢转移。一年中以开花前后,在春梢叶片上发生为害多,6月以后虫口急剧下降,10月后略回升。成螨在气温1~2℃时静止不动,3℃以上开始活动,14~20℃繁殖最快。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度20~25℃。25℃以上时虫口下降,30℃以上死亡率高,故7、8月发生量少。此螨的发生与气温、降水量和树势强弱有密切关系。柑橘始叶螨喜阴湿,果园荫蔽、树冠内部、中下部,叶背光线较暗的地方发生较多。该螨主要行两性生殖,也有孤雌生殖现象。卵多产于叶背主脉、支脉两侧或叶背丝网下。始叶螨的发生盛期一般比橘全爪螨早半个月左右,故其防治适期应在春梢芽长约1厘米时,此时螨的空间分布与橘全爪螨相似,2~3月为核心分布,4月以后为邻接分布,早春也有中心虫株。
天敌种类与橘全爪螨相似。据四川调查,畸螯螨数量最多,占95%以上。
(3)防治方法与防治橘全爪螨方法相同。
3.柑橘锈螨(phyllocoptrutaoleivoraAshmead)柑橘锈螨(图2-14)又名柑橘刺叶瘿螨、柑橘锈壁虱、被害果称牛皮柑、果炭丸等。国内外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其中以四川、湖南、湖北、浙江、广栋、台湾、福建柑橘受害最重。寄主仅限于柑橘类,其中以柑、橘、橙和柠檬受害较重,红橘和甜橙特别严重,柚、金柑受害较轻。成螨和若螨群集于叶、果和嫩枝上,刺吸汁液。广东、闽南称受害果为黑皮果,福州称紫柑,四川称象皮果。叶上多在叶背出现许多赤褐色的小斑,逐渐扩展遍布叶背,进而发展至叶面。叶背呈烟垢色,叶片午后出现缺水状上卷,广东潮汕称为焙叶。严重时,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削弱树势。果实受害后,在果面凹陷处出现赤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整个果面而呈黑褐色,果皮粗糙,果小、味酸、皮厚,品质变劣,产量降低。
(1)形态特征雌成螨体长0.1~0.2毫米,形似胡萝卜,前端宽大,后端尖削。初期淡***,后变橙***。头***背面平滑,具2对颚须和2对足。腹部有许多环纹,背腹面环纹不相同,背面为28节,腹面环纹约为背面的2倍,尾端有1对刚毛。卵圆球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滑。若螨初孵时乳白色半透明,蜕皮后变为淡***,形似成螨。腹部光滑无明显环纹,足2对。
图2-14柑橘锈螨
1.成虫正面2.成虫侧面3.卵4.若虫5.甜橙果实被害状
(2)生活习性柑橘锈螨的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因各地冬季的气温高低而有所不同。四川和浙江以成螨在柑橘腋芽内、潜叶蛾和卷叶蛾为害的僵叶或卷叶内、柠檬秋花果的萼片下越冬;在福建以各种螨态在叶片和绿色枝条上越冬;在广东,多在秋梢叶片上越冬。柑橘锈螨的发生代数随气候而异。年发生18~30代,世代重叠。
柑橘锈螨一般营孤雌生殖,至今尚未发现雄成螨。其繁殖力特别强。卵一般为散生,多产在叶片背面和果面凹陷处。初孵若螨静伏不动,后渐活跃,2龄若螨活动较强,成螨活跃;如遇惊扰迅速爬行,还可弹跳。成螨和若螨均喜荫畏光,在叶上以叶背主脉两侧较多,叶面较少;在1株柑橘树上,先在树冠下部和内部的叶上发生,然后转移至果面和外部的叶片上为害。
柑橘锈螨终年在柑橘树上活动,其发生和消长的规律随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柑橘品种不同而异,当日间温度达15℃以上时,便可活动取食。日均温达15℃左右,春梢萌发时开始产卵,4月上旬开始爬上新梢嫩叶,聚集在叶背的主脉两侧为害,5月中旬以后虫口密度迅速增加,5、6月蔓延至果面上,7~8月螨口发展到当年的最高峰,7~10月为发生盛期,多时一叶和一果有螨、卵数达几百至千余头。在叶和果面上附有大量虫体和蜕皮壳,好似一薄层灰尘,在这个时期以前,是药剂防治的适宜时期。8月以后部分螨口转移至当年生秋梢叶上为害,直到11月仍能见到其在叶片和果实上取食,在7~9月较高温,湿度条件下常猖獗成灾。
柑橘锈螨个体小,可借风力,昆虫、雀鸟、器械、苗、果的运输传播蔓延。该螨的天敌有7种,其中多毛菌是有效天敌。应注意保护,慎重使用波尔多液等铜制剂防治病害,并随时注意锈螨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防治。
(3)防治方法①加强柑橘园的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虫能力。②保护利用天敌。在多毛菌流行时尽量少用铜制剂防治柑橘病害,注意使用选择性农药并合理用药,以保护天敌。③药剂防治局部发生时挑治中心虫株。当螨口密度达到每视野2~3头或发现个别树有少数黑皮果和个别枝梢叶片黄褐色脱落时立即喷药防治。注意喷射树冠内部、叶背和果实的阴暗面。主要药剂有: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多毛菌菌粉(每克7万菌落)300~400倍液,20型洗衣粉或苦楝油200~300倍液;25%单甲脒水剂3000~4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95%机油乳剂200~3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4000~5000倍液;20%双甲脒(螨克)乳油3000~5000倍液;5%霸螨灵悬浮剂1000~2000倍液,20%牵牛星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杀灭灵乳油1250~2500倍液。
4.柑橘瘤壁虱(EriphyessheldoniEwing)柑橘瘤壁虱(见图2-15)又名柑橘瘤瘿螨、柑橘芽壁虱。为贵州、云南、四川柑橘的严重害虫之一。瘤壁虱为芸香科植物的专食性害虫,以为害柑橘属及枳属为主。在柑橘属中主要为害红橘,甜橙次之,柚、柠檬及四季柑再次,枳壳受害较轻。主要为害柑橘春梢的腋芽、花芽、嫩叶和新梢等幼嫩组织。春芽受害形成胡椒状的虫瘿。受害严重时植株完全不能正常抽梢和开花结果,严重影响树势。
图2-15柑橘瘤壁虱
1.若虫2.幼虫3.被害春梢4.卵5.成虫
(1)形态特征体甚细小。雌成螨长约0.18毫米,宽约0.05毫米,圆锥形,淡***至橙***,前端、后端及足均无色透明。头***宽而短,前方有下腭须1对,可分3节,下腭须侧方有短足2对,由5节组成,背盾板稍弯曲,表面光滑无纹。腹部细长有环纹65~70环。***在腹面前端。体表具有极细刚毛多对,头***的背盾板后缘有刚毛1对,腹部第8至10环纹上有侧刚毛1对,腹面有腹刚毛3对和尾毛1对。卵长球形,长0.05毫米,宽0.03毫米,白色透明。初孵幼虫呈三角形,背面有环纹50环。若虫长0.12~0.13毫米,体形似成虫,腹部环纹比成虫少,背面环纹约65环,腹面约46环。
(2)生活习性柑橘瘤壁虱一年发生10多代,主要以成螨在虫瘿内越冬。春天柑橘萌芽时,成虫从老虫瘿内爬出,为害春梢的新芽、嫩枝、叶柄、花苞、萼片和果柄,受害处迅速产生愈伤组织,形成新虫瘿。出瘿始期与春梢萌芽物候期基本一致。3~4月当红橘萌发抽梢时,旧瘿内的成螨因营养不良而被迫迁移,使虫口密度迅速下降,新芽受害形成虫瘿,潜伏其中继续产卵繁殖。非越冬的生长季节,瘿内各种虫态并存。在4~7月繁殖高峰时,新虫瘿内虫口增加,最多达680头左右,而老虫瘿内的虫口数则慢慢下降约280个,5~6月生长发育快,几天可完成一个世代,7月以后发生量逐渐减少。故秋梢受害较春梢轻。
(3)防治方法瘤壁虱是检疫对象,应加强检疫,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①加强检疫该螨可随苗木接穗调运而传播,不到疫区调运苗木和接穗,可避免其扩展蔓延。②农业防治。受害重的柑橘园,在夏梢抽发前,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后进行重修剪,清除大部分有虫瘿的枝叶集中烧毁。并对重剪植株加施速效肥。及早恢复树势,并保证秋梢健壮抽发。冬季采果后再修剪一次,进一步清除残余的害螨。③生物防治。天敌主要是捕食螨,5~6月虫瘿内有不少捕食螨,应加以保护。④化学防治。柑橘萌芽到开花之间(3~4月),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40%氧乐果乳油和40%水胺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50%磷胺乳油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0%喹硫磷(喹恶磷)乳油2000倍液;0.5~1波美度石硫合剂;20%哒螨酮3000倍液;20%灭扫利3000倍液;每15天一次,连续2~3次。
B.蚧类害虫:为害柑橘的蚧类属昆虫纲,同翅目。蚧类的特点:①雌雄异型。雄虫为完全变态,具有蛹期和一对翅的成虫;雌虫为不完全变态,无翅。②蚧类在开始取食以前即第一龄若蚧活动强烈,一旦固定,一般不再移动;成若蚧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寄主汁液,使叶色变黄,枝梢枯萎,影响开花结果,降低产量和果实品质,甚至引起落叶落果,全株、全园枯死。③蚧类多数分泌蜡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随虫龄增大,介壳增厚坚硬,抗药性增强。为害柑橘的蚧类有:吹绵蚧、矢尖蚧、黑点蚧、糠片蚧、褐圆蚧等。
5.吹绵蚧(IceryapurchasiMaskell)吹绵蚧(见图2-16)又名绵团蚧、棉籽蚧。俗称棉花虫、白儿虫。是严重为害柑橘的害虫。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寄主有柑橘、苹果、梨、柿、枇杷、刺槐、台湾相思、茄子、豆类等250余种。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柑橘等植物的枝干、叶背中脉两侧和果实上为害,吸食汁液,使叶黄枝枯,枝条萎缩,皮层粗糙。引起落叶、落果、甚至全株枯死。并能排泄大量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
(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椭圆形,长5~7毫米,宽3.7~4.2毫米,橘红色,腹面平坦,背面隆起,呈龟甲状,有很多黑色短毛,体背被以白色蜡质丝绵状分泌物,头、胸、腹间无显著分界。腹部后方附白色蜡质卵囊,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16条,无翅,触角黑褐色,11节,每节都有黑色刚毛;口器小,喙2节,末端有许多小毛,口针不长。有3对发达的足,形状大小相同,足上有许多褐色刚毛。雄成虫体瘦小,体长约3毫米,***黑色,腹部橘红色,触角黑色共10节,羽毛状,眼半球形,位于触角后方,复眼之间有1对单眼。前翅狭长紫黑色,翅脉简单。后翅退化成匙状,末端有钩刺3~4个,口器退化,足细长发达。腹部每节中间的毛集成带状,近边缘有2~3根长的刚毛,腹部末端有2个肉质突起,其上各有4根长的刚毛。卵长0.7毫米,宽0.3毫米,长椭圆形,初产时橙***,后变橘红色,密集成堆于卵囊中。第一龄若虫椭圆形,红色,眼和触角黑色,触角6节,末节端部膨大,有几根毛。足3对,细长,黑色。腹部末端有3对长毛。第二龄若虫背面红褐色,上覆淡***蜡粉,大体上和第一龄若虫相似,只是身体表面毛很多,在***背面和腹部边缘已成毛簇。第二龄若虫雄性,行动比较活泼,体形较长。第三龄若虫红褐色,触角已增长到9节,体毛更为发达,毛簇更为显著。为***蛹、橘红色、眼褐色、触角、翅芽、足呈淡褐色,体长2.5~4.5毫米,腹部末端凹陷成叉,茧由白色疏松的蜡丝组成,长椭圆形。
图2-16吹绵蚧
1.雄成虫2.雌成虫3.有卵囊的雌性成虫4.卵5.幼蚧6.为害状
(2)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4代,以成虫、卵和各龄若虫在主干和枝叶上过冬,2~3代地区主要以若虫和未带卵囊的雌成虫越冬。吹绵蚧发生时期因地而异。四川第一代卵和若虫盛期在4月下旬到6月,第二代7月下旬到9月初,第三代在9~11月,其中以一二代即4~7月发生严重,这时气温适宜,营养条件丰富。浙江第一代卵和若虫成期5~6月,第二代8~9月中旬。冬代发生均不整齐,世代重叠。1龄若虫则多在叶背主脉附近吸食,2龄以后逐渐分散,每蜕皮1次换一处取食。雄虫第三龄时活动最甚。这时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为害,即在树干裂缝穴洞或树干附近的松土杂草中结薄茧化蛹。经7~10天变为有翅雄成虫,两天后开始交配。雄成虫飞翔力弱,只能飞0.33~0.67米远。寿命较短。雄虫数量一般较少,越冬代较多,密集在树干缝穴或树皮下。吹绵蚧常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雌虫均为雌雄同体,卵在体内可自行受精,发育为雌雄同体的雌虫。吹绵蚧原产澳洲,温暖高湿为其适宜的气候条件。气温在20℃左右,湿度又高,为产卵的适宜条件,15℃以下产卵量显著减少。霜冻、干热、大雨也不利于它的发生繁殖。吹绵蚧虫体小,它的传播主要是借助风力或随苗木接穗和农事活动。
吹绵蚧的天敌主要有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红缘瓢虫和六斑红瓢虫。以澳洲瓢虫和大红瓢虫对吹绵蚧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在生产中已广泛应用。
(3)防治方法以生物防治为主,以人工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①加强检疫,防止虫卵随繁殖材料调运传播。严禁从病区引进苗木到新区。②修剪时注意修剪虫枝,集中烧毁。③吹绵蚧为害严重,面积较大时,应引种饲放澳洲瓢虫或大红瓢虫。释放时间:澳洲瓢虫以4~6月和9~10月为最好。大红瓢虫为4~9月,放虫树最好选择吹绵蚧为害严重、枝叶茂密、生长旺盛的树。放瓢虫的果园,在放虫后和吹绵蚧被消灭前,不宜喷药,以免杀死瓢虫。放虫数量,一个300~500株的果园,放虫量以50~200头为宜,各种虫态都可以,愈多愈好。一般放虫后1~2月,便可将吹绵蚧消灭。④在吹绵蚧发生面积不大,仅个别植株受害严重,若虫数量多又无瓢虫时,应进行喷药防治。可用40%氧乐果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25%喹硫磷(喹恶磷)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大灭虫)乳油800倍液,0.5%水剂圣果500~1000倍液;松脂合剂冬季8~10倍液,夏、秋季用16~20倍液。每隔15天1次,连续2~3次。秋季若高温干旱,使用松脂合剂,应减少施药次数。
6.矢尖蚧[Unaspisyanonensis(Kuwana)]矢尖蚧(见图2-17)又名箭头介壳虫、白■。分布于各柑橘产区。在四川、贵州、浙江、江西和福建的北部发生较多;广西、广东也有发生。寄主除柑橘外,还有茶、花椒、龙眼。柑橘枝梢、叶片及果实均可为害。被害处的四周变黄绿色,严重时大部分枝叶干枯、卷缩,果实不能充分成熟,严重削弱树势,诱发煤烟病,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影响柑橘产量和果实品质。
(1)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黄褐色或棕褐色,边缘灰、白色,长2.8~3.5毫米,前端尖,后端宽,中央有一纵脊,形成屋脊状,似箭形。蜕皮壳位于介壳前端。虫体长形,橘橙色,长2.5毫米,***长,腹部短,前胸与中胸分节明显,第二、第三腹节边缘显著突出。触角位于前端,退化成一瘤状突起,上面各生长毛1根。口喙长。雄虫介壳狭长,长1.3~1.6毫米,粉白色,棉絮状,壳背上有3条纵隆起线,一龄若虫蜕皮壳位于前端,淡黄褐色,虫体橘橙色,长0.5毫米,翅一对,腹部末端有针状交尾器。卵椭圆形,长0.2毫米左右,橙***。若虫第一龄为草鞋形,橙***,触角及足均发达,尾端有一对长毛,第二龄为扁椭圆形,淡橙***或淡***,触角及足均消失。蛹长形,长约1.4毫米,橙***,尾节的交尾器突出。
图2-17矢尖蚧
1.卵2.初孵若虫3.雄蚧4.雌虫介壳5.雌成虫6.雄虫介壳7.雄虫8.被害状
(2)生活习性1年发生2~4代,世代重叠。以雌成虫越冬为主,少数以2龄若虫越冬。每年4月下旬当日均温19℃以上时,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其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矢尖蚧繁殖力强。第一代若虫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多在老叶上寄生为害,成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二代若虫高峰期在7月中旬,大部分寄生于新叶上,一部分在果实上,成虫于8月下旬出现。第三代若虫高峰期在9月上、中旬,成虫于10月下旬出现,次年3月下旬为成虫高峰期。成虫产卵期长达40多天。卵产于母体下,卵期只有2~3小时。初孵若虫行动活泼,形小体轻,能随风或动物传播。经1~2小时后,即定居在枝、叶、果上吸食为害。次日体上开始分泌棉絮状蜡质,虫体在蜕皮壳下继续生长,经蜕变为雌成虫。雄若虫1龄之后即分泌棉絮状蜡质介壳,常群集成片。
矢尖蚧的重要捕食天敌有***方头甲、整胸寡节瓢虫、红点唇瓢虫和湖北红点唇瓢虫。重要寄生性天敌有矢尖蚧蚜小蜂、花角蚜小蜂和寄生在雄蚧的蚜小蜂等多种。
(3)防治方法矢尖蚧第一代发生比较整齐,初孵一二龄若虫抗药力较差,此时天敌虫口也较低,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喷药适期为当年第一代幼蚧初见日后21~25天喷第一次药,再隔15~20天喷第二次。防治一二龄幼蚧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25%喹硫磷(喹恶磷)乳油、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40%杀扑磷(速扑杀)乳油、50%稻丰散乳油、35%快克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和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马拉松)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400~600倍液;20%双甲脒(螨克)乳油、25%单甲脒水剂1000~2000倍液,0.5%圣果1000~2000倍液,95%机油乳剂100~200倍液;松脂合剂16~18倍液;洗衣粉烧碱1∶0.1∶100~200倍液。用前五种有机磷中的任一种2000~3000倍液或苦楝油乳剂100~200倍液混用50倍机油乳剂,防治雌成虫效果极好。喷2.5%甘薯淀粉液,效果达98%,在一个柑橘园中若是局部橘树发生,可采取挑治,有利于保护天敌和节省防治费用。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冬春修剪时剪除蚧虫为害严重的枝叶、郁闭枝、衰弱枝和干枯枝,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提高药剂的防效。剪下的枝叶应堆放一段时间,保护天敌。以后再集中烧毁。
7.黑点蚧[Parlatoriazizy-phus(Lucas)]黑点蚧(见图2-18)别名黑片蚧。国内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华南、西南、台湾等地发生普遍。寄主植物除柑橘外,还有枣、椰子等。若虫和成虫常群集在叶果上及嫩枝上为害,枝条上较少,形成黄斑,诱生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枝干叶枯,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
图2-18黑点蚧
1.雌成蚧腹面2.雌成蚧背面3.雄幼蚧4.初龄幼蚧5.被害果
(1)形态特征雌成蚧介壳漆黑色,长1.6~1.8毫米,宽0.5~0.7毫米,近长方形,两端略圆,2龄若虫蜕皮壳大而呈长方形,其前端附着一龄若虫的椭圆形蜕皮壳,介壳背面有3条纵脊,后缘附有灰白色薄蜡片。虫体椭圆形,淡紫色,前胸两侧有耳状突起。臀板椭圆形,臀叶4对,第一、二、三对臀叶大小相似,长形,两侧有凹刻,第四对臀叶不明显,圆锥状。雄成蚧介壳较小而狭长形,长约1毫米,宽约0.5毫米,淡***,壳点1个,椭圆形,漆黑色,位于介壳前端。第一次蜕皮黑色,附着于前端,后缘附灰白色薄蜡片。虫体紫红色,翅1对、半透明,有发达3对足,腹
问答拓展:柑橘的病虫防治技术
1、溃疡病
溃疡病在多雨的地区发病较为严重,发病时叶片和果实出现褐色的小斑点,随病情发展,果实和叶片密布斑点。轻者在果实外表出现大量的病疤,不仅影响外观、价格,还不耐储藏、易腐烂,重者造成果实脱落,损失严重。
防治方法:种植时选择生长强健、无病害、损伤的苗,加强肥水管理,可以选用“沃叶套餐水溶肥”,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定期喷洒药剂防治。发病时及时将病叶、病过摘除,防止病害蔓延,在喷洒高脂膜300倍液喷洒防治。
2、炭疽病
炭疽病是很多水果常见并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叶片,发病后期导致枝叶枯萎脱落,果实腐烂,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叶片发病时,出现暗绿色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变为褐色,叶片开始卷缩萎焉,最后脱落;果实发病时,表皮出现暗绿色油渍状斑点病斑,病迅速扩大至整个果实,当雨季或空气湿度较大时,病斑出现白色霉层,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冬季将正首植株的病叶、病枝剪除,清除果园的残物,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病力。加强管理,雨季及时排水,发病时将病变位摘除,在喷洒药剂防治喊衡。
3、绿霉病
绿霉病又叫青霉病,主要危害果实,发病时病菌从果蒂和伤口侵入,导致果实出现水渍状的病斑,表皮易破裂,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处出举渗数现白色的霉层,这层霉层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青色或绿色,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果实到了成熟时才采收,采收时小心,不要出现伤口,采收时间最好在晴朗天气,不要在阴雨天气。采收后放置至阴凉通风处一周左右,才入库储藏,储藏地方一定要干燥清洁,不要潮湿。发病时喷洒噻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可防治。
4、虫害
橘子的虫害较多,主要有红蜘蛛、蚧壳虫、粉虱,它们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常常群居在叶背上吸收汁液,导致叶片枯萎脱落,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越冬时将果园残物清理,集中烧毁或深埋,再将植株的虫卵刮除,减少虫源,为害是可利用天敌防治,也可用化学药剂喷洒防治。
问答拓展: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
柑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柑橘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有害生物或罩枯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过了其的适应能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代谢发生敏樱改变,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这给柑橘的经济价值带来极大地损失,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常见的柑橘病虫害的种类有:
1、介壳虫蚧壳虫:为害柑桔的枝梢、叶片和果实。成虫和若虫刺吸组织的液汁,被害组织不能充分发育,树势衰弱,引起落叶落果,影响果实品质,并能诱发煤烟病。南丰桔区主要有吹绵蚧、黑点蚧、糠片蚧等。
2、柑橘炭疽病:柑橘炭疽病常造成柑橘树大量落叶、枯梢和落果,导致树势衰弱,产品和品质下降,甚至枝干和植株枯死。
3、红蜘蛛:主要为害柑桔叶片、枝梢和果实。被害叶、果严重时变灰白色,失去光泽,直至枯黄而脱落。4-6月和9-11月为发生高峰期。
扩展资料:
另外,柑橘黄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叶片发黄,有些是正常现象,但大部分是非正常现象。叶片需要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养分,叶片发黄会造成叶绿素的缺失,导致不能发生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柑橘黄化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
1、环割次数过多、过物拿洞重。若雨水明显偏多,环割口不能及时愈合甚至腐烂,阻碍养分输送。
2、养分供应不足,秋梢期膨大果实要养分,秋梢抽放也要养分,养分供应不足必然会造成这种现象。
3、根部不健康、生长衰弱。根系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雨水偏多造成根腐现象普遍、秋梢肥施肥不合理(干施、撒施),会烧伤柑橘根系、根系病虫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柑橘(芸香科下属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柑橘黄化怎样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