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药都有哪些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14 次
1.病毒灭活剂
病毒灭活剂是一种通过化学方法杀灭病毒的药物。它们能够破坏病毒的核酸或蛋白质结构,使病毒失去活性,从而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常见的病毒灭活剂有过氧化氢、双氧水、氢氧化钠等。
2.病毒抑制剂
病毒抑制剂是一种通过抑制病毒生长繁殖的药物。它们能够干扰病毒的生命周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病毒对植物的危害。常见的病毒抑制剂有吡咯烷酮、多菌灵、三唑酮等。
3.免疫增强剂
免疫增强剂是一种通过增强植物免疫力来防治病毒病的药物。它们能够刺激植物产生抗体和抗氧化物质,加强植物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病毒侵染的风险。常见的免疫增强剂有壮苗宝、硼酸等。
4.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一种通过利用植物自身或其他生物的抗病物质来防治病毒病的药物。它们能够利用生物体内的抗菌素、酶、激素等物质,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常见的生物制剂有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植物病毒药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植物病毒药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相关拓展:
问:【防治蔬菜病毒病有哪些新药剂】辣椒病毒病的特效药
秋季和冬初,白菜、芹菜、油菜等农作物病毒病发生比较普遍和严重,一般表现为叶片皱缩,严重的形似蕨叶;或叶片花叶状,呈青黄相间的斑驳。病毒病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对于这些病毒病,要加强对蚜虫、叶蝉等传播媒介的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同时拔除病株,对未发病的使用低毒的对口农药防病。目前防治病毒病的新型药剂有:1、高脂膜
为无哗厅公害的保护类药剂,它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膜,从而有效地防止病毒的侵入,对西红柿、辣椒病毒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发病前叶面喷施200~300倍液,每隔7~8d喷1次,连喷2~3次。
2、83增抗剂
可防治病毒病侵染,降低病毒在体内增殖扩散速度。每亩(1亩=1/15ha)用原液500g,分别在幼苗期(2~3叶时)、定植前7d、定植缓苗后7d各喷1次,防效在85%以上。
3、植病灵乳剂
对小麦、蔬菜及烟草的花叶病、蕨叶病有较好的防效,对西红柿的花叶病与矮缩病的防效在85%以上。每亩用药量83~125g,释稀成800~1200倍液,在定植前7d喷洒1次,定植后每隔7~10d喷洒1次,连续2~3次。
4、弱毒疫苗N14
将N14接种到西红柿、辣椒体内,可防止花叶病毒感染。每亩用N14制剂1ml在西红柿长出1~2片真叶分苗时,洗净西红柿根部泥土,将根部浸入N14的100倍液中,30min后栽植;也可将N14用无毒水释卖芦岁稀50倍,在西红柿、辣椒2~3片真叶时喷雾接种。
5、卫星核糖核酸(卫星病毒)852
可用于防治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使用方法与N14相同。如果将$52与N14等量混合使用,防效更中睁佳。
6、植物病毒钝化剂-912
可用于防治辣椒和西红柿的花叶病、西红柿的蕨叶病、菜豆和西葫芦病毒病。每亩用1袋(75g)此药剂药粉加入少量温水调成糊状,加入1kg开水,浸泡12h,充分搅拌均匀,凉后加15kg清水,分别于定植后、初果期和盛果期的早晚各喷1次。
7、病毒A
对西红柿等蔬菜花叶病和蕨叶型病毒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于发病初期,每亩用粉剂100~200g加水稀释成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d喷洒1次,连续喷洒2~4次。如在发病前喷施,效果更佳。
8、抗毒剂1号
可有效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对西红柿、辣椒和白菜的病毒有较好的防效。用300~400倍液,从苗期开始每隔7~10d喷1次,连续3~4次。
防治病毒的药剂还有抗病毒可湿性粉剂、病毒净、病毒灵、菌毒清、高锰酸钾等。
问:植物杀菌药有哪些
1、多菌灵:可以防止很多种病害,适用的植物也很多,粮食作物、果森岩树、棉花、蔬菜等都可以适用;2、护花神:对各种害虫都有清除效果,也有一定杀菌功效,一般用于病虫害前期;
3、代森锌:可溶于吡啶,不溶于水以及大此滑御部分有机溶剂,喷洒在植株上可以有效预防病菌的生长,喷一让迅次一般可以保持7天左右的有效期;
4、代森锰锌:植物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能够防治半知菌亚门的尾孢属、卵菌纲的疫霉属等植株病害;
5、乐果:如果是白粉虱、蚧壳虫之类的,可以用乐果,此药剂毒性一般。
问:病毒性农药有那些
病毒病药+杀虫药+叶面肥农药的分类:1、农药按主用途不同,分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按来源不同,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矿物源农药是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的农药。它包括砷化物、硫化物铜化物、磷化物和氟化物,以及石油乳剂等。
目前使用较多的品种有硫悬浮剂、波尔多液等。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它包括动物源农药(如杀虫双、烯虫酯、昆虫性引诱剂、赤眼蜂等)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印楝素、丁香油、乙烯利等)、微生物源农药(井冈霉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
上一篇:乙草胺对黄精有影响吗 乙草胺对黄瓜有害吗 下一篇:小麦播种期病害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