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条锈病防治方案菌剂 条锈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953 次
条锈病防治方案菌剂 条锈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条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对于小麦种植至关重要。近年来,菌剂防治在小麦种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一、菌剂防治的优势

1.菌剂防治对环境友好

与传统农药相比,菌剂防治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菌剂不会在土壤和水源中残留,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菌剂防治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较小

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传统农药的使用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菌剂防治使用的是微生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菌剂防治效果持久

菌剂防治可以形成一种持久的生态环境,可以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长期防治的效果。

二、菌剂防治的应用

1.选用合适的菌剂

在进行菌剂防治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病害鉴定和菌剂筛选,选用适合本地区的菌剂进行防治。

2.合理使用菌剂

在使用菌剂时,需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和病害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药,避免浪费和过量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3.结合其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菌剂防治可以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如合理轮作、间作、深翻等措施,形成一个综合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三、菌剂防治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菌剂防治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未来菌剂防治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小麦种植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防治手段。

四、相关问题

1.菌剂防治是否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农药防治?

答:菌剂防治和传统农药防治各有优缺点,二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菌剂防治对环境更友好,对小麦生长影响更小,但防治效果可能相对较弱;传统农药防治效果可能更强,但对环境污染和小麦生长的影响也更大。

2.菌剂防治是否适用于所有地区和所有小麦品种?

答:不同地区和不同小麦品种对菌剂防治的适应性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品种进行筛选和适应性试验,选用适合本地区和品种的菌剂进行防治。

3.菌剂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效果如何?

答:菌剂防治可以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如合理轮作、间作、深翻等措施,形成一个综合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不同的防治措施相结合可以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长期防治的效果。

4.菌剂防治的成本是否比传统农药防治高?

答:菌剂防治的成本可能会相对较高,但从长远来看,菌剂防治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5.菌剂防治是否会对小麦产生抗药性?

答:菌剂防治使用的是微生物,不同于传统农药的化学物质,因此不会对小麦产生抗药性。为了避免菌剂的过多使用,需要合理使用菌剂,避免过量使用和频繁使用,从而避免对小麦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问答拓展:玉米条锈病用什么杀菌药治?

三唑类杀菌剂喷雾。

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玉米注意事项

播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适期的进行播种,上蔡县种植区的后期温度下降快,阴雨和虫害现象都比较严重,适期播种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温,以此来保证玉米能在大量降雨前提早成熟。

及时避免后期不利生长的环境因素。玉米种植的距离以每株相距35-40厘米的距离最为适宜,这样能给玉米种子足够的生长空间以及生长时需要的水分和营养。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用什么药?如何防治?

根据农业农村部介绍,2024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严重影响粮食安全。那么,农民朋友应该怎么办?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用什么药?如何防治?
一、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用什么药?
1、小麦条锈病
病害介绍: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当旬均温上升至5℃时显症,在气温条件在9到10℃的时候,田间有露水或者有连阴雨的情况之下,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起春季流行,成为该病主要为害时期。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茎秆、穗部。
用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好要选用内吸性强的药剂,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的药剂,主要选用主要选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烯唑醇、丙环唑或吡唑嘧菌酯等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2、小麦赤霉病
病害介绍: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它流行不流行关键看4月份的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否有降雨,如果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遇到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气温15度以上,就会导致小麦赤霉病流行,
用药防治: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在小麦抽穗80%-90%的时候,若遇降雨或持续3天以上的阴天、结露、多雾天气时,必须提前喷药预防,防止病害流行。
3、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常用农药种类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
二、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如何防治?
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中,要加强农业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赤霉病防治药剂选择要根据当地抗药性监测情况,科学选用对路农药。条锈病防治要强调早发现、早防治,防治器械要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机动弥雾机、热雾机、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先进施药机械喷雾防治,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确保防治效果。
1、条锈病
西北、西南越夏区。加强返青期监测调查,甘肃、青海、陕西、四川等地,实施带药侦查,发现病叶立即喷药防治,严防病害扩散蔓延。同时加大条锈菌有性世代治理力度,通过铲、喷、封措施,即铲除麦田周边50米内小檗、在小檗上锈菌孢子成熟扩散前喷施杀菌剂、对小麦秸秆进行封垛处理,阻断条锈菌在小麦小檗间转主危害,防止病菌生理小种变异。
西南、汉水流域冬季繁殖区。冬季和早春全面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打点保面控制措施,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后期大面积流行风险。春季加强监测,一旦田间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组织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有效减轻当地危害损失,减少菌源向黄淮、江淮等小麦主产区传播扩散。
黄淮海等病害春季流行区。从2月底、3月初开始,加强监测调查和预报预警,一旦查见发病,立即组织全面普查,打点保面、严控发病中心;一旦出现流行势头,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选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等药剂喷雾,遏制病害大面积暴发流行,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2、赤霉病
长江流域、江淮、黄淮南部常发区。全面落实见花打药药剂预防措施,施药后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用量少、防效好的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以提高预防控制效果,降低呕吐毒素污染风险。
黄淮北部、华北等偶发区。加强监测和水肥管理,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变化,一旦遇适宜病害发生气候条件,应抓住关键时期,及时用药预防。要采取轮换用药等措施,延缓抗药性产生。农药剂型上尽可能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
以上就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防治方法,大家根据实际进行防治,特别是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正是防治小麦病害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一定是防大于治。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用什么药防治?和哪些因素有关?农户如何避免?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发生面积广泛,基本上在所有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大多数农户都会选择喷施杀菌剂,具体用什么药?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比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60克/亩、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3毫升/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漏拍迹、30%氟环唑悬浮剂20-25毫升/亩、250克/升戊唑醇水乳剂30毫升/亩等等。
如果田间条锈病发生比较严重,或者常见使用某一种单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复配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比如戊唑·咪鲜胺、烯肟·戊唑醇等等。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格意思上来说,条锈病属于锈病的一种,还有2种不同的“锈病”,分别是秆锈病和叶锈病。
虽然,这3种锈病在小麦田都返并比较常见,不过,据多年种植经验观察,条锈病的发生频率相对大一些。
判断条锈病的方法很简单,当小麦发生锈病以后,观察受害的叶片,会有很多夏孢子堆,这些夏孢子堆呈直线规则性分布,看起来一行一行的,比较平行,或者说呈“条状”,所以被称为条锈病。
而夏孢子堆呈无规则分布,并且面积较大,基本上属于叶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常见的种子原因(抗病性不强)、天气因素(连续长时间降雨,条锈病发生几率增加)、土壤因素(土壤自身携带的病菌数量较多)、小麦自身原因(苗弱、苗黄、旺长等,降低自身的抗逆性)。
小麦条锈病还有一个特点,传播速度比较快,一旦田间小面积地块发生条锈病后,如果不及时防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蔓延至整个田块。
这是由于条锈病可以依靠气流进行传播,尤其是当叶片上的夏孢子堆破裂以后,会散出很多粉状物,这些粉状物经过风吹以后,快速蔓延至周边,导致条锈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除了开头所说的化学药剂外,预防工作也很重要。
如果从播种的角度来说,小麦播种不要过密,每亩25-30斤种子即可,据观察,越是播种过密的地块,发生条锈病的几率越大,并且,传播速度也会更快。
而播种过早的小麦,也容易发生条锈病,尤其是播种过早,还发生旺长的小麦,不及时进行控旺,自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侵染条锈病。
另外,如果田间过于干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小麦自身的长势较弱,苗黄、苗弱现象明显,自身的抵抗力不足,不仅容易发生条锈病,其它的病害也容易侵染。
所以,水肥管理要跟上,水分和养分不可或缺。
关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不要等后期再去防治,能够提前打药预防更好。
如果是已经发生条锈病的地块,喷施杀菌剂的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芸苔素(每亩10ml)或者磷酸二氢钾(每亩100克),促进小麦更好的恢复生长。
上述就是关于小麦条锈病防治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有所收获,力争在种植小麦过程中,不要受贺谈到条锈病的危害,让小麦丰产又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