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价格 吡蚜酮的价格
吡蚜酮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可以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如蚜虫、白粉虱、螨虫等。它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产成本
吡蚜酮的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生产吡蚜酮需要原材料、设备、人工等多种成本,这些成本的变化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市场供需
市场供需关系也是影响吡蚜酮价格的因素之一。如果市场上吡蚜酮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供应量不足,价格就会上涨。
品牌影响
不同品牌的吡蚜酮价格也会有所不同。一些知名品牌的吡蚜酮价格相对较高,而一些小品牌的价格则相对较低。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也会对吡蚜酮价格产生影响。如果市场上有多个厂家生产吡蚜酮,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会促使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家生产吡蚜酮,它就可以控制价格。
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也是影响吡蚜酮价格的一个因素。如果市场规模较小,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对较高,价格也会相应上涨。如果市场规模较大,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对较低,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总结
吡蚜酮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成本、市场供需、品牌影响、市场竞争和市场规模等。消费者在购买吡蚜酮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价格变化
吡蚜酮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吡蚜酮的生产成本也在逐渐增加。同时,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导致吡蚜酮的价格上涨。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吡蚜酮的平均价格为每吨元左右,而到了2024年,这一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吨元左右。预计未来几年,吡蚜酮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市场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吡蚜酮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其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在逐渐提高。这将进一步推动吡蚜酮市场的发展。
问答拓展:吡蚜酮资料,价格。
别名:吡嗪酮所属类别:杀虫剂
CAS号:-89-0
英文名称:Pymetrozine
含量:50%WDG
分子式:C10H11N5O
分子量:217.23
化学名: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
毒性:吡蚜酮大鼠经口LDmg/kg,大鼠经皮LD50>2000mg/kg。
理化性质: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234℃。
蒸气压(20℃):<9.7510-8pa。
溶解度(20℃,g/l):水,0.27;乙醇,2.25;正已烷,<0.01。
稳定性:对光、热稳定,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
原药规格:
外观:白色或浅色粉末。
有效成分含量,%:≥95.0
丙酮不溶物,%:≤1.0 水份,%:≤1.0
PH值范围:6-9
制剂:
外观:浅***疏松粉末,无团块。
吡嗪酮含量,%:25.0
悬浮率,%:≥75
润湿时间,S:≥90
细度(通过44mm孔径筛),%:≥98
水分,%:≥1.5
PH值范围:8.0-10.0
作用原理: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 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自2024年监测到稻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严重抗性以来,不少专家陆续提出在水稻稻飞虱防治上停用吡虫啉的建议。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各省植保部门都在注意控制吡虫啉的使用,防止抗性进一步发展。同时筛选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进入示范推广,其中江苏省植保站在2024年稻飞虱大发生的情况下,筛选特效新药剂吡蚜酮得到了迅速的应用推广,2024年推广面积达40万亩以上,2024年至目前推广面积已达500万亩。编辑本段产品特点
●选择性强——本品选择性极佳,对某些重要天敌或益虫,如棉铃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普通草蛉,叶蝉及飞虱科的天敌蜘蛛等益虫几乎无害。
●优良的内吸活性——叶面试验表明,其内吸活性(LC50)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0倍以上。
●可以防治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桃蚜等抗性品系害虫。编辑本段施药技术
●用药量:防治蔬菜蚜虫、温室粉虱,亩用药5克;防治小麦蚜虫,亩用药5-10克;防治水稻飞虱、叶蝉,亩用药15-20克;防治棉花蚜虫,亩用药20-30克;防治果树桃蚜、苹果蚜,可配成2500-5000倍液喷雾。
●施药方法:亩用药量兑水30公斤作常规喷雾或兑水1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适用范围:蔬菜、小麦、水稻、棉花、果树。
防治范围: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如甘蓝蚜、棉蚜、麦蚜、桃蚜、小绿斑叶蝉、灰飞虱、甘薯粉虱及温室粉虱等。
注意事项: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尤其对目标害虫的危害部位。
问答拓展:小麦地有哪些常见害虫,都该怎样防治?
小麦虫害有很多,主要分为地下部分的害虫和地上部分的害虫,而如何防治这些害虫,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每年因为害虫导致的小麦减产,也并不少见,所以,本篇内容,小帮手就说说如何防治小麦害虫的那些事。
分为两大方面,其一是地下害虫,其二是地上害虫,分别来说:
小麦种植中,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不同区域,所发生的严重程度会有差别。地下害虫的危害是很大的,它能直接啃食小麦种子,在初期,会导致缺苗断垄、苗出不齐的情况出现,情况很常见。
到了前中期后,小麦发黄、苗弱,生长矮小等症状,也有可能是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的,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到了后期,小麦出现倒伏,有时也和地下害虫有关系,比如对于小麦根系的危害,造成植株不牢,容易倒伏。
所以,针对地下害虫的危害,就需要提前预防,而预防地下害虫最好的办法就是播前拌种。
目前市面上的小麦拌种剂有很多,剂型也有很多,相应的价格也会有高有低,大部分都是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也就是能防虫也能防病,单一防虫的也有,不过市场份额较少,大家购买者也少。
二、地上害虫小麦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的害虫也有很多,这里主要说3个主要的害虫:蚜虫、灰飞虱、吸浆虫,分别来看:
1、蚜虫
蚜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腻虫、蜜虫,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非常常见,危害大,主要以吸食小麦的汁液为主(叶片、茎杆、麦穗都会被危害),不及时预防和防治,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针对蚜虫,预防最好的办法还是播种拌种,选用吡虫啉类的拌种剂即可。而到了生长过程中,田间出现了蚜虫后,及时打药防治,可选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等,一次防治效果不行的话,间隔7-10天,多来几次,不过一般情况下,蚜虫也好防治。
2、灰飞虱
灰飞虱也是一种刺吸式的害虫,同样对于小麦的危害不小,不仅会影响产量,还会影响最终的品质,比如能导致小麦空秕粒、黑穗等症状,另外,小麦上的一些病害,也是有灰飞虱所传播的,所以防治灰飞虱也非常重要。
目前防治灰飞虱的药剂可选择吡虫啉,一些区域对于吡虫啉抗性大的情况,可用用吡蚜酮,不过价格会稍微贵一些。
3、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也是一种小麦田很常见的害虫,它主要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空秕粒、品质下降等问题,同样的也会影响到小麦最终的产量,轻则影响10%-20%,重则能影响50%左右的产量,更加严重的情况,直接导致绝收,当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吸浆虫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土壤处理,比如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都可以,田间一旦发现吸浆虫后,及时用药防治,常用药剂有毒死蜱、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都可以,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间隔7-10天,再来一次。
问答拓展:啶虫咪,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都可以打蚜虫(蜜虫),这几个之间有什么区别?
啶虫脒是一种新型广谱且具有一定杀螨活性的杀虫剂,其作用方式为土壤和枝叶的系统杀虫剂。广泛用于水稻,尤其蔬菜、果树、茶叶的蚜虫、飞虱、蓟马、部分鳞翅目害虫等的防治。与吡虫啉属同一系列,但它的杀虫谱比吡虫啉更广,主要对黄瓜、苹果、柑桔、烟草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啶虫脒作用机制独特,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品种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好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