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柳叶菜 柳叶菜科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039 次
柳叶菜 柳叶菜科

柳叶菜(柳叶菜科)的种植技术及农药防治

柳叶菜,是一种绿叶蔬菜,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由于其营养丰富,口感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高,给种植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种植柳叶菜时,合理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是很有必要的。

柳叶菜的种植技术

1.土壤要求

柳叶菜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酸碱度在5.5~7.5之间,土层深度在20~30厘米左右,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水分管理

柳叶菜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要避免过度灌溉,以免导致根系缺氧和病害的发生。

3.施肥管理

柳叶菜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但是过量施肥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易受病虫害侵袭。

4.病虫害防治

柳叶菜生长期间,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病毒病、霜霉病等。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洒。

柳叶菜的农药防治

1.霜霉病防治

霜霉病是柳叶菜生长期间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柳叶菜的产量和质量。在防治过程中,可选用环菌酯、**酮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2.蚜虫防治

蚜虫是柳叶菜生长期间比较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导致柳叶菜叶片变黄、变形等。在防治过程中,可选用吡虫啉、氯虫苯甲酯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3.病毒病防治

病毒病是柳叶菜生长期间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会导致柳叶菜叶片出现黄化、膨胀等情况。在防治过程中,可选用甲基托布津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柳叶菜有哪些营养价值?

柳叶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钙、钾等营养元素,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问题二:柳叶菜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

柳叶菜常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蚜虫、病毒病等。

问题三:柳叶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柳叶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的肥沃程度、水分管理、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柳叶菜科的百科知识

柳叶菜科是一种绿色植物科,包括了多种蔬菜,如柳叶菜、油菜、芥菜等。柳叶菜科的植物都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来源:

1.《现代农业技术》

2.《农业科技创新》

3.《农业生产技术》

问答拓展:柳叶菜科简介

目录

1拼音2中文名3拼音名4拉丁名5描述6中国植物志7所有属

1拼音

liǔyècàikē

2中文名

柳叶菜科

3拼音名

liuyecaike

4拉丁名

Onagraceae

5描述

Onagraceae柳叶菜科,双子叶植物,约20属,600余种,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连引入的有8属,70种,各早庆芹省均产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很少为灌木;叶对生或互生;花两性,辐射对称或有时左右对称,单生或组成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花托延伸于子房之上呈萼管状,即所谓托管(Hypanthium);萼片2-6;花瓣4,稀更多或无,离生,旋转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萼片同数或2倍之;子房下位,2-6室,有胚珠1至极多数;果为蒴果,有时为坚果或浆果。我国有Chamaenerion,差手Circaea,Epilobium,Jussiaea,Ludwigia等8属。

6中国植物志

53(2):27

7所有陆毕属

Circaea........露珠草属

Clarkia........克拉花属

Epilobium......柳叶菜属

Fuchsia........倒挂金钟属

Gaura..........山桃草属

Ludwigia.......丁香蓼属

Oenothera......月见草属

问答拓展:柳叶菜科植物如何除草如何除掉阔叶草?

柳叶菜科植物除掉阔叶草,只能人工除草。

柳叶菜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

在黄河流域以北生于海拔150至2000米,在西南生于海拔180至3500米河谷、溪流河床沙地或石砾地或沟边、湖边向阳湿处,也生于灌丛、荒坡、路旁,常成片生长。

繁殖

柳叶菜繁殖采用种子繁殖,也可分株和扦插繁殖。

种子

1)、种子收集:每年9至10月,柳叶菜蒴果成熟即可采集,把蒴果截掉,放在地上,太阳一晒,蒴果开裂,种子出来,去掉杂质,将种子收集起来,即柳叶菜播种材料。种子可干藏,翌年播种,播前温水浸种12小时,催芽5至7天,在20至25℃条件下约1周出苗。

2)、整地作床:苗圃选在通风向阳山坡,播前进行细致整地,使土块均匀,达到细、平、匀。并对土空烂壤进行消毒处理,且灌足水,保墒使土壤湿润。

3)、播种:春播和秋播均可,多在早春进行。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每千克种子约有40万粒。每公顷播种量为7.5kg,必须浅播,播完后,上面薄薄的盖上土,种子易萌发。幼苗高5至6cm时分苗,经过1次分苗后于5月初定植露地。

扦插

在生长季进行扦插。主要作法是摘取带顶芽的嫩苗,摘后即置入盛清水的提桶内。播时摘去下部叶片,密插入湿沙床或蛭石内,在全光照或半光照下,经常喷雾保湿,适宜温度15至20℃,一般插后10至15天可以生根,约1个月可移到圃地或上盆种植。

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将地下横走根状茎挖出,切割成若干段埋入地下,即可长成新的植株。在秋季柳叶菜分株时,一定要带好土球,上部分茎干可截去一部分,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达到水分代谢平衡。采挖时不要伤根,带好土,用袋子或花盆包装,这样有利于成活。分株完后,须经常保持湿润,运到栽培地时,快速进行种植。种植好后,要灌足水分,搭好遮阴凉棚,这样可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

养护

播种苗5月份可定植;扦插苗9月份或翌年春季进行定植,株距30cm。柳叶菜喜光、喜凉爽及湿润气候,栽培时要注意多浇水,这样有利于生长发育。柳叶菜喜排水良好、肥斗闹漏沃和湿润的土壤,因而可定期施肥及灌弯衡水。

肥水

定植后,可每10至15天浇水1次,施足基肥,在其生长期可追施稀薄便肥1至2次。这样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栽培适时浇水。柳叶菜通常不分枝,可于花序形成前进行摘心,促使侧枝萌发,则每一侧枝顶端均可形成花序,并且可以矮化株形,大大增加其观赏价值。开花后截去上部花枝,促进新生分枝,可形成新花芽,继续开花。

问答拓展:柳叶菜科的本科概述

柳叶菜科ONAGRACEAEnom.conserv.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时为半灌木或灌木,稀为小乔木,有的为水生草本。叶互生或对生;托叶小或不存在。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激丛侧对称,单生于叶腋或排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通常4数,稀2或5数;花管(floraltube由花萼、花冠、有时还有花丝之下部合生而成)存在或不存在;萼片(2-)4或;5花瓣(0-2-)4或5,在芽时常旋转或覆瓦状排列,脱落;雄蕊(2-)4,或8或10排成2轮;花药丁字着生,稀基部着生;花粉单一,或为四分体,花粉粒间以粘丝连接;子房下位,(1-2-)4-5室,每室有少数或多数胚珠,中轴胎座;花柱1,柱头头状、棍棒状或具裂片。果为蒴果,室背开裂、室间开裂或不开裂,有时为浆果或坚果。种子为倒生胚珠,多数或少数,稀1,无胚乳。
15属,约65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与热带地区,以温带为多,大多数属分布于北美西部。我国有7属68种8亚种,其中分布旧大陆的3个属我国均产,广布于全国各地,3属系引种并逸为野生,1属为引种栽培。
本科为重要的花卉植物、香料植物、油料植物。月见草属、倒挂金钟属、柳叶菜属等都含有多种花卉植物;月见草属许多种的种子油富含y亚麻酸,为有效降血脂、健脑、减肥等药物的原料;柳兰等为重要蜜源植物。
柳叶菜科属桃金娘目Myrtales。据新近研究,该科还具以下特征:具4核胚囊、营养细胞富含裤铅键针晶体(raphides)、花药存在造孢组织隔膜、花粉间有索状粘丝(viscinthreads)等。柳叶菜科花粉化石最早纪胡巧录为下古新世,推测该科起源于白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