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关于大葱灰霉病 大葱灰霉病及用药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9 次
关于大葱灰霉病 大葱灰霉病及用药

大葱灰霉病图片-如何预防和治疗?

大葱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对大葱的生长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预防和治疗大葱灰霉病对于保障大葱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和治疗大葱灰霉病。

预防大葱灰霉病的方法

1.种植健康种苗

种植健康种苗是预防大葱灰霉病的第一步。选择健康的、无病虫害的种苗,可以降低大葱灰霉病的发生率。同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

大葱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但是过度施肥会导致大葱生长过旺,容易感染病害。合理施肥是预防大葱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大葱灰霉病的关键。及时清除落叶、杂草和病残体等,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卫生。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在病害初期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治疗大葱灰霉病的方法

1.清除病残体

清除病残体是治疗大葱灰霉病的第一步。将病叶、病茎等病残体及时清除,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2.使用农药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葱灰霉病的发生。使用农药需要遵守使用方法和安全规定,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也是治疗大葱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进行病害防治,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关于大葱灰霉病图片的相关问题

1.大葱灰霉病图片长什么样子?

大葱灰霉病图片上的大葱叶片会出现黄斑,逐渐扩大并形成灰黑色的斑点。叶片也会逐渐干枯,甚至腐烂。

2.大葱灰霉病如何传播?

大葱灰霉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菌也可以通过工具、土壤、种子等途径传播。

3.大葱灰霉病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

大葱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高温多湿、土壤湿度过高、种植密度过大等因素都会增加大葱灰霉病的发生率。

4.如何防止大葱灰霉病的二次侵染?

防止大葱灰霉病的二次侵染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卫生。同时,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定,防止农药残留。

5.大葱灰霉病的治疗周期是多久?

大葱灰霉病的治疗周期因治疗方法和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治疗周期为7-10天左右。

6.大葱灰霉病对大葱的产量和品质有何影响?

大葱灰霉病会对大葱的生长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大葱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无法收获。

7.如何判断大葱是否感染了灰霉病?

判断大葱是否感染了灰霉病,可以通过观察大葱叶片上是否有黄斑和灰黑色的斑点,以及叶片是否干枯、腐烂等症状进行判断。

8.如何处理已感染灰霉病的大葱?

处理已感染灰霉病的大葱,需要将病叶、病茎等病残体及时清除,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进行治疗。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卫生,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繁殖。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是怎么出现的?如何用药防治呢?

葱灰霉病寄生在葱上,引起叶枯病。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症状鉴定大葱叶主要有三种症状:白斑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较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淡褐色的斑点,扩大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斑点上有灰棕色毛霉层,后期斑点相互连接,造成大部分叶片甚至整片叶片腐烂死亡;干尖病叶的叶尖先涝渍,后由淡绿色变为灰褐色,后期有灰霉层;湿烂的叶子沾了水,病斑微绿,像滚烫的水。斑点上或疾病与健康的交界处有浓密的绿色绒毛。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有难闻的气味,变成褐色并腐烂。

病原菌随发病寄主越冬或越冬,菌丝和菌核在田间和土壤中的发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冬,成为下一季侵染寄主植物的主要菌源。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和降雨量是灰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露地大葱在秋季苗期即可感染,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蔓延,达到高峰。冬春多雨,降水多,病情重。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作为苗床和种植地。雨后及时排水。当土壤湿度较高时,浅耕会分散水分。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消灭大田种植中的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中的病株,运出田间焚烧。

合理密植和轮作。及时清理农村,减少传染源。生病和***的植物应该及时焚烧,以防止细菌的传播。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增加磷钾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经常耕作,以确保洋葱地里良好的通风和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高湿低温。病虫区应进行轮作,病虫残体收获后应彻底清除。在多雨地区可以推广实施毁地、垄作、高畦栽培,雨季可以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当需要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轮换或交替混合使用。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的为害症状

寄生在葱上,引致叶枯。发病初期葱叶呈枯白中岩信色,后变灰褐色,病部生出砖褐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症状识别大葱叶片发病有三种主要症状: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最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斑点,扩大后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病斑上有灰褐色卖轮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死枣前亡;干尖型病叶的叶尖,初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至灰褐色,后期也有灰色霉层;湿腐型叶片呈水渍状,病斑似水烫一样微显失绿,斑上或病健交界处密生有绿色绒霉状物,严重时有恶腥味、变褐腐烂。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有哪里些危害,怎样防治?

大葱一生的病虫害非常多,有猝倒病,沤根,紫斑病,大葱菌核病,大葱霜霉病,大葱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等。主要介绍一下大葱的灰霉病。

1,症状

大葱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大葱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期在叶片上呈白色椭圆形或近圆形,多由叶尖向下发展,后期逐渐连成片,使叶尖卷曲枯死,湿度大时,枯叶上出现大量的灰色霉层。

2,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防止病菌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最好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使葱田内通风透光,防止高湿低温的环境出现。

发病初期,叶面喷洒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5%的噻菌灵悬浮剂30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的多菌灵-硫磺悬浮剂600倍液,或2%的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隔7–10天一次,共喷3-4次。

由于灰霉病菌容易产生抗性,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必须用药时,要注意轮还或者是混合施用。可喷洒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万霉灵粉剂1000倍液或硫菌霉威1000-1500倍液,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延缓抗药性,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