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605 次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但它们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为了保护杨树,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我们需要加强杨树的管理。杨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因此需要及时除草、修剪枝叶,保持树冠整洁。还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富含养分,有利于杨树的生长。

我们需要采取物理防治措施。例如,在杨树的幼苗期,可以在树周挖深沟,将根部埋在土中,以减少虫害的侵害。在成树后期,可以在树干周围涂抹一些防虫胶,以防止虫害爬上树干。

第三,我们可以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例如,在防治杨树黄龙病时,可以使用多菌灵等药剂,但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方法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寄生昆虫、天敌等生物控制杨树害虫的数量。这种方法对环境无害,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生物防治剂。

拓展百科知识

杨树是一种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全球温带和寒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杨树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杨树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造纸、制桶、制造家具等。但杨树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例如杨树黄龙病、杨树细胞质病毒病、杨树切叶蛾等。

杨树黄龙病是由黄龙病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嫩叶和嫩枝。病株的叶片会出现黄化、卷曲、萎蔫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杨树死亡。

杨树细胞质病毒病是由细胞质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杨树的树皮和树干。病株受害部位会出现皮裂、疮痂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杨树死亡。

杨树切叶蛾是一种重要的杨树害虫,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成虫在杨树叶片上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在叶片上进行取食,导致叶片凋萎、枯黄等症状。

参考来源: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关问答拓展:


杨树病虫害图谱与用药方法?

杨树病虫害:溃疡病,天牛,杨扇舟蛾。

用药方法: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200倍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杨树怎么打药?

对于侵袭杨树树叶的害虫。防治的措施是,雇用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手动去除一些过冬留下的蚕蛹,特别要注意还尚未长成的幼虫一定要及时清除。

可以利用害虫喜光这一原理,先用灯光将其聚集在一起之后再进行消灭处理。或者使用稀释过后的害虫药喷射在树干上消灭害虫。食用杨树树叶的害虫都可以用这样的防治方法进行病害虫的处理。

杨树有虫子怎么治?

  杨树的病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主要有叶斑病、叶黑星病、烂皮病、溃疡病、根癌病和紫根腐病。害虫主要有杨白潜蛾、杨枯叶蛾、杨扇舟蛾、杨笠圆盾蚧等。杨树可以做为用材林、防护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受病害、虫害危害比较重,本文主要介绍杨树枝干病害、杨树天牛病害、杨树食叶害虫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4、人工捕杀。根据成虫产卵时所咬的伤痕或刻槽,用小刀或锤子将卵刺死或砸死,用铁丝钩出幼虫,捕捉成虫等。

  5、生物防治。利用花绒寄甲、川硬皮肿腿蜂、啄木鸟等进行防治。

  6、化学防治。应用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于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

  7、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对树冠高大,喷雾防治较为困难的林木,采取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吡虫啉可防治天牛成虫、幼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mL/cm胸径。也可从排粪孔直接注药。

  8、药签防治天牛幼虫。在天牛幼虫危害期使用,尽量将药签插入新鲜的排粪孔内,并用泥封口。

  三、杨树食叶虫病害

  (一)种类

  1、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2、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3、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柳毒蛾1年2-3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处作薄茧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危害,6月份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

  (二)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2、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3、化学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O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Oml2.5%溴氰菊酯加1O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一、杨树枝干病害

  (一)种类

  1、杨水泡型溃疡病: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有三类: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lcm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在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

  2、杨大斑型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

  3、杨腐烂型溃疡病,又称杨树烂皮病、杨树腐烂病,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死亡。发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情况下可从中挤出桔红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杨树烂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至寄主皮层上,多由伤口入侵。幼树、嫩枝和衰弱、有伤口的枝干较易感病。当树皮含水量不足60%时,发病严重。

  (二)防治方法

  1、真菌性溃疡病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本地区杨树栽植的经验,选育抗病品种,对新引进的品种在未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栽培前不宜盲目推广。

  (2)加强对杨树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枝条,及时修枝、间伐,防治蛀干害虫。

  (3)起苗后及时假植、运输、栽植,减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立即浇水,或起苗后立即浸泡24h以上。

  (4)病斑刮涂。对于抗病性较强品种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mm、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选择的药剂(10%碱水、梧宁霉素、不脱酚洗油原液、10%双效灵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药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5)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2、细菌性溃疡病防治:

  (1)在杨树育苗插穗前,将插穗浸在链霉素(600mg/kg)树木抗病诱导水剂中浸泡24h。育苗用的种条感染该病,必须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尔马林液消毒。

  (2)涂保护剂。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

  (3)在早春杨树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向苗木喷洒链霉素(600mg/kg)+树木防冻保护剂(1l0倍),防止杨树苗木遭受冻害,增加抗病性。

  二、杨树天牛病害

  (一)种类

  1、光肩星天牛:大部分为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卵及各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盛期。产卵于椭圆形刻槽上部的韧皮和木质部间。初孵幼虫危害韧皮部,三龄后蛀入木质部,初横向、后向上作隧道(最长可达15cm,平均长9.6cm),幼虫老熟后在隧道末端作蛹室化蛹。2、云斑天牛:2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和蛹室内越冬。5月成虫大量出现,卵大都产树干(离地面0.36-1.7m之内),蚕豆大小,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蛀食,其后蛀入木质部,深入髓心时即沿树干向上蛀。平时以虫粪木屑堵塞孔口,粪渣较粗,呈烟丝状。

  3、桑天牛:2-3年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二个冬天,至第三年6月初化蛹,7月上旬开始产卵。卵一般产在直径1-3cm,一年生枝条分叉处上方。产卵痕“U”形,一槽一卵。桑天牛多发生在杨树苗木和幼树干部及大树侧枝上,幼虫钻蛀杨树髓心部位,形成直通的虫道,且排粪孔多,等距离排列在同一方位。幼虫从侧枝危害至主干,粪渣较细。

  (二)防治方法

  1、保持林内卫生,及时清除衰弱木、风倒木、雪压木等。

  2、用天牛厌食的树种与杨树混交造林,可以起到阻隔害虫传播的作用。混交方式一般以块状为宜。如无条件营造混交林,亦可在杨树林四周靠虫源的一面栽植隔离林带。刺槐、水杉、臭椿、桤木和樟树是较好的混交和隔离林带造林树种。

  3、饵木诱杀。在天牛危害较轻而卫生良好的林分中,设置天牛喜食树种作为饵木吸引成虫产卵,待幼虫孵化后尚未蛀入木质部前进行剥皮处理。4、人工捕杀。根据成虫产卵时所咬的伤痕或刻槽,用小刀或锤子将卵刺死或砸死,用铁丝钩出幼虫,捕捉成虫等。

  5、生物防治。利用花绒寄甲、川硬皮肿腿蜂、啄木鸟等进行防治。

  6、化学防治。应用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于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

  7、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对树冠高大,喷雾防治较为困难的林木,采取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吡虫啉可防治天牛成虫、幼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mL/cm胸径。也可从排粪孔直接注药。

  8、药签防治天牛幼虫。在天牛幼虫危害期使用,尽量将药签插入新鲜的排粪孔内,并用泥封口。

  三、杨树食叶虫病害

  (一)种类

  1、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2、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3、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柳毒蛾1年2-3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处作薄茧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危害,6月份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

  (二)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2、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3、化学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O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Oml2.5%溴氰菊酯加1O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常见杨树病害?

一、杨树食叶虫病害

1.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

2.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3.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2.化学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0ml2.5%溴氰菊酯加10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3.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二、杨树枝干病害

1.杨腐烂型溃疡病,又称杨树烂皮病、杨树腐烂病,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死亡。发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情况下可从中挤出桔红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杨树烂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至寄主皮层上,多由伤口入侵。幼树、嫩枝和衰弱、有伤口的枝干较易感病。当树皮含水量不足60%时,发病严重。

2.杨水泡型溃疡病: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有三类: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cm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在干部的伤口、芽和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

3.杨大斑型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

防治方法

1.性溃疡病防治

病斑刮涂。对于抗病性较强品种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mm、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选择的药剂(10%碱水、梧宁霉素、不脱酚洗油原液、10%双效灵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药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加强对杨树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及时病死植株和枝条,及时修枝、间伐,防治蛀干害虫。

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2.性溃疡病防治

在早春杨树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向苗木喷洒链霉素(600mg/kg)+树木防冻保护剂(1l0倍),防止杨树苗木遭受冻害,增加抗病性。

在杨树育苗插穗前,将插穗浸在链霉素(600mg/kg)树木抗病诱导水剂中浸泡24h。育苗用的种条感染该病,必须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尔马林液。

涂保护剂。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

杨树的腐烂病和溃疡病用什么药?

杨树溃疡病在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应先去掉流胶或病斑块,用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杨树腐烂病用治疗药物:

(1)可把10%碳酸钠涂抹在病斑上,治疗效果明显。

(2)一般可在入冬或早春时,把40%福美砷50-100倍液涂在病斑上,也可用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施,治疗效果较好。

(3)针对感病较轻的病株,可用刀把病斑和皮部变褐的部分,左右斜划成网状,深度直到木质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

杨树腐烂病农药杀菌剂杨树杀菌剂溃腐灵果树农药,果树防治枝干溃疡病害:溃疡病流水部位的用溃腐灵+酸铜20克+四霉素15克兑1斤水涂抹,叶果部病害黑斑病、灰霉病溃疡病、褐斑病、炭疽病害:靓果安50毫升+酸铜20克+大蒜油18毫升兑水30斤喷雾,用药3次,间隔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