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产地 油菜籽产地排名
油菜籽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油菜籽产地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南北方的各种气候条件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油菜籽产地进行深入解析。
一、南北方油菜籽产地的区别我国油菜籽产地广泛,主要集中在南北方的不同地区。南方的油菜籽主要分布在江南、闽南、粤港澳等地区,以广西、贵州、云南为主要产区;而北方的油菜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陕西、宁夏、甘肃为主要产区。南北方油菜籽产地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上。
二、油菜籽产地的土壤适宜性油菜籽的生长需要土壤肥沃、保水、透气性好,而且对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油菜籽适合在PH值为6.0-7.5、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油菜籽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也有所不同。比如在红壤区,由于红壤缺乏磷和钾,所以需要加强施肥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质地偏重,需要加强土壤改良措施。
三、油菜籽产地的气候适宜性油菜籽的生长需要温暖的气候,适宜的温度为15℃-20℃。油菜籽对光照要求较高,每天至少需要照6个小时的阳光。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油菜籽的生长季节较长,更适合种植早熟品种;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干燥,油菜籽的生长季节相对较短,更适合种植中、晚熟品种。
四、油菜籽产地的栽培技术油菜籽的栽培技术对于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南方地区,要注意适时种植,选择早熟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雨季病害;在北方地区,要注意合理施肥,选择中、晚熟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冻害等。同时,油菜籽的种植还需要注意轮作、间作等技术,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五、油菜籽产地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健康油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油菜籽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预防****等功效,因此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我国油菜籽油的消费量已经超过大豆油,而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同时,随着国家对于农业产业的扶持和政策支持,油菜籽的生产加工和**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发展**(2024)》
《中国油料作物年鉴(2024)》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24)》
相关拓展:
油菜籽(油菜的种子)释义:
油菜籽(拉丁学名:BrassicacampestrisLinn.)也称为芸苔子,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种子。
油菜籽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或近**,稍带粉霜。种子球形,直径约1.5毫米。紫褐色。花期3-4月,果期5月。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肃大量栽培。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它具有清洁作用,涂抹头发后,可以很好的去除污渍,堪比洗洁精。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油菜籽洗洁粉,洗发水,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产品。
菜籽的拼音是càizǐ。油菜籽是油菜的种子。
问:菜籽油主要产区在哪里?f
菜籽弯塌郑油的主要产区包括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埋颂南等地区。其中,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是春播油菜籽的主要产地,而湖北是秋冬播菜籽衫扰油的最大生产省,四川则是第二大生产省。问:菜籽产地在什么地方
1、目前我国油菜籽产量最多的地区是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区目前是我国油菜籽的主要生产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带。2、长江中下游流孙升域的油菜籽种植地区包括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上海、江苏、浙江等,这些地区的油菜籽产量占长江流域总产的70%,约占全国油菜籽总产量的60%。
3、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区中,油菜籽产量最多的地区是湖南省,其次为湖北省和安徽省,而州孝且近几年,大部分地区的油菜籽产量都则迹老有所下降,只有湖北、湖南、江西的油菜籽产量在增加。
问:大量产油菜籽什么地方
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根据资源状况、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国家农业部将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并在其中选择优先发展地区或县市。其主要条件是:油菜种植集中度高,播种面积占冬种作物的比重分为上游区占30%以上、中游区占40%以上、下游区占35%以上;区内和周边地区有带动能力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
(1)长江上游优势区:该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云雾和阴雨日多,冬季无严寒,利于秋播油菜生长。加之温、光、水、热条件优越,油菜生长水平较高,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该区2024/2024年种植油菜1678千公顷,油菜籽产量307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27%、27%。
四川省历来有食用菜籽油的传统,因而油菜种植面积很广,全省除了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攀枝花市以外,所有的地市都有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德阳、绵阳、眉山、遂宁、内江等地市。
(2)长江中游优势区:该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信阳地区。属**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适宜油菜生长。主要耕作制度:北部以两熟制为主,南部以三熟制为主。该区2024/2024年种植油菜3702千公顷,油菜籽产量639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59%和56%,是长江流域油菜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产区。
湖北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全国第一位,种植区域在江汉平原、鄂东地区,主要在荆州、荆门、襄樊、宜昌、孝感、黄冈、黄石地区。安徽菜籽主要种植集中在六安、合肥、滁州、巢湖、芜湖、安庆、宣城等地,基本上是在淮河以南及沿长江一带。湖南菜籽种植区域集中在洞庭湖平原,主要是常德、益阳、岳阳地区。
(3)长江下游地区:该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属于**带气候,雨水充沛,日照丰富,光温水资源非常适合油菜生长。其主要不利因素是地下水位较高,易造成渍害。土地劳力资源紧张,生产成本高。其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该区2024/2024年种植油菜88.8万公顷,油菜籽产量204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14%和18%,是长江流域菜籽单产水平最高的产区。苏、浙、沪地处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港口贸易活跃,油脂加工企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
江苏菜籽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包括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南京等丘陵地区。浙江菜籽种植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是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地区,二是浙南的衢州-金华地区,两地区菜籽产量约占浙江总产量的85%。近年来浙江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下降,特别是杭嘉湖地区由于工业快速发展,减少幅度更大。
(4)沿江地区由于气候、土壤的不同,油菜每年的收割时间不尽相同。长江上游地区要早于中游地区约15天左右,中游地区比下游地区要早20天左右。长江下游地区正常年景在5月底6月初开始收割。一般情况下,长江上游地区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4—6月,约90天时间。长江中游地区的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5—6月,约60天时间。长江下游地区的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7—8月初,约30天结束。
问:呼伦贝尔油菜籽产自哪里
呼伦贝尔油菜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呼伦贝尔油菜”产区集中在大兴安岭及岭西的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区,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油菜籽生产。地处高纬度、高海拔、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利用率高,非常适宜油菜籽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油料作物脂肪的积累。“呼伦贝尔油菜籽”具有“高油、低芥酸、低硫甙”特征。“呼伦贝尔油菜籽”在全国油脂行业中久享盛誉,年产高品质油菜籽25万吨。
地域范围
呼伦贝尔油菜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哪培范围包括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16个农牧场为主施业区,地域保护范围涵盖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即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李瞎唯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高纬度地带之间,大兴安岭山地东西两侧,及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过渡地段。地域保护总面积300万亩,年产量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呼伦贝尔油菜籽,双低高含油。角果密,结荚多,籽粒饱满,种皮呈黑色、暗褐或红褐色,少数暗神饥**,油量较高。2、内在品质指标:平均芥酸含量不高于1%,硫甙含量不高于26微摩尔/克,含油量一般为42%~46%。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90%,亚油酸含量≥17.8%,亚麻酸含量≥8.5%。副产品菜粕硫甙含量11-27.73微摩尔/克,蛋白含量≥38%。3、安全要求: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准则、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及NY/T415-2000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标准的安全要求。
问:油菜籽种子的产地,盛产油菜籽的地方有哪些
我国春播油菜籽主要郑举脊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省份;秋冬播油菜籽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省份。盛产油菜籽的地方有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由于各地气候、土壤的有所不同,油菜每年的收割时间也不同,一般长江上游地区要早于中游地区大约15天左右。
一、油菜籽种子产地是在哪里
1、按照油菜籽的播种季节进行划分,我国油菜籽可分为秋冬播油菜籽(夏天采收)和春播油菜籽(秋天采收)。秋冬播油菜籽是在每年10-11月份种植,第2年5-6月份收割;春播油菜籽是在每年4-5月份种植,当年9-10月份采收。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喊渗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较为集中。
2、我国春播油菜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省份,种植面积与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7-8%。我国秋冬播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92-93%,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长江流域油菜籽主产区,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省份,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重的50-60%,其中湖北省是中国较大油菜籽生产省,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二是西南油菜籽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20-30%,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其中近几年四川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油菜籽生产省。河南南部地区也是一个主要的秋冬种油菜籽种植区。
3、近几年,我国油菜籽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为我国较大的油菜籽主产省湖北面积和总产量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占全国油菜籽总产量的比重保持稳定;传统油菜籽主产区的安徽和江苏等省面积和产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占全国油菜籽产量的比重不断降低;四川、湖南等省油菜籽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占全国油菜籽产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4、根据资源状况、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国家农业部将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并在其中选择优先发展地区或县市,其主要条件是油菜种植集中度高,播种面积占冬种作物的比重分为上游区占30%以上、中游区占40%以上、下游区占35%以上;区内和周边地区有带动能力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
二、盛产油菜籽的地方有哪些
1、长江上游优势区
(1)长江上游优势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云雾和阴雨日多,冬天美意严寒,有利于秋播油菜生长,加上温、光、水、热条件优越,油菜生长水平较高,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该区2024/2024年种植油菜1678千公顷,油菜籽产量307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27%、27%。
(2)四川省历来有食用菜籽油的传统,因而油菜种植面积很广,全省除了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攀枝花市以外,全部的地市都有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德阳、绵阳、眉山、遂宁、内江等地市。
2、长江中游优势区
(1)长江中游优势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河南信阳地区。属**带天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适宜油菜生长,主要耕作制度是北部以两熟制为主,南部以三熟制为主。该区2024/2024年种植油菜3702千公顷,油菜籽产量639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59%和56%,是长江流域油菜面积较大、分布较集中的产区。
(2)湖北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全国第一位,种植区域在江汉平原、鄂东地区,主要在襄樊、宜昌、荆州、荆门、孝感、黄冈、黄石地区。安徽菜籽主要种植集中在六安、合肥、滁州、安庆、巢湖、芜湖、宣城等地,基本上是在淮河以南及沿长江一带。湖南菜籽种植区域集中在洞庭湖平原,主要是益阳、常德、岳阳地区。
3、长江下游地区
(1)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属**带气候,雨水充沛,日照丰富,光温水资答滑源比较适合油菜生长。其主要不利因素是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导致渍害。土地劳力资源紧张,生产成本高。其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该区2024/2024年种植油菜88.8万公顷,油菜籽产量为204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14%和18%,是长江流域菜籽单产水平较高的产区。
(2)江苏、浙、沪地处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港口贸易活跃,油脂加工企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江苏菜籽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包括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南京等丘陵地区。浙江菜籽种植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第一是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第二是浙南的衢州-金华地区,两地区菜籽产量约占浙江总产量的85%。近年来浙江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下降,尤其是杭嘉湖地区由于工业快速发展,减少幅度更大一些。
4、沿江地区
由于气候、土壤的有所不同,沿江地区油菜每年的收割时间也不同,长江上游地区要早于中游地区大约15天左右,中游地区比下游地区要早20天左右。长江下游地区正常年景在5月底6月初开始收割。一般长江上游地区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4-6月,大约90天时间。长江中游地区的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5-6月,大约60天时间。长江下游地区的油菜从收割到批量交易结束的时间是7-8月初,大约30天结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