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丰花生三遍药
历史上的周莹,也是美女一枚
娘娘也是美美哒
这个女主不一般,《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莹是历史上远近闻名的秦商,其人其事在陕西省泾阳县代代相传,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她魄力十足和敢做敢拼的态度。周莹成长于江湖之中,从小过着无拘无束又胆大妄为的日子,孙俪在终版预告中也自述道:“我的名字叫周莹,我可能是这个泾阳城里最大逆不道的女人了,整天抛头露面,爱瞎折腾……”野蛮生长的她魄力十足,不懂得逆来顺受,作为一名端茶递水的丫鬟,她也敢脚踢沈少爷;作为吴家少奶奶,她照样敢当着母亲的面,不顾世俗礼教脱鞋而坐。这样“顽劣”的女主角在近几年流行的宫廷剧、仙侠剧、都市剧中是绝无仅有的,虽然有一些角色会带着贪玩爱闹的性格,但言谈举止之间却有着浓重的千金大小姐脾气,不像周莹这般拥有真实的市井气息,这也许将成为《那年花开月正圆》与其他女性剧的最大区别。
历史上的人物原型:周莹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据传天资聪颖,进入泾阳安吴堡大户吴家,并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后其夫吴聘和其公公均因故去世,吴家逐渐家道中落,她历经坎坷建立起陕西吴氏“商业帝国”,也成为当时唯一把生意做到富可敌国的成功女商人。周莹终生未再嫁,她的一生都在商海博弈,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她广济百姓的义举和远见卓识的经商理念至今还被当地人们广为流传。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野议·政论》中说“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陕商位列三帮之首。仅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山陕会馆就达200余处,它不仅体现了古人的建筑雕刻艺术,而且蕴含了丰厚的秦商文化。清末出身民间的周莹在吴家面临绝境之际,奋起拼搏,历经坎坷,重振吴家大业,终成陕西女首富的跌宕起伏人生故事。其实,周莹只是明清时期陕西商人的一个典型代表,陕西商人巧妙地利用明初朝廷对陕西的特殊经济政策,抢抓机遇,从而引领明清五百年的商帮文化,被世人称为“西秦大贾”和“关陕商人”。
周莹出身陕西三原周家,是周梅村的养女,周梅村算得上是官宦商家,后来家道中落,这也致使周莹嫁入吴家,成为吴聘之妻。周梅村是个遇见贫困无助者即助之,生平无邪行的“活财神”,只因家中长子经营不善,家道中落,不过周梅村的为人处世也为周莹树立了榜样,才有了这样一位传奇的女首富。
跟剧中一样,吴聘与其父亲相继过世,周莹嫁入吴家大院后,没有子嗣,娘家势弱,孤苦伶仃,受尽了族人的排挤。然而周莹骨子里的秦商精神,让她负重前行,犹如一曲高亢秦腔,鸣遍古今。
周莹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博得了吴家东院管家、账房等人的支持,这些人个个多谋善断、经营有方。周莹对他们恩威并用,处处倚重,知人善任,很快就顺利接管了吴氏家族的商号、店铺、土地、房产等商业资本,正式成为吴家东院的掌门人。之后,周莹开始巡视吴氏商业王国。当时,支撑吴氏商业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总理和扬州“裕隆全”盐务总号总理想趁原东家去世将商号据为己有。周莹获悉后,对此展开了暗中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在与两位总理交锋的过程中,如山的铁证和义正词严的申斥让两位总理相继败北。随后,她提拔店中诚实守信的伙计做两家商号的人。
周莹的一生波澜起伏,在封建王朝动荡的末期,她是一位有魄力的伟岸奇女子,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但有几件尤为受人称赞。
敢用邓监堂:周莹不仅用好自己人,而且还能够发现和引进人才。如她对邓监堂的信用,堪称佳话。邓监堂本是泾阳茶业中有名的经营人才,自己也曾开过茶店,不慎在与泾阳大茶商马合盛的竞争中败北,流落街头。周莹闻讯后,不惜重金聘请邓为吴家“裕兴重”茶号的。哪知邓监堂在出任后的很长时间里,一斤茶叶都没卖出去,每天只是喝茶下棋。伙计们都认为周莹用错了人。周莹不为所动。不久,泾阳茶市行情突变,茶价飞涨,邓监堂将屯积屯积的茶叶迅速出手,一次就赚了上万两银子,使“裕兴重”一跃成为泾阳最大的茶号。周莹的商业模式延续了秦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优良传统,终其一生都将商人的信誉视为生命。如她卖粮,亲自动手拣杂挑沙过土;卖布亲自复尺;卖茶叶也要亲自品尝。
平抑物价,救济灾民:清末,天下动荡,匪盗丛生,民不聊生。在如此危局之下,坚守商誉的商家少了,部分商家甚至干起了缺斤少两、哄抬物价的勾当,但周莹却不以为然。她千里贩粟亦不加价,为民解困,获得民众一致赞扬,却招致一些不法粮商的痛恨,骂周莹砸了他们的饭碗。周莹听到后笑道:“民以食为天,你若为谋取暴利无所顾忌,真正砸破碗的人就是你自己。”诚信经营虽然会吃亏一时,但终究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周莹坚守秦商的优良传统,最终换来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吴家商号的市场越做越大。
周莹的市场规律:某年秋天,棉花大获丰收。但是一些不良商家却联合起来压低收购价格,令棉农很不满。周莹不受其影响,坚持按照往年的价格收购,这样一来棉农的棉花大都卖给了她,使得西安棉业的龙头老大也因缺货不得不求助于周莹,高价从周莹手中棉花。周莹特意用此案例给吴家伙计们传授了“以丰补歉”的商业规律:棉花今年丰收了不等于明年丰收,陕西丰收了不等于全国丰收。聪明的商家应本着三丰一歉双平年的农作物生长规律,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成为市场的前瞻者。果然,第二年棉花歉收,市场紧缺,只有吴家有大量棉花库存。凭着这些库存,周莹轻松战胜了同行。在此后短短几年里,吴家商铺每年进出的棉花由3千来担跃升至11万多担,由小打小闹的棉花散户成为关中地区交易大户,赚了个钵满盆溢。这与邓监堂所说的商品“贵极反贱,贱极反复贵”的价格反弹定律如出一辙。
股份制,你没有看错就是股份制:周莹还进行了“改制”,让伙计参股,完善吴家式易堂的商业体系。比如小伙计一年20两银子,可从柜上支10两用于生活,剩下的10两可参股分红。不仅如此,她还推行了阳俸和阴俸,老伙计们干不动了,可以拿退休金,死后其家人还可以继续领退休金。用周莹的话说,她不是只为了自己和吴家,而是希望和她一起干的伙计们都能过好。如此有情有义的安排,增强了伙计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他们把吴家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而且几代人都愿意为吴家效力。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初试牛刀,便显示了巨大威力。
被慈禧太后收为义女:而让周莹享誉全国的事还是她和慈禧太后的母女情缘。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仓遑逃至西安。沿途很多权贵和富商对慈禧避之唯恐不及,周莹却在慈禧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又是送好吃的,又是大把送银子,还特意将一架珍贵的楠木屏风献给慈禧,让这位主政中国的铁娘子深受感动,而且两人同病相怜的命运更引起了慈禧的共鸣(两人都因为丈夫早逝而成为女强人)。慈禧收其为义女,并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周莹成为慈禧唯一的汉人义女,这使她的名头响彻中国。周莹这么做,与她支持变法的养子有了分歧。不过,在饱经沧桑的周莹眼里,中国很大,治理不易,而当时能够维系中国命运的只有慈禧,她支持慈禧就是支持中国统一,恐其陷于混乱之中,用周莹朴素的话说就是“这个朝廷不在了,国就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传奇的终结:42岁的周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同她的婚姻一般,她死后也是不幸的。纵然当时占地50亩的吴氏陵园内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尽显庄严与气势,但却容不下一个没有子嗣的寡妇。据说,她最后被埋在距离吴家祖坟200米处东北方向的地下,现如今她的坟墓已了无踪迹。
有意思的是,毗邻唐德宗李适陵寝,抱山环水的吴家庄园在此后的岁月中起起伏伏,见证了关中大地的风云变迁。抗战爆发后,吴怀先将其捐给共产党举办安吴青年训练班,数以千计热血青年怀揣着抗日救亡的理想在此接受红色教育,成长为忠诚的抗敌勇士。朱德曾到此讲课,胡乔木曾任青训班副主任,刘瑞龙任教务处处长。至此,秦商重镇吴家庄园成为闻名遐迩的红色圣地,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