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富经

2024-06-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55 次
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富经

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立枯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主要影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该病害会导致植株倒伏、减产,甚至死亡。立枯病的主要症状为植株基部叶片枯黄、枯萎,逐渐蔓延至整株植株,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立枯病的病因

立枯病的病原菌为侵染植株根系的真菌,主要为腐霉菌和拟青霉菌。这些病原菌会在植株基部和根系处形成菌丝,通过菌丝侵入植株内部,破坏植株细胞,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立枯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抗病性强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品种。

2.土壤消毒: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采用土壤消毒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有热水热气消毒、化学消毒等。

3.坚持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有效的防治立枯病的方法。通过轮作休耕可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数量,避免立枯病的发生。

4.管理土壤水分:立枯病的发生与土壤水分有很大的关系。过湿或过干的土壤都容易引发立枯病的发生。科学管理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湿润适宜,可以有效地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立枯病是如何传播的?

答案:立枯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土壤和种子传播。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感染植株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植株根系。立枯病的病原菌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在种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问题二:立枯病的发生和气候有关吗?

答案:立枯病的发生和气候有一定的关系。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容易引发立枯病的发生。在气候干燥的时候要注意增加土壤湿度,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问题三:如何判断作物是否感染了立枯病?

答案:感染了立枯病的作物会出现基部叶片枯黄、枯萎的症状,逐渐蔓延至整株植株,最终导致植株死亡。通过观察植株的症状可以判断作物是否感染了立枯病。

问题四:有哪些化学农药可以用于防治立枯病?

答案: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化学农药可以用于防治立枯病,如多菌灵、三唑酮等。使用化学农药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问题五:立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答案: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土壤消毒、坚持轮作休耕和管理土壤水分等。其中,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立枯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土壤消毒和轮作休耕也可以有效地防治立枯病。

立枯病的农药

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可用于防治立枯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多菌灵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立新,田春涛.农业植物病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李文博,刘莉,王春雨.大豆立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大豆科技,2024(6):12-14.

释义拓展:立枯病

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solaniKuhn,英文名SheathBligh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侵染。

问答拓展: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主要有幼芽腐死明镇升的症状、原因是对土壤酸碱度的条件不适等、防治方法为化学防治。

1、症状: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

2、原因:生理性立枯病主要发病原因为秧苗对土壤酸碱度、水肥气热条件不适,而出现的发病症状。

3、防治:土壤进行消毒,药剂可选择恶徾灵+甲霜灵,喷雾即可,目的就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在苗床时期,就要做好防低温、通旅冲风、壮苗的工作,秧苗生长越旺盛,抵抗力越强,后续的立枯病发病就越少。

水稻的田间管理

浅水勤灌、适当晒田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1寸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激老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蘖的发生和生长。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

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5千克。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

问答拓展:立枯病怎么防治


立枯病又称猝倒病,主要危害松携中科、杉科等针叶树幼苗,是夏玛林区小滩河苗圃的主要病害,危害极为严重。
立枯病症
小滩河苗圃的立枯病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类型:
种子腐烂:主要在播种后和出苗前,病菌对种芽组织的侵袭造成腐烂,苗床出现缺苗现象。这种类型也称为种腐或芽腐性猝倒病。
茎叶腐烂:在幼苗出生期,病菌侵染,幼苗茎叶粘连腐烂,亦称首腐或顶腐型猝倒病。
猝倒苗:幼苗出土后,在植株扎根期间,因幼苗幼嫩,茎部未木质化,表面未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病菌自根茎侵入,产生棕色斑点,病斑扩大,呈小渍状。菌株在苗颈组织内传播,破坏苗颈组织,使幼苗迅速倒伏,造成典型的幼苗猝倒病状。
立枯病症防治
1、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衡旅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2、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从理论上讲,播种密度以300g/m2为宜。
3、加强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环节,做到前保(出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辩拦山)、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