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鸭嘴鲟鱼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639 次
鸭嘴鲟鱼

本篇文章会给农资从业者们说明一下“鸭嘴鲟鱼”的内容进行详细,期望对广大农资人有少许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鸭嘴鲟鱼,又名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淡水鱼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也是中国淡水鱼类中的巨无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鸭嘴鲟鱼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也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鸭嘴鲟鱼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鸭嘴鲟鱼的生态特征

鸭嘴鲟鱼是淡水鱼类中的“大家长”,它们可以长到3米长,重达500千克以上。鸭嘴鲟鱼的头部呈鸭嘴状,身体呈流线型,背部呈深蓝色,腹部为白色。鸭嘴鲟鱼是底栖鱼类,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深水区域,喜欢栖息在河流底部的沙、石或泥质底质中。鸭嘴鲟鱼的生长速度很慢,寿命长达25-30年。

鸭嘴鲟鱼的保护现状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鸭嘴鲟鱼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全球濒危物种之一。为了保护鸭嘴鲟鱼,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禁止捕捞、禁止贸易、加强监测和保护等。长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保护也对鸭嘴鲟鱼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国内外科研机构正在积极研究鸭嘴鲟鱼的保护和繁殖技术,希望能够通过科技手段,拯救这一珍稀物种。

拓展百科知识

长江(Changjiang),中国第一大河,总长度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和经济发展带。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和工业中心,也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一级保护动物,指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名录中的最高等级。一级保护动物受到法律保护,禁止猎捕、杀害、**、运输、收购和利用。

生态保护,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过程。生态保护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来源:《中国动物志·鱼类》

相关问答拓展:

1、鸭嘴翘是什么鱼?

回答:鸭嘴鱼学名匙吻鲟,是一种体表**的软骨鱼,没有鳞片,体表**,泽润无鳞,吻呈汤匙状,形似鸭嘴,所以它也被称为鸭嘴鲟。?鸭嘴鱼学名匙吻鲟,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为鲟形目匙吻白鲟科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是一种从3亿年之前就在地球上生活并存留下来的一种珍稀鲟鱼类,也是世界上匙吻鲟科中仅有的两个品种之一。

2、鸭嘴鱼的养殖条件?

鸭嘴鱼属于很好养殖的鱼类,但是对水的含氧量有要求,而且需要有浮生生物来为它提供食物。需要建设一个3-5亩的水泥或土池塘,要求水质清澈无污染,池塘内配好增氧机,投放鱼苗前10天对池塘进行消毒和肥水工作,鱼苗最好选择规格在6cm以上的活动敏捷且无伤病的,饲料投喂根据鱼苗的大小调整。

养殖鸭嘴鱼,只要水中的含氧量充足,饵料充足即可,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属于比较好养殖的鱼类。

1、池塘建设

养殖鸭嘴鱼的池塘,大小控制在3-5亩左右即可,水深1.5-2m左右,最好是水泥池或土池,要求水源充足,供电设备方便充足,灌排水方便,水质清澈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即可。为保证池水含氧量能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池内最好配置增氧机,水温不能超过31℃,且水温23-28℃的时间要保持在半年以上。

2、投放鱼苗前的准备

投放鱼苗前10天,用150-200kg/亩的生石灰水清扫消毒池塘,将塘内的野杂鱼、病菌及敌害生物杀死,还可以用渔网在池塘内拉一次,清除池塘内的蝌蚪、田螺和其它杂物等,在池塘的进出水口用筛网挡住,以防灌排水时有其他凶猛鱼类等进入吃掉鸭嘴鱼苗,每亩设置1-2个饵料场,位置布局要合理,方便鸭嘴鱼摄食及管理。

池塘清理消毒3天后,进行施肥培肥水质,一般可选择人粪**、鸡粉、猪粪等作为肥水的基肥,一般用量为500kg/亩,也可以向池内泼洒5-10kg/亩豆浆。肥水时要注意基肥不能施太多,以防鱼苗入池后因为水质太肥而缺氧,肥水的标准以鱼苗投放进池塘时红虫达到高峰期为最好。

温度较低时投放鱼苗可以减少鱼苗的死亡率,也可以延长生长时间,提高鱼苗出池的产量和规格,当水温在15℃左右时,试水后显示消毒池塘的药物毒性消失水质转肥后应当尽快投放鱼苗。

鱼苗最好选择规格在6cm以上,活动敏捷、无伤病且吻部完整的鱼种,刚购回的鱼种,要先将氧气袋平放斤池水中,让它们适应水温1小时左右,等袋内的水温鱼池水水温差不多时将袋子打开,用2-5%的盐水将鱼种**15分钟左右后再放入池中,投放时最好选择在上风口进行。

投放密度一般是500-1000尾/亩左右,如果准备的饵料不足,也可以将密度调整为100尾/亩左右,养殖鸭嘴鱼的池塘中可以混养其他鱼类,但为了防止争食,最好不要混养花白鲢,混养的鱼类规格一定不能比鸭嘴鱼苗规格大,混养鱼类与鸭嘴鱼比例控制在1:5即可。

3、饲料投喂

若是专养鸭嘴鱼,除了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才能满足它们的生长所需。按照四定原则,根据水温、鱼苗大小、吃食情况及天气等来决定投喂量,每天上午9点左右投喂一次,占全天投喂量的30%,下午7点左右投喂一次,占全天投喂量的70%,每天的投喂量根据鱼群总体重的3%-5%来决定,一般投喂含30%以上蛋白质的浮性饲料就行。

4、日常管理

养殖过程中要每天安排人员对池塘进行监管巡查,做好养殖记录,防止鱼浮头、患鱼病、鱼被偷盗及鱼逃跑,若是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饲料投喂严格坚持“四定”原则进行。每半个月左右往池塘内注入20-30cm新水,更换水质,保持足够的含氧量,同时每月还要施2次粪肥以起到肥水的作用,每次施撒100-150kg/亩,通过肥水可以让水中的天然饵料更加充足,同时还能使水质更好。

3、鸭嘴鲟苗好养吗?

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密度为每平米20~40尾。规格为10~1,根据匙吻鲟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的特点,在苗种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尽量调节一致。进箱前用1.5%~2.0%的食盐水进行8~10分钟的鱼体消毒。

  鸭嘴鱼苗养殖方式单养、混养均可,以混养为主,搭配比例依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白鲢+草食性鱼类∶鲟鱼=6~7∶1;草食性鱼类∶白鲢=1∶1.5~3。无论单养混养,都需要搭配白鲢,因为白鲢可以控制藻类的数量和生长速度,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饲养方法

  1:鸭嘴鱼的适温范围广。既不怕专低温属,也能忍耐高温。在冬季,即使水面结冰,只要水中仍有充足的溶解氧,就能在冰下的水中生活;在夏天,池塘表层水温往往会超过35°C,它仍然可以正常的生长!

  2:生长快。鸭嘴鱼是淡水鱼类中生长快的鱼类。当年孵化出来的鱼苗饲养到年底,每尾(专养)可达到1.5市斤。套养可达2斤以上!

  3:饲料省。它主要是吃浮游动物的,套养中不用单独投喂饲料。专养的话饲料比也不会超过1.3:1.

  4:易捕捞。它的习性与花鲢相似,不善跳跃。网的起捕率在90%以上!

  5:病情少。

4、鸭嘴鱼的产地是哪里?

鸭嘴鱼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属鲟形目匙吻白鲟科。在美国属于比较凶猛的鱼类,只是不知为何这种鱼在引进中国以后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科学家认为这种鱼可以改变其它鱼类的基因,于是我国在1988年的时候就引进了这种鸭嘴鱼,用来做科学研究,只是后来人们却发现这种鱼的味道鲜美,而且鱼刺少,于是就开始养殖鸭嘴鱼,只是在养殖的时候有些鸭嘴鱼却逃到了长江流域。

拓展好文:浙江千岛湖现鸭嘴鲟鱼王长约1.5米重36斤(图)

  这一网网住一个怪家伙

  堪称鸭嘴鲟中巨无霸

  千岛湖总是充满惊喜:要么风景,要么心情。这一次是鱼情。

  12月8日,千岛湖史上的另一大鱼王出水:新捕捞上岸的36斤重鸭嘴鲟,刷新了鸭嘴鲟的历史记录。

  “一开始大家都有点奇怪,对身形特殊的鱼,队员们总会多看几眼。”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捕捞队邓祝仁说,当天上午,捕捞队在西南湖区作业,队员们的目标是鲢鳙鱼。

  “之前捕捞队员已经在这里撒网多时。”他介绍说,捕鱼是门技术活,和想象中的一网下去就打上鱼来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他们是这样捕鱼的:先用多条渔船,将几道数公里长、几十米深的渔网放下去,这些渔网会在水下形成一个包围圈,队员再在水网区内,用丝网慢慢缩小“包围圈”,鱼群成群结队游向不设防的一面——这里有巨型网箱(约1500平方米),张着倒“八”字的口,鱼群只能进不能出。鱼群退一段,队员们就将横在水库里的渔网往前移动一段,直到所有鱼群进入网箱。

  12月8日的这一网也是这个过程,但有些意外的是,网里有一个怪家伙。“身子滚圆、光溜,确为鱼形,但头部却有一个类似饭铲的东西。”参与捕捞的队员说,他们捕巨型鱼有经验:需要小心翼翼。

  怪鱼出水!

  队员们赶紧对之紧急处理,并在第一时间送到暂养基地。渔业专家也很快赶到,经鉴定,这条鱼嘴扁平酷似鸭嘴的大鱼叫做鸭嘴鲟,学名为“匙吻鲟”,重约36斤。

  “太难得了,成熟的鸭嘴鲟平均4斤多重,大的可达7~8斤。30多斤的绝对可算鱼王。”专家说。

  新鱼王很可能是上世纪末

  从美国引进的漏网之鱼

  大家还记得10月份从千岛湖捕到的大鱼王吗?175厘米长、180斤!无论是重量还是长度,这条大青鱼都打破了千岛湖历史上的鱼王记录。

  鱼王知名度很高,它曾刷爆了朋友圈——10月18日上午10点左右,千岛湖中心湖区,千发公司捕捞一队随着剧烈的水面扑打声,打上来十多万斤包头鱼(学名:鳙鱼)。同时出水的还有一条大青鱼:175厘米长、近180斤重。

  这条鱼是资料能查证的千岛湖最长、也是最重的大鱼王。可惜就在人们的惊奇劲还没过的时候,它就在暂养基地停止了呼吸。当时网上的“悼念”声一片:你来得很突然,死得很意外、很悲壮。

  现在又来一条鱼王,这是鱼王要在千岛湖扎堆的节奏吗?

  “鸭嘴鲟,一般都是从美国引进的,主要以浮游生物、蚯蚓、小虾为食。”淳安一位相关领域的教授级高工介绍,因其形态特异,吻长而扁平,如鸭嘴、似桨状,故得名。它与中华鲟以及长江水域中的白鲟同属鲟形目白鲟科,是鱼类中的极品鱼之一。他说,千岛湖曾有养殖者在上个世纪末从美国引进过一批鸭嘴鲟,并被网养。这条鱼王估计是多年前从网箱出逃进入自然水域的。“鸭嘴鲟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千岛湖因为水体庞大、足够深度、食物充分等原因满足了它的自然生长需求。”

  千岛湖不仅不允许随便捕鱼,甚至颁布了最为严厉的“禁钓令”——除了几个范围狭小的区域外,垂钓者可能会因随意钓鱼而被渔政处罚;不仅仅这样,千岛湖对捕鱼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包括所捕品种、数量、大小等都被一一细分并列入计划;这样还不够,包括菜场售卖鲢鳙鱼也得到了规范,更不要说违规电鱼、炸鱼了。

  也正是这些严格的监管措施,让千岛湖的鱼王越来越多,也让大家对千岛湖鱼王充满更多的期待。

  鱼王现在很好

  欢迎你随时合影

  上一次的遗憾和“悲壮”,没有在这一条鱼王身上发生——36斤的鸭嘴鲟一切都很好,它很调皮也很怕生,如果你想合影,那可记得“不得喧哗”。

  “由于在捕捞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它大鱼的冲撞,伤情一度十分严重。”千岛湖鱼博馆总余建明说,在鸭嘴鲟出水的第一时间,鱼博馆就派人赶到了现场。尽管做了紧急处理,但送到馆里时,这条鸭嘴鲟已经奄奄一息。

  “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条鸭嘴鲟和今年10月份的大青鱼一样悲壮地死去,我们也加强了实时监控。”他说,经过工作人员和渔业专家的悉心治疗,原本伤痕累累的鸭嘴鲟在一夜之后又在水池里欢快畅游了。“它的情况很好,它将暂时‘住’在这里。”余总说,如今鸭嘴鲟已成为千岛湖鱼博馆观光水池中的新成员。接下来,工作人员会对这条鲟鱼王进行保护性喂养,让它给更多游客带来欢乐。

  鸭嘴鲟是个什么鱼

  国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引进鸭嘴鲟,目前能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它一般生存在0~37℃的水里,最适20~24℃的水温(要求pH值6.5~8、溶氧5mg/L)。

  它的肉质极为鲜美,有清蒸、红烧等多种烧法,颇受市场欢迎。如果是池养鸭嘴鲟,浙江的价格各地有差异,一般80元/kg左右。

  有消息证实,此次被捕获的36斤鸭嘴鲟不仅是千岛湖有史以来最大的鸭嘴鲟,很可能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有过公开报道的自然水域环境里最大的一条鸭嘴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