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土 碱性土壤改良方法用什么肥
碱性土是指土壤呈弱碱性或中等碱性,其pH值在7.5~9.0之间的土壤。在我国,碱性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同时也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碱性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土壤性质、肥力、水分利用和作物适应性等方面。
土壤性质碱性土的土壤颗粒粗大,孔隙度较大,容易透气、透水;土壤质地粘重,容易结块;土壤肥力较低,磷、钾、氮等养分含量较低,而钙、镁等则较高;同时,碱性土中有较多的钠离子和碳酸盐,这些物质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肥力由于碱性土的肥力较低,所以在种植作物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作物类型和土壤特点进行施肥,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于碱性土来说,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水分利用碱性土的水分利用能力较强,土壤容易渗透水分,但同时也容易发生水分蒸发和流失。在种植作物时,需要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保证作物的水分供应,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水分过多导致土壤盐碱化。
作物适应性碱性土对不同作物的适应性有所差异,一些作物如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对碱性土较为适应,而一些作物如水稻、玉米、豆类等则对碱性土适应性较差。在种植作物时,需要根据土壤特点和作物习性进行选择,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相关百科知识石灰:一种常见的土壤改良剂,可以中和土壤酸性,增加土壤的pH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shílái]
盐碱化:土壤盐分和碱性物质过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的现象。[yánjiǎnhuà]
孔隙度:土壤中的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的重要指标。[kǒngxuédù]
参考来源:《农业生产基础》、《土壤学》等相关资料。相关拓展:
碱性土释义:
碱性土(alkalinesoil)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
问:什么是碱性土壤?
碱性土壤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
碱性土壤的形成要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而且地域性的差异非常显著。盐化和碱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敬闷扰强度一直在不断扩大慧老,草地上的植被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地方又多滨海,属于湿地范畴,海水中的盐碱度也会影响土地中的盐碱含量,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带来严重危害。
扩展资料:
危害
碱性土壤包括盐土、盐化土壤、碱土和碱化土壤,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其影响因素以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及生物最为突出。
另外,伴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灌溉事业的发展及人类的不当利用,己引起了水文及水文地质恶化,导致土壤形成过程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盐碱土壤中因盐分含量和高,干旱与涝渍并存,有机质前稿升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状差,缓冲性能差,保水保肥力低,对作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且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低。
由于盐碱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特别是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的存在,易引起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水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了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
问:什么叫酸性土壤,什么叫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
我国热带、**带举好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土壤的酸性土壤。当地气温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这种高温多雨、湿热同季的特点,使唤庆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强烈,生物物质的循环十分迅速。盐基高度不饱和,pH一般在4.5-6。
碱性土壤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
扩展资料
碱性土壤的危害:
1、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土壤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时,土壤溶液浓度增大,溶液的渗透压增高,从而可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造成植物吸收水分困难,根系及种子发芽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脱水而死。
2、伤害植物组织
土壤含盐量过高,破坏了植物内部与土壤之间的盐平衡,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会和答握对胚轴造成伤害,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
在高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因集聚过多的盐,使原生质遭到破坏,渗透性降低,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中间代谢物的积聚,轻则植物生长受抑制,重则造成死亡。
3、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吸收
盐碱土中由于钠离子的竞争,土壤胶体上代换性钠离子与溶液中氢离子进行代替产生了氢氧化钠,使土壤碱性增强,减少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影响了植物的营养状况,致使植物发生各种病症。
4、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
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会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酸性土壤
百度百科-碱性土壤
问:酸性土壤都有哪些,碱性土壤都有哪些
酸性土壤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种类有:棕壤、褐土、娄土、灰褐土、灌淤土等。碱性土壤多分布于北方地区,种类有:碱土、黄绵土、黑垆土、棕钙土、栗钙土等。
土壤的主要类型:
1.棕壤: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中,如秦岭北坡、吕梁山、中条山、六盘山等高山及洮河流域的密茂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在褐土分布区之上。
具有深达1.5-2m发育良好的剖面,有枯枝落叶层、腐殖质聚积层,粘化过渡层,疏松的母质层等。表土层厚约15-20cm,质地多为中壤。其下则为粘化紧实的心土层,粘粒**作用明显,厚约30-40,富含胶体物质和粘粒,有明显的核状或棱块状结构,在结构体表面有明显的铁锰胶膜复被。再下逐渐过渡至轻度粘化的底土层。K、Ca、Mg、Mn在表层腐殖质中有明显聚积。土壤胶体吸收性较强,土壤代换总量约5—25当量/100g土,土壤吸收性复合体大部分为盐基所饱和,盐基饱和度达80%以上。土壤呈微酸性反应,PH值6.5左右。发育在酸性基岩母质上的棕壤,PH值可达5.5-6,盐基饱和度也较低,约在60—70%。棕壤土养分释放迅速,因土壤质地粘重,结构和通透性差,水分不易入渗,在地势较高的山坡地,易受干旱威胁,在地势低洼地带,又易形成内涝。
2.褐土:褐土分布区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在水平分布上处于棕壤以西的半湿润地区,在垂直分布上,位于棕壤带以下,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分布于秦岭北坡、陇山、吕梁山、伏牛山、中条山等地形起伏平缓、高度变化不大的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以及河谷阶地平原。
褐土多发育在各种碳酸盐母质上,其成土过程,主要是粘化过程和碳酸钙的淋溶淀积过程。典型的褐土剖面包括暗灰色的腐殖质层(A层)、鲜褐土的粘化层(B层)、碳酸钙积聚的钙积层(BCa)和母质层(C层)。土体中的粘化现象明显,粘化层紧实而具有核状或块状结构,物理性粘粒含量一般在30—50%。钙积层碳酸钙含量20—30%。土壤上层呈中性或微酸性反应,下层呈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代换量较高,可达20—40mg当量/100g土,代换性盐基以钙、镁为主,粘粒矿物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具有良好的渗水保水性能,但水分的季节性变化明显,表现为春旱明显。土壤胶体吸收能力强,盐基饱和度高。在自然植被下,有机质含量为1—3%,但由于褐土适于耕作,大部分已辟为农地,致使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一般为1%左右),氮磷贮量少。褐土肥效反应快,但稳肥性差。由于粘化现象明显,土壤易板结,耕性较差。
3.碱土:分布面积很小,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西大滩一带的洼地。其主要特征是土壤胶体复合体吸收了大量的交换性钠,土壤呈碱性,PH值大于9,农作物和高等植物均无法生长。
4.娄土:主要分布在潼关以西、宝鸡以东的关中平原地区,在山西的南部,河南的西部也有一定面积的分布。
娄土是褐土经人为长期耕种熟化、施肥覆盖所形成的优良农业土壤。其剖面构型大体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娄化土层,由耕作层、犁底层和老熟化层所组成,质地中壤,颜色灰棕色,呈粒状结构或团粒结构。下部为自然褐土剖面,由古耕作层、粘化层、钙积层和母质组成。粘化层一般呈枝柱状结构,棕褐色,质地粘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左右。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土层深厚,适种性广。
5.黄绵土:黄绵土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黄河中游六省区的黄土丘陵土壤侵蚀强烈地区,以陕北分布最多,陇东、陇中和晋西北次之。常和黑垆土交错分布。
黄绵土发育于黄土母质,是以耕种熟化为主的成土过程与以侵蚀为主的地质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成土作用微弱,其性状与母质相似。同时,由于分布区干旱少雨,有机质的积累和淋溶作用弱,自然剖面不明显,只有耕层和底土层,缺乏明显的犁底层和淀积层。土壤质地一般为粉砂质轻壤土。耕层为粒状或不稳定的团粒结构,荒地呈团粒结构,底土层为发育良好的柱状结构,表现为黄土的直立性强。全剖面呈强石灰弱碱性反应,底土即有石灰沉积,呈假菌丝状或粉霜状。土质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但结构性弱,水稳性差,抗蚀力低,易受侵蚀。化学成份也与母质相似,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含量超过60%,还含有3—6%的Fe2O3,盐基代换量低。富含矿质养分,全磷0.1—0.2%,全钾1.8—2.6%,碳酸钙达10%以上,全氮量较低,不及0.1%。有机质分解较快,一般有机质含量0.5%左右。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很少发生分解破坏。通过控制侵蚀和培肥,黄锦土即可培育为上层疏松、下层稍紧实、通气透水、保土保肥、高产稳产的海绵土。在发育较好的黄绵土上,心土层略有粘化现象。整个土体土层深厚,质地以粉砂为主,质地均匀,色泽淡黄,近浅灰**,结构性弱,水稳性差,易受侵蚀,整个土体表现疏松,是一种通气透水性良好的土壤。
6.盐土: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晋中盆地及渭河下游的低洼地、湖泊边缘及河滩地。
盐土指土体含盐量超过1%,作物不能生长,并有盐生植被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积盐层,盐分组成中,阴离子以硫酸根为主,氯离子次之;阳离子以钠为主,镁次之。盐土目前主要为荒地。
7.黑垆土:黑垆土是暖温带的古老耕种土壤,广泛分布于陕北、晋西北、陇东、陇中及内蒙古、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分布的地形部位主要为侵蚀较轻的黄土高原塬面,在梁峁顶部或分水鞍部有残存,在丘间盆地、河谷沿岸的川台地也可见到。
成土母质为第四纪黄土,土壤剖面可分为耕作熟化层、腐殖质层、碳酸盐淀积层和黄土母质层。耕作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耕作层厚20—30cm,呈灰褐色,轻壤质,PH7.5—9,显强石灰反应,团粒--团块状结构,疏松绵软。犁底层暗灰棕色,质地较粘,一般为中壤土,较紧实。腐殖质层厚约100—120cm,呈暗灰带褐色,粘粒含量稍高,质地较粘,多为重壤土或粘土,显棱块状结构,在孔壁、裂隙面上有假菌丝状或霜粉状的碳酸盐淀积。碳酸盐淀积层一般在150cm以下,厚约1m,其下过渡不明显。本层无粘化特征,有少量瘤状或豆状石灰结核和假菌丝状、霜粉状碳酸盐的淀积。土壤自表层开始就有强烈的面对碳酸盐反应。土壤腐殖质含量一般为1—0.5%,全氮量约为0.03—0.1%,全磷量为0.15—0.17%,全钾量1.6—2.0%,代换量9—14mg当量/100g土。土壤通透性好,具较强的养分释放性能和较大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
8.灰褐土:灰褐土亦称灰褐色森林土,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森林垂直带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吕梁山、大青山、乌拉山、贺兰山等地的海拔1200—2600m,即栗钙土或棕钙土之上,亚高山草甸之下。在黄河上游的大通河、洮河等主要支流也有分布。
灰褐土成土母质多样,土壤剖面层次分化明显,由残落物层、腐殖质层、粘化层、钙积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壤有机质分布深且含量高,表土一般为6—13%,钙积层出现部位有高有低,钙积层碳酸钙含量一般是10—16%。土壤酸碱性变化较大,表土微酸一酸性,粘化层中性一碱性,钙积层为碱性。土壤胶体全部为盐基所饱和,代换性阳离子以钙为主,土壤代换量很高,一般是20—50当量/100g土,甚至更高。
9.灰钙土:灰钙土为荒漠草原地带土壤,分布在甘肃、宁夏境内黄河以南,甘肃华家岭以北的黄土丘陵、缓坡平原、平坦台地、高原盆地边缘、山麓平原、河谷阶地。如兰州、榆中、定西、靖远、会宁、临夏、永靖、海原、同心等。
发育于黄土母质,成土过程有腐殖质的积累过程和碳酸盐的淋溶过程,但与栗钙土和黑垆土比较有明显的减弱,土壤剖面分化不太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0.7—1.5%,分布在50cm之上,全剖面的碳酸钙含量都较高(平均为9%),在30cm以下积聚较多,可达20%左右,呈眼状及假菌丝状。剖面底部含大量盐类,主要是CaSO4和MgSO4,剖面上中部(10—20cm)有明显的粘化现象,粘粒含量变于10—20%之间。在局部地区有盐化和碱化特征。盐基代换量低,约为14mg当量/100g土。土壤结构性差,相应透水透气性差;含氮量低,但富含钾素和其它矿质养料,硅、铁铝率在5—10%之间,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土体呈碱性反应,PH值在8.0—9.5之间。
10.棕钙土:棕钙土为干旱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中西部。
棕钙土的成土母质有洪积-冲积的砂质、砂壤质和砾质,也有黄土状沉积物和各种结晶岩及沉积岩的残积母质。土壤剖面的表层具有结皮和片状结构,腐殖质比较明显,表层有机质含量在0.6—2.0%之间,颜色呈棕色。碳酸钙已接近表层,多在15—40cm深度处积聚,一般含量10—12%,多的可达20%。土壤上部酸碱度中性,下部呈碱性反应(PH8.5左右)。盐基代换量小于10mg当量/100g土。腐殖质层的结构性较差,土层较紧实。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次为蒙脱石,并有铁的氧化物出现。
11.栗钙土:栗钙土为干旱草原地带性的土壤,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和青海海东浅山地区。
成土母质主要为沙黄土和砂砾质洪积物,通过腐殖质积累过程和碳酸钙积累过程形成了栗钙土,与黑钙土比较,腐殖质积累过程已渐减弱,而钙化过程相对较强,形成土层较薄,一般120cm。剖面形态分化比较明显,表层20—30cm为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通常在2—5%,土壤颜色呈栗色,腐殖质层的下部紧实度大,妨碍根的发育。剖面中下部(一般在30—70cm之间)有明显的钙积层,碳酸钙含量可达50%以上。钙积层除了有大量的碳酸钙外,还有碳酸镁的盐层。再下是碱金属(K、Na)的重碳酸盐,同时也含有碱土金属(Ca、Mg)的重碳酸盐,最下层是碱金属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盐层,有时有数量不等的石膏聚积。栗钙土吸收性复合体的代换性阳离子总量一般为15—30mg当量/100g土。土壤一般中上层呈中性到弱碱性反应,下层呈碱性反应,土壤结构性差,团粒不稳定。
12.风沙土:风沙土是风成沙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以及风蚀沙化严重的长城以北风沙区。
风沙土的剖面发育微弱。流动风沙土,除干沙层(厚约5—10cm)和温沙层界限明显外,无分化特征,土壤质地分选良好,细沙(0.25—0.05mm)占90%以上,有机质含量低,在0.012—0.233%之间。半固定风沙土,地面有结皮或稍覆浅沙,结持较紧,剖面有分化,有机质染色层明显,有机质含量0.2—0.8%。按碳酸盐和易溶盐含量可再分为半固定风沙土、碳酸盐半固定风沙土和盐化风沙土三类。固定风沙土,粘粒增多,有机质含量可达1.0%左右,土壤保水保肥性进一步改善,肥力提高。
13.灌淤土:灌淤土是长期利用富含泥沙的河水灌溉,在淤积和耕作施肥交替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农业土壤,多分布在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及沿黄河的一些地方。
灌淤土由灌溉熟化层和底土或埋藏土层组成。灌溉熟化层又可分为新灌淤层、近代灌淤层和老灌淤层三部分。灌淤土的主要特征是全剖面比较均一,熟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耕性、结构性、保肥性、持水性和透水性。
14.潮土:主要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平原或局部低地上。受地下水影响,形成明显的锈纹绣斑层。全剖面可分为耕作层、锈土层和母质层。由于有机质积累较弱,有机质含量通常在1%左右。
问:土容易结块是碱性土吗
你好,土容易结块是酸性土。怎样识别土壤是酸性还是碱性:
1、可以到化学药品店或测量仪器**部**PH试纸,测试土壤溶液的酸碱性,土壤PH值小于7的是酸性土壤(数字越小,酸性越强),PH值大于7的是碱性土壤(数字越大,碱性越强)。2、看浇水:酸性土壤浇水以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浑;碱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时花盆外围还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3、看土色: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粉状的碱性物质。4、看地表植物:在野外采掘花土时,可以观察一下地表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野杜鹃、松树、杉类植物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柽柳、谷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为碱性土。5、看质地: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通气透水性差。6、凭手感: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种“松软”的感觉,松手以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种“硬实”的感觉,松手以后容易结块而不散开。
问:**县土壤是碱性土吗还是酸性
**县土壤是碱性土。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土壤偏碱性。土壤偏碱性是新疆土质的一个重要特征,PH值在8.0左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