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怎么养殖
这篇经验剖析“水蛭怎么养殖”的内容进行讲解,希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赶紧收藏吧!
养殖水蛭,首先要建养殖场。放水蛭的最佳时间是春季。
水蛭品种要求体型大、产量高。养殖过程中可以投喂浮游生物、动物**、内脏、螺肉等食物作为饵料。
人工养殖必须保证水质清洁,夏季要经常换水。
如果要养殖水蛭,最好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建养殖场。
池干高1.8米,水深1米。池塘的大小取决于养殖的数量。
出水口和进水口,池底可放置一些石头和树枝,供水蛭栖息和繁殖。
养殖水蛭时,要选择体型大、产量高的品种。
只有这样的水蛭才能带来比较高的经济效益。比如金钱蛭,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种。
最佳放养时间为每年春季。将于月底发售。
在水蛭养殖过程中,需要科学投喂。一般可选择浮游生物、动物**、内脏、螺肉等食物供水蛭食用。
喂食时要定时定量喂食。如果食物残渣过多,需要及时浇水,以免水质变差。
水蛭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在人工养殖时,由于密度比较大,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必要时需要增加一些增氧设备。
夏天要经常换水。高,需适时捕捞。
精选问答:
1、吸血水蛭怎么养殖?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产卵。
6、天敌与**的防治 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2、水蛭最新养殖模式?
1、场地: 挑选一个场地,将其改造成饲养池,并在周围装上隔离网。
2、密度:水蛭的养殖密度不宜过大,最多投放8万多条水蛭。
3、喂养:水蛭为杂食性动物,喂养时可投放螺类、贝壳、猪血等。
4、环境:水蛭喜温暖环境,它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30℃,平时需把控好周围环境温度。
水蛭养殖注意事项
水质:水源可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哪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以及周边环境无污染的地区。
空气: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会对池塘水质产生直接影响,但也会间接影响,比如有毒空气中的有毒物通过空气流动溶于水中,虽然不会造成水蛭的死亡,但会影响水蛭的品质。有的还会对水体的水质直接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硫溶入水中就会降低水的pH值,造成对水蛭的影响。
天敌: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