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雏鸭是先开水还是先开食?怎样开水和开食?
本篇技术知识说说“初生雏鸭是先开水还是先开食?怎样开水和开食?”的内容进行阐述,期待对大家有一些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刚孵出的小鸭,第一次饮水称开水,第一次喂料叫开食。科学地做好开水、开食工作,关系到鸭子以后的生长发育,也是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
(1)开水开水又叫潮口、点水或放水。要先开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14~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喜欢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有利于雏鸭消化道及整个机体正常活动,促进卵黄的吸收。
开水可将雏鸭连同鸭篓慢慢浸入水中,以浸没鸭的爪子为宜,让雏鸭在浅水中站立10分钟左右,雏鸭受冷水**,变得活跃起来,一面饮水,一面活动,生理上处于兴奋状态,促进新陈代谢,促使胎粪排泄。
如在水面上放少量浮萍,效果更佳,春末或秋初,当气温超过15℃时,可直接在冷水中开水,气温低于14℃时,要加点热水,适当提高水温。气温较低的早春或深秋开水时可往雏鸭身上喷少量温水,使其互相啄食水珠。
开水的另一种方法是,将雏鸭放在潮湿的篾席或塑料布上,在篾席或塑料布下面的四周垫竹或木条,使水不外流,然后向雏鸭身上喷洒温水,使雏鸭的绒毛上形成水珠,任其相互**。这种方法适于在气温低的早春或秋末进行。
(2)开食开食常在开水后15分钟左右进行。即开水以后让雏鸭梳理一下羽毛,身上干一点后再开食。
开食一般先在塑料布或草席、篾席上洒点水,然后放出雏鸭,饲养员一边轻撒饲料,一边吆喝**,引诱雏鸭啄食。最好是开食的第一天所有的雏鸭都能吃进一点东西,但不能吃得太多。
发现吃得较猛、较多的雏鸭要提前捉出,以免过饱伤食。对吃得很少或没有进食的雏鸭,也要捉出,单独圈在一起,圈得密一点,将夹生米饭拌点蛋黄,撒在雏鸭身上,吸引雏鸭相互啄食。
对个别仍不吃食的雏鸭,要单独喂点糖水或葡萄糖水。喂水的工具最好选择注射器,注射器头上套一根细橡皮管(可用自行车内胎上的气门芯),插入雏鸭食道内,以免糖水流入气管致死。
或者用滴管套上胶皮管代替注射器喂糖水。喂料时要撒均匀,撒得开,第二遍撒料时,要注意找空隙处投撒,使雏鸭采食时不致拥挤,以免互相践踏,使体质较弱的雏鸭也有机会吃到饲料。
开食的适宜时间,春鸭一般为出壳后24小时左右。夏鸭为出壳后18~20小时,秋鸭为出壳后24~30小时。
如果在开食前不知道雏鸭的准确出壳时间,或者已将不同时间出壳的小鸭混在一起,那就要根据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分群开食:一是看精神状态,对活泼好动、神态老练、并有求食行为者,可以先开食。二是看雏鸭脚上的表皮,凡脚胫和蹼上的表皮干燥收缩者,说明出壳时间已久,可以先开食,凡表皮细嫩,似在水中浸过一样湿润者,说明出壳不久,可以暂缓开食。
养鸭子不用每时每刻给它放足料给它吃。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各个阶段给鸭子的投喂方法。
饲养雏鸭的时候,还没有开食前,先饲喂凉开水,可以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增强雏鸭的抵抗能力,加快雏鸭对蛋黄的吸收,也可以让雏鸭尽早开食。
雏鸭的饲料投喂方法,采取少喂多餐。一周日龄以内的雏鸭,采食量不大,消化能力也不强,可以每两个小时投喂一次,晚上时间投喂两次到三次即可。
到了中鸭阶段,如果是放养状态的话,鸭子已经可以自主觅食,投喂次数可以根据鸭子自己的觅食量,考虑投喂一次或者是两次,这时候的鸭子可以直接投喂谷物等能量饲料。
如果是完全圈养模式,可以考虑大量的利用青饲料,这个时候的青饲料可以占整个饲料量的40%左右,这样不但可以补充粗纤维、粗蛋白,而且可以保证每天维生素的需要量,每天的投喂次数可以在三到四次。
成鸭时期的投喂次数可以比中鸭酌情减少,这时候的鸭子已经由生长转入育肥阶段,每天的投喂量为每只鸭子200~300克,可以增加块茎块根料(比如红薯)和动物性饲料(田螺等)。
这时候的饲料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配合部分青饲料,这样的目的就是尽快增膘育肥,达到早日出栏。
总结,养鸭除了农村完全粗放模式的饲养,其他的还是得讲究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从雏鸭到成鸭投喂次数依次梯减,投喂饲料量依次逐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饲料浪费,而且满足鸭子生长需要,让投入和产出有个更加好的比例。
由于雏鸭个体较小,体质较弱,一般雏鸭在出壳后24小时开始饮水,饮水的方法有:。
(1)往雏鸭身上喷少量的温水,叫雏鸭互相啄食身上的水珠。
(2)直接将雏鸭放在3厘米深的水盘中,使之边活动边喝水。
这样雏鸭受到水的**,会变得活泼起来,而且饮水也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和残余卵黄的吸收。
(3)在棚内铺一层塑料薄膜,将水均匀地洒在上面供雏鸭饮用。
日龄稍大些的雏鸭可用饮水器饮水。
无论采用哪种饮水方式,雏鸭的饮水中都应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恢复雏鸭体力,促进卵黄吸收。
雏鸭养殖越来越多,雏鸭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1)生长发育快鸭的日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雏鸭阶段是鸭一生中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所需的营养水平高。
(2)有卵黄囊刚孵出的雏鸭腹部有1个卵黄囊,重量约为10克,其作用是**雏鸭3日龄内的主要营养物质。健壮雏卵黄囊吸收快,生长发育快,而早开饮开食和适当供温,可促进卵黄囊吸收,弱雏卵黄囊吸收慢,生长发育迟缓,长大后多为残次鸭。
(3)调节自身温度的机能不完善雏鸭体温比成年鸭低2~3℃,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自身调节机能不完善,同时绒毛薄而疏松,皮下脂肪层尚未形成,保温性能差。(4)胃的容积小,采食量小雏鸭生长发育快,所需要营养物质较多,消化代谢旺盛,但是雏鸭的胃容积又很小,而且没有明显的嗉囊,故而采食量很少,所以雏鸭日粮宜精不宜粗,而且饲喂次数要多,做到少喂勤添。
保温,雏鸭在20日龄以内体温调节能力弱,需要保温,可以采用煤炉、红外线灯等加热器进行加温,育雏期间不同的日龄需要的温度不同,1—3日龄28—30℃,4—6日龄26—28℃,7—10日龄24—26℃将雏鸭饲养在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网床上。其优点是饲养密度比地面平养大,雏鸭不接触粪便,有利于防病。
但生长速度比地面平养慢,耗料稍多。网床可以是木制,也可以是金属、竹制等,要求网床坚固。
动物性饲料如蚕蛹、粪蛆、蚯蚓(切短)等须漂洗后伺喂,黄鳝、田螺等应切碎或捣烂成糜状饲喂,青伺料要切细伺喂。建议养殖户饲喂全价配合词料,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关闭门窗,每立方米空间使用**30~4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20克,用煤炉加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出残余气体),熏蒸消毒后,保证雏鸭进舍前至少有15天的空舍期。
在养殖鸭子的前期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种鸭的挑选。通常情况下最好能够选择肢体比较强壮,而且状态良好的公鸭作为种鸭。
并且要仔细观察这些鸭子的眼神,如果是比较明亮的话,那么就说明其健康是比较好的,一般农村里养鸭,第一波是在春季,撒秧前后,在家饲养至秧苗返青后邀入田中下水养殖。第二波鸭在端午节后养至中秋节,然后第三波养至过年。
最好两边各1排,中间放两排,当中留通道的布局。鸭笼的四周最好用竹木做成,具体规格为:每只鸭笼长2米、宽08--1米、高20--25厘米,其底板用竹片或铁丝网制成,网眼以顺利地通过粪便为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