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十一月种油菜晚不晚

2024-03-1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33 次
十一月种油菜晚不晚

  此篇文章内容说明一下“十一月种油菜晚不晚”的内容进行全面分享,希望对广大农友有几许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11月种油菜也不晚,因为油菜生长周期长,抗寒性强。晚播对油菜的生长影响不大。

  栽培油菜时,需要在土壤中施入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为油菜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

  11月种油菜也不晚,因为油菜抗寒性强,生长周期长。

  油菜播种过晚,收获时间会晚一些,但不会对油菜的生长造成太大影响。油菜移栽时,最好在每年10月下旬进行,以利于油菜生长发育。

  油菜是喜肥植物,对肥料的需求量很大。栽培油菜时,要在土壤中施足基肥。

  可选择施氮、磷、钾复合肥和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然后再翻耕。使土壤更加松软肥沃,保持油菜的正常生长。

  栽培油菜时,要在植株生长期施苔肥和**素,以加快油菜的生长,在油菜花期施施结实肥或磷酸二氢钾,使植株长叶多。绿化,促进油菜光合作用,定期追施硼肥,防止油菜开花不结籽。

  油菜不耐涝。养油菜时,如果土壤含水量高,植株根系腐烂,会引起油菜倒伏或早衰。

  降雨过大时,要在土沟中挖排水沟,保证沟水畅通,使油菜健康生长。


好文探索:2023年全国油菜秋冬种技术意见


  “白露”已过,油菜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今年油菜秋冬种形势总体较好,前茬作物生育期正常,种子质量普遍较高,有利于及时腾茬和播种出苗。

  但秋冬种期间,天气不确定性大。据气象部门预测,油菜主产区旱涝风险并存,华西秋雨偏早偏强,长江上游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多2—4成,可能出现区域性渍害。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持续,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伏秋连旱。

  今年,南方地区既要稳住夏收油菜播种面积,又要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抓住秋冬种这一关键时期、播种这一关键环节至关重要。各地要以“选良种、增密度、开三沟、强田管、防灾害”为重点,分区域(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分类型(水田、旱田)、分模式(稻油、稻稻油、稻再油),科学开展油菜秋冬种生产,确保种在适播期、一播保全苗,全力夯实明年夏收油菜丰产丰收基础。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及陕西汉中市等地,水田以稻油轮作为主,旱坡地以玉米、烟叶、杂粮与油菜轮作为主。该区域油菜播种季秋雨多,稻茬田油菜湿害较重,冬春季气温较高,旱坡地易发生春旱。

  油菜传统种植区应大力推广高油高产品种和联合机械直播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油菜新增扩种区要根据地形选择适当的栽培模式,稻茬田可采用油菜耐湿带状浅旋机播技术,破解播种难、出苗难问题。旱坡地可采用大壮苗免耕移栽技术,搭建高产苗架基础,提高油菜产量。

  (一)科学选种。水田应针对油菜播种季湿害严重,田间早熟禾、野燕麦等草害严重等问题,选用中早熟、耐渍、抗病、苗期长势旺、耐密植、抗倒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旱坡地应针对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差,营养元素易流失,易发生冬春干旱等问题,选用耐旱、养分高效、耐低硼的高产早熟甘蓝型油菜或芥菜型油菜品种。提倡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提前防控病虫害。

  (二)开好“三沟”。油菜收不收,关键看三沟,做好油菜田厢沟、腰沟、围沟配套是获得高产的技术关键。

  水田应在水稻下弯时提前开沟排水,厢沟、腰沟、围沟深度分别达到20—25厘米、25—30厘米、25—30厘米。旱地应结合播前耕整地做好三沟配套,厢沟、腰沟、围沟深度分别达到15—20厘米、20—25厘米、20—25厘米。同时,水田和旱地都应在地势较低的田埂处开挖缺口(宽35—40厘米、深40—45厘米),以便于排水顺畅。

  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均可参照此标准开沟。

  适期播种。该区油菜育苗移栽适宜播期为9月10日至15日,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

  如播期推迟到10月底,气温将大幅下降,易导致油菜缺苗断垄,需适当增加20%—30%播种量。对于根肿病易发区,可适当推迟播种,降低根肿病发生。

  适密播种。育苗移栽每亩大田准备苗床0.1亩,翻耕移栽密度0.5—0.8万株/亩,免耕移栽密度0.6—0.8万株/亩。机械直播每亩用种300克,无人机飞播每亩用种400—500克,亩保苗2—3万株。

  精细播种。育苗移栽苗床地要求厢面平整,土壤细碎,厢面宽1.3—1.8米,厢沟宽20厘米,围边沟深30厘米,中沟深20厘米。

  播种后苗床地可用多菌灵兑水均匀喷雾预防病害。机械直播应确保播种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0.5—2.5厘米。

  人工撒播,应坚持定量均匀早播,每公斤种子与5公斤颗粒**素混匀后,多次来回均匀撒播,播种后可用细沙土、土渣肥或细碎稻草轻微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

  育苗移栽每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钾4—5公斤、硼砂1公斤做基肥,并根据移栽后油菜田间长势,于根际表土追施氮肥或复合肥1—2次。机播、无人机飞播、人工撒播地块,一般每亩施**素2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钾肥8公斤、硼肥1公斤做基肥,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有机肥150—200公斤/亩,后期可根据苗情长势,叶面喷施水溶肥1—2次。

  (五)防治病虫。长江上游地区雨水较多,田间高湿易加重菌核病发生,是防治重点,可采用可选用咪鲜胺、氟唑菌酰羟胺、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菌核净、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适时防控。

  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出现抗性产生。云南西南部、川西平原等根肿病发生较重的区域,首选抗根肿病品种,如无抗病品种,可采取适当推迟播期、及时拔除染病植株等措施,减轻病害,防止病原扩散。

  如果田间虫害和草害发生较重,可分别参照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有关方法进行防治。

  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厢面覆盖干草木灰或干细土,加快降低田间湿度。

  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及河南南部等地区,以稻—油、稻—再生稻—油、稻—稻—油轮作模式为主。

  油菜传统种植区,应大力推广高油高产品种和油菜333、345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主攻提单产、增效益。油菜新增扩种区,特别是“稻稻油”“稻再油”三熟制区,要选择极早熟品种,破解茬口矛盾,确保适期播种,或采用育苗移栽、起垄摆栽技术,延长育苗时间,缩短油菜在田时间,减轻晚播影响。

  (一)科学选种。两熟制区茬口衔接时间充裕,应选择高产高油、耐密、抗病、适合机收、生育期在210天左右的中熟油菜品种。

  三熟制区茬口相对偏紧,应选择耐迟播、稳产、抗倒、生育期在180天左右的早熟油菜品种。江汉平原等根肿病较重的地区可选用华油杂62R、华双5R等抗根肿病品种。

  (二)三适播种。适期播种。

  长江中游油菜适宜播期为9月25日—10月15日,水田油菜播期不迟于10月25日,旱地油菜播期不迟于10月30日。短生育期早熟油菜应在10月20日至10月30日播种,避免早播,防止出现早花早薹。

  适密播种。水田油菜每亩播种300—500克,亩基本苗3—3.5万株,旱地油菜每亩播种250—500克,亩基本苗2.5—3万株。三熟制区播种350—500克,亩基本苗3—5万株。

  如播种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10月5日之后播种的田块,播期每推迟5天,亩播种量增加50—60克。土壤墒情不适宜或迟播时,可采用无人机飞播,亩用种量600—800克。

  适机播种。优先选用可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秸秆翻压还田、开沟、施肥、播种、**及封闭除草等多种工序的油菜联合直播机播种,水田和旱地油菜的播种深度应分别控制在1—2厘米和2—3厘米,翻耕深度分别控制在20—25厘米和25—30厘米。

  (三)精准施肥。推荐采用氮磷钾配比25—7—8的油菜专用缓释肥,水田油菜每亩施35—40公斤作底肥,旱地油菜每亩施25—30公斤作底肥,三熟制早熟油菜每亩施30—35公斤作底肥。

  进入越冬期前20—25天,对长势偏弱,出现明显落黄的田块,要抢墒追施**素,促进苗情快速转化,三熟制油菜可亩追施3—4公斤**素+3—5公斤氯化钾。对长势偏旺、薹高超过30厘米的,不宜追施**素,可亩施2—3公斤氯化钾防倒伏。

  (四)防治病虫。长江中游地区秋冬季降水偏少,跳甲、蚜虫、菜青虫等虫害可能加重发生,可加大种子包衣技术应用。

  如果田间病害和草害发生较重,可分别参照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有关方法进行防治。

  根据气象预测,长江中游将持续高温、降水同期偏少,干旱风险较大,应持续做好抗旱准备。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及时清理沟渠,千方百计开辟水源,适时灌水抗旱,要做到快灌快排、水不上厢,忌大水漫灌。

  同时,可结合抗旱灌水,亩追施**素5公斤和氯化钾2公斤,促进植株生长。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叶面喷施黄腐酸等抗旱保水剂或同类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植株抗旱能力。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前茬多为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在中籼稻和旱地油菜传统种植区,应大力推广高油高产品种和增密直播技术,确保油菜高产稳产。

  在晚粳稻油菜新增扩种区,可推广耐迟播高产高油品种和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减轻油菜晚播影响,促进油菜安全越冬。

  一季中籼稻、早熟粳稻及滩涂旱作区,可选择生育期适中、产量潜力大、含油率高的油菜品种,茬口较晚的中晚粳稻区,可选择耐迟播、抗寒性强的高产高油油菜品种。 发展油菜薹或打造油菜景观的地区,应选用专用油菜品种,提高目标产量和景观效果。

  建议在播种前晒种2—3天,杀灭种子表面病菌、提高种子活力。油菜根腐病、霜霉病较重区域,可于播种前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种,提高油菜成苗质量和抗性。

  (二)三适播种。适期播种。

  育苗移栽油菜一般在9月25日前播种育苗,10月底至11月初移栽。直播油菜在10月下旬播种,错过适宜播期下限的晚播区,应采取育苗移栽,以免寒潮低温,造成严重冻害。

  谷林飞播免耕套播油菜,可在水稻收获前后3天进行无人机播种。适密播种。

  直播油菜每亩用种300—500克,无人机飞播取上限值,并随着播期推迟,适当增加播种量,保证亩成苗3万株左右,晚播或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适当提高密度,以密补晚。移栽油菜亩保苗0.6—0.8万株,晚茬地块可采用“一穴双株”或“一穴多株”的方式,适当提高移栽密度。

  适机播种。推荐采用油菜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旋耕、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播种行距40厘米左右,播种深度1—2厘米。

  土壤墒情较差的田块,播种机后增加**装置,以便压实保墒。

  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应分别采用基肥深施和种肥异位同播技术,每亩施纯氮15—17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6—7.5公斤。建议采用油菜专用缓释肥(氮磷钾配比25—7—8)一次性基施,或按照基追比6︰4的方式施用复合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后期可结合菌核病防治,适当增施硼肥,提高植株生长活力。

  长江下游地区油菜苗期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需要重点防治苗期杂草危害。可在播种后1—2天用乙草胺进行封闭除草。

  如果封闭除草效果不好,可在油菜3—5叶期,用高效盖草能兑水防除禾本类杂草,用高特克兑水防除阔叶杂草。如果一次防除未达到理想效果,可在10天后再防除一次。

  要避开寒潮,以防产生“冻药害”。如果田间病害和虫害发生较重,可分别参照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有关方法进行防治。


精选问答:


  1、11月种油菜,什么时候收?

  11月种油菜,第二年5月收。

  十一月种植油菜不晚,因为油菜的耐寒性较强,且生长周期较长,种植油菜过晚,收获时间就较晚,但是不会对油菜的生长造成过大的影响,移栽油菜时,最好在每年的10月下旬时进行,便于油菜生长发育。

  2、土壤条件

  油菜是喜肥植物,对肥料的需求较大,养殖油菜时,需要在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可以选择氮磷钾复合肥料和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再翻耕一遍土壤,使土壤更为松软肥沃,维持油菜正常生长。

  2、12月种油菜可以吗?

  油菜最佳播种期应该是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油菜通常小雪播种,春分后收获。

  油菜花的最佳播种期是十二月份。

  要在气温适宜,湿地适宜的时候播种。

  油菜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进行播种,然后在春季开花、春末初夏收获,但有些地区也适合在春季种植油菜。具体的种植时间与地区温度和环境有关。

上一篇:母猪发烧不吃食 下一篇:尿素兑水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