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

2024-03-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81 次
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

  此篇经验会给全国农资人分解一下“玉米种植的六个步骤”的内容进行周详讲解,期待对各位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种植玉米的六个步骤是土地、种植、播种、密集种植、施肥和收获。土地整合:尽快准备耕作,及时土地整合,为适当的水分播种创造条件。

  种子选择:根据当地的光热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播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及时播种水分。

  密集种植:每亩幼苗密度为4500-5000株。施肥:适当施用基肥,提高土地力量。

  收获:玉米颗粒乳线消失。

  对于春季地块和春季旱灾易发地区,要尽快整地,充分利用土壤返浆水,及时**保湿。对于秋季地块,要及时**保湿。

  对于春季涝灾易发地区和低洼地块,要利用春季气温升高、风大等条件,尽快清理水分,进行翻耕干燥和垄断,确保及时播种。

  科学品种布局,根据各地光热资源条件合理搭配熟期。

  选择高产稳产、抗病抗虫、抗逆广适、资源高效、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查(认可)确定。品种成熟期应适宜,杜绝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

  在玉米结构调整区,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专用或粮食饲养的青贮玉米品种。注意**优质包装种子,提高出苗率和群体整洁度,防止苗期病虫害和地下害虫。

  根据当地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品种生育期,确定最佳播种期,使种子准确、种子均匀、肥料隔离、适度**、深度一致、土壤覆盖严密,及时机械播种水分,提高播种质量,努力播种保护幼苗。对于土壤水分适中的地区,机械沟、播种、施肥、**作业、垄断一次性完成,减少土壤搅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水分。

  对于土壤湿度高、地温低的地区,应提前分散土壤土壤水分,提高地温,适当播种或浅覆土,第二天**。对于土壤水分差或旱地,可采用膜覆盖、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播种技术,或实施垄沟平播、播种、免耕播种。

  根据品种特点和特点和实际生产情况,群体结构建立了合理的群体结构,为获得高产奠定了群体基础。

  在一般生产条件下,每亩大约有4000株幼苗。对于施肥水平高、土壤肥力好、水分适宜、灌溉条件好、整体生产条件好的地块,每亩幼苗密度可增加到4500-5000株。

  确保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足够的营养供应,通过向土壤施用基肥,有效培养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利于玉米种子的根系发育。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可以收获。

  1、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是大米和小麦的5-10倍。

  在所有主食中,营养价值最高,还含有核黄素等高营养成分。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远高于老玉米,特殊玉米的营养价值也高于普通玉米。

  2、玉米须含有粗蛋白、粗纤维、多糖和粗脂肪。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时期和品种发生了很大变化。总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在乳熟期达到最高,抽丝期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

  3、玉米皮主要成分中膳食纤维含量最高,但由于口感粗糙、水溶性差,大多导致浪费。

  秸秆粉碎回田,可被作物吸收利用。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矿物质营养可以缓慢分解释放。

  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和有机物可以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原料,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玉米秸秆作为饲料加工后产生的副产品粪便也是很好的农田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