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出菇期管理方法
此篇文章内容分享一下“羊肚菌出菇期管理方法”的内容进行细致剖析,期望对你们有一些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出菇期养护羊肚菌时,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2-18度之间,以免植株生长不良,并为羊肚菌提供散射光以加快其生长,并保证环境湿度。可在羊肚菌周围喷洒水雾,将空气湿度控制在65-85%之间。
羊肚菌对温度敏感。栽培羊肚菌时,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使羊肚菌的菌盖变薄。
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2-18度之间,以维持羊肚菌的正常生长。
羊肚菌喜光,但不耐强光。
栽培羊肚菌时,光照过强,植株会被晒伤。盖上遮阳网,为羊肚菌快速成熟提供漫射光。
羊肚菌适合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如果结果期环境太干燥,羊肚菌就会缺水,导致羊肚菌长势不好。
喷洒水雾,使环境湿度保持在65-85%之间。
出菇期养护羊肚菌时,要保证菇房通风。
可以每天早上开窗,让室内空气流通,让羊肚菌有2小时左右的通风时间,羊要通风。在胃菇上撒一层草木灰,补充养分,提高产量的植物。
精选问答:
1、羊肚菌二茬催菇方法有几种?
1、揭膜之后,菌丝环境中原始的氧气、二氧化碳平衡被打破,充足的氧气和低二氧化碳诱发原基形成,可以想象被捂了一个多月的菌丝突然接触到新鲜空气的爽快,活力迸发,进而进入生殖阶段;
2、黑色地膜作用下的另一个**因素是突然的光线**也将加速原基的形成;
3、正常的操作,在播种之后覆盖地膜,养菌阶段中的土壤水分持续走低,揭膜之后,进行一次大水催菇,菌丝在感知到充足水分时即可进入生殖阶段,扭结形成原基。部分地区雨水充沛,土壤湿度长期湿润,可省去浇水催菇一步。这就是地膜作用下的多效应**催菇策略,操作得当,原基发生量和成菇效果将明显增强。
催菇时间的掌握
催菇,是通过人为操作**,**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过程。催菇的判断有两个主要条件,内在的生理成熟和外在的环境适宜出菇之后菇子能正常生长,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实际都是菌丝可感知的。 首先是内在的生理成熟,及营养储备完成,有足够的营养可以**后续出菇。这个目前没有科学的数据衡量,通常以菌霜颜色开始轻微从白色变黄为准。其次是地温,菌丝发育及原基形成之前主要考察的温度为土壤温度,不同品种的原基发育温度需求有别,以六妹羊肚菌13号为例,当土壤温度(地表5cm)最高温达到8℃以上,持续7-10d,即可出菇。 催菇时间应在改时间点往前推15-20d。土壤温度与当地整体气温匹配,可通过调研往年的平均气温确定。
2、羊肚菌营养包吃不透能出菇吗?
:可以的,只是产量比较低 能哦养殖羊肚菌时,需要选择健康且无病害的菌丝进行栽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羊肚菌和杂草之间是共生关系,所以不能为其除草,以免羊肚菌减产,并且在羊肚菌出菇前,需要停止向其喷洒水雾,避免羊肚菌腐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