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河北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
这篇知识总结会给全国农资人分享“适合河北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的内容进行解释,但愿对各位农友们有一些帮助,赶紧收藏吧!
适合河北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有众信麦998、马兰1号、衡4399、邢麦6号、邯麦17、石麦18等。1、众信麦998:株型较为紧凑,株高为72.4cm,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
每亩对数36万,穗粒数39.9粒,千粒重42.6g。2、马兰1号:株型呈V字形,株高68.5cm,每亩穗数48.5万穗,穗粒数33.6粒,千粒重43g。
一、众信麦9981、植株特征: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中,植株株型较为紧凑,株高为72.4cm。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
旗叶宽大、上举,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
每亩穗数36万,穗粒数39.9粒,千粒重42.6g。2、生育周期:半冬性品种,生育周期为221.5天。
3、籽粒品质:籽粒容重798g/L、804g/L,蛋白质含量14.1%、14.8%,湿面筋含量31.1%、32.4%,稳定时间6.8分钟、7.2分钟,吸水率60.9%、59.9%,最大拉伸阻力63Rm。E。
U。,拉伸面积5cm²、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
抗病能力方面,中感赤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5、产量表现:2023-2023年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63.1kg/亩,2023-2023年度续试,平均产量为594.2kg/亩,2023-2023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79kg/亩。
二、马兰1号1、植株特征:株型呈V字形,株高为68.5cm。幼苗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
每亩穗数为48.5万穗,穗粒数33.6粒,千粒重43g。2、生育周期:半冬性品种,生育周期为239天。
3、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以及抗寒能力较强。抗病能力方面,免疫条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
4、产量表现:马兰1号的平均产量为707kg/亩。2023年6月,魏县前大磨乡种植的马兰1号小麦,平均产量为801.42kg/亩,马兰农场种植的马兰1号,平均产量为808.11kg/亩,石家庄市藁城区南楼村种植的马兰1号,平均产量为811.9kg/亩。
三、衡、植株特征:株型较为紧凑,株高为72cm。幼苗匍匐,叶片深绿色,分蘖能力较强,穗层整齐,熟相较好。
穗呈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每亩穗数45万穗,穗粒数33.9粒,千粒重39.5g。
2、生育周期:半冬性品种,生育周期为239天。3、籽粒品质:籽粒容重792.3g/L,籽粒粗蛋白含量14.58%,沉降值18.7ml,湿面筋29.2%,吸水率58%,形成时间3分钟,稳定时间2.8分钟。
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抗寒能力与石4185相当。抗病能力方面,2023-2023年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2023-2023年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
5、产量表现:2023-2023年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47.09kg/亩,2023-2023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24.56kg/亩。四、邢麦6号1、植株特征:抽穗前株型紧凑,抽穗后变披,株高为78cm。
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前期长势稳健,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较厚。穗呈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
每亩穗数41.6万穗,穗粒数36.8粒,千粒重40.5g。2、生育周期:半冬性中熟品种,成熟期比石4185晚熟1天。
3、籽粒品质:2023和2023年的检测结果分别如下,容重810g/L、816/L,蛋白质(干基)含量14.88%、15.36%,湿面筋含量33.1%、34.1%,沉降值28.6ml、28.1ml,吸水率59.7%、58.8%,稳定时间2分钟、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39E。U、100E。
U,延伸性17.8cm、15.6cm,拉伸面积38cm²、、24cm²、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中等,抗干热风能力,抗寒能力较好。抗病能力方面,中感秆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
5、产量表现:2023-2023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59.3kg/亩,2023-2023年续试中,平均产量为549.2kg/亩,2023-2023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20.1kg/亩。五、邯麦171、植株特征:株型偏紧凑,株高为81cm。
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旗叶小而上举,株行间通风透光好,穗层较整齐。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
每亩穗数46.9万,穗粒数33.5粒,千粒重40.7g。2、生育周期:半冬性品种,生育周期为242天。
3、籽粒品质:籽粒容重807g/L,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24.7ml,吸水率58.5%,稳定时间2.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205E。U。
,延伸性156mm,拉伸面积47cm²、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后期耐热能力一般。抗病能力方面,中抗条锈病和叶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
5、产量表现:2023-2023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11.5kg/亩,2023-2023年续试,平均产量为604.4kg/亩,2023-2023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05kg/亩。六、石麦181、植株特征:株型紧凑,株高为75cm。
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分蘖力较强,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呈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较为饱满。
每亩穗数45万,穗粒数34.4粒,千粒重38g。2、生育周期:半冬性品种,生育周期为239天。
3、籽粒品质:籽粒容重783.7g/L,籽粒粗蛋白14.16%,沉降值12.7ml,湿面筋27.8%,吸水率55.8%,形成时间1.7分钟,稳定时间1.2分钟。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
抗病能力方面,2023-2023年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条锈病、白粉病,中抗叶锈病,2023-2023年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条锈病、白粉病,中抗叶锈病。5、产量表现:-2023年冀中南水地组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39.49kg/亩,2023-2023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22.57kg/亩。
好文探索:“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产麦种”
河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又是华北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的地区,承担着压采地下水、修复生态环境的重任。近年来,河北大力发展节水小麦,从品种培育入手,探索节水与高产之间的平衡。
“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产麦种,实现少浇水、多打粮的目标。”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说。
他主持育成了河北省三分之一以上高产节水品种。其中,节水品种“马兰1号”最高亩产达到863.76公斤。
从育好种开始,河北省综合施策,走出了一条稳粮节水、高质高效的小麦产业发展之路。今年夏粮在晚播、秋汛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喜获丰收,“压舱石”作用凸显。
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右一)和同事在察看麦苗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抓节水品种培育创新 拧紧小麦生产“水龙头”。
河北是水资源短缺省份,因多年超采,形成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长期以来,河北的小麦种植较为依赖灌溉水,于是有了“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的俗语。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王国发说:“小麦品种决定着整个生长周期的耗水量,抓住了节水品种的培育创新,就从根本上拧紧了小麦生产的‘水龙头’。
河北作为传统小麦种植大省,在品种选育方面有着良好基础,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石家庄市农科院、邯郸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培养了一批长期从事节水小麦育种的专家。
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主持育成全省三分之一以上高产节水品种,他培育的节水品种“马兰1号”,今年夏收期间,在河北8块新品种展示田现场实收,平均亩产821.3公斤,最高亩产达到863.76公斤。
“马兰1号”还在山东、山西多个示范点种植,得到当地农民的称赞。
郭进考说:“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产麦种,实现少浇水、多打粮的目标。
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副所长乔文臣从事节水小麦品种选育工作已有20多年,和同事一道育成了26个节水系列品种。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草帽和布鞋长期陪伴,足迹遍布试验田间,这是育种人的真实写照。
乔文臣说:“看麦子的时间长了,麦子就像自己的‘孩子’。”。
聚焦高产节水目标,河北制定完善小麦品种选育、区试评价、抗旱鉴定、品种审定、品种推介等关键环节37项技术标准。
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在全国首次将节水性状列为“一票否决”指标。
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小麦正在收获。
“良法+良机” 发挥节水品种最优性能。
有了好品种,必须配套良法良机,才能将高产、节水特性发挥到最优。为此,河北加强生产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着力构建以品种为核心、良法良机相配套的技术体系。
在河北省产粮第一大县邢台市宁晋县的北楼下村,千亩核心示范区的节水小麦比对照品种平均每亩增产一百多公斤。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贾秀领说,除了种子好,运用“北斗导航+浅埋滴灌”栽培技术,也为小麦的节水节肥、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小麦播种机配套的拖拉机上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北斗导航和浅埋滴灌技术相结合,使得种子播得精细,灌溉时又节水节肥。
“安装滴灌后,庄稼能够更充分地吸收水肥,苗更壮了。
”宁晋县沃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立欣介绍,“浅埋滴灌一亩地投资200多元,一次铺管,可以用两季。不用开挖垄沟,也没了田间畦埂,我这5000亩地种出了过去5250亩地的收成。
这是宁晋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一个缩影。宁晋县农业用水量占全县地下水开采量的大头,针对这一现状,当地突出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节水治理。
宁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耀辉介绍:“全县打造了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30万亩,应用了固定立杆式喷灌、地埋伸缩式喷灌、微喷带式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联习说:“针对小麦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等12个关键环节,我们集成配套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精细播种等45项生产技术,制定120多项操作规程。
全国首创‘亏缺灌溉、限水栽培’种植模式,播后**、深松整地、‘一喷三防’等技术全国领先。”。
“速度调慢点,高度再低点,这样‘飞防’效果更好。
”在唐鑫的操作下,直升机底部的喷头喷出药雾,洒落到麦田上。这是小麦进入灌浆期,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利用植保直升机开展统防统治的一幕。
唐鑫是一名植保直升机飞行员。他介绍,这款直升机一次可搭载700公斤农药,在麦田上空10米左右高度喷洒,每10分钟左右起降一次补充药液,一个起降架次可喷洒2000亩农田,每亩用药是人工喷洒的三分之一。
施药时气流吹开麦苗,有效减少防治死角。
素有“冀南粮仓”之称的大名县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主产区,也是我国最适宜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的地区之一。当地小麦种植面积83.3万亩,其中优质麦60万亩,年产近41万吨。
大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庆田说,大名县以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为基础,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载体,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祥农合作社今年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这600亩小麦全部是优质强筋品种,我们与今麦郎公司签了回收合同。”合作社负责人武军祥说,“产量不错,还能卖出好价钱,公司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1元的价格收购。
隆尧县是全国知名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今麦郎集团是县域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今麦郎每年跟我们签订合同,由企业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高。
”武军祥说,销路有保障,种地更踏实。
这正是河北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大型加工集团、延长产业链的缩影。
目前,五得利面粉、金沙河挂面、今麦郎方便面在同行业中拥有较强竞争力,3家企业年加工小麦量相当于河北小麦总产量的两倍以上。
“目前,各地着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坚持市场导向,瞄准消费需求,着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订单生产为纽带、一二三产业融合互促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精选问答:
1、河北中南部小麦高产早熟品种?
1、马兰1号
马兰1号是非常高产的小麦品种,该品种由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和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连续2次实现了亩产1600斤以上的超高产纪录,品种具有超高产,矮杆抗倒、抗寒抗旱等特点。
2、冀麦765
冀麦765新品种属中熟优质强筋麦品种,品种很高产,亩产可以达到751.95公斤。该品种的节水性好,节水鉴定为1.1,达到“抗旱性强”标准。此外农艺性和抗逆性好,耐热性和抗寒性达到一级。抗病性好,对条锈病高抗,是高产稳产、可抗多种病害的新品种。
2、适合河北中南部种的高产麦种?
石麦18号
石麦18号是石家庄市农科院选育的小麦品种,它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等特性,生育期为239天,2023-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522.57kg,适合播种时间为10.5-15日。株型紧凑,株高在75cm左右,分蘖力强,穗层整齐,穗粒数34.4个。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