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钾肥难溶于什么

2024-02-2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32 次
钾肥难溶于什么

  这篇知识会给大家说明一下“钾肥难溶于什么”的内容进行细致分享,但愿对各位农资人们有少许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以磷酸二氢钾为例,不溶于(或不溶)醇、醚、苯等有机溶剂。钾肥全称为钾肥,是以钾为主要营养成分的肥料。

  常见类型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窑灰钾。


好文探索:土壤钾离子肥料元素促进光合作用


  1、钾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分布特点:。

  K2O:1、一般植物体内含钾量约占干物重的0.3~5.0%。

  2、植物体内的含钾量常因作物种类和器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含淀粉、糖等碳水化合物较多的作物含钾量较高。

  谷类作物种子中钾的含量要远小于茎秆中的钾。

  3、钾流动性强,能被反复利用。当植物缺钾时,优先分配到较幼嫩的组织。

  4、钾首先分布在细胞质内直达最适水平。过量的钾几乎全部转移到液泡中。

  5、钾在植物体内以离子状存在。

  2、钾在植物体内的营养功能及其缺乏、过量的症状表现。

  ①Reason:钾能高速透过生物膜,且与酶促反应关系密切的特点。

  (一)钾能促进光合作用(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改善叶绿体的结构。促进叶片对CO2的同化。)(二)钾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三)钾与蛋白质合成(对酶的活化作用)。

  (四)钾对细胞渗透作用的调节(调节胶体的存在状态,也能调节细胞的水势)。

  (五)钾与气孔运动(利于作物经济用水)(六)激活酶的活性(七)增强植物的抗逆性②缺乏时:缺钾时,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出现症状:双子叶植物叶脉间先失绿,沿叶缘开始出现黄化或有褐色的条纹或斑点,并逐渐向叶脉间蔓延,最后发展为坏死组织。单子叶植物叶间先黄化,随后逐渐坏死。

  坏死组织形成与腐胺积累有关。

  --植株生长缓慢,矮化。--下部老叶叶缘先发黄,然后变褐、焦枯。--有些作物叶片呈青铜色,向下卷曲,叶表叶肉突起,叶脉下陷。--根系生长不良,色泽黄褐。--种子、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差。--早衰。

  ③过量施用钾肥的后果:破坏养分平衡,造成品质下降。作物奢侈吸收,导致浪费。

  3、土壤中钾的形态与转化特点。

  ①形态:土壤中的钾以无机态为主。

  迟缓钾(矿物钾):占90%以上,长石、云母等原生矿物中。

  缓效钾:粘粒矿物层间中的钾。

  存在次生矿物中,占全钾2-8%。

  速效钾:土壤颗粒表面代换钾和溶液中的钾。

  ②钾的固定:土壤溶液中的钾或胶体表面吸附的钾进入粘土矿物晶层间,转化为非交换性钾的过程。

  ③钾的释放:矿物风化、人为的熏土、使晶层破裂。

  钾的淋溶损失在大多数土壤中钾的淋溶损失很少,粗质砂土的阳离子交换量低,钾损失得多。

  4、钾肥的主要种类、特点及施用。

  K2O表示是相对钾含量的标准表示法。

  氯化钾占世界钾肥总量的90%以上。

  1氯化钾(含K2O为60%左右)呈白色或淡**。易溶于水,肥效迅速。有吸湿性,久贮结块。

  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

  施用:可作基肥和追肥,不宜作种肥。配合施用有机肥或石灰,防酸化。一般作物尽量施用KCl,不用K2SO4,对忌氯作物和盐碱地不宜多用。2硫酸钾(含K2O为50-52%)。

  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

  施用: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

  施用于各种作物,尤其是喜硫作物:洋葱、韭菜、十字花科。不易施在还原性强的土壤上(水稻)。

  植物燃烧后的残灰。含钙、钾较多,其次是磷。

  以K2CO3为主,K2SO4次之。其中90%的钾为水溶性,是速性钾肥。水溶液碱性。

  施用:可作基肥、追肥及盖种肥。呈碱性,不能与铵态氮肥、腐熟的人畜粪**混合施用。盐碱土壤上涨生长作物的草木灰含大量NaCl,不宜做肥料。

  4生物钾肥:1、微生物:钾细菌2、富钾植物:稻草还田。

  5、钾可增加作物哪些抗逆性为什么。

  1、抗旱(钾离子增加提高渗透势。调节气孔开闭。促进根系生长)。

  抗高温(钾离子增加提高渗透势。调节气孔开闭。促进光合作用)。

  4、抗盐(稳定质膜上蛋白质,避免迟缓钾(无效钾)缓效钾。

  抗病(增厚细胞壁提高木质化。促进低分子转化为高分子)。6、抗倒伏(促进茎秆维管束的发育)7。


精选问答:


  1、(化学)请问有钾盐,钠盐,铵盐什么难溶或微溶的?

  还有K2Na[Co(NO2)6],K[B(C6H5)4],Na[Sb(OH)6]

  大部分铵盐易溶于水 只有少量如NH3MgPO4等 难溶

  KNa[Co(NO2)6]

  K[SbF6]

  不可溶钾盐矿物,主要是含钾铝硅酸盐矿物及富钾岩石,大多是以造岩矿物产于各种岩石之中,如长石、云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最常见矿物有:

  正长石 K[AlSi3O3],含K2O 16.5%

    单斜晶系,晶体常呈短柱状或厚板状。肉红色、浅黄红色,玻璃光泽,硬度6~6.5。正长石主要产于酸性、碱性和一部分中性火成岩中,如花岗岩、正长岩。也产于各种片麻岩和混合岩中,沉积岩中亦有分布。

  2.霞石 Na[AlSiO4],也含有K2O

    霞石在高温下形成Na[AlSiO4]和K[AlSiO4]固溶体连续系列,K[AlSiO4]分子的含量变化于5%~20%之间。国外已利用霞石生产钾肥。

    3.明矾石 K2SO4·Al2(SO4)3·2Al2O3·6H2O

    明矾石矿物属三方晶系,通常为细粒状、致密块状的**体,纯净者无色,白色,但常带浅**。玻璃光泽或土状光泽。硬度3.5~4,比重2.6~2.9。明矾石是中酸性火山喷出岩经蚀变后的产物,安徽、浙江等省广泛分布,产于火山岩和火山凝灰岩中。明矾石可制取钾明矾、硫酸钾等。

  在大学分析化学中我门将会遇到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醋酸铀酰锌钠,它就不溶于水中.

  复杂的钾盐,如:亚硝酸钴钠钾.

  高氯酸钾微溶

  下面是口诀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 , 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亚汞氯化银

  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

  氢硫酸盐和碱类

  碳酸磷酸硝酸盐

  可溶只有钾钠铵

  2、促进钾肥吸收的肥料?

  硅肥能促进钾肥吸收!

  硅肥被称为“植物调节性肥料”,能调节作物对养分的平衡吸收。不同肥料之间有拮抗作用,如偏施氮肥会抑制磷肥和钾肥的吸收,而硅肥能调节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平衡吸收,植株不容易出现缺素症。

   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并不会全部被植物吸收,有的挥发到空气中、有的被雨水冲走、有的被土壤固定,肥料的利用率会比较低。而硅肥能减少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可以提高农家肥和化肥的“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