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好养吗
此篇经验总结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享一下“蛋鸡好养吗”的内容进行说明,希望对你们有些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只要平时多努力,多学多看,蛋鸡就更容易养。三喂:早上早点喂。中午喂青料。晚上喂。
四不能:不同批次的蛋鸡不能同时喂。必须按照防疫程序进行防疫。不要养其他家禽。不要滥用药物。注:饲料营养全面。保持环境清洁舒适。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定期接种疫苗。
好文探索:科学性养鸡,而不再是感觉性养鸡!10大养鸡误区须知
蛋鸡养殖近年来逐步进入适度规模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虽然规模,群体,数量,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走向科学,合理,适合当下阶段蛋鸡养殖发展,但很多养殖者思想观念却存在一些偏差。
不足之处,欢迎联系小编,及时更正。
走访过很多蛋鸡场,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养鸡场,普遍有一个误区,认为设备好就可以养好鸡,这是一个误导,规模化养殖时代,设备的优良是可以节省人工,长期来讲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但大规模养殖,一定需要懂用设备养鸡的人来主导,结合优良设备发挥其优势,降低人力成本,控制好内环境,让鸡高产,稳产,这才是关键。否则再好的设备,也是一堆废铁,不能过分渲染设备的优势。
在一些社群内,包括走访一些终端蛋鸡养殖场,很多新建厂老板就会提到,我附近哪个厂子老板很厉害,养了好几十年鸡,经验非常丰富,据说从来没赔过钱,或者附近哪个养殖场老板是某对口专业大学毕业,经验很丰富,话里满是充满崇拜。
这时,我就会反问一句,经验这么足的话,现在养多少了多数都规模不会太大,很多人都是一个经验用几十年,再者,老养殖者,多数都不会对外说自己的失败经验。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经验只是过去,不代表未来,现在终端蛋鸡养殖场发展速度很快,20年前,养1000只鸡的思维,和现在养只鸡以上完全是两种思维,适度规模化时代,更多讲究的是科学性养鸡,而不再是感觉性养鸡。
某些高调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有些会过分渲染企业技术实力如何强大,例如跟某些强大禽病机构联合,企业内部有多少著名专家挂号,每年招了多少对口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等。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花式营销,管理鸡场,更多的是需要接地气的,长期养过鸡,懂鸡的生理习性,懂鸡的饮食起居,会综合防控,会调和厂子内部人员的人,鸡场离不开每天专业管理人员的巡视和观察,技术重要,但前提一定是有利于促进生产和经营为主。
现在有一部分外行业老板转型,想投入养鸡行业,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接触的也较多,多数老板都有一个误区,有点钱就可以干,小鸡多好养,添上水和饲料,灯一开,就等着下蛋呗,一天也没啥事。
出于专业考虑,这时我就经常会问,你准备了多少钱准备做多大规模你在养鸡行业混的优势是什么有技术有资金有销路一只蛋鸡,从建厂到下蛋收支平衡,一只鸡投入大概在70-100元不等,3.5年左右一个周期,平常的行情,一只鸡的盈利超不过15元,你的优势是什么稀里糊涂干肯定不行。老话说过,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投资就要看收益,已经过剩的行业,没有过人的优势,就不要进来浪费资源。
05用上最先进的东西就可以养好鸡。
有一部分老板还存在这方面问题,我这几年养殖效益好了,给鸡用的都是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一定可以带来最好的效益:包括设备,厂房,饲料等等,不问价格,不问优缺点,不问原理,不问适合于自身养殖场内部情况与否。
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外界宣传的最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养殖场的,要根据自身养殖场内部情况,合理化选择产品,合理性改善其养殖环境,养殖条件,养殖营养等,逐步综合提高养殖效益,不可盲目追求最好。
信息化的社会,更有很多灵丹妙药的宣传,需要广大养殖者自己加以辨别,过分营销渲染,让用户赋予过高期望,只会给自己的产品增加负能量,膏药好不好,鸡试了就知道,得鸡说话。不可盲目追求灵丹妙药,这点一定要引起注意。
特别是春秋,秋冬交替季节,鸡舍大密度饲养,通风不良,造成呼吸道**顽固,大群呈亚健康状态,管理不足或者其他应激状态下,极易引起大群发病。
肠道问题,鼠害问题,寄生虫问题,特别是肠道寄生虫问题,一定要引起大家注意,每年鼠害以及寄生虫问题,造成的隐形损失较大,这块是很不容易注意的,未来需要注意加强管理和综合防治。所谓肠道好,才是真正的养好鸡。
研究表明,85%二甲酸钾以完整形式过猪胃而进入十二指肠。甲酸盐在十二指肠的回收率为83%,空肠前段为38%,空肠中段为17%。
可见,二甲酸钾主要在小肠的前段发挥作用。其释放的钾离子还可以提高赖氨酸的利用率。
独特的抗微生物功能基于甲酸和甲酸盐的综合作用。甲酸盐阴离子在细胞壁外分解细菌细胞壁蛋白质,发挥杀菌和抑制细菌的作用,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无抗问题,目前正在行业间热议,目前有一部分养殖场开始尝试并运行,所取得效果还不错,但仅限于部分优质养殖场,广泛推广还需时日,存在一些阻碍等待解决。但是到**发生时,多数都会比较茫然,特别是很多长期从事饲养管理的技术厂长,对于**的合理化治疗和及时防治存在一定短板,而蛋鸡发病,一般能留下治疗的最佳时间也就是发病最初的3-5天,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化养殖场,一栋舍存栏都是几万只,潜在风险更大,一定要引起注意,保健与治疗是两种独立并存的思维,贯穿于蛋鸡养殖整个饲养周期,不可单一追求某一点。
09不注重连续性,凸出节点化某些阶段的重要性。
蛋鸡养殖,从育雏,育成,再到产蛋,淘汰,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要想让蛋鸡达到高产,稳产,得到一个良好的生产效益,每个节点都是重点的。小孩有句话叫3岁看老,蛋鸡有35天定终身,是有一定道理的,前期主要是内脏,免疫器官的生长,为后期良好的免疫应答和健全免疫系统发育打下坚实基础。育成期骨架,胫长,肌肉发育,羽毛丰满程度,性成熟,体成熟等达标与否,正常情况下,决定后期淘汰鸡体重和高产与否。产蛋期的高效成绩:高产,稳产,一定是需要除了前期优质的育雏与育成成绩外,还得配合产蛋期的稳定,优质的饲养管理和配套均衡的饲料营养,一定需要配合这两样,单一突出某一方面,效果都不会太好。而目前我在做一些市场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地区蛋鸡养殖者都会重视某一个或者两个点,单一凸显其重要性,这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注意,未来科学养鸡,一定要结合鸡的不同阶段生理习性,不同阶段发育情况,合理调整应对,方可做到高产,稳产。
精选问答:
1、蛋鸡一般养多长时间?
蛋鸡一般情况按照养鸡最大利润养500天左右。商品产蛋鸡一般育雏到30-50天,育成鸡到120-140天,产蛋期一年(360天),共计500天左右,根据淘汰鸡、蛋鸡产蛋率、鸡蛋市场情况,适时淘汰产蛋鸡,进入下一个循环。
2、一只蛋鸡可以养几年?
这是一个关于蛋鸡的经济有效利用期的问题。它受蛋鸡的生产性能、饲料与产品价格的制约,即产蛋性能高或料价低而蛋价高时,蛋鸡可多养一段时间,相反,则缩短饲养期。
实践证明,新母鸡(性成熟后第一年)性机能强,卵巢、输卵管等**活动旺盛,产蛋最多,以后逐年下降。其规律是,若拟第一年产蛋量为100%,则以后逐年递减15%~25%。 对商品蛋鸡,多采用全进全出制,只养一年,即利用到500(或505)日龄,用周龄表示,为72周龄。但也有饲养到76~78周龄的。这是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的办法,延长了第一年的产蛋期,以便有利可图。
一般来说,育成一只青年母鸡约需10千克饲料,开产后养到72周龄,约需40千克饲料,全程每只鸡约需50千克饲料。鸡的育成期一般为4.5~5个月。按1万只产蛋鸡的规模计算,产蛋期12个月,2年需饲养2万只青年鸡。如果产蛋期延长到14个月,则7年需饲养6万只青年鸡就够了,也就是说7年中可少饲养1万只青年鸡,这样就减少了育雏成本。
目前,一般蛋鸡只利用到72周龄,有的只到68周龄产蛋率就低于50%,当饲料价格较高时(如蛋料比低于1∶4),便无利可图了,继续饲养只能亏本。但也有的优秀鸡种,即使饲养到78周龄,产蛋率仍达60%以上,在蛋价较高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