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肉是什么
此篇农资文章内容会给广大网友剖析一下“龙眼肉是什么”的内容进行具体分享,期待对你们有所收获,开始你的阅读吧!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龙眼的干燥果肉。龙眼为常绿乔木,最高可达10米。
它的叶子长椭圆形。龙眼每年春夏开花。
其花多,呈白色,龙眼果期在每年夏季的6-7月,壳呈黄褐色。
龙眼肉,又称桂圆,是新鲜龙眼的干果肉。
龙眼原产中国,在我国主要产于云南、贵州、四川、台湾等地区。龙眼每年夏天成熟,外壳呈黄褐色或灰**,果肉呈半透明白色。
龙眼是热带水果,适宜在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栽培龙眼时,应种植在冬季无霜冻、背风向阳的丘陵山区。
最好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红壤土。而且要在土壤中施足基肥,以促进龙眼的旺盛生长。
栽培龙眼,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8-9月均需松土除草。应清除土壤中的杂草,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龙眼的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除草剂不能影响龙眼的生长。
栽培龙眼时,栽植后2年内需将长满的枝条剪短,使龙眼树冠形成圆头状,便于开花结果。
疏枝疏叶,提高植株间的透光性,使龙眼健康生长。
好文探索:龙眼肉
【中药名】龙眼肉longyanrou。
【别名】龙眼、元眼肉、桂圆、龙眼干。
【英文名】LonganArillus。
【药用部位】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的假种皮。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幼枝被锈色柔毛。
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5对,通常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偏斜,全缘或波浪形,暗绿色,嫩时褐色,下面通常粉绿色。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为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花小,黄白色,被锈色星状小柔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花瓣5,匙形,里面有毛。雄蕊通常8。子房2~3室,柱头2裂。
核果球形,外皮黄褐色,粗糙,假种皮白色肉质,内有黑褐色种子l颗。花期3~4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适宜生长于热带和**带气候。多栽培于丘陵地和园圃。
主产于福建、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7~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取肉去核,晒至干爽不粘。
或将采收的果实,去果皮及核,果肉直接晒干。
【药材性状】不规则块片或圆筒块片,常相互粘结成团,片长1~1.5厘米,宽1~4厘米,厚约1毫米。
棕褐色,半透明,外面(靠果皮的一面)皱缩不平,内面(紧贴种子的一面)光亮,有细纵皱纹。质柔润,有黏性。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
【功效与作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煎汤内服。或熬膏。或浸酒。或入丸、散。
用治心脾虚损之心悸、健忘、泄泻、水肿等。气血不足而致失眠、崩漏、经行眩晕。肺阴亏虚、肺失润降而致干咳、痰少黏白、声音嘶哑、口干咽燥等。临床用于滋补、内耳眩晕、消化系统**及冠心病等。
【药理研究】抑菌。镇静和健胃。抗疲劳。提取液能抑制小鼠脑(肝)的MAO-B活性,有抗衰老作用。水提液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水煎液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葡萄糖26.91%,含酒石酸、蔗糖、脂肪、酸类、胆碱等成分。另含多种维生素。
【使用禁忌】脾胃有痰火及湿滞停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忌服。**,尤其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等。
因其葡萄糖含量较高,故糖**病患者不宜多服。
【配伍药方】①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仲: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人参、木香(不见火)各15克,甘草(炙)7.5克,上口咀。
每服12克,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济生方》归脾汤)。
②大补气血: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30克,入白糖3克,素体多火者,再入西洋参片,如糖之数。
碗口幂以丝绵一层,**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赢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冲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
**临盆,服之尤妙。(《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③治妇人产后浮肿:龙眼肉、生姜、大枣。
合煎汤服。(《泉州本草》)。
④治脾虚泄泻:龙眼肉十四粒,生姜三片。
精选问答:
1、龙眼肉能腌制吗?
龙眼肉可以腌制,可以烘干或晒干。将鲜龙眼在沸水中煮一下,捞起晒干就成了龙眼干,剥壳去核就得龙眼肉了,亦即桂圆肉。
也可以将鲜龙眼放在太阳下晒成“龙眼干”,然后再去壳去核才成为龙眼肉。
2、肉的读音?
ròu的读音是“róu”。在汉语拼音中,“ròu”是“肉”的正确读音。它由字母r和ou组成,表示第一声(平声)。在中文中,“肉”是常见的食物之一,具有多种种类和烹饪方式。同时,“肉”还有多种义项,可以指人体中的肌肉、兽类的筋肉,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些物体的柔软度和质地。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