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是海鱼吗
这篇农资文章内容会给农友们分析“石斑鱼是海鱼吗”的内容进行精细分享,期待对广大农资人有所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石斑鱼有海鱼和淡水鱼鱼。海洋石斑鱼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
它们喜欢栖息在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砾石和珊瑚礁底质海域。一般来说,它们不成群。
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而淡水石斑鱼则可生长在淡水中。中国西部的岷江水系和长江支流也有一种本土石斑鱼,但体型相对较小。
好文探索:石斑鱼: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收集自网络(红厨网、惠农网等)。
石斑鱼泛指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属鱼类。它属于辐鳍鱼纲,身体肥厚,口部大,并不适宜长途迅速游泳。
石斑鱼体型相当大,身长可达一米以上,体重超过一百公斤也不足为奇。不过石斑鱼的种类颇多,体型大小也各有差别。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
石斑鱼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食鲜活动物。
石斑鱼是暖水性底层鱼类。
主要栖息于底质为岩礁或珊瑚礁海域,喜在礁间缝隙或洞穴中躲藏。肉食性,凶猛,主要摄食小型鱼类、头足类、甲壳类等。
有自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者常被个体大者吞食。摄食后即回洞穴或缝隙隐蔽处静息。
一般分散不结成大群,盛夏移向近岸,冬季移向深水,不作长距离洞游。广盐性,盐度在10‰以上皆适于生长。
最适温度22~28℃。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有性转变现象。
即同一尾鱼的一生中,低龄时期为雌性,随年龄增长逐渐转为雄性。赤点石斑鱼一般体长27.0~30.0厘米、体重0.7~1.0千克为性转变时期。
雄鱼多为4~5龄以上的高龄个体,体长26.0厘米、体重0.5千克以下无雄鱼。雌性生物学最小型体长23.0~24.0厘米、体重0.5~0.6千克。
巨石斑鱼体长65.0~75.0厘米为性转变时期,体长75.0厘米以上全为雄性。生长速度因种类而异,分布于中国海区的种类以巨石斑鱼体型大,生长快,属于濒危的名贵物种。
石斑鱼究竟有多名贵,我们先来看几条关于南海石斑鱼的新闻:。
2023年5月1日,北海渔民在北部湾海域作业时,捕到一条230公斤的大石斑鱼,一家海鲜餐馆以5万元收购了这条石斑。2023年1月1日上午,海南省琼海博鳌镇一渔民在博鳌港捕获一条260多斤龙胆石斑鱼,当地一家饮食连锁企业以元高价采购到店。
类似天价石斑鱼的新闻有很多,这些都足以说明石斑的珍贵与美味。
石斑鱼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因而石斑鱼的价格普通较高。
而石斑的种类也有很多,共163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36种最为珍贵的石斑,请往下看:。
鞍带石斑鱼,学名中巨石斑鱼,俗称龙趸、龙胆石斑、花尾龙趸、猪羔斑、枪头石斑鱼、倒吞鲎、鸳鸯鲙、紫石斑鱼等,为暖水性海洋底层鱼类,它呈长椭圆形,侧扁,口较大,鱼头部、体侧及各鳍均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点,为大型名贵食用鱼类。是石斑鱼中体型最大的种类,故也称为“石斑之王”。
龙趸大多生活于热带、**带的珊瑚礁海区。除了在我国西沙、南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外,国外在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亚,北达**南部等海域也有分布,被东南亚地区推为四大名鱼之首。
龙趸在天然海域,成鱼一般体长60厘米~7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达100千克~160千克以上。
龙趸是海洋中的一种名贵珍馐,野生品种体重一般在三四十斤以上,而人工养殖的石斑鱼一般只有1-5斤的为多。
野生龙趸鱼多藏于珊瑚礁中不轻易露面,生长较为缓慢,体型超过60厘米的龙趸鱼更是已经在海里生活了超过20年,灵性十足,非常难以捕捉。它的药理功能不俗,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争****。
龙趸的肉质上乘,营养丰富,味道好于一般石斑鱼,能做多种海鲜佳肴,货源稀少、售价昂贵,在广州市场,每公斤**价高达190元左右,酒家食肆更卖到200多元,但仍受人们青睐。
2023年,马来西亚当地渔民捕获一条重达400斤的龙趸,随后以1.1万令吉(相当于人民币万)的价格卖给一家食肆华人东主。
虽说此鱼体型较大,但从以上价格来说,龙趸是一种比较名贵的鱼类。
龙趸是广东地区的叫法,是石斑鱼中体型较大的,分布于菲律宾和中国南海一带。
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被东南亚地区推为四大名鱼之首。
野生龙趸鱼常年生活在深海环境中,较少受到污染,并且以鱼虾为食,是掠食型肉食性鱼类,体重一般在三四十斤以上,而人工养殖的石斑鱼一般以1~5斤的为多。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使得龙趸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高档宴席必备之佳肴。
▲野生龙趸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保护,此外野生龙趸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市场上龙趸基本上都是养殖的。
野生龙趸鱼多藏于珊瑚礁中不轻易露面,生长较为缓慢,体型超过60厘米的龙趸鱼更是已经在海里生活了超过20年,灵性十足,非常难以捕捉,只有少数有经验的渔民出尽法宝才能偶尔捕到,即使在沿海地区也是罕见的食材。
旧时候,龙趸鱼在福建、广东等地区是逢年过节才能尝到的珍品,这还只限于比较宽裕的家庭。
即使到了物质条件丰裕的今天,大条现开的龙趸依然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吃龙趸已然成为了广东、福建地区的一种最高的待客礼遇。
龙趸的肉质爽脆而清甜,味道佳。
鱼表皮的胶质丰富。鱼鳞生在表皮之内,形成了「皮包鳞」,这是龙趸的一个特点。
龙趸由于巨大,肉粗皮厚,要会烹饪才行,不然吃起来皮咬不进,肉粗而无味,完全浪费了这美味珍馐。它的皮很厚重,是胶原蛋白最丰厚的部分,若是大龙趸的皮,一块起码足5厘米厚,犹如晶莹剔透的半果冻状胶质,滑溜溜的香,夹起来还会自己微微颤动。
不过龙趸皮不以嫩滑见优,而以爽韧取胜,故烹制时要讲究火候,过火会有粗糙之感,烹调恰当则成美味佳肴。最好选用浓汤汆煮,在吊出龙趸鱼特有鲜香味的同时又不会因过分烹煮而让鱼肉过柴,影响口感。
要是嫌鲜吃胶质太重,还可以将它晒干之后再重新浸发,口感烟韧弹牙,而且还会有股甘香味。以前的广东有道经典菜,叫做“昆仑鲍脯”,以龙趸皮口、禾麻鲍烹饪而成,据说食味一绝。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龙趸肉」,大多数是急冻的冷冻肉。餐厅**后若适当解冻,用来清蒸,味道非常好。
▲急冻龙趸肉由于肉身厚,只要解冻得法,味道不差。
鱼腩是龙趸最为鲜嫩的部位,基本上一条龙趸上桌,龙趸腩是第一时间受到重点攻击的对象。
若是把它放入事先熬好的浓汤里汆烫一下,那就更加美味了,汤汁爽滑的口感配上爽口弹牙的鱼肉令人垂涎,即使滚烫,吸着凉气撮着牙也要不停的往嘴里放。稀里哗啦、狼狈不堪的吃完一碗,抿着因为粘上大量胶原蛋白微微发粘的嘴唇,瞬间觉得人生完满了。
不过对于资深老餮来说,其实龙趸肉不过是等闲,真正会吃的,是龙趸身上的“五天王位”。香港资深食家唯灵说过,龙趸越大越好吃,过50斤的最好。
大龙趸身上有五宝,一是颈骨,二是扣,三是肠,四是翅,五是下巴。以前大酒家一贴出大龙趸的水牌时,立即就有资深食家第一时间来派人下订。
最好吃可算是龙趸扣、龙趸肠和龙趸颈骨。要知道,龙趸头对下的第三节到第五节颈骨,骨髓香滑,还有滋补的妙用,是很多香港富豪都会指定的滋补品,据说有养精益气的功效。
龙趸肠爽脆过人,又有丰富胶质,爆炒做汤都别有一番风味,与龙趸皮并称孖宝。以前在老式海味干货铺还偶尔可以见到有干货出售。
不过由于缺乏老师傅晒制,龙趸肠已经几近绝迹失传。
龙趸扣,据大厨透露说,它其实是龙趸的胃部,非常爽脆,又有丰富胶质,尤其对关节有好处。
至于鱼翅和龙趸下巴,由于龙趸本身就是厚肉鱼,所以鱼翅和下巴都是厚厚的连皮带肉,富胶质,脂肪含量又轻,嫩滑可口之余,还一次性能吃到三重口感,堪称一流。
1、要选鱼身、嘴和尾完好无损伤的。(损伤是由搏打、撕咬形成,证明在玻璃池待售时间长了,授氧也长了)。
5、尽量选购鱼腩,或鱼腩附近部位。
虾头入油锅煎炸至金黄,此为“龙头”,连皮的龙趸肉酿入虾胶先煎后炸,龙趸皮酥脆而有韧劲,虾胶鲜甜爽口,微作弓起状的造型,形象生动地成了披着黄金甲的“龙身”。
将龙趸的背肉均匀切片,厚度适中,上面铺上一层萝卜丝、青椒丝作为点缀,鲜香嫩滑的味道夹杂着干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豆腐上放了大**的龙趸肉,龙趸鱼块新鲜,肉质肥美,入口甘香丰腴,带有海鲜的甜味,味极香浓,令人回味无穷。
海红斑,也叫红斑鱼、石狗公,赤点石斑,俗称红斑、海红斑,是一种深海鱼类,由于身有红斑,故此得名。
海红斑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广东沿海产量较多。主要分布在深海区域,香港、广东一带酒店常利用其制作高档菜肴,其体中长,侧扁,色彩变异甚多,通常呈褐色或红色,带有条纹和斑点。
海红斑鱼肉细嫩,营养价值丰富,是嵊泗海珍著名特产,素为中外美食家们推崇。
海红斑是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肉质鲜美,清蒸或煮姜丝清汤均宜。
香港有活鱼作海鲜**,是香港出售的石斑中最昂贵的。能在庞大的石斑家族中脱颖而出、跻身“四大鱼王”之列,和它喜庆吉祥的大红色外表是分不开的。
海红斑色泽红艳瑰奇,头、背较深,腹部颜色较淡,加上外皮富含胶质比一般鱼要厚韧一些,当蒸熟后搁在盘里,表皮没有破绽而颜色更加鲜丽。
二、海红斑为什么这么贵1、因为海红斑是深海鱼类,捕捞比较困难,而且产量不是很高,海红斑的价格是比较昂贵的。
常见的海红斑鱼肉的价格一般维持在270元一斤,在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浮动,比如在靠近海洋的地区,海红斑的价格就会便宜一些,在内陆地区还红斑的价格相对昂贵一些。在一些地区,海虹斑也会人工养殖,这些人工养殖的海红斑价格会相对便宜一些,基本维持在80元一斤。
2、海红斑富含蛋白质,还含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和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非常有效果,可以保护身体提高免疫力。
三、海红斑的做法1、清蒸海红斑常见的海红斑做法一般是清蒸,只需要将海红斑的内脏和外皮清理一下,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葱花和姜丝清蒸。
清蒸之后的海红斑味道比较鲜美,鱼肉细嫩,非常适合大多数人食用。2、红烧海红斑海红斑洗干净,把肚子的黑膜刮干净。
把鱼切2段,用1茶匙盐和2茶匙料酒腌10分钟。姜切片,葱切葱花备用。
热油锅,把姜片爆一下。把鱼用水冲洗一遍,用厨房纸吸干水分,然后放入锅里煎。
翻面再煎一会,把生抽、糖和料酒调匀,倒入鱼身上,盖上盖子中小火烧8分钟,迅速撒上葱花,再虚焖2分钟即可,咸香滑嫩。
驼背鲈,俗称老鼠斑、鳘鱼、扁鮨,也叫青斑,是鮨科驼背鲈属动物,老鼠斑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其体扁平,身体白色,布满黑点,成鱼体色较深,体上斑纹特别明显。
老鼠斑的鱼皮胶质比较丰富,肉多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颇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
老鼠斑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是为海产品的名贵鱼之一,在市场上的价格特别昂贵,它既是一种高级观赏鱼类,也是一种高级食用鱼类。
一、老鼠斑原产地在哪老鼠斑色彩艳丽,行动缓慢,具有抢食性。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为海产品的名贵鱼之一,是一种高级观赏鱼类,又是一种高级食用鱼类。
老鼠斑标准规格(大)6公斤以上,(小)2公斤以上。其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印尼、澳洲、帕劳、关岛、新喀里多尼亚等海域。
二、老鼠斑为什么价格那么贵1、老鼠斑的市场价格大约在800~1000元左右一斤。石斑鱼价格的关键因素是口感好、营养高,其口感和营养多年来已在渔民和食客中形成共识,比如红斑、老鼠斑是公认的最好的一级石斑鱼,价格也最高,卖相好、大的红斑售价可以达到每斤300元,甚至400元以上。
2、老鼠斑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其体扁平,背鳍棘10枚,无大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体白色,布满黑点,成鱼体色较深,体上斑纹特别明显,色彩艳丽,行动缓慢,具有抢食性,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为海产品的名贵鱼之一,在市场上的价格特别昂贵,它是一种高级观赏鱼类,又是一种高级食用鱼类。3、老鼠斑别称青斑、鰵鱼、驼背鲈等,为鮨科驼背鲈属鱼类,因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身体为**油色,黑色斑点布满全身,让人感觉很喜庆,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的礁石地区,能长到50厘米。
4、老鼠斑的蛋白质含量充足,没有细骨,吃之真有“无骨一口爽”之感。老鼠斑含有大量磷质、碘质以及维生素等,多吃有益补充营养。
青斑又称斜带石斑、点带石斑,青鳍、泥斑,因体色呈青褐色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等**带、热带地区,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没有小刺,老少皆宜。目前我国产出的青斑鱼除在国内鲜销外主要供出口,为名贵鱼类。
青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体侧有5条斜纹,具有橙红或红色斑点。另外除了尾鳍具斑点外,其它各鳍均为灰褐色。
青斑属于名贵鱼类,肉质肥美,极为鲜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深受食客的喜欢。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会把老鼠斑也称作青斑。
青斑产地在哪青斑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带、热带地区,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之一。青斑是海鱼吗青斑是海鱼。
青斑鱼,属鲈形目,为触礁性海洋鱼类,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体侧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仅尾鳍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仔稚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等,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
但由于捕捞和养殖的产量都较高,所以价格相对亲民,一般为80元/斤。
青斑要和石斑鱼有什么区别1、栖息地不同青斑鱼常栖息于沿海各地岛屿岩礁附近,而石斑鱼生活在海边石头缝隙。
2、体型不同青斑鱼,体长椭圆形,头较大,大于体高,体表颜色鲜艳有光泽,暗色横斑。而石斑鱼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常呈褐色或红色。
3、价格不同通常青斑鱼要比石斑鱼价格要略贵一些。青斑鱼怎么做才好吃青斑鱼的做法可谓是多种多种,常见的有红烧和清蒸等等,现将红烧青斑鱼的做法简单分享给大家:1、食材:青斑、姜、葱、生粉、生抽、老抽、盐、耗油2、制作:(1)将青斑鱼清洗干净后去鳞。
将鱼切成块装,然后用适量的盐抓一下。(2)加两勺生粉拌匀,将葱切段、姜切丝备用。
起油锅,大火,将鱼入锅煎,把鱼块煎至两面金黄、(3)待鱼煎好后,加入生抽,老抽蚝油、姜以及清水,稍微煮2分钟。(4)起锅前加入葱段炒匀就可以上菜了。
青斑鱼肉质细嫩坚实,肉多刺少,脂肪含量低,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而且其价格不贵,做法多样,味道鲜美。
棕点石斑鱼,俗称老虎斑,身体**至浅褐色,以金**最靓,老虎斑是有名的石斑鱼,这种海产鱼类,分布在热带海域,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带海域,因为那里阳光充足,而且有丰富的食物资源,给它们的生长发育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产出的老虎斑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市场效益非常高。
老虎斑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
老虎斑是石斑里的普通品种,鱼皮较厚,头腩丰满,多肉爽脆,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在市场中比较常见。
一、老虎斑产地在哪老虎斑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地都有分布,体型比较大,颜色为浅褐色,国内许多消费者将其作为了美味食用,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养殖,而且产出的老虎斑品质非常不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铁、钙等营养,有很好的美容养颜效果,市场需求也是非常高的。
二、老虎斑养殖前景分析1、养殖效益高从老虎斑的养殖情况来看,是珍贵的水产品,市场价格卖得比较贵,一般卖40元一斤以上,鱼肉的品质上乘,而且可食用率高,养殖效益很不错。2、营养价值高老虎斑是出了名的珍贵鱼肉,含有大量的氨基酸、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比普通鱼肉价值高许多,有美容养颜的作用,现在深受消费者喜欢。
3、饲料利用率高老虎斑过冬的时候,都会自己主动摄食,而且大多数养殖户知道老虎斑喜欢的食物,可以针对性的投喂,提高老虎斑的育肥速度,老虎斑的饲料利用率高,可以产生非常高的市场价值。
玳瑁石斑鱼,俗称金钱斑、、花头梅斑、花狗斑,因其体表的斑点呈六角形,如同钱币一般而得名。
金钱斑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至澳洲。台湾各地皆有产,以澎湖产量较多,且澎湖出产的金钱斑是公认的最上品。
金钱斑体长,呈椭圆形状,侧扁而粗壮。其头部、各鳍乃至全身一般呈淡黄、淡白或浅红色,其斑纹一般呈六角形或圆形,分布密集,反使全身呈现网状图案。
金钱斑的腹部在胸鳍基部前方具2条暗色带。胸鳍斑点不甚显着。
金钱斑是一种高端的食用鱼类,其价格昂贵,肉质雪白细嫩,十分鲜美,是为鱼中上品。
烹饪方式很多,不过做法越简单,越能品尝到极致的鲜美。
金钱斑对海域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恒温、光照充足、水藻含量多的海域,金钱斑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而且进食繁殖速度快,现在太平洋、澳大利亚、海南、福建、辽宁沿海等地都有分布金钱斑,这种优质海洋鱼类,肉质为白色,味道鲜美,食用的口感相当不错。
珍珠龙趸又称沙巴龙趸、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公)与老虎斑(母)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其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花纹呈斑斓状,十分好看。
肉质鲜嫩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可以用砂锅烹煮,或者是生炒,还可以把珍珠龙胆石斑鱼煎成酥酥脆脆的龙虎斑酥,比一般的龙胆石斑,口感更加软嫩有质感。
目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商品鱼在早两年利润吸引下,大量养殖户涌进该市场,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也有所下降,一斤左右的珍珠龙胆市场价格在50元/斤以上,一斤半以上的珍珠龙胆鱼市场价格在45-50元/斤左右。
珍珠龙胆石斑鱼其实就是珍珠龙趸石斑鱼,是由龙胆石斑鱼与老虎斑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又叫做龙虎斑或珍珠斑。
珍珠龙胆石斑鱼产地主要在海南,目前珍珠斑占据海南石斑鱼养殖量的70%,是国内养殖产量较高的地区,其它省份,如广东、福建、广西等有引进养殖,但规模产量不大。
珍珠龙胆石斑鱼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显现杂交优势,商品鱼市场价格好,也可以做为观赏鱼,市场前景广阔。
珍珠龙胆石斑鱼最适水温24-30℃,因其杂交优势,遗传继承了老虎斑抗异性强和龙胆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可在池塘、网箱、工厂化等模式养殖,是目前国内人工育苗和养殖量最大的石斑鱼品种,约占石斑鱼产量的70%左右。
珍珠龙胆石斑鱼由于利润高,吸引了大量养殖户涌进该市场,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也有所下降,一斤左右的珍珠龙胆市场价格在50元/斤以上,一斤半以上的珍珠龙趸鱼市场价格在45-50元/斤左右。
东星斑因其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而被称为“星斑”,是深海鱼。东星斑也叫做七星斑,或者是豹纹鳃棘鲈,原产于中国东沙群岛,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部,野生的东星斑主要生长在100米以下的深海中,由于污染少,且生长时期长,需要几十年左右。
目前东星斑广泛分布在非洲、**、澳洲、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及中国。这种鱼颜色艳丽、体态富贵优雅,在普遍长相怪异的石斑鱼家族中,算是颜值非常高的品种了。
东星斑颜色丰富,有蓝色、红色、褐色、**等品种,其中以红色为最佳,红中带黑次之,略带粉色和通体黑色最次。东星斑的体形比一般石斑鱼要小和长,其头部细小,肉多且颜色雪白,十分鲜美。
口感劲道,深得食客喜爱。
自从东星斑被列为受保护的鱼类后,**已经严厉禁止人们捕抓这种鱼,因此东星斑已经成为稀有品种的鱼类。
因为东星斑的价值不菲,市场上经常有用其它的红色斑点鱼代替出售,如燕尾星斑。燕尾星斑产量较多,捕获后容易死亡,故鱼贩多会冷冻出售,价钱比东星斑便宜。
它的肉质比东星斑要寡淡不少,尾巴较短且左右叉开,而东星斑尾巴则扁平如扇子。
东星斑有养殖的,最近几年,随着特种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东星斑的养殖逐渐火爆。
东星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体色艳丽。
东星斑为雄雌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 雄性明显少于雌性,人工养殖东星斑,种苗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东星斑野生和养殖的区别是什么。
野生的东星斑攻击性是很强的,靠捕食海中的其他生物为生,是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而养殖的东星斑,由于食物充足,攻击性较弱,且食饲料,并没有那么凶猛。
野生的东星斑颜色是比较鲜艳亮丽的,但是人工养殖的东星斑,色泽则要偏淡,身体“惨白”,并且身躯也比较肥硕,没有野生东星斑那么细长。
野生的东星斑需要自己捕食来维持正常生活,运动量大,所以肉质更为紧实。
而养殖的东星斑由于有人工投食,运动量较少,所以肉质较为松散,但是也非常细嫩。
人工养殖的东星斑一般在120-150元/斤,野生的东星斑由于数量少、捕捞和保存难度大,价格则要更贵,且现在不能随意捕捞。
蓝点石斑,又名莹点石斑,俗称西星斑。
西星斑也叫泰星斑、西星斑、帝星斑,学名蓝点鳃棘鲈,最显著特点是身上斑点为蓝色。西星斑身上布满蓝色或黑色斑点,整体呈褐色或灰绿色,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
西星斑幼鱼常出现于潮池中,偶尔还会进入河口区,成鱼栖息于礁石斜坡、礁沙混合区及海藻繁盛区。西星斑的星点大而圆浑,外皮较厚,加上肉质结实,故一般是起肉炒球、斩件纹煮为多。
一般来说,西星斑1条大概有3斤左右,市场报价每斤约400元。
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东星斑与西星斑的区别:。
1、东星斑的星点较西星斑小,身体色泽较西星斑多。2、西星斑尾鳍后缘呈白色,接近后缘的地方有黑色纵带。3、东星斑价格昂贵,远超西星斑。
西星斑也叫蓝点石斑,全身布满蓝色黑边圆点,其外皮较厚,肉质结实。东星斑又叫七星斑,因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像天上的星星,所以被称为“星斑”,至于“东”字,是由于其产自中国东部的东沙群岛。
西星斑的外形跟东星斑一样,但是它的颜色和东星斑不同,东星斑是红色,西星斑是淡绿色。 东星斑的星点较西星斑小,身体色泽较西星斑多。西星斑尾鳍后缘呈白色,接近后缘的地方有黑色纵带。
东星斑价格昂贵,远超西星斑,东星斑肉质鲜美,肉色非常的雪白,口感嫩滑,吃法多样,市场价格一般是300元多一斤,西星斑才100多一斤。
斑鳃棘鲈,俗称泰星斑,主要产地在泰国海域,因其早期是由泰国进口的星斑而得名。泰星斑头部及身体呈红色、橘红或棕色、灰绿,全身布满蓝色远点,头部亦有少量斑点,而腹部则无斑点,接近后缘处有黑色纵带。
泰星斑的外形与东星斑相似,但其身上斑点大于后者,头部和鳃盖处甚至有长条型斑点,可作为区分两者的依据。
泰星斑的体型细长,生炊泰星斑是潮菜的做法,烹熟后露出雪白的鱼肉,非常诱人。
东星斑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因此称为星斑,至于东字,主要是因为东星斑产地在东沙群岛。东星斑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
泰星斑与东星斑区别,一是斑点,东星斑的斑点是很小的点点,而泰兴班的点都很均匀,且要比东星斑的大。二是产地,东星斑产自南海东部的东沙群岛,而泰星斑主要产自泰国。
三是市场价格,东星斑肉质白而鲜嫩,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价格要比东星斑贵得多。
蓝身大斑石斑又名黑斑石斑鱼,又叫金钱龙趸。
蓝身大斑石斑也有金钱斑的俗称,不过因其体型巨大,且主要分布在红海、非洲东部至大堡礁,国内市场较为罕见,故在业内金钱斑一般指的是上文的玳瑁石斑。
蓝身大斑石斑鱼是海中大型鱼之一,体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分布著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头部则有黑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各鳍亦具有黑褐色的斑纹。
幼鱼之特徵与成鱼相似,唯体色较淡。
蓝身大斑石斑为大型石斑鱼,已捕获记录2m长,180kg重。
其性情温和不怕人,捕获难度不高,因其为极佳的食用鱼,经常为潜水渔夫捕捉,南非及澳洲大堡礁北部的国家公园已将其列入保护。
此鱼极为罕见,很多从厨50年以上的老师傅,也没见到过一次,其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我国台湾沿岸、南海亦有分布,最大体重可达110kg甚至以上,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大型食用鱼类。
黑驳石斑鱼又名珊瑚石斑鱼,俗称苏鼠斑、黑虎麻,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印尼、菲律宾、南中国海、台湾、所罗门、马里安那群岛及澳洲。
头部及体侧褐色至灰绿色,头部、体侧及各鳍散布着小于瞳孔的黑斑,背鳍基部后半部具三个黑斑,第一个斑最大且明显,其尾鳍呈圆形状。
苏鼠斑适合煮汤,其肉质上佳,汤品十分鲜美。
密点石斑又名布氏石斑,俗称芝麻斑,在潮汕又简称为麻斑,因全身布满像芝麻粒般微赤的圆点而得名,芝麻斑是南方海域常见的石斑鱼品种,常年生活在海岸边岸礁区里。
芝麻斑鱼头、鱼身和鳍都呈褐色。鱼体呈纺锤形,体侧斑点大于瞳孔。
一般在5-8月集中上市。
芝麻斑身体呈深棕色,鱼体呈纺缍形,胸鳍上有小黑点,尾鳍的边缘有鲜明的白边。
芝麻斑肉色雪白,肉质嫩滑鲜美。由于其肉质偏嫩,容易散碎,在潮菜中常用作生炊。
现潮汕酒楼常见的芝麻斑多为每条1-1.5公斤,偶尔也有2公斤以上。
芝麻斑鱼在潮汕有人又简称为麻斑,身体深棕色,长满像芝麻粒般微赤的圆点,鱼体呈纺缍形,尾鳍后缘截平,背鳍软条部、臀鳍及尾鳍有单纯的白色,常年生活在海岸边岸礁区里。
和其他石斑鱼种类一样,芝麻斑也比较适合清蒸的做法。做法如下:。
1、食材:芝麻斑、姜、葱、香菜、橄榄油、生抽、白糖、料酒、胡椒粉等。
(2)锅里注入适合清水,放入蒸隔架子把水烧开。
(3)把装鱼的碟子放进去盖上锅盖大火蒸约十分钟。
(4)打开锅盖把葱段放入再盖上锅盖焖数分钟。
(5)取出碟子将水分倒掉备用。
(6)烧热锅倒入适量橄榄油将姜放入爆出香味。
(7)加入调好的生抽、白糖。
(8)装盘,最后放入香菜点缀一下。
芝麻斑肉色雪白,肉质嫩滑鲜美,在市场上还是很受青睐的。虽然我国养殖业比较多,但它生长速度比较缓慢这一缺点较为明显,因此养殖户一定要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品种。
红九棘鲈又称宋氏九刺鮨,俗称红瓜子斑、网纹鲙、红舵,也叫红九棘、尾纹九刺鮨,因全身布满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而得名,呈橙红色至黄褐色。红瓜子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诸岛、海南岛、澎湖列岛。在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达**,南至澳大利亚亦有分布,这种鱼同样生性凶猛有弱肉强食相互蚕食的特性,喜欢独居。
红瓜子斑属于雌雄同体,可按成长转换性别,首次性成熟为雌性,次年转换为雄性,最大体长可达57cm。红瓜子斑身呈红色,有时覆盖着斑点,尾部有V字形白色条纹。
红瓜子斑是一种高档食用海水鱼,其鱼肉雪白,肉厚且爽滑,鱼味浓郁,不过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
蓝瓜子斑属于少见品种,原产于东南亚,在印度洋,亚丁湾南至南非阿尔弗雷德港,东至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端分布。
也出现在印度洋西部的岛屿,包括毛里求斯和罗德里格兹。出海捕捞一船一般只能捕获1-2条,很难能够品尝它的味道,十分珍贵。
蓝瓜子斑体型较大,一条大约有7斤左右,体型与红瓜子斑接近,体色呈浅蓝至青蓝色,全身布满圆形至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背鳍、尾鳍的末端均为黑色。
蓝瓜子斑的鱼皮较厚,油润弹滑,肉质比较细嫩,而头部和鱼腩则可以清蒸,鱼肉滑炒,鱼骨煮汤,一鱼多吃。
另外除了红蓝瓜子斑外还有一种更为罕见的白色品种,称为白瓜子斑。因为实属罕见,在此略去不表。
我国进口的石斑鱼基本上在香港和深圳流通,这期间发现了一种长得非常高档的石斑鱼—黄鳍石斑鱼,台湾地区就从马尔代夫进口了大量的黄鳍石斑鱼苗研发规模化养殖。
二、蓝瓜子斑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1、蓝瓜子斑是石斑鱼其中的一种,是石斑鱼中的土豪,在市面上是很少见的。
原产于东南亚,其鱼皮较厚、油润弹滑,肉质比较细嫩。
2、蓝瓜子斑是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有“海鸡肉”之美称。
蓝瓜子斑的个头较大,身上带有淡蓝色斑点,很是特别。
3、细点石斑鱼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身布满了黑点,斑点一般比较细小并且为深黑色,而市场上售卖的养殖“蓝瓜子斑”则没有斑点或者鱼身下半部分为棕色斑点,且斑点更大一些。
4、蓝瓜子斑体型侧扁,像一颗瓜子,体色多为淡蓝色,有时候偏白有时候却偏黑,有的鱼身上会有一些淡棕色的斑点,有的则没有。价格在一百多到两百多不等,常见大小在一斤到两斤,也有超过四五斤甚至十斤的个体。
蓝瓜子斑比红瓜子斑更为少见,被称为是石斑鱼中的“土豪”,这种鱼类产自东南亚,鱼皮很厚,油润细嫩却富有弹性。蓝瓜子斑的个头比较大,一条鱼有七斤重,全身都是宝,其头和鱼腩可用于清蒸,鱼肉可翻炒食用,而鱼骨亦可做汤,全身都是美味。
青斑又称斜带石斑、点带石斑,点带石斑鱼,鱼体黄棕色,散布赤褐色小圆斑及数条深色斑带,尾鳍呈圆形状。点带石斑鱼分布广泛,在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均有出产,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带、热带地区,其中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
点带石斑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没有小刺,老少皆宜,深受海内外市场欢迎,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性价值的食用鱼,目前我国产出的青斑鱼除在国内鲜销外主要供出口,为名贵鱼类,青斑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之一。
点带石斑属鲈形目,为触礁性海洋鱼类,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体侧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仅尾鳍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
仔稚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等,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但由于捕捞和养殖的产量都较高,所以价格相对亲民,一般为80元/斤。
青斑鱼常栖息于沿海各地岛屿岩礁附近,而石斑鱼生活在海边石头缝隙。
青斑鱼,体长椭圆形,头较大,大于体高,体表颜色鲜艳有光泽,暗色横斑。
而石斑鱼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常呈褐色或红色。
通常青斑鱼要比石斑鱼价格要略贵一些。
青斑鱼的做法可谓是多种多种,常见的有红烧和清蒸等等,现将红烧青斑鱼的做法简单分享给大家:。
1、食材:青斑、姜、葱、生粉、生抽、老抽、盐、耗油。
(1)将青斑鱼清洗干净后去鳞。将鱼切成块装,然后用适量的盐抓一下。
(2)加两勺生粉拌匀,将葱切段、姜切丝备用。起油锅,大火,将鱼入锅煎,把鱼块煎至两面金黄、。
(3)待鱼煎好后,加入生抽,老抽蚝油、姜以及清水,稍微煮2分钟。
(4)起锅前加入葱段炒匀就可以上菜了。
青斑鱼肉质细嫩坚实,肉多刺少,脂肪含量低,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
而且其价格不贵,做法多样,味道鲜美。
蜂巢石斑俗称花石斑、蜂巢格仔、六角格仔、蝴蝶斑、牛屎斑,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水海域,在我国见于南海。
蜂巢石斑鱼体呈浅褐色,密被深褐色蜂巢状斑点,腹部斑点间隙较背部为宽,体长7-14厘米,各鳍均具与体色斑点一致的斑点。
蜂巢石斑鱼为暖水性小型石斑鱼类,是珊瑚礁盘内最常见的鱼类,肉质十分鲜美。
鲑点石斑鱼别名红鲙、金鲙,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和臀鳍棘发达,体呈浅褐色,散布有许多橘**小斑点,背鳍和尾柄背方共有三个显著的褐色斑。
鲑点石斑体型较长,体长约12-23厘米,呈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口稍大,为暖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岩石礁底质的海区,喜吞食鱼类和虾类。
夏季产量较多。肉质佳美。
在我国分布于东海南部和南海,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带海域。
鲑点石斑鱼体色呈褐色,全身布满红褐色斑点,是驰名世界的海鲜珍品之一。
鲑点石斑鱼价格是比较低的,并没有像其他的鱼那样比较的贵,但不同的地区鲑点石斑鱼价格是有差异的,以广东地区来说,鲑点石斑鱼价格在13块一斤左右,而在其他比较稀缺的地区的话一般就卖得比较的高。
美洲黑石斑鱼又名条纹锯、黑锯、条纹锯鮨,统称黑石斑,黑石斑鱼主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见于南海。
属暖水性浅海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及珊瑚丛中。
美洲黑石斑鱼体表旱深褐色或蓝黑色,鱼体侧扁而粗壮,椭圆形,口大,体被细鳞,带淡白或白斑,十分绚丽多彩,故还有翡翠斑、天星斑等称呼。
其肉质丰腴、口感鲜软清爽、富含营养、骨刺少、骨肉容易分离,方便加工处理。
黑石斑是一种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生长快、抗逆能力强、出肉率高、营养价值高等诸多优良品质,商品鱼在国内市场上**价格为180-200元/公斤,据记载最大个体长2m,重176kg。
准备食材如下:石斑鱼1条,大葱1段,生姜1块,红椒1根,蒸鱼豉油1小碟。
具体做法如下:先将大葱、生姜、红椒切成丝,泡水里备用。再将石斑鱼清理干净之后,打上刀花,然后再表面淋上料酒,涂抹均匀,再抹上食盐,涂抹均匀,然后放入盘中,然后放上少许的葱姜辣椒丝,再放入上汽的蒸锅大火蒸10分钟,蒸好后倒掉汤汁,换上新鲜的葱姜辣椒丝,再淋上蒸鱼豉油,再用热油爆香葱姜辣椒丝即可。
准备食材如下:石斑鱼1条,生姜1块,大葱1段,小米椒2个,香菜1根,食盐1茶匙,生抽2汤匙,蚝油1汤匙,大蒜5瓣,水淀粉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将石斑鱼清理干净之后,在表面打上刀花,然后淋上料酒,涂抹均匀,再抹上食盐,涂抹均匀,接着起锅加油烧热,将石斑鱼放入锅中,煎至焦黄,然后盛出备用,再放入葱片、姜片、蒜片、小米椒小火炒香,炒香后放入2碗清水,加入1茶匙食盐,加入2汤匙生抽,加入1汤匙蚝油,然后大火煮开,煮开后放入石斑鱼,再盖上锅盖,中火焖煮8分钟,8分钟后汤汁不多时,淋入水淀粉,大火收汁,等到汤汁浓稠时,即可出锅装盘,最后放上香菜叶子点缀。
准备食材如下:石斑鱼1条,青红椒各1根,食盐适量,黑胡椒粉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将石斑鱼清理干净之后,去骨取肉,然后改刀成小块,接着将鱼肉用厨房纸巾吸干油分,再起平底锅,刷上一层植物油,然后将鱼块放入锅中,小火煎至两面焦黄,出锅前撒上食盐和黑胡椒粉即可,也可以适当的撒上青红椒粒提香点缀。
豹星斑又名皇帝星斑,别称杂星、黄尾鲈,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主要产于印度洋海域,在我国南沙群岛亦有产出。
豹星斑的体型较长,呈椭圆形状,侧扁,它的尾鳍呈圆形或凹形。豹星斑的体色变化很大,常呈褐色或红色,而各鳍大多呈现**。
而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体侧有不规则的神色斑纹和斑点,其下颌要比上颌突出。
豹星斑也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材,它的肉质细嫩洁白,香甜无比,营养丰富,十分受食客欢迎。
豹星斑因其霸气的鱼身,有着“皇帝星斑”的美称,别称杂星、黄尾鲈,那么豹星斑产地在哪品种有哪些特点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豹星斑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是非常凶猛的掠食者,主要产于印度洋海域、东南亚海域外、菲律宾等地,分布在西印度洋的**南部至澳大利亚海域,在我国南沙群岛亦有产出。
对于石斑鱼来说,越大的鱼口感越好,卖价也越高,同一种豹星斑,因为个体大小导致的价格差别可以达几十元至上百元。而且野生的石斑鱼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生长缓慢,肉质更好,营养更高,售价要大大高于人工养殖的石斑鱼。
但是由于目前豹星斑还未能大规模人工养殖,所以数量较少。
1、豹星斑全身布满细小的斑点,身上有明显的深色带,最长可达70cm,体型较长,呈椭圆形状,侧扁,它的尾鳍呈圆形或凹形。
2、豹星斑的体色变化很大,常呈褐色或红色,而各鳍大多呈现**。而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体侧有不规则的神色斑纹和斑点,其下颌要比上颌突出。
3、豹星斑属于东星类的(新星),食用季节为7月-10月,身上有许多不规则的深色斑纹,或灰或黑,带霸气,所以有称之为皇帝星。
4、豹星斑的鱼肉雪**滑,鱼甜无比,嗜鱼者必吃。
因星斑可吃部份达70%以上,符合经济原则,很受食肆欢迎。
豹星斑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材,它的肉质细嫩洁白,香甜无比,营养丰富,十分受食客欢迎。
豹星斑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在市场很少见,是名贵鱼类之一,在香港经常做刺身食用。
杉斑也叫纹波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杉”是香港渔民对珊瑚的俗称,杉斑即珊瑚中的石斑。
杉斑是渔民眼中物美价廉的石斑鱼类,好吃又划算,其肉厚鲜甜,骨少爽脆有嚼劲味道很鲜。清水石斑又名杉斑。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
杉斑的无论是外观模样,还是色泽花纹都与老虎斑十分相似,很难分辨。
不过,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而老虎斑的双眼长在头顶。还有一个分辨方法就是老虎斑的体型要更大一些,重量可达40多斤,而最大的杉斑也只有6-7斤左右的大小。
价格上杉斑也比老虎斑要便宜不少,现每斤约合人民币100左右。
杉斑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产地为东非、大溪地、**和澳洲地区,是珊瑚礁常见的鱼类,喜欢在23-29℃的海水中生活,也是雌雄同体。
每到繁殖期,杉斑会从不同区域的珊瑚礁做长距离的洄游**。
1、杉斑的无论是外观模样,还是色泽花纹都与老虎斑十分相似,很难分辨。
杉斑乍看略像老虎斑,致使皮上的斑块不同,颜色深浅各异。另外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老虎斑的眼睛长在头顶,而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
2、还有一个分辨方法就是老虎斑的体型要更大一些,重量可达40多斤,而最大的杉斑也只有6-7斤左右的大小,体长达35cm左右。
3、价格上,杉斑也比老虎斑要便宜不少,现每斤约合人民币100左右。
1、杉斑鱼为底栖性鱼类,其成鱼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及近岸岩礁区域,也有部分栖息于底质为沙质、泥质或淤泥质的海域。
2、杉斑鱼主要的繁殖期在3~6月。
雌鱼全长25~30厘米时成熟(2或3年龄鱼),而性转化常发生于55~75厘米体长。
3、杉斑鱼的仔稚鱼发育过程中存在背鳍鳍棘和腹鳍鳍棘显著延长及收缩的现象,这是石斑鱼类发育过程中较为独特的一个特征。
4、杉斑鱼一般呈椭圆或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背鳍鳍棘部强大,与鳍条部相连,口大,两颌齿内行齿倾倒,体被小栉鳞,侧线达尾鳍基部,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型。
宝石石斑俗称流氓格仔、糯米格仔、白尾鲙,因全身不满宝石状的斑点而得名。宝石石斑主要产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国内则主要分布南海、南海诸岛、广东沿海、台湾,尤于澎湖及南部海域最多。
宝石石斑体长,呈椭圆形,最大体长可达47厘米,通常体长为35厘米。其头部、体侧及各鳍的色泽较浅,全身散布着褐色、黄褐色或**的斑点,最大斑点有瞳孔般大小。
花点石斑,又名花鹦斑、花英斑,因身上布满褐色斑点而得名。花鹦斑主要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恒春等海域。
花鹦斑的头大而尖,身体呈卵圆形,头部大尾部小。其头部、侧身及各鳍均呈浅褐色,布满深褐色斑点,肉质嫩滑,十分鲜美。
云纹石斑,一般被称为电纹石斑,因其油脂含量十分丰富,又被称为油斑。油斑主要产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
油斑一般体长13-15厘米,体型呈椭圆形,其色为浅褐色至褐色,体侧有5条暗棕色斑带,斑带在腹部分叉。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另具黑色小点。油斑是石斑鱼类中的佼佼者,鱼肉品质较好,目前大量出口到国外,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之一。
另外,云纹石斑的油脂含量很丰富,因此也被称为油斑。
云纹石斑鱼生活在水深100米以内、礁石或泥质底质的中下层海域。
主要分布在温带海域,同其它暖水性石斑鱼略有不同,适应水温范围可达到5-32℃。其产地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从**海域到中国南海、东海至**、韩国沿海。
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的俗称分别为真油斑和假油斑,均为暖水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岩礁区和泥质底。这两种石斑鱼的市场价格差异很大,但在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上却非常相似,那么它们两者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褐石斑和云纹石斑的体侧都具有6条暗棕色横带,其形态也几乎一致,前部的横带同样延伸到头部。
差别在于云纹石斑体侧分布云状白色斑块,褐石斑则布满细小白色斑点。另外,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在例如背鳍鳍条数、鳃耙数、幽门盲囊分支数等数量性状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都可以作为鉴别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的依据。
如果是活鱼或者新鲜程度良好的冰鲜鱼,可以通过其背鳍、臀鳍和尾鳍后缘的白边进行判断,有一圈细小白边的是云纹石斑鱼,没有的是褐石斑鱼。另外,还可以通过用手触摸其前鳃盖后缘和数背鳍鳍条(石斑鱼背鳍由鳍棘和鳍条组成,前边较硬的为鳍棘,后边较软的为鳍条,)的方式进一步区分:云纹石斑鱼前鳃盖骨后缘成细小锯齿状,而褐石斑鱼前鳃盖骨后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突起。
云纹石斑肉味鲜美,是海水石斑鱼类中的极品。但市场上,很多人都会将它和褐石斑相互混淆,实际上褐石斑和云纹石斑是两个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不同物种,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特征来鉴别两者。
褐石斑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的食用鱼,可人工养殖,野生品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中国、香港及台湾等沿岸。
褐石斑由于其体型外观与油斑非常相似,十分容易混淆,因此又被称作假油斑。
褐石斑和油斑都有5条暗棕色的斑带,前部的横带同样延伸到头部。分辨方法是观察两种鱼体侧的特征:油斑体侧分布的是云状白色斑带,褐石斑则是布满细小白色斑点。
褐石斑和假油斑的市场价格相差甚远,常有不法商人用褐石斑冒充油斑出售。
七带石斑又名七带斑,因其能在7-8℃的低温环境下生存而又被称作冷水石斑,其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中国及台湾等沿岸。
七带石斑全身色泽呈浅褐色至灰褐色,体侧具有7~8条褐色斑带,并与7-9条淡色至白色横带相间排列,两种斑带对比鲜明,特征显著,较容易辨认。
七带石斑鱼的含肉率很高,其肉富含矿物元素,可以清蒸、红烧以及煮汤,出品肉质鲜嫩且有营养。
宽带石斑俗称纵带石斑,主要分布于印度、朝鲜、**以及南海及东海南部、台湾高雄等地区。
宽带石斑体型长,呈椭圆形,幼鱼呈淡紫灰色或淡褐色,腹侧偏白色,体侧具2条镶黑缘的白色宽斜带,背鳍和尾鳍都有黑点及线纹。
成鱼体一致为灰色,体侧**逐渐消失,黑缘则转为线纹或斑点。
宽带石斑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清蒸最能体现其鲜美。
六带石斑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西部,我国只见于南海,因其体侧有6条斑带而得名。六带石斑一般体长7—15厘米,体呈棕色,体侧有6条褐色横带,带间排列整齐,带的宽度大于两带之间的距离。
六带石板主要产于爪哇,是一种经济食用鱼,国内较为少见。
六带石斑鱼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洋及太平洋西部。
中国一般只生产于南海。
六带石斑鱼一般体长7-15厘米,体呈棕色,体侧有6条褐色横带,带间排列整齐,带的宽度大于两带之间的距离。
背鳍1个。尾鳍圆扇形,有众多不规则的黑斑点,背鳍、臀鳍浅**。
准备食材如下:石斑鱼1条,大葱1段,生姜1块,红椒1根,蒸鱼豉油1小碟。
具体做法如下:先将大葱、生姜、红椒切成丝,泡水里备用。再将石斑鱼清理干净之后,打上刀花,然后再表面淋上料酒,涂抹均匀,再抹上食盐,涂抹均匀,然后放入盘中,然后放上少许的葱姜辣椒丝,再放入上汽的蒸锅大火蒸10分钟,蒸好后倒掉汤汁,换上新鲜的葱姜辣椒丝,再淋上蒸鱼豉油,再用热油爆香葱姜辣椒丝即可。
准备食材如下:石斑鱼1条,生姜1块,大葱1段,小米椒2个,香菜1根,食盐1茶匙,生抽2汤匙,蚝油1汤匙,大蒜5瓣,水淀粉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将石斑鱼清理干净之后,在表面打上刀花,然后淋上料酒,涂抹均匀,再抹上食盐,涂抹均匀,接着起锅加油烧热,将石斑鱼放入锅中,煎至焦黄,然后盛出备用,再放入葱片、姜片、蒜片、小米椒小火炒香,炒香后放入2碗清水,加入1茶匙食盐,加入2汤匙生抽,加入1汤匙蚝油,然后大火煮开,煮开后放入石斑鱼,再盖上锅盖,中火焖煮8分钟,8分钟后汤汁不多时,淋入水淀粉,大火收汁,等到汤汁浓稠时,即可出锅装盘,最后放上香菜叶子点缀。
准备食材如下:石斑鱼1条,青红椒各1根,食盐适量,黑胡椒粉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将石斑鱼清理干净之后,去骨取肉,然后改刀成小块,接着将鱼肉用厨房纸巾吸干油分,再起平底锅,刷上一层植物油,然后将鱼块放入锅中,小火煎至两面焦黄,出锅前撒上食盐和黑胡椒粉即可,也可以适当的撒上青红椒粒提香点缀。
弓斑石斑又名吊桥石斑鱼、弧纹石斑鱼,主要分布于大西洋至印度洋海域,国内则见于沿海及台湾地区。其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呈浅**,因有多条暗褐色弧形宽带而得名。
弓斑石斑的肉味平平,并不是重要的食用鱼,适用于煮汤,富含胶原蛋白。
巨石斑鱼又名鲈滑石斑,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在我国台湾海域亦有。
其体型较长,整体呈椭圆形,侧扁而粗壮,体长一般为100厘米左右,最长可达200厘米,重达400斤。巨石斑鱼呈淡灰绿色或褐色,全身散布着暗橘红色或深褐色的圆形深色斑点,斑点中央色泽较周围深,另外在背鳍有一大型的暗色斑块,有个别还会有5条暗色垂直斑纹。
巨石斑鱼是一种经济食用鱼,已有人工养殖,清蒸食用最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摄入的食物较杂,有可能含有热带海鱼毒。
玛拉巴石斑主要产于印度洋至太平洋的暖水海域,在我国台湾地区亦有分布。
其体色呈浅褐色,有五条微斜的暗色褐带,有时不显著,腹侧的班带会出现分叉。它的头部、体侧、**等部位均有黑褐色斑点,另外头部和体侧还会散布着白色斑点及斑块。
玛拉巴石斑是一种美味的食用鱼,清蒸红烧均可,十分鲜美。
豹纹鳃棘鲈又名花斑刺鳃鮨、豹纹豹鲙、珊瑚鳟鱼,俗称七星斑,主要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地区。
七星斑的体型长且硕壮,体长可达120厘米,其身体及头部呈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体及鳍布满细小的蓝点,胸鳍呈红色,尾鳍后缘部分有不明显深色带。
七星斑的鱼**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在市场上均会切成小块出售,头可煮清汤、背肉宜清蒸,腹肉红烧最美。
吻斑石斑鱼主要产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暖水海域,最大体长可达35厘米。其头部及体侧呈淡色,全身布满了六角形暗斑,斑点间隔很小,因而形成白线条。
它的体背有5个黑斑,各鳍也均具暗色斑点及白色线条。
吻斑石斑鱼可做食用鱼和游钓鱼,以清蒸食用为佳。
细点石斑鱼又名高体石斑、蓝鳍石斑鱼,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在我国台湾、澎湖海域亦有产出。其头部及体侧呈淡灰蓝色,全身包括各鳍密布着小黑斑及一些呈锯齿状、不现则状的较大黑点,特征显著。
细点石斑鱼是一种经济食用鱼,亦常被展示于水族馆中,适于清蒸。
镶点石斑鱼又名黑点格仔,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区,在我国台湾、澎湖海域亦有产出。
镶点石斑鱼体型较长,为椭圆形,头部较大,呈浅褐色,体侧有6条暗褐色斑带,边缘列有黑色斑点,而各鳍也具有褐色斑点。
镶点石斑鱼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食用鱼,适于清蒸或煮汤,肉质鲜美。
三斑石斑又名红皮鲙,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其体型较长,呈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头部及体侧呈淡褐色,散布着红色或红褐色的小斑点,背鳍具一较眼大的暗色斑,背鳍软条部中间部位另具一小暗色斑,另一小暗色斑於尾柄处,因此三斑而得名。
三斑石斑是一种经济食用鱼,已成功实验人工养殖种类,这种鱼肉质细嫩,清蒸烹饪最佳。
石斑鱼是雌雄同体鱼类,成长时间需要10年以上,许多幼鱼未及成长即被人捕获,令成功繁殖的机会锐减,鱼的数量大幅下跌。
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各种石斑鱼类均遭到持续的滥捕,多种石斑鱼面对绝种危机。
由于过度的捕捞、缺乏监管和欠佳的保育工作,多种石斑鱼濒临灭绝,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于是就有了文首的各种天价石斑鱼新闻。
不过,在意识到石斑鱼数量的逐年减少,不少餐厅都表示不会再**石斑鱼,而会用其它海鲜代替。
精选问答:
1、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河鱼?
石斑鱼大部分都是海鱼。它是鲈形目石斑鱼亚科鱼类的统称,包含多个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点带石斑鱼、青石斑鱼、斜带石斑鱼等等。它们多生长在热带地区或者温带地区的海洋之中。不过,也有一种石斑鱼能够在淡水之中生长。它就是淡水石斑鱼,在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分布。
2、石斑鱼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石斑鱼吃什么食物?
石斑鱼有海鱼也有淡水鱼。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喜静怕浪,喜暖怕冷,喜清怕浊,在10~15米深的海底尤其在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带经常多见。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