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的产地
这一篇经验总结会给大家分享“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内容进行细致讲授,期待对各位农资人们有些许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安神。所以用茯苓可以治疗一些相关的**,比如说茯苓对于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的人来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茯苓本身对于一些像是脾虚泄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茯苓对于各种水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
2、食用方法:茯苓的吃法比较多,可以入药,也可以和其他的食材搭配做成相关的药单。
茯苓本身来说,还可以做成各种的甜点,像是茯苓饼,所以食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
3、茯苓的产地:茯苓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
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
茯苓现在是药用还是食用了哪里产的比较多。
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清远市清新区德源供销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桃源圩大街C座104号,是一家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企业。种植和**:中药材(茯苓)、柑桔。农业生产资料**自用。农产品的**、贮藏、保鲜。种植技术指导及信息咨询服务。
九资河茯苓,中药材品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北驰名特产。因主产于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而命名。
因其质量好,药用价值高,东南亚许多国家把它当作高级饮料,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九资河茯苓”闻名中外。
据《湖北贸易志》记载:从1872年起,罗田县鸠鹚(九资河古称)茯苓就经汉口、厦门、广州等商埠出口东南亚、**及欧洲各国,被国外客商誉为中药珍品。1914年(有文谓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被确定为出口免检商品,1957年被定为中国茯苓外贸出口基地。1985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定为茯苓生产基地。1995年被国家中药管理局定为中国茯苓重点生产基地。
2023年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茯苓是一种名贵药材,性味甘平,具有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对。
肾炎、水肿的疗效极高,且有利**功能。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上的一种低等植物——真菌,松树林带是生产茯苓的必备条件。中国主产区在湖北,湖北主产区在九资河,九资河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南麓,群山起伏,松林似海,枝叶茂密,阳光充足,雨水调和,空气净化,有着“茯苓之乡”美誉,种植茯苓非常适宜。
据《罗田县志》记载,早在元代,罗田即有茯苓种植。1738年(清乾隆3年)湖北茯。
苓正式挂上(九资河)牌号向蒙古、**及东南亚等地**。
相传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多次到九资河采集。在清朝时期就是“茯苓之乡”。
21世纪初,九资河镇通过规范化制种、备料、选场、接种、采收和加工,提高了茯苓现代化生产水平,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加工的茯苓产品远销韩国、马来西亚、**等地。为做强茯苓产业,该镇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制定了《九资河茯苓产业发展规划》。
2023年,九资河茯苓顺利通过了GAP认证,九资河镇也成了中国茯苓GAP种植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总投资1800多万元的湖北惠涛九资河药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以九资河村为中心,辐射周边35个村的规范种植格局。
全镇6000多农户种植茯苓,年产茯苓500多万公斤,生产加工的茯苓产品有平片类、刨片类、方类等75个品种,户均增收3000多元。据2023年统计,以九资河为中心的北部山区茯苓种植面积已达到200万窖,常年产量250万公斤,直接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
为进一步发挥医圣万密斋和“茯苓之乡”两大品牌优势,罗田县从2023年开始建设万密斋医药产业园,大力发展医药文化产业。2023年已有九州通医药集团、湖北万密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园区落户。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九资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23年9月3日起对九资河茯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23年第129号)。
九资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关于界定九资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罗政函[2023]2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河铺镇、胜利镇、白庙河乡、平湖乡、凤山镇、大河岸镇等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海拔高度300米至1000米,土壤以林地麻骨土为主的黄棕壤,土壤pH值4至65、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菌核。
(1)备种:由九资河茯苓鲜菌核分离出的纯菌丝菌种作为母种,经扩大培育成原种、栽培种,用于生产。
(2)备料:10月底至翌年2月,选择生长15至20年、胸径10至20cm的中龄松树作为培养料。将选好的松树砍倒,挖出树蔸,由稍向蔸每间隔3cm纵向削去宽约3cm的树皮,使树干呈不规则的八面体形,促使树木干燥,即进行“削皮留筋”处理。
待树稍干后,收拢树干,锯成50cm左右段木,堆码架空,日晒干燥。
(3)备场:选择坡度小于25°、未种过作物或3年内未栽种茯苓的生荒地。
在冬季进行翻挖,深度不少于50cm,并打碎场内泥沙土块,除净杂草树根及石块,进行冷冻暴晒,以消灭杂菌、虫卵。
2、接菌定植:5月上中旬,选择晴天进行接菌,每窖用菌种1袋,培养料约8kg,通常培养料放置两层,将菌种紧紧接种于培养料的截面上,然后覆土,封窖。
3、接种“诱引”:接菌后20天左右,当茯苓菌丝体生长至培养料末端时,将其周围沙土扒开,接种一块提前准备好的、重约50g至80g的幼嫩鲜菌核块(即“诱引”)。
4、田间管理:查窖→清沟排渍→覆土掩裂→围栏护场。
5、病虫害防治:茯苓栽培常见的病害为菌核软腐病,虫害为茯苓虱。一般采用正确选场、查窖补窖等方法进行无害化综合治理。
6、采收(起窖):接菌定植后半年即可采收,在当年11月至12月,此时苓场表面再不出现新的裂纹,料筒由淡**变成棕褐色,菌核表皮无白色生长裂纹,手感稍硬。采收时选择晴天,并保持菌核完整,避免损伤外皮。
茯苓加工的过程为:鲜茯苓采收后去杂去沙→分等→发汗→剥皮→切制(白、赤分开)→日晒至六成干→回润→日晒或烘至全干→分级→检验→包装。
1、预加工:将新鲜菌核(潮苓)放置在清洁、阴暗、密闭的房间(发汗室)内,按个体大小进行分类堆放,周围用干净稻草覆盖,每隔4至5天翻动1次,使鲜菌核内的水分均匀缓慢逸出,经10至15天“发汗”处理,待鲜菌核表面略呈皱缩干燥状,泥沙掉落后即进行剥皮处理。
2、茯苓个加工:茯苓个包括鲜茯苓个和干茯苓个。
(1)鲜茯苓个为茯苓成熟、完整的新鲜菌核个体,呈不规则球形,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略粗糙,并可见已愈合的生长裂纹,断面色白色多有浆汁,味淡,嚼之粘牙。
(2)干茯苓个为鲜茯苓个经反复发汗干燥而成,表面棕褐色、黑褐色,有瘤状皱折,质坚体重,断面色白,味淡,嚼之粘牙。
3、茯苓块加工:茯苓块由鲜茯苓个经去皮后切制、干燥而成,呈块状,大小不一。
4、茯苓片加工:茯苓片由去皮后的鲜茯苓个经切、刨、干燥而成,呈片状,厚度≤02cm。
扁形、球形或不规则形,略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质较坚实,断面白色或浅**,无夹沙。
身干,个完整,棕褐色或褐色,断面白色至黄白色,质坚实,无虫,无沙,无霉。
身干,色白或次白,呈正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质坚,厚度均匀,无褐斑,无沙,无虫,无霉。
块厚04cm~06cm,边长3cm~5cm,碎块≤10%。
身干,色黄白,呈正方形、长方形,少数不规则形,有褐斑,质较坚,无沙,无虫,无霉。
块厚04cm~06cm,边长3cm~5cm,碎块≤10%。
身干,色白,质坚实,呈立方形、少数不规则形,无虫,无沙,无霉。
水溶性浸出物≥2%,总灰分≤30%,吸水率≤504%,水分≤14%,茯苓聚糖含量≥79%,三萜类化合物含量≥012%。
九资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罗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好文探索: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3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由于此药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的人群不宜多吃。
食材: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
2、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神经衰弱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1、茯苓炖鸡汤:当归50克,茯苓20克,乌鸡一只,生姜一块,水适量,文火共炖,至肉烂汤浓时,调味装盘即可食用。
具有益气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
2、莲子茯苓糕:茯苓、莲子、各等份,茯苓、莲子、麦冬共研细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用水和面蒸糕食用。
功效:宁心健脾,适宜于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干渴、心悸、少食、神疲者。
3、栗子茯苓粥: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将茯苓洗净入锅,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时,弃渣留汤,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湿止泻,适宜于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者。
4、山药茯苓肚:猪肚1只,茯苓100克,淮山药100克,将猪肚洗净,茯苓、淮山药装入猪肚内,淋上黄酒2匙,撒细盐适量,扎紧口,入锅内加水慢炖至肚子酥烂。将猪肚捞出剖开,倒出茯苓、山药,冷却后烘干,研末装瓶,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取猪肚切片,适当调味后食用。功效:补肾益胃,健脾渗湿,适宜于糖**病患者。
5、荷叶茯苓粥:荷叶1张(干鲜均可),茯苓50克,粳米100克。
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分早晚两次食用。对感受暑热所致的脑涨、胸闷、小便黄、湿热泻痢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神经衰弱都有一定的疗效。
6、消食健胃心苓粥:桂心2克,茯苓10克,3克,粳米100克。先煎茯苓、桂心、桑白皮,滤渣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
每日1剂,作早餐食之。主治饮食停蓄胃脘、上逆犯胃胸满、咳逆、欲呕、饮食不下等症。
7、祛湿解乏芡苓粥:、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各6克,加水适量,同煎40分钟后捞出党参和白术药渣,再加入洗净粳米150克,继续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调糖食用,连吃数日。主治体虚乏力、虚肿、泄泻等症。
8、茯苓鸡肉馄饨:茯苓50克,鸡肉适量,面粉200克。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
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
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9、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克,粟米100克。
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
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
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因为滋补性强加上慈禧爱吃,所以身价百倍。
主料:糯米粉200克,茯苓200克辅料:白砂糖100克。
制作:将茯苓磨成细粉,加米粉、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效用: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茯苓粉是中药茯苓的粉末,常见有呈白色、浅灰色,冲泡后呈深灰色。
性平、味甘、淡,含有三萜类、多聚糖类及胆碱、脂肪、卵磷脂、钾、镁等多种元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茯苓不仅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可使**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以**组织细胞。同时,还可使细胞组织(包括皮肤、黏膜、毛发等)活性增强,活力增大,处于健康状态,从而使我们的皮肤、毛发显得更加滋润,达到美容的效果。
最好先用冷开水搅成糊状,泡水、热牛**冲服。
茯苓粉、大米各30克,红枣7枚。
先煮米,沸后放入红枣,至粥将成时放入茯苓粉,用筷子搅匀即成。常食有健脾、益气、安神功效,可用于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粉十克,牛**二百毫升,先将茯苓粉用凉开水适量化匀,再加入煮沸的牛**既可。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服用,延缓衰老,健脾强身。
苡仁200g,茯苓粉10g,粳米200g,鸡胸脯肉50g,干香菇4个。先将香菇泡发,切成丁。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为肉丁。茯苓研粉。然后将苡仁用水反复搓洗,再用热水浸泡1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个小时,两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再煮至稠为度。
茯苓(研末)30克,薏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
先将粳米、薏仁、山药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服用。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盐、味精少许。
①粳米淘洗干净。②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
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胃,利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浮肿。
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及保肝脏作用。
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茯苓糕,又名“复明糕”是闽南民间传统手工食品。
它有这样一段传说。清兵入关建立清王朝后,对广大人民实行“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压迫。
顺治五年(1648)农历八月廿六日,清兵攻陷同安,屠城3天,三万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同安一带百姓,在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奋起反抗,和清兵开展长期的“拉锯战”为了便于大规模开展有组织的反清活动,城内有位姓李的商人,就蒸了一种糕叫“复明糕”意在恢复明朝,每片糕里藏有一片纸条,上面写着联合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讯号。
这样,属于“抗清复明”组织的基本群众买到“复明糕”后,便自觉地参加到搞清行列。当时还有一条规定,即小孩不准吃“复明糕”主要是怕小孩不懂事,吃“复明糕”容易泄漏字条的机密。
所以,至今同安还有放牛娃和捡猪粪的小孩别想吃“复明糕”的俗语流传。因为“复明”与“茯苓”的方言语音相近。
所以,代代相传就把“复明糕”叫成“茯苓糕”。
(1)把茯苓烘干,打成粉,与面粉混匀。
(2)把茯苓、面粉混匀,加入发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团发酵,发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
(3)把茯苓糕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成。
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