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氯吡脲原理

2024-08-1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814 次
氯吡脲原理

氯吡脲授粉原理?

一、氯吡脲用在果实上膨大:

种植西瓜、甜瓜、梨、黄瓜、枇杷、苹果、葡萄等作物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授粉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现在这个季节西瓜是产量很多的时候,很多西瓜在授粉的时候,很多都是通过人工授粉,将雄花摘下来和雌花的蕊接触后也算授粉完成,但是这样也有弊端,如果授粉效果不好也会导致西瓜长得不够好,也有很多果实是通过蜜蜂授粉,但是也不能保证效果都很好,所以我们就要用氯吡脲来解决授粉和膨大果实的作用。

用氯吡脲“兑瓜”,能让西瓜产量增加50%,氯吡脲是一种国家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素,也是一种果实膨大剂,因它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被我们果农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果园管理之上。当氯吡脲运用于西瓜之上时,它同样能够影响着西瓜的生长发育,同样具有“奇效”的作用,用氯吡脲时也要注意使用的浓度,使用太多会抑制瓜果的生长,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能膨大果实会抑制生长,所以使用时要咨询技术人员,才能更好使效果更好。

氯吡脲可与杀菌剂混用吗?

氯吡脲可与杀菌剂混用。

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苯基脲类衍生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有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器官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逆性、延缓衰老、在瓜果植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等作用。

杀菌剂又称杀生剂、杀菌灭藻剂、杀微生物剂等,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和藻类的化学制剂。在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

氯吡脲可以用在红薯吗?

可以。

氯吡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微肥复配剂,它能增强薯茎叶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和群体光合效率,能更充分地将合成产物运向根部,促进根系发达,使一些小薯变成中薯和大薯,增加薯块重量和数量。一般能增产15%-30%。将药粉15克溶化在30千克清水中,于红薯膨大期(移入大田后50-70天)用步行速度在晴天无风的下午喷施叶面。在红薯收获前40天再喷施1次,效果更佳。

巨宝葡萄怎样用氯吡脲处理?

葡萄于谢花后10~15天用10~20毫克/升药液浸渍幼果,可提高坐果率,使果实膨大,增加单果重。

  氯吡脲的应用对象和使用方法

  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苯基脲类衍生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有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器官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逆性、延缓衰老、在瓜果植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等作用。

膨大剂对于植物具有什么作用呢?

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膨大剂,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中文通用名为氯吡脲,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简称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属苯脲类物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系那个一直推崇“高新”技术的美国Sandoz公司最早研发,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于1985年首先开发CPPU,但因CPPU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出现了畸形果、果品贮藏期变短等问题,日本未将该产品在生产中使用。我国的研究人员却争先恐后引入,中国农科院果树所80年代后期从日本引进,1992年农业部居然批准了该产品。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化合物,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对植物的副作用也逐渐被发现。  但是目前有中国农科院的专家说,膨大剂本身无害,如果使用不当,会对植物和瓜果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葡萄膨大剂是一种专用于葡萄上增大果粒的植物激素。他主要分为三大类:【1】消籽类【2】膨大类【3】消籽膨大兼用类。如果按照所使用的品种分,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欧美种膨大剂】和【欧亚种膨大剂】 市场上比较全面的产品有【伊氏葡萄膨大剂】系列产品等等。

氯吡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