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缩节胺在几片叶打好,棉花子叶期缩节胺使用方法
干播湿出棉花技术要点?
干播湿出技术要求高标准整地,铺设滴灌带和地膜,采用“一管二”滴灌模式。
及时播种,播种后,待地温上升到适宜棉花出苗的温度时开始膜下滴水。
“干播湿出”棉田棉苗高脚苗现象较严重,应注重苗期缩节胺化调,一般在棉花出苗达二片真叶展平期第5-7天,喷施缩节胺。
棉花进水的最佳时间
棉花在3片叶4片叶阶段,要求棉花日生长量应该在0.3公分到0.5公分的范围。假如我们测量的棉花日生长量在我们的这个正常要求范围内,或者是上下误差不太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就不用打缩节胺,不用考虑提前进水了。
棉花到6片叶7叶片的阶段,开始现蕾的阶段,要求棉花的日生长量正常应该在0.5公分到0.8公分的范围。还和前面说的一样,达到我们的正常生长范围之内,不突破这个范围或者略微突破一点儿,比如说要求的是0.8公分(说的是上限),达到了0.9公分甚至1公分,都是可控的正常范围,我们就不需要做化调。
棉花现蕾2到3胎果枝,也就是出蕾期到盛蕾期这个时间段(到6月20号左右)我们要求棉花的日生长量正常应该是达到1.2公分到1.8公分的范围,我们棉花后期如果日生长量能够达到1.2公分到1.8公分的范围,我们可以考虑不化调,可以不进水。
棉花旺长叶面喷施胺鲜酯行不行?
可以
棉花出苗后,用50mg/L缩节胺药液,苗床叶面喷洒。也可在苗蕾期使用缩节胺,春棉8~10叶至4~5个果枝;短季棉3~4叶至现蕾这段时间内,lhm2用缩节胺原药4.5~12g,加水150~225L喷洒。
用10~12mg/L浓度的胺鲜酯药液在苗期喷施叶面1~2次(间隔10d),可使棉花植株健壮,提高抗逆性,为后期增产打下良好基础。
缩节胺和什么喷施就不打顶?
建议在棉花大行未封垄前或果枝在3~5苔时,缩节胺和塑形剂一起喷施,就相当于化学打顶了。注意使用剂量不可过大,棉株顶尖、果枝和叶枝顶尖全部着药。
化学打顶剂一项重要技术就是塑造理想株型,促进早熟,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棉花产量。它的塑形效果主要有:一是抑制棉株徒长;二是抑制果枝横向伸长,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三是防止赘芽和抑制群尖。
缩节胺喷施后几天恢复正常生长?
缩节胺是一种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它的药效一般在喷施后3~7天内达到高峰值,并会在一周到两周内将逐渐降低药效。但是具体的药效情况,还要根据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来进行判断。
像是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因为稻田中有水,而水会加速缩节胺的分解,所以说缩节胺药效效果就会有所下降。缩节胺药效期一般在15天左右。缩节胺主要作用在棉花上,能有效防治棉花疯长,促进根系发育,抗倒伏,提高成铃率。此外还用于冬小麦可防止倒伏,用于柑桔可增加糖度。
烯效唑和缩节胺在棉花上的使用?
1、烯效唑可以起到控制植物营养生长、抑制植物细胞伸长、矮化植株、促进植物侧芽的生长和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的作用,并且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比较少,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也比较小。在棉花初蕾期,植高40~50厘米时使用,稀释浓度为50~75毫升/升,亩施药量达到40~50公斤。
2、缩节胺能使棉株节间变短,茎枝变粗,株型紧凑,叶色变浓,防止徒长,结铃集中,减少脱落,提高产量。蕾期棉花若有旺长趋势时,可以用缩节胺进行控制。一般每亩可用98%的缩节胺晶体2~3克,兑水25~30公斤,于盛蕾至初花期喷施。要严格控制浓度和用药量。
无人机和机车苗期打缩节安药量应怎样添加?
一、使用方法
1、浸种
如果棉花种子没有经过种子包衣处理,那么可以使用缩节胺浸种,一般每10公斤水中加入缩节胺1-2克即可,将棉花种子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这样能促进棉花根系发育,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和抗倒伏性。
2、苗期喷施
在6月下旬左右,可以根据棉花幼苗的长势和长相进行用药,三叶到现蕾期每亩可用缩节胺0.5-1克,兑水20-30公斤进行盖顶喷施。在喷施时要求喷洒均匀,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次数,适当控制株型,协调肥水管理。
缩节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初花期喷施
在棉花初花期可以每亩用2-3克缩节胺兑水30-40公斤喷施,这样能明显的抑制植株旺长,优化树冠结构,推迟封行,增加棉铃质量。
4、花铃期喷施
一般在8月中旬,每亩用3-4克的缩节胺,兑水40-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主要是为了抑制后期无效枝蕾和幼芽生长,防止贪青晚熟,增加秋桃结果量,增加单铃重。
缩节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