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缩节胺矮壮素缩结安,缩节胺和矮壮素

2024-07-2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239 次
缩节胺矮壮素缩结安,缩节胺和矮壮素

养花用缩节胺好还是矮壮素好?

缩节胺也叫做助壮素,属于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就是控旺,矮壮素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就是控旺,缩节胺和矮壮素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都是控旺,但是缩节胺使用更安全,尤其是花卉比较脆弱,更适合使用缩节胺,所以养花还是使用缩节胺好一些。

玉米打缩节胺好还是矮壮素好?

二种药都是很不错的,都是为了防止玉米秸杆徒长旺长,防上风刮倒而减少产量的,一般在我们这喷第二种的多一些。

玉米喷打缩节胺的注意事项

一、严格按说明浓度使用,有徒长可能的地块喷施高浓度值;生长一般的地块喷施低浓度值;干旱、生长弱小的地块不宜喷施。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用量。

二、掌握好喷施时间、方法,在玉米3-10叶均可,但以玉米6-9叶期最佳。在无风无雨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喷施。力求喷施均匀,不要重复喷施,也不要漏喷。

三、一般尽量不要使用单剂,单剂应用有副作用。建议使用乙烯利单剂的要加DA-6,速效与长效相结合,使用时间可提前,受天气影响小。使用玉米健壮素时加入适量的复硝酚钠原粉,调节时间可以提前,剂量略减,浓度范围可调节,副作用消失,控旺增产效果优异。另外矮壮素、甲哌嗡与DA-6配合使用,具有控旺增产突出,应用时间提前,无毒副作用。

四、复配剂可与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

五、喷施后剩余药液不能随便处置,不宜在田间喷施第二遍,也不能倒入田边地头,最好倒在没有作物生长的地方,一段时间后,缩节胺会在土壤中自行降解。

红薯缩节胺用量过大的后果?

?红薯喷施过量的缩节胺,叶片会变小变厚,节间密集,基部会出现侧芽,植株生长不均匀,但一般不会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矮壮素喷施过量,植株严重矮化,叶片畸形,发脆,很容易折断。在玉米因喷施过量缩节胺后,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喷水浇水就可以缓解药害。也可以喷施0.3%的尿素溶液?0.2%的磷酸二氢钾,每半月喷一次,连喷2–3次可基本解除药害。如果因过量喷施缩节胺已产生中毒症状,可以用大量元素水溶肥,7天喷一次,连喷2次。或者是冲施含有腐植酸类的肥料加钙肥,7–10天一次,连冲2次。

芹菜控旺高产新方法?

可以用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控旺。

芹菜耐寒能力较强,但不耐高温,温度高于30℃时叶片发黄,甚至枯萎。如果芹菜生长期间棚温持续在15℃以上,很容易使植株旺长、叶片发黄。芹菜控旺,可以使用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但是一定按说明书要求使用,严格控制使用量,防止带来副作用。

豇豆长势太旺能用缩节胺吗?

苗期,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其次控温,还有控制水分,自然会没有那么旺长及节眼与节眼的距离短,药剂方面可以用矮壮素,或缩节胺等,也有人用苯甲.丙环唑30%(1500倍~3000倍),不过,会出现新叶芯叶微微邹叶的情况(要有心里准备),但既可以控旺,又可防病。(建议先控温,控水,控肥后,如果还旺长,再选择打药进行化学控旺)

玉米短壮素可以和百菌清混用吗?

玉米短壮素是完全可以和百菌清混合使用的。短壮素亦称为矮壮素缩节胺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功能是抑制植物旺长促进根系发达枝节粗短抗倒伏得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百菌清是农药,是广普性杀菌剂,主要是防治植物的病害。二者是可混用的,但需二次稀释。

玉米二次控旺技术?

1、控旺时间:第一次为玉米7-8叶时;第二次为玉米10-11叶时。玉米二次控旺的矮化效果以及增产效果相比单次控旺更加明显。

2、控旺方法:使用控旺药物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缩节胺、乙烯利等兑水进行使用。

(1)30%胺鲜酯·乙烯利:亩用25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混合后喷施于玉米顶部的叶片,不要进行全株喷施。

(2)缩节胺:又叫助壮素、壮棉素、甲呱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25%缩节胺20-30毫升,兑水40公斤,混合均匀后喷施。

(3)矮壮素:每亩用50%矮壮素30克,兑水30公斤,混合均匀后喷玉米植株顶部叶片。矮壮素容易产生药害,不要随意增大浓度。

3、注意事项:喷药时注意喷高不喷低,盖顶喷雾,一扫而过,避免重喷。喷后6小时内遇雨,减半药量再喷一次。干旱少雨的年份可以适当减少控旺药使用量,多雨年份可适当加大使用量。

控旺药打重了怎么办

1、喷打赤霉素:立刻的对植物喷打一些赤霉素或者芸苔素内酯等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中和控旺剂,进行调和,同时这些植物调节剂对植物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玉米的恢复生长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2、水肥管理:要对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份以及营养的加强对玉米喷施一些叶面肥,但避免不要在阳光正烈的中午浇水。

3、增产药:在使用增产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当地已经铺开的增产药,要不要盲目选择。

缩节胺矮壮素缩结安,缩节胺和矮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