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杨树打什么除草剂好(什么除草剂能杀死杨树)
“2024年航空植保在黑龙江将继续服务近5千万亩水稻,并有望在全国完成3亿亩作业面积的大目标。未来随着技术的推动,甚至还可能完成10亿乃至20亿亩的作业面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的预测让人激动不已。与火热发展的无人机行业现状呈鲜明对比,郭永旺同时提到在诸如农药品类选择、安全性施药、药害事故认定等方面,行业仍存在不少问题。
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是一哄而上?还是冷静思考,取长补短?航空植保究竟能不能做,具体该怎么做?是否应建立一个操作规范让行业发展有章可循?
9月4日,一场植保无人机施药操作规范研讨暨发布会在广州拉开序幕,主办方富美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一起,以建立睿纳新?植保无人机施药操作规范为契机,现场探讨航空植保良性发展的前提和未来。
热潮过后的冷思考
从3亿亩到10亿亩都不能出事
从2024年作业1千万亩、2024年3千万亩,到2024年作业1亿亩,飞行1.4万架次,航空植保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可谓势不可挡。
“通过大量田间试验示范所反馈的具体数据来看,无人机是可以用在植保飞防上的。比如拿精准施药来说,使用无人机喷药的农药利用率能达50-60%,比传统背负式喷雾作业提升15-25%。仅从农药减量来说就吸引了几百亿的资金流入。”郭永旺在会上提到,无人机大企业的自主创新对近两年行业的推进作用明显,自主飞行、自主避障、仿地飞行、一机多控等硬件技术的攻克让大家看到了飞防的前景,大的行业氛围之下,不断有抗蒸发、提升沉降的新型助剂被研发出来,行业协会、企业也竞相入场促进行业标准的建立,“人机技剂”四位一体的共同体已经形成。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
热潮之下,由航空植保造成的药害事故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防病防虫又除草,一个全搞定!”说的不是什么植保灵丹妙药,而是印刷在东北农村电线杆上的无人机作业广告。郭永旺举例,老百姓给什么药就打什么药造成的安全性问题比比皆是,有保护行杨树被除草剂打死的,也有整塘莲藕被灭生的,对蜜蜂、蚕以及水生生物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在于行业内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操作规范,部分租赁无人机的植保服务主体,延用传统用药习惯,想当然的进行操作,造成了上述安全问题。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主任江腾辉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主任江腾辉也提到,目前围绕航空植保开发的助剂很多药剂却不足,很多无人机施药仍使用的是传统施药推荐剂量,但无人机的水量与背负式喷药系统不同,相同药剂采用相同剂量注定行不通,如何推动飞防发展更进一步?制定操作规范是第一步。
防治效果成飞防落脚点
专利成分效能有望提升
为此,富美实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通过研究生物变量(害虫种群密度、害虫抗药性、作物产量)、植保产品和助剂、施药设备和技术参数、环境变量等因素对无人机飞防的影响,提出“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操作规范(2024版)”,基于当前积累的技术经验和阶段性成果,探索和制定出一套可以保证施药剂量准确性、雾滴覆盖有效性、操作过程安全性的施药操作规范,旨在为行业科学合理施药提供借鉴。
富美实全球杀虫剂技术JohnAndaloro围绕睿纳新?系列水稻杀虫剂产品向我们阐述了“飞防落脚在效果”的观点。据了解,富美实睿纳新?作为全球最年轻的10亿美元杀虫剂化合物,已在全球超过80个作物上取得登记,登记的防治对象超过50种。JohnAndaloro指出:“目前虫害防治效果低下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同文化水平下,个体操作带来的差异性非常大,无法‘送药到位’让很多可以避免的作物减产持续发生。”而无人机施药对作物保护效率提升明显,如果可以解决喷施均匀度的问题,并配以安全有效的操作规范,将使中国农业植保的防治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富美实全球杀虫剂技术JohnAndaloro
JohnAndaloro提到,航空植保这一全新的施药技术,不仅可以提升防治性价比和效率,对农户以及农业更有益,也可以促进药效释放,保障防治效果,使企业研发出的专利产品的价值得到源源不断的优化,提升一些专利成分的使用寿命。据了解,在国外研发一个新的农药化合物需要耗费10年时间,近25亿美元的成本,代价高昂,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应用相当于为这些产品服下一剂“长生药”,为企业发展也带来红利。
多方合力方能对症下药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兰玉彬在在会上提到,老龄化程度加重、人工成本过高让“打药难”成了现在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让飞防成了刚性需求的市场。但作为无人机机型设计、结构优化的研发机构,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打通整个产业链的有效循环,他表达了研究中心希望与无人机制造企业、农药制剂助剂企业、以及监管部门一起推动此次植保无人机飞防施药操作规范的落地,为行业发展助力。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兰玉彬
郭永旺则代表政府监管部门,给整个无人机行业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几点要求:他认为首先无人机生产企业应进一步规范使用参数,通过当地实测筛选出更小的操作区间,比如1.5米喷施高度喷幅应当设定成诸如1.5米或者3米的具体数值,而不是1.5-3米的模糊区间,这样可减小因操作不当带来的事故风险。农药研发应更注重专业化和定制化,不仅要在施药方式上配合飞机的设计,还可以做一些剂型上的创新,比如运用纳米技术等。同时,飞手素质、技能培养,环境监测,事故鉴定等工作都需要一一细化,任务很多道路很长,需要整个行业齐心协力。
富美实中国区总裁吴朝晖在致辞中提到,通过此次植保无人机施药操作规范研讨暨发布会,希望可以让无人机、药剂、用药技术、操作人员四个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为飞防标准化、规范化,为优秀农药化合物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更广阔的未来。
富美实中国区总裁吴朝晖
据了解,目前富美实已剥离锂电池业务,通过遍布全球的23个研发中心和26个生产制造基地,未来将专注农业解决方案的提出与推进,截至目前,已有15个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处于研发阶段。
既然规范化的无人机施药优势明显,那国内是否已有农药产品登记在案了呢?
“目前国内还未有登记在无人机施药上的农药产品,登记在大飞机喷雾方式上的也仅有2024年的一个敌敌畏产品,主要用于林业害虫的防治。且当时的标准、考虑的因素都不及现在,并不可同日而语。”农业农村部药检所副处长王晓军现场介绍,相对比地面超低量喷雾用量的1200-2400克/公顷,该产品在使用载人飞机超低量喷雾时用量降至600-1200克/公顷,这给了我们提示:“无人机喷药跟传统喷药剂量肯定是不同的。”
农业农村部药检所副处长王晓军
更多花絮:
与会嘉宾参与睿纳新?植保无人机施药操作规范启动仪式
兰玉彬向JohnAndaloro介绍风洞实验设备
在校学生代表向吴朝晖介绍无人机研发最新成果
报料丨020-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