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瓜灰霉病的优秀杀菌剂甲硫·乙霉威
甲硫·乙霉威——黄瓜灰霉病的优秀杀菌剂
黄瓜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是黄瓜灰霉病却经常给黄瓜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甲硫·乙霉威作为一种优秀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黄瓜灰霉病的发生。接下来,本文将就甲硫·乙霉威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与之相关的几个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甲硫·乙霉威的作用机理
甲硫·乙霉威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够阻断真菌的细胞**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甲硫·乙霉威通过对黄瓜叶片上的病原菌进行杀灭,从而达到控制黄瓜灰霉病的目的。
甲硫·乙霉威的使用方法
甲硫·乙霉威的使用方法如下:
甲硫·乙霉威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甲硫·乙霉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使用前要先将甲硫·乙霉威充分搅拌均匀。
- 使用时要避免在高温、强光、高湿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对黄瓜造成伤害。
- 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以免产生过敏反应。
- 使用后要注意清洗喷雾器具,以免影响下一次的使用效果。
相关问题
问题1:甲硫·乙霉威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甲硫·乙霉威对人体的毒性很低,但是在使用时还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以免产生过敏反应。
问题2:如何判断黄瓜是否患有灰霉病?
黄瓜患有灰霉病时,叶片上会出现灰色的霉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黄、枯萎,并可能感染到果实。可以通过观察叶片和果实表面是否出现灰色霉斑来判断黄瓜是否患有灰霉病。
问题3:除了甲硫·乙霉威,还有哪些杀菌剂可以用于控制黄瓜灰霉病?
除了甲硫·乙霉威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杀菌剂可以用于控制黄瓜灰霉病,如百菌清、丙环唑等。
甲硫·乙霉威的百科知识
甲硫·乙霉威是一种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的真菌**害。甲硫·乙霉威的化学名称为甲基硫菌灵-乙醇,是硫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一种。甲硫·乙霉威的作用机理是阻断真菌的细胞**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甲硫·乙霉威的毒性很低,但是在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以免产生过敏反应。
参考文献:
- 刘学玲,等.甲硫·乙霉威在黄瓜灰霉病防治中的应用[J].农药,2024,53(8):535-536.
- 韩立.甲硫·乙霉威在蔬菜病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药,2024,49(9):714-716.
释义拓展:甲硫·乙霉威
甲硫·乙霉威,由甲基硫菌灵和乙霉威混配的一种复合型广谱低毒杀菌剂,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问答拓展:克得灵甲硫'乙霉威
可以使 用甲硫.乙霉威,保花保果与2.4-D相当,但是不像2.4-D不受温度闹猛限制,不易出现畸形果。可用在番茄、茄子及各种瓜类液答桥蔬菜上。防治效果明显:举毕可用防治花器侵入的灰霉病和菌核病,防效90%以上。一克兑3斤水,小喷壶喷花或沾花。问答拓展:黄瓜灰霉病怎么防治
(1)症状与发病条件。
黄瓜灰霉病为害瓜花、幼瓜、茎、叶等。以为害瓜花和幼瓜最为普遍。发病初期幼瓜蒂部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瓣枯萎脱落,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菌多从边缘开始侵染,病斑呈V字形向叶内发展,病斑上有不明显的轮纹;叶片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帆升为浅灰褐色,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病斑直径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有时病斑上有不明显的轮纹。茎部发病,病部溃烂,表面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8~23℃,最高32℃,最低4℃,当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
防治黄瓜灰霉病要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①选用抗病品种;嫁接育苗、壮苗定植;注意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增施生物菌有机肥、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减少氮肥使用量,预防瓜秧徒长;调整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植株健壮长势,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能。
②调整好生态环境。大田栽培要实行南北行向,适当增大行距,改善通风条件,态源老降低田间小气候湿度;在设施中栽培,白天实行高温管理(30~35℃),夜晚加大通气量,实行低温管理(10~16℃),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创造一个不适宜灰霉病侵染发育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
③及时摘除病瓜、病叶,对各种病残体要随即及时就地掩埋,严禁随地乱扔,散发病菌,传染病害。
④化学防治。药剂选用天达2116瓜茄果专用型加以下杀菌剂防治效果较好,但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
50%凯泽水分散剂1500~2000倍液、10%世高2000倍液、99%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50%扑海因800倍液、50%速克灵800倍液、25%阿米西达2500~3000倍液、灰核威800倍液、菌核净600~800倍液、裂伍多抗霉素600倍液、65%抗霉威800倍液。设施栽培可用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温室1000克,喷粉预防,或25%灰霉清烟雾剂、45%灰太狼烟雾剂,每亩温室300~400克熏烟预防。
问答拓展:灰霉病防治用什么药最好
灰霉病的主要防治药剂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菌核净、啶酰菌胺。
1、嘧霉胺
嘧霉胺又称甲基嘧啶胺、二甲嘧啶胺属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对灰霉病有特效。其杀菌作用机理独特,通过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从而阻止病菌侵染,并杀死病菌。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产品有20%、30%、37%、40%悬浮剂,20%、40%可湿性粉剂。
2、腐霉利
腐霉利是内吸性杀真菌剂,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真菌有特效,能防治果树、蔬菜作物的灰霉病、菌核病,对苯丙咪唑产生抗性的真菌亦有效。使用后保护效果好、持效期长,能阻止病斑发展蔓延。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可取得满意效果。
3、乙霉威
药剂进入菌体细胞后与菌体细胞内的微管蛋白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这种作用方式与多菌灵很相似,但二者不在同一作用点。如灰霉菌一旦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而对乙霉威很敏感。相反,对多菌灵敏感的灰霉菌,乙霉威则表现为无抑菌活性。
4、异菌脲
异菌脲能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它既可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
5、啶酰菌胺
通过叶面渗透在植物中转移,抑制线粒体琥珀酸搏码酯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使氨基酸、尺碧糖缺乏、能量减少,干扰细胞的**和生长,对病害有神经活性,陵银举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