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冷棚葡萄灰霉病什样 冷棚葡萄灰霉病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959 次
冷棚葡萄灰霉病什样 冷棚葡萄灰霉病防治

冷棚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冷棚葡萄灰霉病是葡萄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治这种病害,农民们常常采取化学药剂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环保和健康的防治方法。

有机肥料的使用

有机肥料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的使用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抵抗病害。

适当的浇水量

适当的浇水量可以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病菌的繁殖。但是过多的浇水会导致土壤湿度过高,从而增加病害的发生。

定期喷洒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天然的农药,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并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合理的修剪方式

合理的修剪方式可以增加葡萄的通风和阳光照射,减少病害的发生。但是过度修剪会导致葡萄产量的下降。

拓展问题:

问题一:冷棚葡萄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冷棚葡萄灰霉病的症状包括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果实变软,腐烂,甚至掉落。叶片和枝条也会出现灰色霉斑。

问题二:有机肥料的种类有哪些?

有机肥料的种类包括有机物质肥料、矿物质有机复合肥料、有机微生物菌肥料等。

问题三:生物农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生物农药的制作方法包括发酵法、提取法、培养法等。

问题四:土壤酸碱度对葡萄生长的影响是什么?

土壤酸碱度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很大,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对葡萄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五:葡萄的光照需求是多少?

葡萄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需要光照6-8小时。

问答拓展:葡萄灰霉病什么症状?

纵观葡萄各生育期可以发现灰霉病是葡萄一生中都会发生的重要病害。葡萄灰霉病是引起花穗及果实腐烂的病害,该病过去分布不广,很少引起注意察袭,随着保护地棚室栽培面积的扩大,河北、山东、四川、上海、湖南、山西等地已有发生,有的地区如上海,在春季已经是引起花穗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如彩图1。流行时感病品种花穗被害率达70%以上。成熟的果实也常因此病在储藏、运输和销售期间引起腐烂。葡萄酿酒时如不慎混入灰霉病的病果,可造成红葡萄酒颜色改变、酒质变劣。葡萄灰霉病在葡萄各部位上的症状如下:

新梢及叶片:产生淡褐色形状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上有时出现不太明显的轮纹,湿度大时,感病枝梢也能长出稀疏灰色霉层。

花穗及果穗: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受侵染,发病初期被害键扮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细看时还可见到极微细的水珠,此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晴天时腐烂的病穗逐渐失水萎缩、干枯脱落,如彩图2。

果实:成熟果实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黑色,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如彩图3。

葡萄花期如遇阴雨天,或果实转色败亮兄期间雨水较多都易感染灰霉病。葡萄储藏期也易发生此病。灰霉病对葡萄某些品种的生产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尤其在设施栽培中,常因湿度较大而花果发病较重。

问答拓展:灰霉病的表现症状及如何防治?求大神帮助

(1)症状病菌从开败的花部侵入,使花腐败。先谢花的花瓣、柱头被病菌侵染发病后,大枯发展到果实。嫩瓜感病后,蒂部初呈水浸状,幼瓜迅速变软,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后期有时在霉层长出褐色小菌核,导致果实萎缩腐烂。脱落的烂花和幼瓜附着在叶面,可引起叶片发病,在接触处产生褐色病斑,出现同心轮纹和灰霉,引起腐烂,形成大型的枯斑;如附着在茎上,引起茎部腐烂。
(2)发病条件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病菌寄主广,多种蔬菜发病,病残体在土中存活几年,开花坐果期遇连阴雨后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开毕行始发病。密植、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水分大,发病加重。一般情况下15~27℃均能发病,最适宜温度22℃。
(3)防治方法开花结果期重点防治。
①及时摘除病叶,拔除杂草,加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手仿哗
②10%灭克粉尘剂每公顷15千克喷粉。
③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速克灵烟熏剂傍晚盖严棚膜熏蒸。
⑤如需用药剂蘸花,可在药液中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

问答拓展:葡萄灰霉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形式?如何治疗?

【分布升者为害】灰霉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和贮藏的重要病害。目前在河北、山东、辽宁、四川、上海等地发生严重。春季是引起花穗腐烂的主要病害,流行时感病品种花穗被害率达70%以上。成熟的果实也常因此病在贮藏、运输和销售期间引起腐烂。
  【症状】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已成熟的果实,有时亦为害新梢、叶片和果梗。花序受害,似热水烫状,后变暗褐色,病部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灰霉,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图7-48)。新梢及叶片上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亦长出鼠灰色霉层(图7-49至图7-50)。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受侵染,发病初期被害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图7-51至图7-52),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成熟果实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黑色,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图7-53至图7-55)。
  【病原】Botrytiscinerea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细长,灰黑色,呈不规则的树状分支。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卵圆形。菌核褐色,形状不规则。在5~300C条件下该菌均可生长,适温范围为15~25℃,以20℃对其生长最为有利;5~10℃时,菌丝生长缓慢;30℃时,菌丝生长完全吵咐薯受到抑制。
  【发生规律】以菌核、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在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穗上。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又靠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图7-56)。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发病期,第一次发病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前及幼果期)主要为害花及幼果,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第二次发病期在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多雨潮湿和较凉的天气条件适宜灰霉病的发生。春季葡萄花期,不太高的气温又遇上连阴雨天,空气潮湿,最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常造成大量花穗腐烂脱落;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能促进发病。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机械伤、虫伤多的果园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彻底清园,消灭病残体上越冬的菌核,春季发病后,摘除病花穗减少再侵染菌源。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速效氮肥的使用,防止枝梢徒长,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等,有较好的控病效果。
  预防用药:方案一:奥力克霉止3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方案二:奥力克霉止3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发病前期:方案一:奥力克霉止5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方案二:奥力克霉止50ml+霜贝尔30ml,兑水15公斤,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方案三:奥力克霉止50ml+细截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
  发病中后期:
  奥力克霉止50ml+40%嘧霉胺悬浮剂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奥力克霉止50ml+10%多抗菌素15g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5g或70%百菌清3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简亮 奥力克霉止50ml+40%菌核净可湿粉剂20g或40%腐霉利可湿粉剂15—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