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叶锈病冬孢子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131 次
小麦叶锈病冬孢子

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图片的研究意义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而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图片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小麦叶锈病的病原体,有助于我们开发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对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图片的研究,我们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小麦叶锈病的发病规律,从而提高小麦叶锈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如何通过百度SEO最新优化规则提高网站排名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企业和网站来说,提高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就显得尤为重要。

1.内容优化

网站的内容应该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同时还要符合用户的需求。在优化网站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键词的使用:在网站的标题、正文、图片等位置适当地使用关键词,但不要过度堆砌,以免被搜索引擎认为是垃圾信息。

(2)内容的质量:网站的内容必须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不能抄袭或复制其他网站的内容。

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图片相关问题


1.小麦叶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小麦死亡。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2.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防治小麦叶锈病的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采用化学防治等。

3.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图片的研究有哪些进展?

目前,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图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例如发现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也对小麦叶锈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小麦叶锈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小麦叶锈病的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检查病情、及时清除病株等。

5.小麦叶锈病的化学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叶锈病的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使用药剂喷洒、土壤处理等。化学防治方法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相关拓展:

问:关于冬季小麦苗叶子发褐黄还有黑点点慢慢死掉这是什么问题怎么防治。

小麦泛黄可能患麦叶枯病或叶锈病。

一、叶枯病症状:

叶枯病由于病原菌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差异十分明显。

雪腐叶枯:叶上病斑较大,暗绿色,水浸状,近圆形或椭圆形,发生在叶片边缘的多为半圆形。病斑中央黄白色,常有不明显的轮纹和粉色霉层,即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气候潮湿或早上露水未干时病斑边缘常生出白色呈辐射状菌丝层。后期病叶枯死。在穗上引起小穗轴变褐色腐烂,形成赤霉病。

黄斑叶枯:叶上病斑农村信息网大小次于雪腐叶枯病,黄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中部黑褐色,上有不明显同心轮纹和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边缘有***晕圈。后期病斑愈合,叶片枯死。

针孢叶枯:叶片的叶脉间最初出现淡绿色至***病斑,长椭圆形、梭形,后扩大至不规则形,呈淡褐色至红褐色大斑块,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叶片呈枯白色,提早枯死。病菌侵染穗部时,颖壳上产生深褐色斑点,后变枯白色,病斑上也生小黑点,引起颖枯病。

交孢叶枯:叶上病斑小型、卵圆形、梭形、不规则形,初期淡***,后变黄褐色。气候潮湿时病斑上生浓厚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愈合后,叶片枯死。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或在种子上越夏、越冬。第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病菌在种子上越夏时,秋季初次侵染麦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再侵染。叶枯病菌喜低卜拆温、高湿气候,温湿度不仅影响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和发病潜育期,也对孢子传播有一定影响。如夜间温度在8~10℃以上,有小雨时,传播较快,容易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植株茂密,通风透光不良,麦田发病重。一般高秆晚熟品种较矮秆早熟品种抗病。春性品种较冬性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施足基肥,追施氮素肥料不可过多过晚。

2.药剂防治: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用25%敌力脱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33~40毫升,加水60~70千克喷雾。或用80%多菌灵超微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5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或用25%敌力脱乳油20毫升加80%多菌灵超微粉剂25克复配剂,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赤霉病。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50~10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锈病、白粉病耐乱。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20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型亩枣,兼治赤霉病。或用70%甲基托布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50~75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施药前请详细咨询当地农技部门,避免误施药。

二、小麦叶锈病

症状:叶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产生***状病斑,很少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夏孢子堆圆形至长椭圆形,桔红色,比秆锈病小,较条锈病大,呈不规则散生,在初生夏孢子堆周围有时产生数个次生的夏孢子堆,一般多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少数可穿透叶片。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散出桔***的夏孢子;冬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圆形或长椭圆形,黑色,扁平,排列散乱,但成熟时不破裂。别于秆锈病和条锈病。

防治方法:主要靠种植抗病品种,辅之以药剂防治和栽培防病。

加强栽培防病措施:适期播种,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雨季及时排水,上湿气滞留。适当的使用采法特水溶肥。

问:小麦病害图片及防治,何时防治效果好

小麦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纹枯病等。小麦条锈病:选择抗病害品种进行种植,可以用丙环唑或者氟环唑等药剂兑水后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者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以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小麦赤霉病:择抗病害薯缺品种进行种植,追肥不能太晚,在种植前进行药剂拌种。

一、小麦病害图片及防治

1、小麦条锈病

(1)小麦成株叶片刚发病的时候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在后期的时候表皮破裂,还会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在快成熟的时候叶鞘上会出现圆形或者卵圆形的黑褐色夏孢子堆,后期病部会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形状为扁平堆短线状。

(2)选择抗病害品种进行种植;合理密植,在适合的时间合理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在种植前还可以进行药剂拌种;在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可以用丙环唑或者氟环唑等药剂,兑水后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续喷洒2次即可。

2、小麦白粉病

(1)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都可以为害,主要为害的是叶片,严重的时候也可以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在发病初期病部会产生***小点,在后期逐渐扩大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病斑,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霉层往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

(2)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者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以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在种植的时候避免种植密度过大,还可以用药剂进行拌种;在发病前期,可以用三唑酮、氟菌唑进行防治;在发病比较普遍的时候可以用烯唑醇或者烯肟菌胺等药剂兑水均匀后进行喷雾防治。

3、小麦赤霉病

(1)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幼苗到抽穗都可以危害,在小麦扬花期的时候,发病初期在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

(2)选择抗病害品种进行种植;追肥不能过晚,不然容易造成小麦贪青晚熟,增加侵染机会,而且还会造成无效分蘖;种植前进行药剂拌种;在小麦发病前期,可以用数滑辩多菌灵或者烯唑醇等药剂,兑水后进行喷雾防治。

4、小麦纹枯病

(1)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生育期都可以危害,会造成小麦烂芽、病苗死苗、倒伏和花秆烂茎等多种症状。

(2)在适合的时间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加强排水,及时防除杂草;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拌种;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或者氰烯菊酯等药剂,兑水均匀进行喷洒防治。

二、小麦病害何时防治效果好

1、小麦锈病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小麦品种混种或让笑者间种对条锈病具有一定的防病增产作用。

2、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该病害应该在没有发病的时候进行预防,或者在发病的初期,用药剂防治效果比较好。

3、赤霉病最佳防治时期是小麦齐穗至盛花,在小麦抽穗期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再结合当地往年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可以进行提前预防。在小麦刚开始扬花的时候,可以喷施药剂进行预防和控制。

4、小麦纹枯病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的时候进行防治,在早上露水还没有干的时候喷洒,这样药液可以借助露水一起流到作物茎基部,可以提高药剂的效果。

问: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发生在西
南、华北、西北、东北麦区。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本相同,发生更为普遍。
(1)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
在茎秆或穗部。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能穿透叶片,待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小麦叶锈病于小麦收获后就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播种出
土后叶锈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冬小麦麦苗上。播种较早的由于气温较高,利于叶锈病的生长,因而受害小麦发病重。播种较晚,叶锈菌侵入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就以菌丝潜伏在麦叶内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
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用96%天达恶霉灵2克加“天达2116”浸拌种型
25克(1袋),兑水2-3千克,均匀喷拌麦种50千克,晾干后播种,随拌随播,切勿闷种。可兼防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等。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
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在喷洒粉锈宁或三唑酮时每15千克加入25克“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兼治白粉病、赤霉病,同时可增加小麦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的能力。

问:小麦叶锈病的病原物有哪些表现形式?

病原物为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reconditarob.***.sp.triticieriksset.henn.),担子菌门柄锈菌属。

小麦叶锈病菌是转主寄生的长生活史型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国外证实,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病菌的转主寄主,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我国,叶锈病菌的转主寄生现象及转主寄主均未得到证实,病菌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环,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

病菌的夏孢子单胞,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有6~8个散生的发芽孔,表面有微刺。冬孢子椭圆至棍棒形,双胞,上宽下窄,顶端通常平截或倾斜,暗褐色。

叶锈病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夏孢子萌发和侵入的最适温度15~20℃,潜育适温18~22℃,适温下潜育期为5~7d。叶锈菌对湿度的要求不很严格,夏孢子在相对湿度95%时即可萌发。

叶锈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采用洛夫林10、6068、IRN66-331、东方红3号、丰产3号、白包和太山4号等鉴别寄主,鉴定出叶中4号、叶中34和叶中38等多个生理小种。其中,叶中4号和叶中34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优势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