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席草的高产栽培技术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489 次
席草的高产栽培技术

席草的高产栽培技术

席草是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具有营养丰富、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备受农民青睐。如何实现席草的高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业方面的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席草的产量。

科学施肥

席草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发育。在种植席草的过程中,科学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在席草的生长期间,应该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席草的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合理的施肥。一般来说,席草生长的前期需要施用氮肥,以促进其生长;中期需要施用磷肥,以促进其根系的发育;后期需要施用钾肥,以促进其果实的发育。

合理浇水

席草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过度浇水会导致席草的根系腐烂,影响其生长发育。在种植席草的过程中,应该合理浇水,避免过度浇水。一般来说,席草的生长期间应该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控制好浇水的量和时间,避免造成水分的浪费。

及时采收

席草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采收,就会导致其营养成分的流失,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在种植席草的过程中,应该及时采收,避免过度生长。一般来说,席草的生长期间应该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采收,以保证其品质和产量。

用户关心问题

问题一:席草的适宜种植环境是什么?

答:席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种植,同时能够充分接受阳光和雨水的环境最为适宜。

问题二:席草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

答:席草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粗蛋白、粗纤维、无机盐、维生素等。

问题三:席草的常见病害有哪些?

答:席草的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等。

席草的高产栽培技术百科知识

席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植物。席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蛋白、粗纤维、无机盐、维生素等,是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席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种植,同时能够充分接受阳光和雨水的环境最为适宜。在种植席草的过程中,科学施肥、合理浇水、及时采收是提高席草产量的关键。席草的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等,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现代农业技术大全》

2.《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

3.《农业生产实用技术》

释义拓展:席草(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

席草(拉丁学名:JuncuseffususL.),别名灯芯草、灯心草,是灯芯草科灯芯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席草高27到91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茎丛生,叶呈鞘状或鳞片状,包围在茎的基部,叶片退化为刺芒状,聚伞花序假侧生,含多花,花被黄绿色,雄蕊3枚,花药**,蒴果长圆形或卵形,黄褐色,种子卵状长圆形,黄褐色。产于中国湿润、半湿润区及全世界温暖地区,生于海拔1650到3400米的河边、池旁、水沟,稻田旁、草地及沼泽湿处。花期4到7月,果期6到9月。茎皮纤维可作编织和造纸原料,茎内白色髓心可入药,入药有利**、清凉、镇静作用,还可供点灯和烛心用。

问答拓展:席草种植技术

席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那么席草应该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席草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席草种植技术
  一、留种育苗
  1、选好留种田。席草是利用母茎割后基部重新萌发出来的再生苗进行育苗繁殖的。选好留种田是培育席草健壮种苗的基础。具体应选品种纯度高、种性优良、无病虫危害、排灌方便的席草田作为留种田。
  2、留足种田面积。席草留种面积一般按种苗田与大田比1:8—10留足,一亩席草种苗,栽插8—10亩大田。
  3、适时收割留种。留种席草田既要考虑到培育健壮草种,又要考虑到席草本身的质量,一般于6月下旬开始收割留种。具体收割方法为:收割前10天,排尽田中积水,使泥面硬皮,脚踩不下陷不沾泥,以免割草时种蔸沾染泥浆;席草收割应选择晴天的傍晚进行,便于种草在适温下萌发和迅速伸长,免受高温伤害,若在晴天收割,割后应用枯黄脚草覆盖种蔸。割草过程中,不要在田间乱踩乱踏,以免踩伤种蔸。
  4、加强种苗管理。一是中耕除草;二是施肥促苗,整个种苗阶段可施追肥2—3次,每次亩用300公斤腐熟的人粪**兑水全田泼洒;三是防旱防涝,保持席草种田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四是加强种苗田的病虫害防治。
  二、大田移栽
  (一)本田选择
  1、席草必须轮作。席草田收割后种植水稻,水稻收后又种席草,使土壤一年到头处于还原状态;同时连年种植,会妨碍茎的生长发育,草茎矮小,影响产量和品质。因为席草收获后,有大量的根茎,残屑遗留在土壤中,经2—3年后才能腐烂,且由于茎、屑腐烂后,会产生许多还原有害物质,毒害根部。这一现象在排水良好的田中较轻,排水不良的田较重。所以,每种植2—3年后,宜间隔1—2年以上才能再种席草。
  2、高产田块的要求。高产田块要求选择耕层深厚结构好,田块大小适中,路、沟、渠配套,给排水方便灵活,田块周围无“气、水、烟、尺则尘”污染源。
  (二)精整本田
  席草在移栽前,要精整大陵亮棚田,为席草根茎生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席草田的前作多为水稻,一般整田的工序是:水田割稻—施好底肥—拖拉机翻耕—灌水泡田—施好面肥—耙软耙平—挖出围沟(含中间操作沟)—修埂防漏—沉实糊泥—浅水插种。整田地前后共需3—5天。切忌耕耙后,立即插种,防止根茎下沉过深而影响发棵。如整地粗放,高低不平,则定值时深浅不一,席草根茎生长参差不齐键橡,难以达到优质高产。
  (三)施足基肥
  席草本田生育期长达220余天,需肥量大,且根系发达,必须施足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用肥总量的30%左右。基肥包括底肥和面肥两部分。底肥以肥效稳长的有机肥料为主,一般亩施腐熟的厩肥(猪牛栏淤)50—60担耕翻入土,面肥应施速效性肥,一般亩施碳酸氢铵40—50公斤,过磷酸钙30—40kg,或25%复混肥40kg左右。
  (四)适时移栽
  (1)移栽适期。我县席草移栽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为宜。如果过早移栽,年内分蘖过猛,年后春发过旺,必然影响优质长草芽的过早分化,草茎着花率高,枯梢率和枯梢长度增加,草质下降;过迟移栽,初冬积温利用少,席草成活返青慢,春后基本株不足,会减少有效分蘖的数量,亦不利于夺取席草的优质高产。
  (2)合理密植。席草的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移栽早迟、秧苗素质、土质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确定。种苗壮,新芽多,移栽早,田性好,肥源足,管理水平高的,宜略稀一些,反之则密一些,另外分蘖力差的品种其密度也应适当提高。我县一般株行距20×26厘米,亩插1—1.2万蔸,每蔸插足12—18苗,插2—4个分爪,每亩15—22万基本苗。
  (3)插种质量要求。提高移栽质量,是确保苗全、苗匀、促进早发、平衡生长、防止倒伏、提高席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一是对席草种苗进行细心起苗,同时清除杂草、虫伤株、枯茎,做到边起、边拣、边运、边插,严防日晒风吹,损伤蘖芽。二是移栽时要实行浅水插苗,反对深水和无水移栽。深水移栽不能保持种苗深浅一致,并易发生浮苗;无水移栽,则泥浆沾茎,影响草茎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是移栽时做到斜插、正面插,即要新芽垂直向上,地下根茎平放,以利分蘖。四是移栽深度以4厘米为佳。五是移栽时要扒平脚坑,慎防浮苗缺丛,确保全苗。六是要留好操作沟和四周围沟,沟宽30—40厘米为宜,以便今后进行田间管理。
  三、大田管理
  (一)查苗补蔸
  由于栽种时田水过深或田块高低不平,稻草还田不匀,易发生浮苗,或因栽插不当而缺丛或死苗等现象。移栽后3—4天要进行一次全面查苗、补苗工作,发现浮苗、缺丛或枯死苗要及时补苗,确保全苗。
  (二)化学除草
  据田间调查,席草田的杂草种类繁多。禾本科杂草以看麦娘,双穗雀稗,扁穗雀稗、稗草、千金子、马唐等为主,阔草类杂草以水蓼,空心莲子草,矮慈菇、鸭舌草、水马齿、水竹叶、节节菜、眼子菜、陌上菜等等。还有莎草科的三棱草、牛毛毡等。冬季杂草以双穗雀稗、看麦娘为主,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杂草种类逐渐增加,禾本科杂草与阔叶类杂草混生。进入夏季,不仅种类越来越多,且密度迅速增加,长势极为旺盛。杂草与席草争肥、争水、争光、争气、争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席草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及早采取药剂防除。一般常年在2月底至3月上旬,每亩用25%绿磺隆可湿性粉剂4克加5%精禾草克乳油45毫升兑水4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或亩用抛秧除草剂(苄苯)等一包拌过筛细黄土10公斤左右,在草茎露水干后均匀措施。施药时田中要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除草效果。
  (三)合理排灌
  席草生育前期(移栽后至翌年2月下旬)的水分管理应坚持“深—浅—深”的原则。席草插后,有一段回青期,应适当灌深水(3—5厘米),促进席草迅速成活,及早发出新根,长出分蘖。席草回青后到越冬前进入分蘖阶段,应坚持浅水勤灌,间隙露田,做到每次灌水时,后水不见前水,提高水温和泥温,促进壮苗。席草越冬期间,气温下降,有时还会出现冰冻,应经常灌深水(6—7厘米),阻挡冷空气进入泥层,保护草茎免遭冻害。但遇上晴好天气,应排水透气,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泥温,寒潮来临时,又重新灌上深水护苗,生育中期(3月初—4月底)应坚持浅水勤灌,既有利于提高泥温,改善土壤通透条件,又利于阳光照射草茎基部,增强抗倒能力。生育后期(5月初一收割)坚持间歇灌溉防早衰。席草田要经常保持田间湿润状态,直至收割前7天。
  (四)科学施肥
  席草生育期长,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及早施用追肥。席草整个生育期一般施五次追肥,第一次在席草分蘖初期(冬至前后),每亩施25%复混肥20kg,主要是促使冬苗早发。第二次在腊月边,每亩施25%复混肥30kg,弥补越冬期间吸肥力不足,达到壮苗越冬的目的。第三次是在3月下旬重施促蘖肥,每亩施**素15—20kg,氯化钾10—15kg。第四次是在4月下旬亩用**素10kg,氯化钾10kg,以促进草茎伸长。第五次是在5月底至6月初,看苗补施一次防衰保青肥,每亩施**素10kg。另外,为提高席草产量和品质,在席草生长中,还应喷叶面微肥如磷酸二氢钾,每50克兑水15公斤,每隔15天一次,共喷1—2次。每次施肥要注意天气时间、品种、数量和方法,切忌肥害。若用复合肥、氯化钾等作追肥时,应在草茎基部露水干后撒施。若用碳酸氢铵作追肥时,遇上高温天气,应用“以水送肥”方法进行,即在进水口将肥料送至全田,但注意“以水送肥”前应放干田水。若用**素作追肥,要注意3月份以前一般不宜施用,因**素含有缩二脲,影响草茎根系活力,茎基部易变褐以致与根茎断离,导致枯梢增多。
  (五)实施割尖草质优
  割尖是席草田间管理的一道重要工序,是实现席草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要普遍实施,全面推广。
  割尖后短时控制了地上部分徒长,增加了丛间光照,十分有利于根茎蘖芽产生,所以割尖有控上促下,促进根茎分蘖,提高根系活力,促进老茎更新,复发新芽,增加分蘖速度和数量,壮健茎秆,增强抗逆力,减少中后期草茎尖枯,降低着花率,防止早期倒伏,提高整齐度、成草率和长草率等作用。
  割尖的适宜时间为3月下旬或4月上旬,但仅限于每丛草茎数在60—70茎,割尖高度为离地约40厘米。而每丛基本苗超过100茎以上(此类型席草多为早熟型)和每丛草茎数在50茎以下的均不宜割尖。每丛草茎数在50—60茎的,宜适当提高割尖高度,以留苗高45厘米为好。
  割尖最好选择阴天进行,割尖后适当灌浅水,防止草茎过多失水,促进伤口愈合。
  (六)适时挂网防倒伏。
  席草茎高、茎细、质软,在长高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倒伏。特别在遇到大雨暴风袭击后,会产生塌地倒伏。席草倒伏后,草茎伸长停滞,有用草茎和长草率明显下降,无效分蘖大量抽生;同时,倒伏使大批草茎被压叠在下面,有的贴附在水面,极易引起草茎发黄或腐烂,诱发病虫,增加黄草和元白,严重影响优质高产。
  席草的栽培历史
  中国栽培利用灯心草历史悠久。唐代宁席即出朝鲜。**的编席技术也由中国传授。灯心草为长日照植物,喜阴凉湿润气候,较耐寒。栽于浅水田中。用分枝繁殖。秧苗自移栽至收割约260天。还可作造纸原料,髓心可作枕芯、灯芯;可入药。蒲草为莎草科蒲草属草本。中国产于广东、广西。**、斯里兰卡等国也有分布。莎草科中供编席的植物最多。除蒲草外,还有龙须草、水毛花、萤蔺、藨草、荆三棱等。

问答拓展:店门镇的生产热潮

金秋十月,店门镇农田一派农忙景象,农民正边收割晚稻,边忙于插田,人们以为又进入了“双抢”时节,的确,店门镇又开始了一年内的第二次“双抢”,但抢插的不是水稻,而是席草。
店门镇位于谨冲南岳衡山南麓,全镇农业人口2.78万人,耕地面积1.88万亩,其中水田1.80万亩。席草是店门镇的传统产业,前几年,由于席草市场价格的起落和席草留种死苗的制约,该镇的席草生产出现严重滑坡局面,年席草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万余亩一度下降到3千多亩。2024年以来,通过县、乡农技部门与农户密切合作,开展了席草轮作育苗、旱水两段育苗、异地留种育苗等方面的试验,探索了一套席草留种育苗技术措施,并在席草种植户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农户席草留种死苗的问题。县、镇**和农技部门又积极引导和扶持店门镇发展多家席草加工企业,目前全镇已拥有草席自动编织机2100余台,年加工草席等产品1700余万条(件),年创产值2亿多元。草席产品供不应用求,席草价格也连续攀升,由原来的每公斤4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5.5元。农户采用席草搭配一季晚稻栽培模式,席草亩产800公斤,纯收入2200余元,一季晚稻亩产650公斤,纯收入800元,全年每亩可获纯收入3000余元,比双季稻每亩增加纯收入2000余元。席草生产每年为全镇人平增加纯收入700余元。
今年,店门镇农技站配合镇**及早召开了全镇冬种生产动员大会,发动农户大力发展以席草生产为主的冬种生产,将冬种任务分配到各村、组、农户,并制定了冬种奖励等措施。镇农技站积极做好冬种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编印技术资料5000余份发到各农户,广泛开展冬种生产入户指导,组织调剂席春漏草种苗供应,免费发放油菜良种,推广席草专用配方肥等。到11月上旬末,全镇已栽种席草1.05万亩,油菜和蔬菜0.25万亩,预计今年冬种席草面积将达到1.2万亩,冬种面积将达到1.6万扒晌烂余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

问答拓展:席草的养殖方法及养护知识

席草的养殖方法及养护知识

  席草的养殖方法及养护知识1

  席草matgrass

  别名:石草、蔺草、三楞草、三棱草、三方草

  分类:多年生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灯心草科灯心草属

  盛花期:

  席草(matgrass),俗称石草,古称蔺,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茎直立,单生细柱形,无节、叶片退化,茎内充满白色髓心,坚韧而有弹性,适于编席。

  席草的介绍

  席草(matgrass),俗称石草,古称蔺,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茎直立,单生细柱形,无节、叶片退化,茎内充满白色髓心,坚韧而有弹性,适于编席。

  席草的形态特征

  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

  席草的分布区域

  分布于全球各地。中国产于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四川、广东、湖南(衡山县)、福建、湖北和江西。以江苏关席、宁波的宁席和台湾席最有名。

  席草的作用用途

  【别名】三楞草、三棱草、三方草【来源】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碎米莎草Cyperusiri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归经】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利**。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不调,**,经闭,**路结石。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席草的文化背景

  中国栽培利用灯心草历史悠久。唐代宁席即出朝鲜。**的编席技术也由漏悔中国传授。灯心草为长日照植物,脊顷喜阴凉湿润气候,较耐寒。栽于浅水田中。用分枝繁殖。秧苗自移栽至收割约260天。还可作造纸原料,髓心可作枕芯、灯芯;可入药。

  蒲草为莎草科蒲草属草本。中国产于广东、广西。**、斯里兰卡等国也有分布。莎草科中供编席的植物最多。除蒲草外,还有龙须草、水毛花、萤蔺、藨草、荆三棱等。观美镇被誉为“中国席草之乡”,是全球最重要的席草种植和加工基地之一,席草种植和初加工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地方农业产业经济的支柱。

  席草的养殖方法及养护知识2

  1、优樱搜陆点

  材质柔软,与皮肤的亲和力强,凉度较低,价格便宜。亚草席透气性好,吸汗性强,其席面温度可与人体体温保持一致。由于经过杀菌处理,亚草席一般也不会诱发过敏,老少均可使用。

  2、缺点

  传统草席的一大缺点是容易长螨虫。另外草席对宝宝可能造成过敏,第一次使用要多观察宝宝皮肤的反应。因为草席吸水能力比较强,用过一季后,席面颜色容易变黄。

  3、保养方法

  螨虫容易寄生在草席的缝隙中,导致“凉席皮炎”。因此草席的保养至关重要。新草席最好在阳光下照一照(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反复拍打几次,再用温水拭去灰尘,放在阴凉处晾晒;第二年重新使用的`草席,要用消毒水擦拭一遍,或用肥皂水洗去霉点,用温水滤干,然后放在阴凉处晾晒;有可能的话,每天使用过的草席沾有汗迹或灰尘,使用前都应当用温水擦拭一遍。

  席草的养殖方法及养护知识3

  席草(matgrass),俗称石草,古称蔺,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属灯芯草科,地下根茎横走,有细长而密生的须根。茎直立,单生细柱形,无节、叶片退化,茎内充满白色髓心,坚韧而有弹性,适于编席。

  席草的作用与用途:

  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长江以南为主产区。朝鲜、**亦有栽培。优质编织材料。主要用于编织席子。全国尤以台湾出产的台湾席、浙江宁波产的宁席、江苏浒墅关产的关席最闻名。还可编织草帽、扇子、地毯、提包等各种手工艺晶。也可制造高级纸张。髓部可作枕心、灯芯。晒草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一环,要求强光快干,防止变色、变质。

  一般两天晒干,第一天要“早晒、晚收、中午翻”,第二天要“晚晒、早收、中午翻”,带热进仓堆好,过7~15天再复晒一次。如遇雨,则应竖放室外,宁受雨淋,勿堆室内,以免受热变黄。分级以草茎长度为主要依据,结合草质坚韧性,草的色泽、粗细均匀度,以及开花草和虫伤草及黄梢草的有无和多少进行。等级划分各地不一。贮藏要求保持十分干燥,必须选干燥不透风、不漏雨、无鼠害的仓库。贮藏时当天铺进晒热的稻草或麦秆厚约30厘米。墙壁四周用一捆捆的麦秆紧密排好,然后将席草平放其上,压实,不留空隙,最上层仍用麦秆封盖。

  席草栽培技术:

  1、选好留种田。席草是利用母茎割后基部重新萌发出来的再生苗进行育苗繁殖的。选好留种田是培育席草健壮种苗的基础。具体应选品种纯度高、种性优良、无病虫危害、排灌方便的席草田作为留种田。

  2、留足种田面积。席草留种面积一般按种苗田与大田比1:8—10留足,一亩席草种苗,栽插8—10亩大田。

  3、适时收割留种。留种席草田既要考虑到培育健壮草种,又要考虑到席草本身的质量,一般于6月下旬开始收割留种。具体收割方法为:收割前10天,排尽田中积水,使泥面硬皮,脚踩不下陷不沾泥,以免割草时种蔸沾染泥浆;席草收割应选择晴天的傍晚进行,便于种草在适温下萌发和迅速伸长,免受高温伤害,若在晴天收割,割后应用枯黄脚草覆盖种蔸。割草过程中,不要在田间乱踩乱踏,以免踩伤种蔸。

  4、加强种苗管理。一是中耕除草;二是施肥促苗,整个种苗阶段可施追肥2—3次,每次亩用300公斤腐熟的人粪**兑水全田泼洒;三是防旱防涝,保持席草种田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四是加强种苗田的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