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除草剂发展史 大豆田除草剂发展史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大豆田中,杂草的生长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大豆田除草剂。
早期除草剂
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使用化学药品来除草。最早的除草剂是铵盐、硫酸铵和硝酸铵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杀死杂草,但是对大豆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草酸
20世纪50年代,美国化学家罗伯特·霍夫曼发明了一种新型除草剂——草酸。草酸可以杀死杂草,同时对大豆的生长影响较小。草酸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大豆田的产量和质量。
草甘膦
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公司蒙塔克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除草剂——草甘膦。草甘膦可以杀死大多数杂草,对大豆的生长影响很小。草甘膦的发明彻底解决了大豆田杂草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大豆种植中。
其他除草剂
除了草酸和草甘膦,还有一些其他的除草剂。例如,苯酰尿素类除草剂、三唑磷类除草剂、异噁烷酸类除草剂等。这些除草剂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
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豆田除草剂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大豆田除草剂已经成为大豆种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拓展:
问:什么是抗除草剂大豆?
大约从1930年开始,昌兆人们用传统育种技术培育新的大豆品种,这些品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抗虫害,逐步改善了大豆生产。20世纪90年耐闭租代中期引入生物技术大豆种植,并有了抗草甘膦(GR)大豆品种。2024年,美国92%的大豆农田种植生物技术品种(全部为抗除草剂品种态激)。生物技术大豆在美国的商业化已达30多年。问:大豆苗后除草剂
大裤宽豆苗后药剂除草是苗前药剂除草的继续和发展。它具有杀草率高、节省能源、使用方便、安全性拦纯喊强、对后茬作物影响小等特点。常用的简野苗后化学除草剂有盖草能、稳杀得、拿捕净、虎威、禾草克、苯达松等。(问:最好的黄豆灭草剂是什么?(不影响第二年种玉米
近几年由于国内除草剂工业的迅速发展,大豆田除草剂的使用品种有了显著的增加。2024年在大豆田登记的除草剂单剂有效成分共36种,见附表。比2024年的31种增加5种,增加16.1%。增加的品种为:嗪草酸甲酯(eluthiacet-methyl)、二甲戊灵、乙氧氟草醚、恶草酮、敌草快。除嗪草酸甲酯外,其余4种均为国内已有品种,仅增加了大豆作物的使用范围。在大豆田使用的除草剂单剂中,按化学结构来分,以苯氧类、酰胺类、二苯醚类、有机杂环类的品种使用较多。使用量大、面积较多的品种有:(精)喹禾灵、乙草胺、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虎威)、氯嘧磺隆(豆威)、烯禾啶(拿捕净)、异丙甲草胺(都尔)、异恶草松(广灭灵)、异丙草胺(普乐宝)、灭草松(苯达松)等。按防除杂草对象来分,防除阔叶杂草为主的有14个品种,占总数的38.9%,防除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有15个品种,占总数的41.7%,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能防除的有7个品种,占总数的19.4%。按施药时期来分,苗前及播后苗前、苗后早期施药的有17个品种,占总数的47.2%,苗后施药的有19个品种,占总数的52.8%。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仅占主要作物播种面积的6.1%,但大豆田除草剂的配套比较完善,不同施药时期,针对不同的防除对象,都有一些好的适用的品种。在大豆田登记使用的复配除草剂按复配的有效成分来统计,达50多种之多,不包括有效成分相同的含量、配比不同的品种。与2000年的复配剂品种25种相比较,增加了25种,增加了一倍。其中3元复配剂11种,占复配剂总数的22%。在复配剂中主要为乙草胺系列、精喹禾灵系列、咪唑乙烟酸系列、异丙草胺系列、氟磺胺草醚系列,其配方数分别占总配方数的32%、22%、14%、10%、10%。
大豆田可选用的除草剂品种比较多,安全、有效、经济是选择除草剂品种的重要原则。在选择使用品种时,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要害,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考虑对杂草的防效,即防效要好,在防效好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药费较低的品种。大豆田的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旱稗、牛筋草、狗尾草等。阔叶杂草主要有反枝苋、苍耳、铁苋菜、鲤肠、马齿苋等。要根据大豆田杂草生长的种类确定除草剂使用的品种,如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就可以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进行苗前土壤封闭;也可以用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进行苗后茎叶喷雾。如大豆田以阔叶杂草为主,就可以用唑嘧磺草胺进行苗前土壤封闭;也可以用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进行苗后茎叶喷雾。在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大豆田则应选择杀草谱宽的单剂或将杀草谱不同的单剂进行复配,做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兼除。
确定使用除草剂品种的用量。不同的除草剂品种其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用量不同。甲草胺用量较高,在东北春大豆产区,每公顷用有效量达2520~2880克,而氯嘧磺隆每公顷用有效量仅为15~22.5克,相差128~168倍。同一个除草剂品种,其用量也因杂草的大小、施药的方法、施药环境(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气温高低、助剂的使用与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杂草叶龄较大,施药量应适当增加;药剂既能作土壤处理又能做茎叶处理使用时,用作土壤处理的用量较茎叶处理高。用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在土壤质地偏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多、土壤湿度较低时用量应适当增加;茎叶处理剂用作茎叶喷雾时,在气候干燥、土壤湿度较低时,用量应适当增加。使用助剂用量也可适当减少。除草剂用量的确定是关系到防效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用量过低则防效较差,但用量过高会造成浪费,而且有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并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问:黄豆田错打玉米除草剂有什么补救
黄豆田错打玉米除草剂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不需要补救,因为黄豆和玉米都是属于茎类植物,所用的除草剂区别不大。除草剂(herbicide)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其中的氯酸钠、硼砂、砒酸盐、三氯醋酸对于任何种类的植物都有枯死的作用,其作用受除草剂、植物和环境条件三因素的影响。按作用分为灭生性和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特别是硝基苯酚、氯苯酚、氨基甲酸的衍生物多数都有效。世界除草剂发展渐趋平稳,主要发展高效、低毒、广谱、低用量的品种,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渐成为主流。
常用的品种为有机化合物,可广泛用于防治农田、果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铁路线、河道、水库、仓库等地杂草、杂灌、杂树等有害植物。
问:大豆田苗后鸭跖草用什么除草剂防鸭跖草30多公分高,除后不反弹另外对大豆有没影响?
大豆田苗后鸭跖草,不适宜用除草剂。
能除鸭跖草的除草剂,也能除大豆。
大豆栽培技术
温度要求
大豆是喜温作物,发芽最低温度为6℃,出苗为8至10℃,幼苗在零度4℃低温则受轻微冻害。大豆最适生长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0至25℃,其中幼苗最适生长温度为20至21℃,花芽分化期为21至23℃,开花期为22至25℃,结荚鼓粒期为21至23℃,成熟期为19至20℃。积温要求2400至3800℃。
深层施肥
施肥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至5厘米,化肥用量可以调节。每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以上时,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5至7厘米,施肥量占1/3;底肥深度10至16厘米,施肥量占2/3。或者在前茬作物收后,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的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便、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翻后耙瓶耢细起垄,也可平种大豆。
精细播种
合理轮作:最好选正茬,不重、迎茬种植。
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至25厘米,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
土壤水分: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适期播种:夏播大豆在小麦收获后,只要墒情适宜,即可播种。最佳播期为6月10日至25日,最晚不能迟于7月上旬。
田间管理
锄地与中耕:
⑴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
⑵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
⑶第二次中耕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要做到深松多上土。
苗前除草:利用生产上最常用的光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5%普施特水剂,每公顷用量1.5至2公斤;48%广灭灵乳油,每公顷用量2至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广灭灵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较长时间,要特别注意对后茬作物的药害。
苗后除草:
⑴除草剂的种类出苗早期适用的除草剂: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杂草刚出土时施药,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复叶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为: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至1.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应选择降雨前后湿度较大的天气施用,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
⑵用量12%的拿捕净乳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至1.5公斤;15%的精禾草克,每公顷用药量为0.75至1公斤;5%的精禾草克乳油,24%的克阔乐乳油,每公顷用药量为0.33至0.75公斤。
⑶施药时期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至3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药可适当早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上限。
夏播技术
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灌水1次,以利播后种子发芽。结合灌水进行大田封闭除草。
播期:夏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茎秆粗壮。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生长;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在田埂上播种,能增加播种面积,大豆的口感也更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