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什么是益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87 次
什么是益虫

益虫是指对农业生产有益的昆虫,它们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促进作物生长和传播花粉等。在农业生产中,益虫的作用不可忽视。

益虫的分类

益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控制害虫的天敌类益虫,如寄生蜂、蚜茧蜂、蝽蜥等。
  • 传播花粉的传粉类益虫,如蜜蜂、野蜂、蝴蝶等。
  • 促进作物生长的肥料类益虫,如蚯蚓、蚂蚁等。
益虫的作用

益虫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控制害虫:天敌类益虫能够吃掉或寄生害虫,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减少农民的农药使用量。
  • 传播花粉:传粉类益虫可以帮助作物授粉,促进作物的生长和繁殖。
  • 肥料作用:肥料类益虫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使得土壤肥沃,促进作物生长。
益虫的应用

益虫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益虫保护,二是进行益虫繁育和释放。

益虫保护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取措施,保护益虫的生存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对它们的干扰和破坏。这样能够增加益虫的数量和活动范围,达到控制害虫、促进作物生长的目的。

益虫繁育和释放是指在人工环境下培育益虫,然后将其释放到作物所在的自然环境中。这样能够增加益虫的数量和活动范围,达到控制害虫、促进作物生长的目的。

益虫的例子

常见的益虫有:

益虫名称作用寄生蜂能够寄生害虫,控制害虫数量。蚜茧蜂能够寄生蚜虫,控制蚜虫数量。蝽蜥能够吃掉害虫,控制害虫数量。蜜蜂能够传播花粉,促进作物生长。野蜂能够传播花粉,促进作物生长。蚯蚓能够分解有机物质,肥料作用。蚂蚁能够分解有机物质,肥料作用。拓展百科知识

1.寄生蜂:寄生蜂是一类寄生于其他昆虫体内或体表的寄生虫,它们能够控制害虫的数量。

2.蚜茧蜂:蚜茧蜂是一类寄生于蚜虫体内的寄生虫,它们能够控制蚜虫的数量。

3.蝽蜥:蝽蜥是一类以吃掉害虫为生的昆虫,能够控制害虫的数量。

4.蜜蜂:蜜蜂是一类社会性昆虫,能够传播花粉,促进作物生长。

5.野蜂:野蜂是一类不被人工驯养的蜜蜂,能够传播花粉,促进作物生长。

6.蚯蚓:蚯蚓是一类肥料类益虫,能够分解有机物质,肥料作用。

7.蚂蚁:蚂蚁是一类肥料类益虫,能够分解有机物质,肥料作用。

参考来源:《农业昆虫学》

相关问答拓展:

1、什么是害虫?

害虫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从人类自身来讲,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昆虫的总称。

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危害。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相反,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为天敌提供了食料,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应把这样的"害虫"当作益虫看待。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从而对植物有利。

害虫分类为食叶类害虫、刺吸式害虫蛀、食性害虫、地下害虫。

食叶类害虫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有时害虫本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此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木虱类、叶蝉类、蝽象类、蓟马类、叶螨类等。

蛀食性害虫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个体适应性强,是园林植物的一类毁灭性害虫。它们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不仅使输导组织受到破坏而引起植物死亡,而且在木质部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木蠹蛾科、透翅蛾科、鞘翅目的天牛科、小蠹科、吉丁甲科、象甲科、膜翅目的树蜂科、等翅目的白蚁等。

地下害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叶部幼芽,给苗木带来很大危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等。此类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针虫,双翅目的种蝇等。

2、为什么叫青蛙为益虫?

据有人统计,一只青蛙一昼夜可捕虫70多只,一年若以七八个月计算,则可捕虫多只。而且它捕的多是果花虫、蝗虫、螟虫、稻飞虱、浮尘子、象鼻虫、天牛、蝼蛄等有害于庄稼和果树的害虫。

用青蛙消灭害虫,既不花钱,不出力,又不污染环境。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青蛙,这千千万万的青蛙都在帮助我们消灭害虫。

青蛙不但是保护农作物的功臣,而且对仿生学研究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

科学家模仿了青蛙眼睛的构造,制成了“电子蛙眼”,可以遥控高空中的飞机,地上指挥员也可凭此来指挥飞机的升降。青蛙不是昆虫,为什么被称为“益虫”呢?

古人用“虫”来统称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又将“虫”分为五类:羽虫(鸟类)、毛虫(兽类)、鳞虫(鱼类、蛇类)、介虫(龟类、鳄类)、倮虫(人类、蛙类、蚯蚓)。《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水浒传》中又称老虎为“吊睛白额大虫”。

大虫,顾名思义,虫之大者,兽中之王。青蛙属于倮虫,对人类有益,故称为“益虫”。

3、十大益虫有哪些?

十大益虫有:蜜蜂、蜻蜓、七星瓢虫、寄生蜂、食蚜蝇、草蛉、螳螂、蚯蚓、虎甲、步甲。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斑点。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英文名ladybirds(又称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认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玛利亚。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七星瓢虫的活动场所

七星瓢虫在不同季节的活动场所不一样:春天,一旦气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七星瓢虫就苏醒过来,开始活动,在麦类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

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物增多,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在棉花、柳树、槐树、榆树、豆类等植株上,都能找到七星瓢虫。

秋天,田间七星瓢虫的数量减少,常在玉米、萝卜和白菜等处产卵。

4、说出十种益虫益鸟?

1.

10种益虫:蜜蜂螳螂草蛉七星螵虫食蚜蝇寄生蜂蜻蜓青蛙虎甲蚯蚓

2.

10种益鸟:燕子、啄木鸟、树鹨、伯劳、杜鹃、八哥、松鸦、红咀兰鹊、喜鹊、乌鸦。

益鸟一般是吃害虫,有利于农民的,譬如灰喜鹊,它是吃农林害虫的,被誉为“森林卫士”,相对于同样吃害虫的啄木鸟来说,灰喜鹊更好,啄木鸟能够将树干里的虫除掉,被誉为“森林的医生”,但吃害虫的同时又会损伤树干。

拓展好文:同样是瓢虫,为什么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其它星的就是害虫

  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物种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海洋生物,也有人认为是人类。但事实上昆虫才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物种,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不相同,占据了地球生物的一半。在地球上的各个地方,几乎都能看到昆虫的身影。

  在所有的昆虫中,有一类昆虫最被人们熟知,它们就是瓢虫。瓢虫是一种形状半圆、背部凸起的昆虫,体型小且鲜艳,是自然界中经常见到的昆虫。无论是哪个季节,我们都能在各种地方见到它们。

  瓢虫分很多种类,有**的、红色的,还有黑色的,所以我们从颜色上可以区分它们。但是最便捷的区分方法还是看它们背后的斑点,有的瓢虫通体一个颜色,有的瓢虫身上有不同数量的斑点。

  在所有的瓢虫中,似乎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其他的都是害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益虫,什么是害虫。

  益虫就是在某些方面对人类有好处的昆虫,尤其是在农业方面,能够帮助人类传播花粉和消灭害虫的都是益虫。比如说蜜蜂能传播花粉,帮助植物开花结果;家蚕能够把坏掉的树叶吃掉,吐出丝线制作衣服;蜻蜓能够捕食蚊子等飞虫,减少**病毒的传播;螳螂可以捕食四十多种害虫,包括蝇、蝗、蛾蝶类害虫。

  害虫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对人类有害处的昆虫,蝗虫就是一种典型的害虫,它们所到之处所有的叶子都会被啃食掉,庄稼全部被毁,是造成农业灾害的元凶。

  七星瓢虫外形和大多数瓢虫一样,都是背部拱起的半圆形昆虫。它的头部是黑色的,背部是两片可以分开的大红色翅膀,在两片翅膀上分别有三个黑色圆点,头部位置翅膀中间接合的地方是一个较大的黑色圆点,所以人们称它们为“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分布比较广泛,它们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性。比如说幼虫阶段的七星瓢虫,外壳比较坚硬,要蜕三次皮才会变成蛹。

  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七星瓢虫,当我们把它们拍落时会发现,它们落到地上之后就一动不动,给我们一种它们已经死亡的感觉。但其实这是七星瓢虫的“小聪明”,它们有着天生的避敌本领,这是一种假死现象。当受到外界的**或者天敌挑衅时,它们就会“神经休克”,等到危险过去之后,它们就会渐渐苏醒。

  这只是七星瓢虫避祸的第一招,它们最厉害的招数是散发一种**汁液,这种汁液散发着一种奇怪的辣臭味,让敌人闻过之后都离它们远远的,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所有的带“星”瓢虫种类中,七星瓢虫是人类公认的益虫。七星瓢虫主要以蚜虫为食,蚜虫又叫做腻虫,是一种以吃植物为生的小昆虫,它们是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我们在一些植物的叶子上看到的细小窟窿,都是蚜虫啃食过的痕迹。

  蚜虫的繁殖速度也非常快,经常成群结队地附着在植物上,用它们针一样的嘴吸食植物的汁液。除此之外,蚜虫在吸食植物的汁液时,还会分泌大量的“蜜露”,使植物发生霉变。蚜虫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破坏植物的细胞,让植物失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从而生长缓慢甚至是直接枯死。

  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在山野间大量的捕食蚜虫,从而减少蚜虫对农作物的伤害,是人类眼中实打实的益虫。

  除了捕食蚜虫之外,七星瓢虫有时还会吃一些其他的小昆虫和真菌、孢子之类的,在秋天还会吃一些植物的花粉,帮助植物进行授粉。

  七星瓢虫从外表上来看,比着其他的瓢虫要好看得多,它们大多颜色华丽、身形精致。在古代,人们把七星瓢虫当做是富贵的象征,它们黑红相间的外表就像是华丽的宝石一样,因此人们还认为它们代表着福禄。

  在西方,也流传着七星瓢虫的传说。外国人大多信仰天主教,他们认为七星瓢虫是圣母赐给他们的礼物,用来帮助他们完成庄稼的种植,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外国人常把七星瓢虫当做圣物,看见它们就是看到了幸运。

  带“星”的瓢虫有很多,像二星、六星、七星都是益虫,但是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就是害虫。

  十一星瓢虫与七星瓢虫的外壳相似,都是红色表皮上点缀着黑色的斑点,但是它的每一半翅膀上都有五个斑点,中间合翅的地方一个斑点。这种十一星的瓢虫是茄科植物的克星,在它们还是幼虫的时候就潜伏在茄科植物的表面,以啃食叶片为食,啃食后的叶子在阳光下呈现箩筐网状。

  成年后的十一星瓢虫对茄科植物的危害更严重,它们会将叶片啃食得只剩叶脉,导致整株植物死亡,侥幸存活的植物结出的果实果肉坚硬、粗糙,味道发苦,不能食用。

  二十八星瓢又叫酸浆瓢虫、马铃薯瓢虫,它们寄生的植物一般是马铃薯和番茄,还有黄瓜、冬瓜等葫芦科的蔬菜。二十八星瓢虫是成群结队生活在一起的,一般在一些石缝、树洞里能发现大量二十八星瓢虫的幼虫。它们在这种背风向阳的温暖地方度过冬天,等到来年开春便出来蚕食蔬果。

  像十一星瓢虫一样,二十八星瓢虫也是啃食叶子和果实,将植物啃食得一干二净,本来甘甜可口的瓜果变得酸涩无比,严重影响蔬果的质量和产量。

  大自然的万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大自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七星瓢虫时,不要因为它们的自保行为而害怕,它们不会伤害人类,我们自然也就没必要去伤害它们。但是遇到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这种典型的害虫,我们一定要消灭它们,保护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