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怎么看灰霉病有效果 灰霉病是怎么发生的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24 次
怎么看灰霉病有效果 灰霉病是怎么发生的

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会对许多作物造成损害,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农业专家应该对其病害特点、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有深入的了解。

一、灰霉病的病害特点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染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它的病征主要表现为植株叶片、花朵、果实、茎杆等部位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病斑上会覆盖一层白色或灰色的霉层,给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因此得名灰霉病。

二、灰霉病的影响因素

灰霉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植物品种、栽培管理等。其中,气候是影响灰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高温、高湿、长雨等气候条件有利于灰霉菌的繁殖和传播。

三、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农业专家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株和病果,保持田间通风干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3.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环保、无毒、高效的防治手段,可以有效杀灭灰霉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怎么看灰霉病有效果?

1.如何判断植物是否感染灰霉病?

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植株叶片、果实、花朵等部位是否出现褐色病斑和白色或灰色霉层来判断植物是否感染了灰霉病。

2.灰霉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可以采取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使用生物农药等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3.如何选择防治灰霉病的生物农药?

选择生物农药时应考虑其杀菌效果、安全性、环保性等因素,并根据植物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品种。

4.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是的,气候是影响灰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温、高湿、长雨等气候条件有利于灰霉菌的繁殖和传播。

5.如何加强田间管理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可以采取及时清理病株和病果、保持田间通风干燥、适时施肥、加强防治措施等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相关拓展:

问:灰霉病的表现症状及如何防治?求大神帮助

(1)症状病菌从开败的花部侵入,使花腐败。先谢花的花瓣、柱头被病菌侵染发病后,大枯发展到果实。嫩瓜感病后,蒂部初呈水浸状,幼瓜迅速变软,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后期有时在霉层长出褐色小菌核,导致果实萎缩腐烂。脱落的烂花和幼瓜附着在叶面,可引起叶片发病,在接触处产生褐色病斑,出现同心轮纹和灰霉,引起腐烂,形成大型的枯斑;如附着在茎上,引起茎部腐烂。
(2)发病条件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病菌寄主广,多种蔬菜发病,病残体在土中存活几年,开花坐果期遇连阴雨后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开毕行始发病。密植、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水分大,发病加重。一般情况下15~27℃均能发病,最适宜温度22℃。
(3)防治方法开花结果期重点防治。
①及时摘除病叶,拔除杂草,加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手仿哗
②10%灭克粉尘剂每公顷15千克喷粉。
③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速克灵烟熏剂傍晚盖严棚膜熏蒸。
⑤如需用药剂蘸花,可在药液中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

问:农户如何防治灰霉病?有没有哪些方法效果好防治速度快?

霉病是露地、保护地农作物常见而且比较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灰霉病病原菌在湿度持续90%达以上以及温度在20~30℃之间时容易滋生,农作物一旦感染了灰霉病,其花、果、叶、茎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对于农作物种植者来说,做好灰霉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一、灰霉菌的繁殖特点

1.灰葡萄孢是灰葡萄孢的一种,具有传播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的特点。葡萄孢的孢子会随着气流飞走。如果种在大棚里,灰霉病菌的孢子不仅会落在农作物上,还会落在大棚的墙壁上、地面上、棚膜上、棚架上、苗绳上。

2.灰葡萄孢一般会从瘦作物植株上“下手”,导致瘦作物率先发病。当灰葡萄孢的“力量”逐渐加强时,它会感染更强的作物植物。

二、灰霉病的爆发条件

灰葡萄孢常以菌核在土壤或植物残体中越冬和越冬。连续下雨,温度在20~30℃时,会产生大量孢子,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当农作物因耕作操作或机械损伤而受伤时,它们会从农作物的伤口侵入植物。当作物植株的底部叶片受到肥料的伤害时,它们会从叶片的边缘伤口侵入植株。农作物开花时,由于花瓣没有及时闭合,会从花瓣侵入植株。

三、灰霉菌的鉴别

该病可危害农作物的茎、叶、花、果,但主要危害果实,青果的发病通常更严重。

在灰霉病发病初期,作物的叶片最先被侵染,从作物尖端开始,沿叶脉呈“V”形向内延伸。叶片和叶柄呈灰色,渍水,组织软化腐烂,慢慢出现灰霉病。当发现农作物的叶片呈灰色且有涝渍时,可以确认农作物患了灰霉病。

四、灰霉病的预防

灰霉菌容易传播,危害很大。等到灰霉病发生后再吃药防治,往往为时已晚。灰霉病的预防很重要。

1.减少灰霉病的病原体基础。

通常,灰葡萄孢寄生在土壤和植物的剩余组织中。当发现植物有异常时,应及时清除病果、病叶、枯枝、烂叶,并集中焚烧。

2.变温通风

晴天上午11点打开棚膜,降低棚内湿度。阴天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除湿,避免因棚内湿度过大而滋生病菌。

3.不要浇“大水”

尽量在晴天的早上浇水。浇水时要采用“小水浇地”的方法,千万不要浇“大水”,以免棚内湿度过大。

4.***预防

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杀菌剂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福美双、菌核净、吡唑醚菌酯和氟康唑。

大棚种植作物前,可以选择一些对幼苗生长没有影响的化学药剂或消毒剂,如腐霉旦闷利、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等。进行喷药,同时要选择无病苗进行移栽。

有没有哪些方法效果好防治速度快?

一、***板诱杀装置

蚜虫有一定的变黄或变橙的倾向,我们可以在田间悬挂粘斑(一般涂有杀蚜农药),可以有效诱杀蚜虫。黄斑的大小以15*20cm为宜。

二、种菜时铺银灰色地膜。

蚜虫对银灰色有很强的厌恶感,所以我们种植蔬菜(如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时可以铺银灰色的膜。),或者在果园悬挂银灰色反光塑料条,有效将蚜虫赶出农田。

除了防蚜虫,地膜本身还能提高地温,保墒防涝,防杂草,促进养分转化,对蔬菜的早熟高产非常有利。

三,利用球孢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球孢白袭或僵菌是一种虫生真菌,能侵入昆虫体内繁殖,吸收昆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进而导致目标昆虫死亡。球孢白僵菌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可用于防治玉米螟、甲虫、蛴螬、粉虱、蓟马、蚜虫、介壳虫、天牛、螟虫等。

使用时,将白僵菌花粉稀释100倍,喷洒在叶片上,可有效防治害虫。球孢白僵菌对人畜无毒,对害虫无抗性。如果使用多年,将大大减少害虫的数量。

四,喷洒“尿液洗涤混合物”

所谓“洗尿合剂”,就是洗衣粉和尿素的混合溶液。洗衣粉拍迟伍和尿素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能有效溶解蚜虫的体壁。同时,它们还能防治红蜘蛛、粉虱、菜青虫,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尿素还可用作叶面肥,在蔬菜上喷洒尿素混合物有助于提高蔬菜产量。

五,喷猪胆汁溶液。

猪胆汁有很强的苦味,可以有效躲避害虫,以此为食。它在控制蚜虫方面也很有效。使用时,我们可以将猪胆汁稀释100倍后喷洒,每锅水中加入30克洗衣粉(提高溶液的附着效果),可以很好的防治害虫。

六、喷洒烟叶水

烟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能干扰蚜虫的生理代谢,可用于防治蚜虫。在农村市场,我们可以买到烟叶,一公斤烟叶可以浸泡在100公斤的水中,喷洒后的杀蚜效果非常好。

问:苯醚甲环唑治疗西红柿灰霉病效果如何?

无效,苯醚甲环唑防,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锈病等。番茄灰霉病:是低温高湿病害,控制好温度,湿度能有效地降低灰霉病的发生。防治灰霉病尽量在发病前预防或发病初期用药防治。根据当地抗性及用药水平选择防治。防治药剂:多抗霉素,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50%咯菌腈,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啶菌恶唑,嘧菌环胺.咯菌腈,唑醚.啶酰菌,氟菌.肟菌酯,唑醚.氟酰胺等交替使用。避免抗性。

问:怎么看葡萄是不是得了灰霉病?葡萄得了灰霉病怎么样治疗?

一、认识葡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将要成熟的果实,也可侵染果梗、新梢与幼嫩叶片。过去露地葡萄很少发生,但是目前灰霉病已发展成为葡萄的主要病害,不但危害花序、幼果,成熟果实也常因该病菌的潜伏存在,已成为储藏、运输、销售期间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设施栽培葡萄,发生更为严重。
  二、表现症状
  花序、幼果感病,先在花梗和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病斑变褐色并软腐,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鼠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感病的花序、幼果逐渐失水、萎缩,后干枯脱落,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严重时,可整穗落光。
  新梢及幼叶感病,产生淡褐色或红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多在靠近叶脉处发生,叶片上有时出现不太明显的轮纹,后期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也可出现灰色霉层。不充实的新梢在生长季节后期发病,皮部呈漂白色,有黑色菌核或形成孢子的灰色菌丝块。果实上浆后感病,果面上出现褐色凹陷病斑,扩展后,整个果实腐烂,并先在果皮裂缝处产生灰色孢子堆,后蔓延到整个果实,最后长出灰色霉层。有时在病部可产生黑色菌核或灰色的菌丝块。
  三、病原菌与发生规律
  葡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Botrytiscinereapers.exFr.侵染引起的。该病原菌是一种寄主非常广泛的兼性寄生真菌,它可寄生多种水果、蔬菜与花卉。因此该病菌的侵染原十分广泛。
  病菌以菌核、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地方,病菌秋天在枝蔓或僵果上形成菌核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树皮和冬眠芽上越冬。菌核和分生孢子抗逆性很强,越冬以后,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菌核即可萌发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新老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序上,在有外渗物作营养的条件下,分生孢子很易萌发,通过伤口、自然孔口及幼嫩组织侵入寄主,实现初次侵染。侵染发病后又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和多次侵染。
  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分生孢子萌芽的温度范围为1—30℃,适宜温度为18℃。分生孢子只能在有游离水或至少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萌发,在15—20℃的适宜温度下,侵染时间约15小时,温度降低,侵染时间延长。
  四、防治方法
  1、细致修剪,剪净病枝蔓、病果穗及病卷须、彻底清除于室(棚)外烧毁或深埋。以清除病原。
  2、清扫落叶,并结合施肥,把落叶和表层土壤与肥料掺混深埋于施肥沟内。
  3、选用无滴消雾膜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设施内地面全面积地膜覆盖,降低室(棚)内湿度,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侵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抗性;阻挡土壤中的残留病菌向空气中散发,降低发病率。
  4、注意调节室(棚)内温湿度,白天使室内温度维持在32—35℃,空气湿度控制在75%左右,夜晚室(棚)内温度维持在10—15℃,空气湿度控制在85%以下,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缓病菌生长,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5、果穗套袋,消除病菌对果穗的危害。
  6、夏季不要撤掉棚膜,(可开大顶风口与底风口),以便防止病菌借雨水传播,诱发枝蔓、叶片发病。
  7、防治方案:
  预防用药:
  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
  (1)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奥力克—霉止700倍液喷施,选择无病苗移栽。
  (2)初花期:第1穗果开花时,用奥力克—霉止700倍液喷施,5—7天用药一次,进行预防。(3)果实膨大期: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进行奥力克—霉止5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
  治疗用药: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奥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奥力克—霉止按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如霉止50ml+40%嘧霉胺悬浮剂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