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2024-01-1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0 次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本篇知识文章聊聊“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的内容进行说明,但愿对网友们有所收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场地建设:鸡舍采光良好,通风方便,干燥,光线充足,操作方便,远离居民区。合理喂养: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均衡,不同时期饲料不同。

  日常管理:每天保持适当的光线,不少于12小时,鸡舍应注意热冷却,定期消毒,做好**预防。


好文探索: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高产蛋鸡从出壳到淘汰大约需要饲养72周,故有蛋鸡饲养500天之说。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可将蛋鸡饲养划分为不问的几个饲养管理阶段。

  要想使蛋鸡的高产性能充分发挥,以获取最佳的饲养效益,除品种因素外关键在于熟悉并掌握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阶段划分 产蛋鸡总体上可分为育雏、育成和产蛋三大阶段。

  1、育雏阶段 现代蛋鸡饲养多倾向将0~8周龄视为育雏阶段。

  有试验表明8周育雏比6周育雏更有利于后备蛋鸡的培育和产蛋潜能的发挥。

  2、育成阶段是指育雏完成后到开产前,即9~20周龄。

  育成阶段又可细分为育成前期9~12周龄,合成后期13~18周龄,产蛋前过渡期19~20周龄三部分。

  3、产蛋阶段指由5%产蛋率到淘汰。

  一般从21周龄到72周龄左右。产蛋阶段又可细分为产蛋前期21~42周龄,产蛋中期43~60周龄,产蛋后期61周龄至淘汰(72周龄左右)三部分。

  (二)0~8周龄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养鸡成败的关键在于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鸡群的整齐度、成年鸡的抗病力及成年鸡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乃至整个养鸡产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在进雏前必须有计划地留有足够的时间,做好育雏舍的清扫、冲刷、熏蒸消毒等消毒工作,检查供暖保温设施设备,备好饲料及常用药品、器具等。

  要将育雏舍彻底打扫,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干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如果是地面平养育雏,在进鸡一周前还要将垫料在阳光下暴晒,进行自然消毒。在进雏前要对育雏舍提前生火预温,尤其是在晚秋、冬季、早春,一定要提前3天生火,让墙壁、地面、设施都热透,这样舍内的温度才比较平稳,容易控制。

  2、提供适合于雏鸡生长发育的舍内环境。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雏鸡成活率。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雏鸡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过低,雏鸡易扎群,容易挤压而死亡。温度过高,雏鸡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雏鸡的生长。

  一般要求第一周雏鸡舍为32℃~ 35℃ ,以后每周下降2℃~ 3℃ ,降温幅度不能过大,降到18℃~ 20℃ 时脱温。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湿度一般1~10日龄为65%~70%,10日龄后保持在55%~65%。

  在雏鸡开食前要先饮水,间隔2~3小时后再给料。

  1周龄内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电解多维或速补、开食补液盐等,其功能主要是保健、抗应激并有利于胎粪排泄。1周龄后可饮用自来水,雏鸡对水的需求远远超过饲料,应保证不断水和水质的清洁卫生,**水应及时更换,每天将饮水器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

  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时开食,开食料可用小米、碎玉米等饲料,3日龄后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开食第一周应少量勤添,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造成饲料浪费,一般1~45日龄每天饲喂6~5次。46日龄以后饲喂4~3次。

  每次不宜饲喂得太饱,要少添勤喂,以饲喂八成饱为宜。饲喂时要随时注意饲料的消耗变化,饲料消耗过多或过少,都是雏鸡患病的先兆。

  光照能够提高鸡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使红细胞血红素含量增加。使鸡皮肤里T-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促进机体内钙磷代谢。实践证明,光照的时间长短与强弱,光照的颜色与波长,光照**的起止时间,黑暗期是否连续与间接,都会对鸡的活动、采食、饮水、身体发育、性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第一周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第二周19小时光照,自第三周开始,密闭式鸡舍可用每天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具体应用时,每 15平方米 鸡舍在第一周时用1个40瓦灯泡悬挂于离地面 2米 高的位置,第二周开始换用25瓦的灯泡就可以了。

  雏鸡新陈代谢旺盛,单位体重所需的新鲜空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量多,鸡粪中还不停地释放出氨气。不良的舍内环境因素,将给鸡只带来应激,影响鸡只的正常活动,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感染几率,使鸡生长发育不同程度地受阻。

  所以育雏室应特别注意通风换气。育雏室通风换气与保温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早春、晚秋和冬季,由于空气寒冷而又缺乏通风设备时,可在鸡吃料时进行,由于鸡群正在吃料,处于活动状态中,这时舍温下降2℃~ 4℃ 对鸡体基本无妨碍,但是要避免直面风吹。

  等待鸡群吃完料,鸡群中有2/3数量的鸡开始或正在饮水时,再关闭窗户。严禁鸡休息时开窗加大通风。

  否则,鸡容易发生感冒,或者因此诱发呼吸道**。通风和保温常常是一对矛盾问题对立。

  要解决好这一对矛盾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房顶设置天窗,或者在房檐下高窗部位安装换气扇。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雏鸡的整齐度,密度过大,鸡的活动范围小,鸡群挤压,采食不均匀,使雏鸡发育不整齐,大小不一。密度过小,造成鸡舍和设备的浪费,不保温,经济效益低。

  一般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7日龄的雏鸡20只左右为宜。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减少饲养只数。

  调整时应将弱小的雏鸡单独饲养,使逐渐跟上大群水平。

  断喙是蛋鸡饲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饲养过程中,雏鸡经常发生啄癖现象,断喙是防止鸡发生啄癖的最有效措施,而且能防止浪费饲料。

  断喙最好在7~9日龄进行,断喙前后3天应在饲料中加2毫克维生素K,可减少应激反应。断喙后,如有**的鸡,应及时补烙,直至全部停血为止。

  断喙后要保证水料的充足,并加强鸡舍的通风力度,让断喙鸡只能够充足呼吸到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

  8、制定合理的防疫制度,搞好防疫和驱虫。

  根据雏鸡的品种、育雏季节以及当地疫病的流行特点制定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驱虫药和疫苗一定要用可靠厂家生产的,并按要求进行运输和保存,按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9、保持环境安静,搞好卫生和消毒。

  雏鸡非常胆小怯弱,对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都非常敏感。

  外界的任何干扰都会对雏鸡产生严重的惊群,致使雏鸡互相挤压而引起死亡。 育雏室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防止猫狗等进入惊扰。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搞好育雏舍内外及育雏用具卫生和消毒,消毒时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液交叉使用。

  饲养员要经常检查雏鸡采食、饮水情况,通过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挑出弱雏、病雏。

  每天早上应观察鸡粪,正常应为灰白色,上面有一层白色**酸盐,稠稀适中,呈卷曲状。如发现粪便不正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9~20周龄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前期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随着采食量的不断增加,鸡体本身对钙质沉淀、积累能力有所提高,而前期的体重决定成年后鸡的骨骼和体形的大小,大约在11~12周龄就完成了骨骼生长的95%。到了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9.5倍,如果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将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蛋鸡的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缓慢发育,18周龄时则迅速发育。

  如果说育雏阶段的关键在于控制舍温、保证饲料质量和雏鸡体质健壮,那么育成阶段的关键在于控制好体重(体成熟)和性成熟。

  蛋鸡育成期的培育目标是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和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培育出的青年母鸡应具备以下特征:体重的增长符合标准,具有强健的体质,能适时开产,并具备维持持续高产的体力,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保证鸡群能安全渡过产蛋期。

  如果鸡群体重达标整齐,骨骼发育良好,并且能够与性成熟同步,则鸡群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

  体成熟判定以品种的标准体重为依据,在实际生产中17~18周龄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即可认为鸡群达到体成熟。

  ② 均匀度管理 均匀度指平均体重±10%以内的鸡只数占总称重鸡只数的百分比,是体现体重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产鸡群的均匀度一般应在85%以上。

  (2) 控制鸡群性成熟 性成熟是指鸡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和副性征的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具备了生殖能力。

  可以根据体重情况对光照及饲料进行控制,确保体成熟与性成熟的同步。

  (3) 育成鸡的限制饲养 育成后期应采取限制饲养,特别是对中型蛋鸡,目的是防止育成鸡在12周龄之后体内沉积过多脂肪,影响产蛋能力的发挥。

  调整日粮营养水平:正常情况下防止体重超标,可采取限质饲养使日粮粗蛋白水平不超过14%,或者**饲养对其采食总量加以限制。一般情况下,饲喂量维持在鸡熄灯前能吃尽就可以了。

  如果体重偏低则要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保征上笼体重在正常值范围内。饲喂量和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根据每周称测的体重情况来调整。

  ①免疫管理。蛋鸡育成期的免疫接种较多,要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制定免疫程序,选择质量过关的疫苗和适宜的接种方法。

  免疫时要减少鸡群的应激,免疫后注意观察鸡群情况并在免疫14天后检测抗体滴度,确保达标,一般新城疫抗体血凝平板凝集试验不低于7,禽流感H5株、H4株不低于6,H9株不低于7,各种抗体的离散度均在4以内。

  ②日常消毒 日常消毒时要内外环境兼顾,舍内消毒每天一次,舍外消毒每天两次,消毒前注意环境的清扫以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药严格按照配比浓度配置并定期更换消毒药。

  ③鸡群巡视及治疗 每天要认真观察鸡群,发现病弱鸡及时隔离,并尽快查找原因,决定是否进行全群治疗,避免**在鸡群中蔓延。

  选药时,要用敏感性强、高效、低毒、经济的药物。

  ①温度控制 鸡舍适宜温度在18~22℃之间,冬季不能低于 13℃ ,夏季最好不要高于 35℃ 。

  冬春季节,机械通风鸡舍为了保证舍内温度及空气质量,可以采取瞬间通风的方式,在舍内空气质量好转后,及时关闭风机。

  ② 湿度控制 育成鸡对环境湿度不太敏感,湿度在40%~70%范围之内都能适应,但地面平养时应尽量保持地面干燥。

  育成鸡舍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应该加大通风换气量尽可能地减少舍内的氨气含量和尘埃,即使在冬季,也应设法保持舍内的空气新鲜。

  ③密度控制 适时分群,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育成期是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调整好饲养密度有益于群体生长发育和整齐度,并可减少**发生。

  育成前期12~15只/平方米,育成后期8~10只/平方米。

  ④通风控制 通风能有效排除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减少舍内的绒毛及粉尘,控制呼吸道**的发生。

  通风时,使气流能均匀通过全舍,减少气流死角或贼风出现。另外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节进风口的方位和大小,使进入舍内的气流自上而下,不可直接吹到鸡体,避免诱发条件性**。

  (6)严格控制光照时间 后备母鸡进入13周龄后无论是体型外貌或生殖生理都在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性腺开始活动、卵巢机能明显发育、骨骼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是后备蛋鸡培育的又一关键时期。

  为避免因性早熟而影响产蛋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光照时间在10小时以内。 17周龄以前光照时间只能缩短,不可延长。

  (7)整顿鸡群很重要 在蛋鸡群开产前应把弱小蛋鸡单独提出饲喂,以使蛋鸡群均匀整齐,并对弱小蛋鸡特别照顾。此时应根据情况适时补断喙1次。

  (8)防止推迟开产 实际生产中,5~7月份培育的雏鸡容易出现开产推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雏鸡在夏季期间采食量不足,体重落后标准。在培育过程中,育雏期间夜间适当开灯补饲,使鸡的体重接近于标准。在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之前持续用营养水平较高的育雏料。适当地提高育成后期饲料的营养水平,使育成鸡16周后的体重略高于标准。在18周龄之前开始增加光照时间。

  (9)驱虫 上笼前一般在17周龄内进行一次性体内驱虫工作,可选用左旋咪唑作为驱虫药物,根据后备蛋鸡的数量、平均每只体重来确定用药量。将药片碾碎后逐级拌入后备鸡一天的料量中任其自由采食。

  喂前将料清干净并停料数小时,使鸡处于饥饿状态效果更佳。

  (10)产前过渡期(19~20周龄) 后备蛋鸡经过18周的精心培育,骨骼生长已经完成,卵巢等生殖系统的发育也较为充分,并已转入产蛋鸡舍,此时可**产蛋期日粮,将育成阶段0.9%左右的低钙水平提高到2.0%~2.5%。

  经过两周的过渡准备为产蛋期贮备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后备蛋鸡快速、整齐地进入产蛋高峰。

  过渡期后备蛋鸡面临着鸡舍环境、日粮构成、饲养人员、饲养方式以及生理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应激,在管理上必须注意保持鸡舍环境的安静和卫生,工作人员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各种外界**,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电解多维等抗应激类药物的添加量。

  进入产前过渡期后可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但不能过快,过渡期每天延长15分钟即可。

  (1) 不重视后备母鸡特定的生长规律 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抓住重点,使后备母鸡的开产体重、骨骼发育、性成熟时间这三个决定日后母鸡产蛋成绩的重要技术指标同步。

  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的能量不应过高,冬季鸡群食欲好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喂料量。从16周龄之后,就应注意**营养平衡的蛋白质,让小母鸡的卵巢能顺利发育,适时开产。

  对发育后期在夏季的鸡群特别需要注意,因为夏季耗料少,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受影响,而使小母鸡开产推迟。

  (2)不重视育成期母鸡体重变化 育成鸡17~18周龄的体重低于标准体重,无产蛋高峰、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蛋重小。

  育成期由于受转群和免疫等影响,鸡群采食量减少,增重停止或减慢。可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也可使用少量清水喷于料槽中或每天增加饲喂和匀料次数,**鸡群采食,增加采食量,确保体重的增长。

  (3)不重视育成期母鸡骨骼发育指标比体重指标更关键,育成期的母鸡体重是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的先决条件,同时,为高产储备能量。育成期的体重还可直接影响母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量、蛋重及产蛋高峰维持期。而母鸡的骨骼发育情况的优劣对蛋鸡产蛋期的产蛋成绩也呈正相关。育成期的母鸡的跖骨长度的大小与母鸡开产后的产蛋成绩呈正相关。

   育成期的母鸡跖骨长度的大小对于日后母鸡产蛋成绩的影响程度大于育成期的母鸡体重对于日后母鸡的产蛋成绩的影响程度。

  在育成期一定要高度重视母鸡的骨骼发育情况。

  对不达标的鸡群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体重均匀度不达标的鸡群,先将整个鸡群分为大、中、小三个饲养小区,如A、B、C三个饲养小区,体重大的饲养小区即A饲养小区,饲喂“低能量中蛋白”日粮,体重小的饲养小区即C饲养小区,饲喂“高能量中蛋白”的日粮,体重中等的饲养小区即B饲养小区,饲喂“正常”日粮。仔细观察鸡群,随时将A饲养小区的个体小的母鸡转至B饲养小区。将C饲养小区个体大的母鸡转至B饲养小区。将B饲养小区个体大的母鸡转至A饲养小区。将B饲养小区个体小的母鸡转至C饲养小区。

  经过一定时间适时调整,育成期鸡群的体重均匀度就会明显提高。

  跖骨长度均匀度的调整必须在14周龄之前,重点调整跖骨长度小的母鸡。

  可降低饲养密度,增加日粮中钙、磷、维生素D的浓度。如有条件,增加户外运动,满足料位和水位,加强通风,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

  后备母鸡的均匀度是指体重和跖骨长度两个方面,对于日后母鸡的产蛋高峰的大小、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蛋重、饲料利用率均有重要影响。育成期母鸡无论是体重均匀度或跖骨长度均匀度,每提高1%,均可使每只母鸡在一个产蛋周期内平均增加4枚鸡蛋。

  后备母鸡的体重均匀度的具体要求是:10周龄时≥70%,15周龄时≥75%,鸡群的体重平均数与标准体重的差异≤5%。后备母鸡的跖骨长度均匀度具体要求是:7周龄时≥75%,10周龄时≥80%,13周龄时≥90%,14周龄时≥95%。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①入笼日龄 现代高产杂**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

  ②选留淘汰 现代高产杂**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

  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③分类入笼 即使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良好,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如过小鸡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则应适当限饲。

  按鸡笼容纳的鸡数,每个单笼一次入够数量,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开产前要进行免疫接种,这次免疫接种对防止产蛋期疫病发生至关重要。

  免疫程序合理,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疫苗可靠,保存良好,质量保证。接种途径适当,操作正确,剂量准确。接种后要检查接种效果,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接种效果,使鸡群有足够的抗体水平来防御**的发生。

  开产前要做好驱虫工作,110~130日龄的鸡,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40毫克或驱蛔灵200~30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除蛔虫。每千克体重用硫双二氯酚100~20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绦虫。球虫卵囊污染严重时,上笼后要连用抗球虫药5~6天。

  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增加光照能**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缩短光照则会抑制性激素分泌,因而也就抑制排卵和产蛋。

  通过对产蛋鸡的光照控制,以**和维持产蛋平衡。 光照可调节后备鸡的性成熟和使母鸡开产整齐,所以开产前后的光照控制非常关键。

  现代高产配套杂交品系已具备了提早开产能力,适当提前光照**,使新母鸡开产时间适当提前,有利于降低饲养成本。体重符合要求或稍大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20分钟直至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而体重偏小的鸡群则应在18~20周龄时开始光照**。

  光照时数应渐增,如果突然增加的光照时间过长,易引起脱**。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过弱,过强易产生啄癖,过弱则起不到**作用。密封舍育成的新母鸡,由于育成期光照强度过弱,开产前后光照强度以10~15勒克斯为宜,开放舍育成的新母鸡,育成期受自然光照影响,光照强,开产前后光强度一般要保持在15~20勒克斯范围内,否则光照效果差。

  商品蛋鸡详细的光照控制方法在本章第三节具体讲解。

  开产前的饲养不仅影响产蛋率上升和产蛋高峰持续时间,而且影响死淘率。

  (1)适时更换饲料 开产前2周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应从17周龄起把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9%提高到2、

  5%。产蛋率达20%~30%时换上含钙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2)保证采食量 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

  (3)保证饮水 开产时,鸡体代谢旺盛,需水量大,要保证充足饮水。

  饮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会出现较多的脱**。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 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捉鸡、运鸡和入笼动作要轻。

  入笼前在蛋鸡舍料槽中加上料,水槽中注入水,并保持适宜光照强度,使鸡入笼后立即饮到水、吃到料,尽快熟悉环境。保持工作程序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2)使用抗应激添加剂 开产前应激因素多,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以缓解应激,常用的有维生素C、速溶多维、延胡素酸和镇静剂氯丙嗪。

  上笼后,鸡对环境不熟悉,加之进行一系列管理程序,对鸡造成较大应激,随着产蛋率上升,鸡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所以必须加强防疫卫生工作。

  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发生。 注意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9)加强观察注意细致观察鸡的采食、呼吸、粪便和产蛋率上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鸡开产前后,生理变化剧烈,敏感不安而易发生挂颈、扎翅等现象,应多巡视,及早发现和处理,以减少死亡。

  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脱**鸡、啄**鸡、受欺负鸡和病弱**鸡,挑出处理。

  (四)产蛋期(20-80周龄)的饲养管理。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三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

  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后(40周龄),产蛋率大于80%以上,(如育成期饲养良好,一般在20周龄左右开产,26~28周龄达产蛋高峰,至40周龄仍在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轻型蛋鸡饲粮粗蛋白含量应为18%,ME2860千卡/kg(环境温度29~35℃应降低为2640。10~13℃增为3080千卡/kg),钙3.2%,炎热时3.4%。每日每只耗料 105g 。

  保证进食蛋白质 18.9g (比料中含量指标更重要)。

  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70%~80%。(40~60周龄)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而变化。轻型蛋鸡饲粮粗蛋白含量应为16.5%,ME2860千卡/kg,(同前期),环境温度10~13℃时含钙3.0%,18~21℃时含钙3.2%,29~35℃时含钙3.2%,29~35℃含钙3.4%,每日每只耗料 104g 。

  保证进食蛋白质 17.2g。

  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70%。(60周龄后)。

  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减而变化。轻型蛋鸡饲粮:当环境温度10~13℃时含蛋白质14%,ME3080千卡/kg,钙3.2%,环境温度18~21℃时,粗蛋白含量应为15%,ME2860千卡/kg,钙3.4%,环境温度29~35℃时含蛋白质16%,ME2640千卡/kg钙3.7%。每日每只耗料 99g 。

  保证进食蛋白质 14.9g 。

  也有分为两段饲养法:为产蛋前期(开产至42周龄)和后期(42周龄以后)。

  为保持鸡群旺盛的食欲,每天必须分顿饲喂,有一定的空槽时间,以免饲料长期在料槽内存放,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鸡群断水24小时,产蛋量减少30%,需25~30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鸡群断水36小时,产蛋量不能恢复至原来的水平,断水36小时以上,将会有部分鸡停止产蛋,导致换羽。

  因此必须及时供应充足的饮水。

  无论是种鸡还是商品蛋鸡,都要经常补饲砂砾,尤其对笼养鸡更为重要。

  砂砾的大小要适中,以直径4~5毫米为宜。喂法是:平养鸡可放置砂槽,笼养鸡可按0.5%的比例混在饲料里喂给。

  5、蛋鸡开产前后须悉心照料,做好防疫、驱虫工作。

  在蛋鸡产蛋前即应将各项防疫做好,否则不仅对鸡群的应激大,而且会影响疫苗发挥作用。驱虫应安排在110日龄前后。

  若在蛋鸡开产前上笼,应认真检查鸡笼,发现有破损或变形应及时修好,以防鸡蛋破损。据实际生产发现,因为鸡笼不完好而导致鸡蛋破损率一直很高。

  在蛋鸡110日龄前后,如蛋鸡的生长发育符合标准,即可适时调整,更换饲料,可以直接改喂产蛋料(先不要搀贝壳粉)。到5%的蛋鸡产蛋时喂全价产蛋饲料,以满足蛋鸡群产蛋的营养需要。

  随着蛋鸡群的开产,要逐步增加光照,在蛋鸡群产蛋高峰时光照17小时为宜。早、晚补光较好,开产后光照切勿随意减少。

  另外,初产蛋的蛋鸡精神亢奋,高度神经质,应尽可能避免惊扰蛋鸡群,产生应激。


精选问答:


  1、养鸡的技术和方法?

  一、选择良种

  在养鸡生产中,良种化是提高商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专业户应根据当地市场供需情况和自身条件确定饲养肉鸡还是蛋鸡,选择什么品种,同时对所选择饲养品种的饲养技术及生产性能要有足够了解,避免盲目引种。

  二、选好苗鸡

  苗鸡的质量是能否获得较好养鸡效益的基本因素。养鸡户必须选择信誉好、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较高的种鸡场提供的苗鸡,在第1周龄以0.01%浓度的盐酸恩诺沙星饮水,以消除沙门氏杆菌、霉浆体等病原微生物,同时做好消毒、隔离和防疫工作。

  三、自配饲料

  专业户可根据饲养标准,因地制宜地配制满足鸡只不同生理阶段需要的 全价配合饲料或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配方自行配制,这样一般会使每百千克饲料成本降低10~20元。

  四、添加酵母

  适当添加高质量的酵母饲料,减少进口鱼粉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一般每千克活性酵母粉的营养价值不低于1千克进口鱼粉,且每千克便宜1.6元左右。

  五、改进饲养设备,减少饲料消耗

  ①改进食槽的设计。食槽应用根据鸡龄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有檐料槽,放置高度以槽上沿高出鸡背2厘米为宜。

  ②改平养为笼养。平养方式占用房舍多,饲料浪费严重。笼养鸡生活在笼内,活动量少,耗料减少。

  ③鸡舍温度要适中。冬季要保温防寒,夏季要防暑,尤其冬季鸡舍温度不应低于10℃,如环境温度过低,鸡体要多产热,以维持体温,因此耗料多,饲料报酬低。

  六、**防制

  1、有条件的养鸡专业户要进行抗体监测,这样才能保证适时接种,确保免疫质量。

  2、严格把握疫苗质量。到质量可靠的疫苗生产、供应单位**疫苗。严防疫苗生产、供应单位**疫苗。严防疫苗杂乱,否则会造成抗体不稳,而须反复免疫。

  3、严格遵循免疫接种程序。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严密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主要应做好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甘保罗病、禽霍乱和鸡痘的防制。

  4、日粮中加入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预防腹泻性**(如白痢)效果良好,但要注意用量及搅拌均匀,且饲喂时间不宜过长。

  5、加强对饲料的保存,防止饲料霉变而带来的**。

  七、饲养管理

  1、定期消毒鸡舍和环境,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定期驱虫,散养鸡一般每周驱虫一次,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

  2、及时淘汰公鸡。在育雏阶段,公雏比母雏多耗料25%左右,若不及时淘汰,不仅耗料多,饲养面积占用多,而且还会影响母

  2、如何养殖鸡?

  选种建舍:一般以养殖土鸡为主,鸡舍可建设在背风、光照充足、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地方,鸡舍内要准备好食槽、水槽、温度调控设施等。雏鸡饲养:要根据雏鸡的日龄调控温度。青年鸡饲养:要将公母分开饲养,并根据日龄控制好每日的投喂量。防治**:及时清理鸡舍粪便,并做好滴虫病、大肠杆菌病等防治工作。

  一、选种建舍

  1、选择品种通常以土鸡为主,因为土鸡的市场需求大、生长能力强、抗病能力高,选好品种后就开始建设鸡舍,鸡舍可选择建设在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2、条件良好的地方不仅有利于鸡的生长,还方便后期饲养管理,鸡舍要搭建好休息室,准备好食槽、水槽、温度调控设施,有利于促进鸡的健壮生长。

  二、雏鸡饲养

  1、出壳后60天内是鸡的雏鸡期,这个时期的鸡体质比较弱,并且前10天内的成活率也较低,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首先要调控好温度,一般雏鸡对温度的需求,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2、在前3天的时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然后每隔3天降低1℃左右,直到30天左右时,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然后加强对雏鸡的管理,根据日龄规划好养殖密度,并且30天内要保持日夜光照,30天后可适当降低每日的光照时间。

  三、青年鸡饲养

  1、青年时期是属于鸡生长速度比较快的阶段,这个时期在育雏期过后的90天内,一般120天的时候,其体型就能逐渐接近成年鸡了,青年鸡需要在鸡舍内饲喂饲料,这时鸡舍内要准备好水食槽,然后在舍顶做好斜顶,避免下雨漏水。

  2、在饲喂青年鸡时,要将公母分开进行饲养,避免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并根据日龄掌握好每天的投喂量,通常60-90天的鸡每天需投喂3次左右,然后90天后可减少1次投喂量,假如是种鸡的话,那么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免吃的太饱,使产蛋期延迟,影响产蛋率。

  四、防治**

  1、土鸡常见的**主要有滴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病对鸡的生长危害比较大,都会使鸡的成活率降低,影响养殖利润,因此在养殖时要做好鸡舍的卫生工作,每日及时清理鸡粪。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将鸡舍消毒,并做好通风工作,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不可饲喂变质的饲料和饮用水,养殖时要规划好养殖密度,还需经常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当发现有异样的,要及时进行隔离,然后检查具体情况,再对症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