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日常管理技术,土豆的日常管理?
土豆日常管理技术:土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适应性强,产量高,易于储藏和加工。土豆的日常管理包括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这些管理技术的正确应用可以提高土豆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
选种:土豆的选种是指从优质种薯中选择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以保证土豆的产量和品质。选种的关键是要选择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机械伤害的种薯,并要注意种薯的大小和形状,以保证种薯的萌芽率和生长势。
施肥:土豆的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土豆生长期的需要,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一般来说,土豆生长初期需要高氮肥,中期需要高磷肥和高钾肥,后期需要适量的氮肥和磷肥。同时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浪费。
病虫害防治:土豆的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黑腐病、马铃薯夜蛾、蚜虫等。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要做好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措施的选择。一般来说,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土豆的健康生长和品质。
灌溉:土豆的灌溉要根据土壤湿度和土豆生长期的需要,合理选择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一般来说,土豆生长初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中期需要保持土壤湿度,后期需要适量减少灌溉量,以保证土豆的产量和品质。
用户关心的问题:
百科知识:
晚疫病:晚疫病是土豆生长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由疫霉菌引起,主要通过土壤和空气传播。晚疫病的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并变成暗褐色或黑色,最终导致叶片枯死和整株死亡。防治晚疫病的关键是要做好病害监测和防治措施的选择,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马铃薯夜蛾:马铃薯夜蛾是土豆生长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以土豆叶片为食,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死亡。防治马铃薯夜蛾的关键是要做好害虫监测和防治措施的选择,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来源:
1.《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
2.《现代农业技术手册》
3.《中国农业技术指南》
释义拓展:马铃薯栽培技术(程天庆著书籍)
问答拓展:大棚土豆应该怎样管理?
土豆,也就是马铃薯,在我们这叫洋芋,由于可以粮菜兼用,因此在我国有广泛的栽培。露地栽培主要有春栽培和秋栽培,不过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许多地区在冬季利用大棚栽培土豆,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要想管理**棚土豆的种植,首先要了解土豆的生育特性,并结合冬季气候的特性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获得高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土豆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1、土豆对温度的要求
土豆原产南美高山地区,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生育期间一以气温17~21℃为宜。
种薯:种薯萌发的最低温度是4℃,但非常缓慢,芽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在高温下播种,土豆是先发芽后长根;而在低温下播种是先长根后发芽。茎叶:土豆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1℃,并以20℃左右最为适宜。7℃以下时生长停止,温度降至零下1℃时往往使植株受冻而死亡,温度在25℃以上时,植株生长受到明显影响,在30℃左右,地上部生长停止,茎叶变细,叶面积缩小,茎叶枯黄。块茎:土豆块茎形成的最适宜温度为20℃,一般植株处于低温下结薯早,高温下结薯延迟,27~32℃的高温容易引起块茎的次生生长,形成畸形的小薯。2、土豆对光照的要求
土豆属于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若长期光照不足或种植于过于隐蔽缺光的地方,茎叶容易徒长,延迟块茎形成。在长日照条件下,茎叶、花果及匍匐枝都生长较快,而短日照有利于块茎的形成。所以,马铃薯茎叶生长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与块茎形成的要求不同。
3、土豆对水分的要求
土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一般每形成1㎏的干物质需要消耗300~600㎏的水。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高低,与生育期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密切相关。
发芽后如果土壤缺乏水分,则对植株的生长有不良影响。发棵期土壤湿度应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促使茎叶旺盛生长,但即将转入结薯期时应适当控制水分,土壤湿度应由80%降低到60%。结薯期要求土壤水分充足且供应均匀,此时期要求土壤湿度达到80%~85%,结薯后期则应控制土壤水分,以免因土壤水分过多导致块茎腐烂。
4、对土壤及养分的要求
土豆对土壤要求不是很高,出过黏、过酸、过碱的土壤外,都可以栽培。但最适宜土豆栽培的土壤以有机质较多、土层深厚、组织疏松和排灌条件好的壤土或沙土为宜。
土豆是喜肥作物,对肥料的反应很敏感,肥料是形成产量的基础。在生育期,吸收以钾素量最多、氮素次之,磷素最少。在各生长期的需肥:一般幼苗期植株小,需肥较少,块茎形成至块茎膨大期吸收养分速度快、数量多,是土豆一生需要养分的关键时期。
二、大棚土豆栽培的管理技术
1、品种的选择
在品种选择要结合冬季栽培的特点,选择块茎休眠期短、块茎形成早、结薯集中、株形小及茎缓厅枯直立的品种。目前比较理想的有张薯1号、东北农303、克新2号等品种。
2、种薯处理
为了保证出苗快和出苗齐伏亩,在播前10~15天左右的时间要对土豆种薯进行处理。
①、切块
挑选无病种薯,100克以上的薯块需要切成每块至少带2个芽眼的小块。
②、种薯消毒
为了防止种薯带病,可在播种前用**溶液浸种20~30分钟,捞出后用薄膜覆盖6~8小时。
③、种薯破休眠、催芽
整薯用5~10毫克/升的赤霉素浸种30分钟、切开的薯块用0.5~1毫克/升浸10分钟,凉干表面水分后置于湿沙土中催芽。一般一层种薯一层沙土,堆放2~3层,上部覆盖稻草并加盖薄膜,保持15~20℃的温度;沙土应干湿适宜,掌握在手捏成团,撒手即散的原则,严禁湿度过高和积水。人工催芽过程中,每5~7天检查一次,剔除腐烂种薯。一般10天后就能出芽。芽长1~2厘米左右将种薯取出,在有光的地方放置3~5天,使芽变绿、粗壮,经过预处理的种薯芽长1~2厘米时即可播种。
3、整地施肥
播种前10天以上应扣好棚膜,整地作畦施基肥,为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和块茎的膨大创造良好条件。在播种前应一次性施足基肥。可采用集中沟施或整地前撒施,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复合肥45~60千克,硫酸钾40~5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整地施肥后做畦,一般畦宽1.5米,畦高25~30厘米。
4、播种
各地应根据实际气候条件灵活掌握播种期,每亩大棚建议用种量150~200千克,种植5000株左右,株距25厘米扰洞,行距30厘米。可采用穴播或开沟播种,播种后覆盖草木灰或其它面肥,并覆盖地膜。
5、田间管理
播种后的田间管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破膜引苗
播种后定期检查,当有30出苗时应及时破膜引苗,引苗后要用土覆盖破膜处。
②、大棚内温度管理
播种后应密闭大棚,出苗后,若外界气温较低,最好搭小拱棚进行多层覆盖,或用遮阳网、无纺布浮面覆盖。白天温度控制在18~25℃,夜间温度控制在8~12℃,根据土豆不同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可适当微调棚温,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发育。
③、生长调控
冬季大棚种植土豆在基肥施足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再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即可。但在实际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植株徒长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协调土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可用50毫克/升烯效唑叶面喷洒。
④水肥管理
如果基肥不足,土豆出现明显的缺肥情况,可通过叶面追施的方式进行营养的补充。用0.35%的磷酸二氢钾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次。在水分管理上,应根据土壤湿度灵活掌握。由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加上此时温度较低,一般不会出现水分不足问题。但应注意结薯期水分的供应,可适当浇水或沟中淌水,浇水时间必须在晴天中午进行,并加强通风降湿。结薯后期,则应控制水分,防止土壤水分过多而导致块茎腐烂。
⑤、病虫害防治
土豆在生长期间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小地老虎、蝼蛄、二十八星瓢虫等,应根据病情及时防治。
利用大棚种植土豆,管理相对比较简单,但也不能疏忽大意,尤其是在徒长和温湿度的调控方面要细心,以免发生病害而引起病害的发生。
问答拓展:土豆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科学的栽培管理能高产
土豆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种蔬菜,它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多,许多人不知道土豆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而歼拆导致土豆种植低产,其实土豆适宜生长在2~3月这种温度较低的时间段,优质的种植地和科学的播种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还有科学的管理技术才能让土豆高产量。
一、土豆的栽培方法1、种植时间
不同地区的种植时间也大不相同,北方以及西北地区一般在春季种植、秋季收获,一年只种植一季土豆;在中原中南地区,一般是2、3月种植春土豆,6~7月收获,8月开始种植秋土豆,11月左右收获;南方地区则是在10~11月份播种,来年2~3月收获。
2、种植地
土豆对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想获得高产量的话,最好在地势相对平坦,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如果能够选择在上一年种过辣椒、番茄、茄子这些农作物的地块则是更好不过了,这样就能减少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播种方法
在播种前一两天,用赤霉素902浸泡土豆,然后按照芽眼来切块,进行催芽,两天后就可以播种了。因为土豆的形成和胀大要在低温下进行,所以要在适当的时间早一些进行播种,一定要避开高温时期。在播种时,土壤的厚度不能低于12厘米,如果厚度不够的话,地面的温度变化过于会过于剧烈,种子容易从地里窜出来。
想要高产种植土豆必须合理密植,在肥沃的土地中我们可以播种稀疏,在不那么肥沃的土地里我们就要种植密集;种植大土豆要稀疏,种植小土豆要密集,可以通过当地的气候、土壤、品种等原因来调整播种的密度。
二、土豆的管理方法1、水分管理
最基础的土豆栽培与管理技术,一定是从浇水开始,土豆开花之前一般不浇水,除非在十分干旱的时候可以浇少量水。初花期开始浇水,这个期间土豆块成长过快,需水量也增大,从另一个角度说,土豆生长中所需要的一些成分必须要溶于水才能被吸收,水分不够,便没有办法吸收利用这些营养物质。
水分充足后,土豆肯定会迅速生长,这样一定会过早的耗尽了营养成分,导致不能高产,所以,在土豆植株长到50厘米档橘左右时,应该适当的**15%可湿性多效唑粉剂,**药物后四天再对土豆补充水分,就会控制土豆植株的生长,在土豆收获前十天左右不再浇水,能够提高土豆的质量。
2、苗期管理
在土豆种下20天左右,会有一些幼苗从土壤中露出来,这个时候该把薄膜抠破,防止幼苗被蒸坏。在幼苗长到十厘米行改团左右就可以把幼苗旁边的膜用东西压住,防止水压草。
3、合理施肥
在施肥时,可以给土豆施农家肥,或者还能适当的施一些化肥,配合氮、磷、钾使用,土豆喜欢吸收铵态氮,尤其是对钾的需求量比较大,合理的增施硫酸钾能够让土豆大幅度的增产。
总结:看完上面的文章,大家也一定了解了土豆在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管理方法了,希望大家都可以种出品质高、产量高的土豆!
问答拓展:土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是什么?
土神帆谨豆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下:
1、种植时间
土豆种植时间,各个地区有所差异,北方地区一般一年只种植一季,一般春季种植秋季收获。中原中南地区春土豆是2、3月种植,6~7月收获,秋土豆8月开始种植,11月左右收获;南方地区则是在10~11月份播种,来年2~3月收获。
2、切块催芽
播前20~25天将种薯放籽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晒种2~3天,去除病薯、烂薯,进行切块。切块时可以按顶芽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每块种薯要有1~2个芽眼,重量25~30克。晾干刀口后,可以放在温游基度18~20℃室内进行催芽,待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播种。
3、播种事项
土豆在播种时,土壤的厚度不能低于12厘米,如果厚度不够的话,地面的温度变化过于会过于剧烈,种子容易从地里窜出来。想要高产种植土豆必须合理密植,大土豆要稀疏,种植小土豆要密集,可以通过当地的气候、土壤、品种等原因来调整播种的密度。
4、浇水管理
土豆开花之前一般不浇水,除非在十分干旱的时候可以浇少量水。初花期开始浇水,这个期间土豆块成长过快,需水量也增大,可以轿渣进行浇水,根据土壤干旱情况和苗株长势每隔7-10天浇水1次,浇水一直浇到采收前10天左右时或茎叶停长后为止。
5、施肥管理
在施肥时,可以给土豆施农家肥,或者还能适当的施一些化肥,配合氮、磷、钾使用,土豆喜欢吸收铵态氮,尤其是对钾的需求量比较大,合理的增施硫酸钾能够让土豆大幅度的增产。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