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蝴蝶用什么农药打 水稻白蝴蝶用什么农药打好
水稻白蝴蝶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的幼虫会在水稻叶片上吃食,导致水稻叶片凋萎,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为了保护水稻,我们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常用的农药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农药有很多种,但是对于水稻白蝴蝶,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
-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对水稻白蝴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吡虫啉: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对水稻白蝴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 苯酚甲酸酯:苯酚甲酸酯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对水稻白蝴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在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 按照说明书使用:使用农药时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
- 注意安全: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安全,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 合理使用:不要过量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他防治方法
除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清除杂草:清除水稻田里的杂草,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 增加天敌:增加天敌的数量,如蜻蜓、蝌蚪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 使用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水稻白蝴蝶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防治水稻白蝴蝶时,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也可以采取其他措施进行防治,保护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白蝴蝶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会危害水稻的叶片、茎、穗等部位,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为了保护水稻的生长,农民需要使用农药来打击水稻白蝴蝶。
常用农药
目前,常用于防治水稻白蝴蝶的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白蝴蝶。
- 吡虫啉: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长效、广谱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白蝴蝶。
- 噻虫嗪:噻虫嗪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白蝴蝶。
- 苯酚氧基乙酸酯:苯酚氧基乙酸酯是一种低毒、长效、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白蝴蝶。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农药控制水稻白蝴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宜的农药,根据水稻白蝴蝶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农药。
- 按照农药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遵守使用方法和剂量。
-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接触农药,使用防护措施。
- 使用农药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衣服,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注意农药的存储,避免儿童误食和火灾等事故。
使用农药控制水稻白蝴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问题,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问答拓展: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常用哪些农药
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农药品种有锐劲特、毒死蜱、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杀虫单、三唑磷、Bt复配剂等。
1、锐劲特
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杀虫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
2、氯吡硫磷
氯吡硫磷又名毒死蜱、氯蜱硫磷,化学品名: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白色结晶,具有轻微的硫醇味。非内吸性广谱杀虫、杀螨剂,在土地中挥发性较高。
3、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是瞎启冲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也称阿灭丁。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菌、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
4、乙酰甲胺磷
乙酰甲胺磷为口服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适用于蔬菜、茶树、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旁山麦、油菜等作物,防治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及卫生害虫。保管及使用不当可引起人畜中毒。
5、杀虫单
易溶于水,易溶于工业乙醇;微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在强酸、强碱条件下能水解为沙蚕毒素。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同时对稻叶蝉、虱、稻苞虫、果树蚜虫等均有较好防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杀虫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酰甲胺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维菌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吡硫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锐劲特磨歼
问答拓展:白蝴蝶怎么消灭?
可用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平时,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预防。虫害有粉虱和蓟马危害茎叶,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也可以用一个大塑料袋(能把花木连盆都罩住),从上到下轻轻地罩下来,尽量不要碰动花木,以防虫子飞起,罩住后封好口,点一截蚊香放进去,让里面充满烟雾,几分钟后即可全部杀灭,安全无害。
问答拓展: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常用哪些农药
A水稻常见虫害:
一、稻蓟马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刺吸稻叶的汁液。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扬花时稻蓟马聚
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只是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都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恢复生长。
二、稻飞虱稻飞虱以褐色灰飞虱和背飞虱危害最大。稻飞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间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刺吸稻茎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现不规则的长形褐斑,严重时,稻株基部变为黑褐色。由于茎组织被破坏,养分不能上升,稻株逐渐凋萎而枯死,或者倒伏。水稻抽穗后的下部稻茎衰老,稻飞虱转移上部吸嫩穗颈,使稻粒变成空壳或半饱粒,同时灰飞虱能传播水稻病毒病。
防治方法:
滴油杀虫。每亩滴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厘米,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治完后更换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2.撒毒土。每亩用1.5公斤乐果粉、2公斤湿润细土撒施。3.用药喷施,用40%乐果乳剂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喷施。
三、稻苞虫稻苞虫又叫卷叶虫,常常几年发生一次,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成虫为赤褐色的蝴蝶,幼虫危害水稻,稻叶被害后,残缺断落,严重时仅留叶脉,稻丛象刷锅帚一样。特别是水稻孕穗期被害后,幼虫吐丝把稻叶缀合在一起,形成稻穗卷曲,无法出穗,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
1.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细土10公斤撒毒土。2.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雾。
四、稻纵卷叶螟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蠢掘状蔽燃虫苞,虫子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严重时,被卷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
用25%二二三乳剂25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时间应掌握在幼虫的三龄前,并以傍晚用药效果最好。防治后,要检查效果,如果虫口密度象以前那样,应再治一次。
水稻常见病害:
水稻的全生育期中,常见病害有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带并核稻曲病等。
(一)稻瘟病
水稻从幼苗至抽穗均可发生,按病害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所表现的症状可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稻瘟和谷粒稻瘟5种。
1.主要症状
(1)苗稻瘟:病苗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变灰黑色,上部淡红褐色,使整株幼苗卷曲枯死。
(2)叶稻瘟:在幼苗及成株叶片上均可发病。有四种不同形状的病斑:
A、急性型病斑:一般为椭圆形,也有不规则的,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密生灰色霉层;
B、慢性型病斑:病斑褐色、纺锤形,外围黄色为中毒部,内部褐色为坏死部,中央灰色为崩坏部,天色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灰绿色霉层;
C、褐色型病斑:斑点褐色,很小,只局限位于叶脉之间,常见于抗病品种上;
D、白点型病斑:斑点白色、近圆形,大小约跨2~4个叶脉。
(3)节稻瘟:主要发生在茎节上,拔节期易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小点,后扩展至全节或一部分节变为黑褐色,组织破坏,茎秆易折断。
(4)穗稻瘟:又称穗颈瘟,俗称断脖子病,主要在穗颈及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4厘米。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穗颈瘟常会引起穗梗及枝梗折断。
(5)谷粒稻瘟:主要发生在谷粒上,褐色或黑褐色。
2.发生特点
病菌在稻草及病谷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及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易发病。后期偏施氮肥发病重。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宜香优系列、绵Ⅱ优838等较抗稻瘟病种子;
(2)种子消毒,可选用多菌灵、福尔马林、强氯精等进行种子消毒;
(3)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等;
(4)药剂防治,可选用稻瘟净、三环唑、富士一号、稻康、瘟克等进行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治2~3次。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2.发病特点此病菌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上越冬,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传播途径有风雨、气流和带病种子的引进、输出传播。该病属细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大面积蔓延及毁灭性损失。
3.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用农用链霉素浸种2小时,洗净后播种;(3)药剂防治,可选用农用链霉素、裁菌、菌毒清、叶枯宁、施稻灵、可杀得等防细菌性病害的药一种或两种交替使用,喷雾防治1~2次,以后视病情进行防治。
(三)水稻白叶枯病
症状:分叶枯类型症状和凋萎型症状两种。叶枯类型症状中,最常见的是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起初为暗绿色线状短斑,以后沿两边蔓延扩展,形成边缘有波状纹的长条状病斑;凋萎型症状,常在秧苗移栽后3~4周发生,先见幼苗一二片凋萎,继之发展到各叶,并向其它分蘖发展,最后整株甚至全丛凋萎,失去水分枯死。
白叶枯病属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与细菌性条斑病相同。
(四)水稻恶苗病
症状:本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颜色呈淡黄绿色,比健苗生长得高而细弱,叶片狭长,根部发育不良。
发病特点:病菌在病稻谷草上越冬或种子本身带菌,成为初侵染源,病菌从伤口浸入幼苗茎基部,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防治方法:1.选用不带病品种,避免病田及其附近田块留种;2.种子消毒,可用多菌灵、权百克、强氯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关键在于消毒;3.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五)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脚杆病、烂脚瘟等
症状: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潮湿时病斑呈灰绿色,水渍状半透明,病斑从下至上发展。
发病特点: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从气孔或皮孔直接侵入,水稻封行后,田间湿度大,过度密植,通风透光能力差易发病。
防治方法:1.消灭菌源;2.合理密植,合理灌水,浅水勤灌,适度晒田,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纹枯病的发生;3.药剂防治,在封行至成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纹枯病发生。
(六)水稻稻曲病,俗称谷丹
危害个别谷粒,初在谷粒内形成菌丝体,逐渐增大,使内外颖张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病菌孢子座。
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纹枯病;3.结合纹枯病防治,在封行后至成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
(七)水稻生理性病害(缺素症)
症状:主要是由于营养失调,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叶片花绿褪色,不发棵,拔起后黑根多、白根少。
发病特点:主要是由于缺锌引起的,土壤通透性差,深水灌溉,排水不良的冷浸田根部中毒等表现症状明显。
防治方法:1.前期浅水勤灌,撤水晒田;2.撒施或喷施硫酸锌或镁锌肥1公斤/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